吴以岭院士首次构建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并指导抗衰老 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3月27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抗衰老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吴以岭院士作题为《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其系统构建的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抗衰老研究取得的系列科研成果。吴以岭院士作题为《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的报告。首次建立了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抗衰老研究吴以岭院士在报告中指出,其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40余年不懈努力,在传承古人络病研究基础上,首次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创立中医络病学新学科并建立两大学科分支——“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被国医大师路志正评价为“中医络病研究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其中,首次以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为指导,在抗衰老理论、临床、实验、新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吴以岭院士介绍,基于气络学说构建的精气神理论,总结出“精是生命起源、气是生命动力、神是生命体现”的生命整体观,诠释了生命形成、生命运行动力、脏腑功能、神识思维等关键科学问题,提出衰老发生的核心病机——肾精虚衰是衰老根本、元气亏虚是衰老关键、形神耗损是衰老表现,强调生命的寿夭取决于精气神的盛衰,精元亏虚累及五脏是肾精元气虚衰导致系统衰老及相关疾病发生的共性病机,确立了补肾填精、温扶元气、充养形神的治法。“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中药抗衰老评价技术与整合机制研究”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会上,吴以岭院士介绍了由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中药抗衰老评价技术与整合机制研究”。该项目以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构建多模态模型及多层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