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上市PD-1治疗费3.9万封顶,免疫肿瘤市场怎么玩?

      医药网8月16日讯 随着第五个国产PD-1产品派安普利单抗(商名名“安尼可”,AK105)上市,中国的IO(Immmune Oncology, 免疫肿瘤)市场迎来了更充分的竞争。  小瘤种打头阵  近日,正大天晴康方(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派安普利单抗此次获批的适应症是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r/r cHL),算是一个发病率较低的肿瘤。  除了已获批的适应症,派安普利单抗的另一个适应症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也已递交上市申请。此前,其还在美国递交了三线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且获得了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快速通道资格和孤儿药资格。  值得关注的是,之前上市的国内PD-1厂商也都以小瘤种作为上市第一适应症,君实生物的第一个获批适应症是黑色素瘤,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和恒瑞医药的第一个获批适应症都不约而同地是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的霍奇金淋巴瘤,毕竟先上市才是王道,上市后才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当前,先发公司都已针对诸多适应症进行临床试验布局,在第一个适应症获得批准时还有很多其他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已经有数据,甚至部分适应症已经结束注册Ⅲ期临床试验即将获批,君实生物的PD-1产品拓益上市后又获得了鼻咽癌和尿路上皮癌适应症,百济神州的PD-1产品百泽安陆续获得了尿路上皮癌和非鳞状NSCLC的一线治疗适应症,恒瑞的PD-1产品艾瑞卡也获得了肝细胞癌、非鳞状NSCLC及食管癌的适应症。  布局这一领域的跨国药企走的却是相反路线。这些公司的产品已经在国外上市,因此申请的适应症都是发病率比较高的癌种,比如O药(Opdivo,欧狄沃)的

    标签:免疫肿瘤
    2021-11-03
  • 发挥药店“哨点”作用 山西购买“一退两抗”药品需实名登记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山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省药品零售企业实行退热药、抗病、抗菌药(以下简称“一退两抗”药品)实名登记销售措施,以发挥零售药店“哨点”作用。8月9日,山西省药监局针对这一措施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解读。  根据相关要求,自7月29日起,山西省零售药店加强购药人员筛查,在销售“一退两抗”药品时,必须查验购药人员身份信息,进行实名登记;对购药人进行体温测量,查验购药人健康码和行程码信息,询问近期旅居史;严禁向体温异常、健康码异常(显示黄色和红色)或行程码显示14天内出入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出售相关药品,规劝引导其到属地卫健部门指定医疗机构就诊,并将购药人员信息第一时间报告属地疫情防控办。  山西省药监局对省、市、县三级药品监管人员和药品零售企业门店员工进行培训,共培训监管人员300余人,培训企业药品销售人员1.4万余人,实现全省暂停销售管控解除与实名登记的无缝衔接。   “为落实落细这项工作,我们采取了一些配套跟进措施,比如,开发了登记销售系统辅助插件,避免对近400个应登记药品进行销售时,操作人员漏登记、错登记的行为发生。”山西省药监局药品流通监管处处长张雪航介绍,该局还建立全省登记销售基础数据库,采取全省分类分区的差异化管理措施。  截至目前,山西14030家药品零售企业全部开展系统注册使用,共采集销售信息1343万余条,已推送预警信息1065条。  根据要求,该省药品零售药店如果没有扫码、无法在系统安装插件,属地监管部门会要求药店暂停“一退两抗”药品销售,抓紧完成升级改造。在满足相关硬件、软件条件,由属地监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一退两抗”药品登记销售。  山西省

    标签:药店
    2021-11-03
  • 黔南州:慢特病药店实现全覆盖10余万参保患者

      医药网7月12日讯 近日,74岁的肾移植患者杨时敏来到都匀市城区一家新开的慢特病专卖药店,递上处方和医保卡。很快,药剂师就为老人配齐环孢霉素、硫唑嘌呤片等抗排异药及其辅助用药。六个品种药共计16盒,药价总额747元,经医保即时结算报销,老人仅付90.43元就轻松将药拿到手。   “真是太方便了!这要是换作以前,我想都不敢想!”这是老人手术21年来,首次在家门口够到所需的药。也就意味着,从此以后将彻底告别每隔三个月赶火车前往重庆第三军医复查和购药的历史。喜极而泣的她立马拨打老伴电话,共同分享了这一喜讯。  让慢特病患者就医购药“少跑腿”,这得益于黔南州推行的“互联网%20”门诊特慢病医保服务的创新之举。随着2021年5月以来慢特病零售药店在黔南州域内的全覆盖,像杨时敏老人一样的慢特病参保患者购药远、购药难、购药贵、垫资费用的往事将成历史。  长期以来,慢特病患者用药尚需医生处方,加之本地医院在药物供给上也未必能全部满足患者所需,由此导致不少慢特病患者就医购药一度成为“揪心事、烦心事、闹心事”,就医获得感明显不强。  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黔南州医疗保障局主动作为,大胆创新,着力打通“堵点”、破解“痛点”、化解“难点”,局主要领导亲自调研并带队外出学习“取经”,基于零售药店具有市场分布广泛、服务灵活的优势,通过充分论证,黔南州从顶层设计上以“初始即严”的标准,在满足医保基金可控、药品配送快捷、患者满意度高的基础上,于2020年12月面向社会公开比选慢特病药店建设服务商,以都匀为中心,辐射其余县(市)。至目前,慢特病零售药店在都匀共开设4家,其余各县市分别开设一家。  黔南州医

    标签:慢特病;药店
    2021-11-03
  • 专家权威解读:脑卒中二级预防的“金三角”方案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19》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患者为1300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脑卒中的救治率在逐年增高,但脑卒中的复发风险却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据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急性脑卒中患者第1年复发率达17.7%,5年累积复发率在30%以上。二次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是未出现过二次脑卒中患者的2.67倍。可见,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工作任重道远。 2021年10月29日,由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主办、络病大讲堂支持、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医堂平台推出的“健康中国,赋能县域”—线上全科医师系列培训课程第五期,邀请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杨春晓教授,以《由动脉粥样硬化管理策略的转变看“金三角”方案的临床价值》为主题,就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基石、治疗模式的转变及“金三角”方案在心脑血管病防治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干预危险因素,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基石选择与风险 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的80%以上,是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杨春晓教授介绍,ASA是目前临床中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三大基石:第一个“A”代表降压,指高压要控制在120-140mmHg之间,低压要控制在70-90mmHg之间;“S”代表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脂,稳定斑块;第二个“A”代表抗血小板治疗,防止血栓的形成,延缓疾病进展。 杨教授介绍,全球450余项抗血小板临床研究及各国卒中二级预防指南均推荐,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标准方法。一项纳入了10项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阿司匹林可使卒中患者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3%,但仍然有30-40%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期间仍出现新发脑缺血事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血小板反应

    标签:通心络胶囊
    2021-11-03
  • 连花清瘟防治新冠肺炎的价值解析

    近日,我国多个省份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疫情仍呈快速发展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总体看,本轮疫情点多、面广、线长。因此,做好防控是重中之重。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国务院筛选出的有效药物“三方三药”之一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防治新冠肺炎的作用是确凿的、肯定的,获得了国家方案的推荐。 选用名方名药,抗炎抗病毒作用确切 中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是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外感温病及瘟疫传变的规律和治疗而研制的专利中药,组方以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为主,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治疫证用大黄经验,配伍红景天清肺化瘀,调节免疫。辛凉宣肺与泄热,可以解决新冠肺炎患者体温持续不降的问题;清肺止咳平喘,可以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咳嗽不止,呼吸困难;抗炎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复制,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的系统性炎症反应。连花清瘟使用大黄是最大的亮点,大黄通腑泄肺,让“疫毒”从大便排出,同时可以截断病情向危重传变。 连花清瘟对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这是通过整体调节和多靶点发挥作用实现的。它针对的是发热、咳嗽、痰黏不能咳出、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这样一个外感热病的症候群,作用机理在于针对多个靶点,协同发挥抗炎、抗病毒、止咳平喘、增强机体免疫作用。因此只要症候群相同,不论是普通感冒、流感还是新冠肺炎,都可以使用连花清瘟进行治疗。 科学研究不断深入,证据翔实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多个科研院所、专家团队都开展了中药连花清瘟胶囊防治新冠

    标签:连花清瘟
    2021-11-02
  • “健康中国,赋能县域”基层医师培训|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治疗新进展

    心脑血管病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被称为威胁健康的第一杀手。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而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潜在原因,是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根源。因此,做好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是预防这些致死性疾病最关键的一步。 2021年10月22日,由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主办、络病大讲堂支持、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医堂平台推出的“健康中国,赋能县域”—线上全科医师系列培训课程第四期,邀请到了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张蕾教授,以《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治疗新进展》为主题,就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研究现状、治疗进展及通络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易损斑块是急性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始作俑者” 针对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基础,张蕾教授指出,现代医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病理变化的共同基础,可以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的血管,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一般在幼年就开始发生。张蕾教授介绍,国外有研究显示,甚至在几个月大的婴儿血管中就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会逐渐加重,经历从内膜损伤到泡沫细胞、脂质条纹,再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纤维斑块和复杂斑块及斑块的破裂等一系列过程。当然,这个发展过程是非常缓慢的,有些人可能终生与动脉粥样硬化共存却不发生疾病,但是也有些人可能在三四十岁后突然就得了心梗、脑梗。张蕾教授表示,个体间之所以会有不同情况发生,主要是因为体内斑块类

    标签:通心络胶囊
    2021-10-27
  • 首页
  • 上一页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