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流感中医药来支招 江西省防治《方案》推荐连花清瘟等药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具有季节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为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障人民群众健康,1月22日,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江西)、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专家制定的《2025年江西省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推荐连花清瘟等中成药用于成人流感治疗,并给出中药代茶饮预防、方药预防、生活起居预防等建议。《方案》指出,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多以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全身不适起病,体温甚至可达39~40℃,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表现,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流感病毒感染可导致慢性基础疾病加重。《方案》显示,对于成人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喘,痰粘、痰黄、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的热毒袭肺证,应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为治法,常用中成药有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据悉,连花清瘟上市20年,其对于流感等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治疗的有效性,从基础到临床形成了完整证据链。基础研究方面,国内多家权威科研院所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可以明显抑制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毒。2009年北京佑安医院等9家三甲医院联合开展的“连花清瘟治疗甲型H1N1流感循证医学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在降低甲流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可显著缩短甲流患者发热、咳嗽、肌肉酸痛、乏力、头痛等流感症状持续时间。“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流行性感冒研究”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医药预防方面,《方案》指出,素体虚弱,易感冒者可用“太子参3g、黄芪3g、防风3g、藿香

  • 立冬降温,冻伤易发,京万红软膏帮你防治冻疮!

    近日,全国多地受冷空气影响,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随着冷空气的来临我们也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 立冬,这个标志着冬季开始的节气,总是伴随着气温的急剧下降。当凛冽的寒风开始肆虐,我们的皮肤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冻伤尤其是冻疮,成为了不少人在这个季节的困扰。长冻疮轻则患处红肿发痒,重则出现水疱溃疡,虽然破掉的皮肤会慢慢愈合,但可能会遗留色素沉着及萎缩性瘢痕。有冻伤的人手脚、耳朵、鼻子红红肿肿的,又痒又痛不说,最要命的是只要长一次,就会年年长。那么,对于冻伤我们该如何防治呢?注意保暖和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如外出时,佩戴好手套、围巾等保暖用品,保护手部和头部,选择透气性好、保暖性能好的鞋袜,避免穿过紧或不透气的鞋袜,同时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同时,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增加温性食物的摄入,如牛羊肉。注意冻疮的预防时间。生活中尽管许多人明知道自己容易发生冻疮,但还是不注意预防。每当寒冷季节到来,冻疮发作以后,才想起保暖防寒,而那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对付冻疮关键在于预防,而且是越早越好。事实上,预防冻疮的最佳时机是秋末冬初。加强身体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身体锻炼促进血液循环也是防治冻伤的有效方法。即使在寒冷的天气里,也可以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能使身体产生热量,加速血液循环,让身体各部位都能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另外,在闲暇时可以经常搓搓手、跺跺脚、按摩耳朵等容易冻伤的部位,通过局部的摩擦使血液循环畅通。如已出现冻伤症状,应立即转移到温暖场所,用身体温暖冻伤部位,以维持足够血供,同时尽快就医。紧急情况下也可采取水浴复温,

  • 世界卒中日:科学防治卒中,呵护心脑健康!

    2024年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今年“世界卒中日”的宣传主题为“体医融合,战胜卒中”,即倡导通过科动,预防卒中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卒中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之一,是我国当前第一位致残病因。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现有卒中患者1494万人,每年新发卒中330万人,每年因卒中死亡154万人,卒中存活者中约有80%左右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脑血管意外”,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出血性卒中常见于高血压病、脑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发病时,由于脑压突然增高,常出现突发性剧烈的头痛、喷射状呕吐、昏迷、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临床上,脑出血仅占卒中的20%左右。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又称为脑梗死,占脑卒中的80%左右。一般是脑血管栓塞、狭窄或闭塞所致。患者多有阵发性头晕、行走不稳、口齿不清等先兆的脑供血不足症状,随着病程的进展,可逐渐演变为面瘫、半身不遂、言语不能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中老年人要多加防备。因此,科学防治卒中,对于高风险人群及卒中患者非常重要。卒中的发生与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因此,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助于防止卒中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作用的中成药进行防治,比如临床常用的通心络胶囊。通心络胶囊能够帮助患者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减少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的发生及复发。研究显示,通心络能够保护脑梗死缺血区微血管的超微结构,促进微血管和神经元新生,增加微血管密度,从而促进脑梗死缺血区的有效灌注,达到保护脑微血管,改善总体神经功能的作用,既能有效防治脑梗死、心肌梗死

  • 全链共振,向新提质 -----第二届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将于12月14-17日盛大启幕

    在全球健康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正逐渐成为国际医学领域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医药产业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值此之际,备受瞩目的第二届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TMEC)将于2024年12月14日至17日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全链共振 向新提质”为主题,旨在汇聚行业智慧,共谋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洞悉产业痛点,共谋发展大计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药材质量到临床科研、从政策监管到市场转化、从文化传承到科普教育等各个板块都面临堵点。国家顶层政策热、民众消费热但中间环节遇冷是市场普遍感受,共同打造从最上游到最末端的全产业链融合生态体系,实现从“地头”到“床头”的全流程同频共振,是解决“两头热、中间冷”的当务之急。生态融合需纵横结合:纵向是指要建立药材种植、饮片加工、成药生产、终端销售等各版块之间的有机联系,去除产业链条上的堵点,减少市场振荡;横向则是要建立产、学、研、商、政高效协同的运行机制,打通各条线之间的壁垒,提升产业效率。而本届论坛将深入剖析这些痛点,探讨如何通过全产业链的共振,打通产业链各环节的堵点,实现中医药产业的高效协同与创新发展。全链共振,向新提质据悉:本届论坛的核心议题将聚焦于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和研发成果转化、科研与学科应用融合、药材种植基地与生产企业融合等关键领域。在设置总论坛同时,还将举办多个平行论坛,据主办方透露,已初步确定的同期论坛有:健康科普专家年会,中国医院院长年会暨中医学科高水平建设论坛、中药新药创新与临床价值论坛、中医药乡村振兴高峰论坛、中药材产

  • 把痴呆治疗的窗口期前移到认知障碍阶段丨林亚明教授透露天麻醒脑胶囊临床研究最新进展

    8月25日(周日)12:00-13:00,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老龄健康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中西融合大讲堂共同策划的“中西医联合防护老年认知功能与心理健康”直播访谈节目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播出!本次节目邀请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主任委员解恒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三科主任时晶、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秦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孙永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书记郭蓉娟、云南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林亚明,围绕老年认知功能下降话题进行探讨。林亚明教授以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为例发言,从中医方面讲解了防治老年认知损害与心理健康。他表示卒中后痴呆是常见临床症状,强调了卒中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讲述了中医药在一体化管理方面提供了新的方案,提到天麻醒脑胶囊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肝肾不足、肝风上扰证)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经过24周的治疗,显示对患者认知功能、头晕、耳鸣、睡眠障碍等症状有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体现了中药可以综合治疗,多维度的干预人体机能,改善认知及其他症状;天麻醒脑胶囊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随机双盲阳性平行药对照试验,把血管性痴呆治疗窗口期提前了,认知障碍是一个从轻到重持续的过程,天麻醒脑胶囊把痴呆治疗的窗口期前移到认知障碍阶段,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减轻多方面的症状,从而起到综合治疗的作用。(根据网络媒体综合报道)

  • 警惕新变异株XDV:新冠病毒防控新挑战

    随着社交媒体上关于“又阳了”的讨论增多,新冠病毒的新变异株XDV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解析XDV变异株的特点,探讨其对公共卫生的潜在影响,并提供有效的防范措施。 一、XDV变异株的出现与特点XDV变异株是新冠病毒JN.1变异株的一个亚分支。自2023年底以来,JN.1变异株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优势毒株,而XDV作为其亚分支之一,也逐渐受到科学界的关注。根据中疾控的最新数据,XDV变异株在流感样病例中的占比有所上升。目前研究结果显示,与JN.1变异株相比,XDV变异株在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上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这意味着,尽管XDV变异株的占比在上升,但其对公共卫生的威胁并未显著增加。二、XDV变异株的传播与影响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气溶胶等途径传播。XDV变异株作为新冠病毒的一个新成员,其传播方式并未改变。从临床观察来看,XDV变异株感染者的症状普遍较轻,但值得注意的是,高龄老人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仍是感染及进展为重症的高风险人群。三、如何有效防范XDV变异株面对XDV变异株的抬头趋势,公众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有效防范:加强个人防护:外出时佩戴口罩,特别是在人流量密集的地方、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不随意揉眼睛和鼻腔,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换气,减少病毒在密闭空间内的传播。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空气流通性差的场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关注疫情动态:密切关注中疾控等权威机构发布的疫情信息,了解最新的疫情动态和防控政策。一旦出现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具体药物的选择,可以参考此前国家新冠官方诊疗

  • 防治夏季多发疾病—热感冒

    刚过小暑,高温、高湿的天气逐渐成为常态,这样的环境不仅让人感到闷热不适,还可能引发健康问题,尤其是“热感冒”。热感冒,顾名思义,是指在炎热天气下因人体调节功能失衡、内外温差大或过度贪凉等因素导致的感冒。本文将介绍热感冒的成因、症状、预防及治疗方法,帮助大家科学应对。一、热感冒的成因温差过大:室内外温差大,频繁进出空调房与高温室外环境,身体难以适应温度骤变,导致免疫力下降。过度贪凉:长时间使用空调或食用大量冷饮、冰镇食品,会使身体处于寒冷状态,影响正常排汗功能,体内热气无法及时排出,形成“内热外寒”的体质。湿度影响:高湿度环境有利于病毒和细菌的滋生与传播,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过度劳累:夏季昼长夜短,人们容易熬夜或过度劳累,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易受病毒侵袭。二、热感冒的症状热感冒的症状与普通感冒有所不同,主要表现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8℃以上,但患者常感到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身痛:由于体内热气郁积,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咽喉不适:喉咙肿痛、干燥,有时伴有咳嗽、咳痰。其他症状:如鼻塞、流涕(初为清涕,后转黄稠)、口渴欲饮、小便短赤等。三、热感冒的预防合理调节室温: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控制在5-7℃为宜,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过度贪凉:适量食用冷饮,避免长时间直吹风扇或空调,尤其是出汗后立即进入低温环境。保持充足水分:多喝水,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排出体内热气。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注意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适量运动:选择适合夏季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而耗损体

  • 高血压伴失眠怎么用药效果好?中医药联合治疗事半功倍!

    2024年5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据中国疾控中心新近调查数据显示:中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27.5%,也就是每4人中有1人血压高。在高血压人群中,不少患者睡眠质量比较差,夜醒次数多……不仅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还对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过半数高血压患者失眠,失眠和高血压“狼狈为奸”大量研究表明,睡不好、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长期失眠不仅不利于控制血压,而且还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机体免疫力[1-3],影响社会功能、职业发展[4]。值得注意是,与血压正常的人相比,高血压患者失眠患病率更高,可达40%~60%[5]。失眠和高血压“狼狈为奸”,互为影响。高血压会导致身体的多个系统,如肾上腺素系统和神经系统,持续处于过度活跃状态。这会增加大脑中使我们保持警觉的化学物质,导致大脑难以平静下来,从而引发失眠[6]。简而言之,高血压可能让你的大脑和身体一直保持在“高警戒”状态,使得放松和进入深度睡眠变得困难。而失眠又反过来会影响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失眠可导致应激系统激活,并可能激活炎症过程,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促进高血压进展[7]。高血压增加MCI发病风险,伴失眠无疑“雪上加霜”此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还会增加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发病风险[8],健忘是MCI最常见症状。国外研究报道中老年人群中血压均正常者在 65岁以后痴呆发病率为 1.31/100人年;与血压一直正常的人群相比,中年和老年时期始终是高血压的人群患痴呆风险增高49%[9]。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与血压正常者相比,高血压患者痴呆和MCI的风险分别增加86%和62%[8]。近年来,高血压伴失眠的患者逐渐增加,世界各地的各种研究表明,高血压与

  • 通心络治疗急性心梗研究位列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首位

    3月27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抗衰老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从会上获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开展的“通心络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取得重要突破”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名列首位。据了解,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杨跃进教授团队联合全国124家临床中心,遵循国际标准开展了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大样本(3797例)、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CTS-AMI研究)。研究证实,在西医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可显著改善急性心梗患者30天及1年预后:使30天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36%(其中心血管死亡率下降30%),1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降低36%(其中心血管死亡率下降27%),因心衰再住院风险下降52%,1年再次心梗风险降低74%。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名单该研究论文于2023年10月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这是该刊创刊百年来首次刊登中成药临床研究成果。CTS-AMI研究成果的取得是近十年急性心梗治疗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基于微血管保护改善心梗预后的用药空白,为临床指南更新提供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 贾振华教授:构建肺络病证治理论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发挥重大作用

    3月27日,“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委会、抗衰老专委会共同主办,围绕络病理论体系传承、创新、转化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作公开发布。会上,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贾振华教授作《肺络病证治指导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研究》报告时指出,以肺络病证治理论揭示新冠病毒感染传变规律,连花清瘟、连花清咳作为肺络病证治研究与创新转化成果,科研证据翔实,临床价值显著,在防治呼吸系统传染病领域,产生重大国际学术影响,发挥重大疫情防控作用,显著提升了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推动了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贾振华教授作题为《肺络病证治指导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研究》的报告。肺络病证治指导,为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供新策略 “疫,民皆疾也”。在中医学理论中,疫病被认为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的邪气所致疾病。进入21世纪后,近20年新发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平均每5年就会爆发一次。“西汉至清末,两千多年间发生过300余次疫病流行,约每6年发生一次,和近20年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发病频率是一致的。”贾振华教授指出,“疫病发生时,古人借助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中华民族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传承创新两千年中医药抗疫历史经验对于应对疫病威胁具有重大意义。”病毒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属于中医“新病入络”范畴,由此拓展创新了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方案。循行于肺的脉络为肺络,贾振华教授构建肺络病证治理论,系统解析肺络、肺之气络、气道、血络概念内涵,揭示了呼吸系统疾病“气络-气道-血络”传变规律,明确了“气络-气道”传至血络关键驱动因素疫毒、毒热、痰阻,提出系统阻断新策略“首重病因、疫毒早

  • 吴以岭院士首创脉络学说,为微血管病变防治打通“脉络”

    微血管病变是全身系统性病变,是国际医学界的难题,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这些疾病临床疗效难以提高的关键因素。3月27日,在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成果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围绕“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介绍了在理论、机制、临床等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中医脉络学说构建推动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入选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2012-2022),名列第一大类别“中医药新学说新学科形成”的首位,该项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吴以岭院士在会上作题为《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的报告。脉络学说为解决微血管病变难题提供原创理论指导《微循环》提出,心血管疾病的本质是微循环障碍,是形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及加重因素。“围绕微血管病变这样一个国际性难题,结合心、脑、糖这些重大疾病,在中医学术理论上做出了重大的创新。”吴以岭院士指出,“脉”中医叫血脉,是运行血液的通道,在解剖学上与西医的血管具有同一性。脉络就是血脉的分支,包括了微血管、微循环。通过两个973项目构建起一个新的理论学说——脉络学说,指导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防治,提出了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理论,建立了血管病变的临床辨证诊断标准,提出了调营卫气血治疗血管病变的用药规律。在脉络学说指导下研发了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芪苈强心胶囊。国家973计划专家组评价称:“脉络学说营卫理论形成了指导微血管病变性重大疾病防治的新理论,属于中医药学术研究的原创成果。”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治疗

  • 中医药如何治疗失眠?世界睡眠日专家共商中医药治疗失眠适用性

    人的生命约有1/3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与健康密切相关,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理活动。公开数据显示,目前睡眠情况需要干预者的患病率在全球高达9%—15%,在我国则有上亿人需要积极诊疗。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整体睡眠质量欠佳,平均在零点后入睡,夜间睡眠时长普遍偏短,平均睡眠时长6.75小时,平均清醒次数1.4次,睡眠障碍已成为影响全人类的健康的突出性问题。3月16日,围绕“健康睡眠 人人共享”的2024年世界睡眠日中国年度主题,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办、深圳市长寿药业有限公司于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世界睡眠日科普活动暨中医药治疗失眠适用性学术研讨会”,同时启动“世界睡眠日科普活动暨气血固本‘晚安行动’大型公益活动”,旨在将中医治疗睡眠障碍的经验与成果普惠世人的同时,让更多国人深入了解和认识睡眠障碍,帮助国人树立健康的睡眠观念、获得正确的睡眠知识、实现睡眠健康。世界睡眠日科普活动暨气血固本“晚安行动”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中国睡眠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高雪梅教授、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秘书长皮巍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徐峰教授、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王景霞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刘仁慧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孙燕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院张树源副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樊蕾、解放军总医院第学中心主治医师李业荣、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博士后、中医心理师李世通等中医药领域资深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共同探讨了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为中医药在失眠治疗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深圳市长寿药业有限公司于靖作为

  • 耿立梅教授:深度解析中医药两千年战疫经验,应对呼吸道传染病有良策

    最近20年来,从2003年非典疫情到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再到近三年的新冠疫情,不断出现的突发流行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在抗击非典、流感、新冠等呼吸道病毒感染期间,一直都有中医中药的参与,充分发挥其治疗优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事实上,中医抗击此类呼吸道传染病,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这一类疾病在中医中归属“疫病”,根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我国自汉代以来2000多年来发生的疫病有300多次,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得到了较好救治。那么,中医药为什么在每一次战疫过程中,都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取得良好效果呢?针对这个问题,在近期举办的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呼吸疾病论坛上,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一科主任医师耿立梅教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一、注重经验积累、理论总结首先,耿立梅教授表示,正是因为有过如此频繁的疫病流行,“中医中药在抗疫当中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还进行了理论的总结,像我们中医典籍《伤寒论》,距今已经将近2000年的历史了,还有明代时期的《温疫论》,清代的《温病条辨》,这都是在抗疫当中积累的经验形成的总结,到现在仍然是我们中医学习的一个蓝本。”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我们要牢牢掌握古籍中记载的宝贵经验,并根据现实中的发展变化融汇变通,使中医药的应用价值更好展现。值得一提的是,从2003年SARS到2009的甲流,以及近年的新冠疫病防控,都起到积极防治作用的中成药连花清瘟,就是融汇了我国古代名医治疗疫病的用药精华,加减化裁而成,以汉代《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宣肺泄热,用清代《温病条辨》“银翘散”疏散外邪,又汲取了明代《温疫论》用大黄通腑泄热截断病势;

  • 传承与创新 正骨水“焕新计划”为中医药文化喝彩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的瑰宝,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受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老字号中医药企业纷纷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主动亮剑、各显神通,以期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中医药、应用和信任中医药、重视和弘扬中医药,将中医药文化不断地传承和延续下去。2013年,广西知名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康臣玉林药业充分发挥“老品牌 新活力”的品牌优势,发起正骨水品牌“焕新计划”行动,围绕风湿骨痛、肌肉劳损、运动损伤等导致的疼痛预防、治疗与康复开展了以“正骨中国 镇痛无忧”为主题的中医药诊疗、应用和文化传承活动。在全国各大连锁药店的支持下,康臣玉林药业在全国20余个省份内开展了共计超过百场的健康科普路演、疼痛防治教育、镇痛康复促进等健康科普活动,为日常运动保健、运动损伤人群及中老年骨痛类疾病人群提供了专家义诊咨询、镇痛产品试用等健康服务,并将独创的“云骨疗法”这一融合了中医滚、推、指按、弹拨以及穴位点按等非药特色疗法广授众人。正骨水“正骨中国 镇痛无忧”主题大型公益活动现场过万人的社区居民在这场公益活动中获得了直接的肌肉骨骼健康养护和保健知识,同时,在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平台、自媒体平台的传播下,国内数百万群众间接获益。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医药在慢性病和疑难病治疗、未病先防、日常康养方面的优势和特色,认识到了对民族医药、特色医药、中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同年11月,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在广西举办,康臣玉林药业携正骨水支持100余场赛事活动,为赛事组织和服务人员及现场观众赠送2000瓶正骨水,在守护与会人员的健康、助力运动健儿屡创佳绩实现梦想的同时,将中医

  • 肺络病证治指导 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临床价值

    “面对当前复杂的呼吸疾病流行特点,可以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中的‘异病同治’理论,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2月24日,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呼吸论坛在石家庄成功举办。论坛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教授指出,在三年疫情中,中西医结合涌现出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如连花清瘟、连花清咳,已发表的基础和临床论文近1000篇,SCI高水平论文近60篇,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本次论坛上,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贾振华教授、国家呼吸病临床中心郑劲平教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申昆玲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光熙教授等多位专家在报告和讨论中阐述了中医药在呼吸道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和价值,并围绕在中医络病理论“络病证治”指导下研发的代表物连花清瘟、连花清咳展开深入交流。线上线下近3万名相关领域医生参加会议。 贾振华教授:肺络病证治指导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研究 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理状态,贾振华教授在《肺络病证治指导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研究》学术报告中,从络病理论入手向我们揭示了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属于中医络病理论“新病入络”范畴,循行于肺的脉络为肺络,从肺络病证治角度,揭示了呼吸系统疾病“气络-气道-血络”传变规律,提出了“首重病因,疫毒早逐;清肺化痰,阻断传变;双重干预,整合调节”的系统阻断策略:系统揭示“清瘟解毒、宣肺泄热”治法代表药物连花清瘟防治结合阻断“气络-气道”传变临床优势与病毒-宿主双重干预机制。贾振华教授介绍,系列基础、临床研究结果揭示了连花清瘟具有广谱抗病毒、抑菌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

  • 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北京同仁堂首届生态伙伴大会正式召开

    1月17至19日,北京同仁堂集团首届生态伙伴大会于北京国测国际会议会展中心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同仁堂集团主办、中国中药协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支持。会议以“同行越山海 仁德筑未来”为主题,邀请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领导、专家学者、头部品牌工业及商业、连锁、医药互联网企业负责人、媒体代表等近千人,共同探讨推进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建共享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平台。此次活动历时三日,议程包括中医药老字号出海行动专题研讨会、中国中药协会老字号企业发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以及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二十周年庆典等,可谓盛事汇聚。本次会议中,同仁堂中医药文化非遗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田瑞华就北京同仁堂传统制药工艺代表产品安宫牛黄丸的“守正行动”正式发表倡议。千百年来,中医药文化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中医药行业内出现了一些乱象,不断损害着中医药文化的名誉。为了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固本清源迫在眉睫,这也是延续中医药文化精华、传承经典、惠泽后代的首要途径。因此,中药老字号代表北京同仁堂向医药企业发起了“守正行动”倡议。作为高品质中药的坚守者和非遗制药工艺的传承者,北京同仁堂350多年来,把清宫御药秘方及皇家用药标准与企业的制药工艺完美融合,延续至今,形成了北京同仁堂产品坚实的品质保障,全面体现出企业在固本清源、守正创新路上的苦心坚守。在百余年历史当中,同仁堂诞生了诸多具有代表性的中成药,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安宫牛黄丸,其出自清代名医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被奉为“温病三宝”之首,于1870年正式记录于《同仁堂药目》。自北京同仁堂开始生产安宫牛黄丸至今,

  • 葵花美沙拉嗪肠溶片治什么病?慢性肠病的患者可服用!

    很多患者出现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时,可能都吃过美沙拉嗪这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葵花美沙拉嗪肠溶片。但一些患者并不了解美沙拉嗪这类药物,那么葵花美沙拉嗪肠溶片治什么病呢?葵花美沙拉嗪肠溶片治什么病?葵花美沙拉嗪肠溶片的说明书显示,它主要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的治疗,具有明确抗炎的作用,可靶向治疗肠道炎症,是临床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基础治疗药物。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累及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表现为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多数需要终身用药维持。针对溃疡性结肠炎,葵花美沙拉嗪肠溶片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以及炎性介质、发挥较强的治疗效果。还可有效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增强局部抗炎能力,使肠道黏膜的损伤降到最低,促进肠道黏膜修复,缓解溃疡性结肠炎带来的不适症状。克罗恩病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消化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从口腔至的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多见于回肠末端和邻近结肠。病灶多为肠道溃疡,呈节性或跳跃性分布,病变累及消化道全层可致肠壁变厚、肠腔狭窄、肠道穿透,常见表现为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和腹部包块等症状。针对克罗恩病,葵花美沙拉嗪肠溶片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对肠道黏膜屏障伤害,调节局部肠黏膜中的花生四烯酸代谢,清除组织中的氧自由基,减轻局部自身免疫应答反应,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关于葵花美沙拉嗪肠溶片治什么病就介绍到这里了,除了上述两种疾病以外,针对一些诊断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的情况时也可以服用美沙拉嗪,比如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肠炎、放射性直肠炎等,具体可在

    标签:
    2024-01-16
  • 美沙拉嗪肠溶片的适应症有哪些?这些疾病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

    美沙拉嗪肠溶片是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基础治疗药物,很多肠道不舒服的患者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可以服用它来治疗,那么美沙拉嗪肠溶片的适应症有哪些?美沙拉嗪肠溶片的适应症有哪些?美沙拉嗪肠溶片是一种肠道抗炎药,比如临床常用的葵花美沙拉嗪肠溶片,它主要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的治疗,具有明确抗炎的作用,可靶向治疗肠道炎症,是临床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基础治疗药物。同时,针对一些诊断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的情况时也可以服用,比如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肠炎、放射性直肠炎等。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表现为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等症状。美沙拉嗪肠溶片可以通过抑制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降低NO水平和减少炎症介质释放,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症状,促进肠道黏膜修复,主要用于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防止复发的维持期治疗。克罗恩病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常见表现为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和腹部包块等症状。美沙拉嗪肠溶片通过抑制各炎症因子的表达、合成,从而阻断炎症通路,抑制肠道炎症反应的发生,缓解症状,延缓病情。非IBD疾病当患者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疑似IBD疾病,或诊断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以及部分诊断明确的非IBD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肠炎等),都可以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进行治疗。关于美沙拉嗪肠溶片的适应症有哪些上文已经详细介绍清楚了,这里也提醒患有肠道炎性疾病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清淡饮食,建议吃一些容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可以少食多餐,减轻消化负担;同时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劳逸结合

    标签:
    2024-01-16
  • 冬季手足皲裂如何防治?京万红滋润你的整个冬天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一到干燥寒冷的冬季,北方人的皮肤就开始抗议了,30岁的人却有着60岁的手脚,一些皮肤敏感的朋友早就已经被皮肤干燥、手脚皲裂等尴尬问题纠缠上了。有的人表示一到这个季节皮肤便干的不行,尤其是脚后跟,干的都掉渣,严重时还会裂口,甚至出血,有的时候脚都不敢挨地,因为一触碰就会疼。其实一到冬季,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会因为降雨减少,大气层的水分减少,导致空气干燥,各种皮肤疾病便接踵而至,其中,手足皲裂是最常见的一种。一旦发病,常累及于手掌、足跟、足跖外侧等角质层比较厚、经常会受到摩擦的部位,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室外工作者,或者是经常以水浸泡手足作业的劳动者,他们的手足、指尖、手掌、足跟或足外缘处出现干燥、增厚或者是裂纹,不注重护理,常常会疼痛难忍,有时还可继发感染。防治皲裂,京万红提供几点小妙招其实,导致手足皲裂的外因跟日常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经常因为家务问题用洗洁精、肥皂、洗衣粉等,这些化学品会把皮肤表面的油脂洗下来,加重皮肤干燥的问题出现,所以日常少用清洁剂,劳动时戴手套很关键。其次,皮肤的保湿工作也要提前做好,洗澡水不要太热,洗的时间不要过长,洗完后要记得涂抹一些具有保湿效果的护肤品,及时滋润肌肤。中医认为,冬季多以寒邪为主,如果气血失调,再加上外受风寒侵扰,会导致经络不畅,肌肤失却濡养润泽出现皲裂,治疗要以养血滋阴,活血通络,润肤敛疮为主。可以用艾叶煮水泡脚,能够温经通络,疏通皮肤经络的同时也能够将阳气输送到身体各处,这样,气血也得到了滋养,手足皲裂的问题也就逐步得到了改善。除此以外,针对手足皲裂的问题也可以涂抹像京万红软膏这样的外用药膏,能够活血解毒、

  • 河北省中医院呼吸科耿立梅: “多管齐下” 积极防治呼吸道传染病

    冬季,冷空气频频来袭。众所周知,气温骤降时,人体若无法适应剧烈的冷暖变化,抵抗力会下降,感冒、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发生风险加大。那么,面对近段时间来势汹汹的呼吸道疾病,普通民众如何辨别和应对?中医药在防治方面具有哪些特色和优势?听听河北省中医院呼吸科专家耿立梅教授怎么说。据耿立梅介绍,普通感冒在全年都会出现,临床表现是流鼻涕、打喷嚏等,不形成聚集性,具有自限性,通常一周之内就会好转。而流感具有聚集性,往往在学校、单位等场所聚集性发病,甲流伴有高热、咽痛、咳嗽和肌肉酸痛等临床表现;乙流除高热外,会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流感与普通感冒的不同表现就在于高热持续时间比较长,贻误治疗则容易继发肺部感染,甚至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命。耿立梅说,在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期,民众采取科学预防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普通民众首先应该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尤其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外出时尽量佩戴口罩,减少前往人群聚集的场所;定时开窗通风,保持房间湿润;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环境清洁,家庭成员在护理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时候要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在起居饮食方面,少吃羊肉等上火食物。其实,应对冬季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的一项有力保护屏障,就是中医药。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要让自己保持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早睡晚起不熬夜,提高身体免疫力,才能不给病毒细菌入侵的机会。而中医治疗的独特价值在于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耿立梅以感冒治疗为例解释道,中医会根据症状准确判断寒热情况,再施以对应的方剂进行治疗:对于流涕、怕冷等寒性症状,施以风寒感冒颗粒、荆防颗粒等散寒药物;而对于流涕、咽痛、

  • 1
  • 2
  • 3
  • 4
  • 5
  • 6
  • 下一页
  • 尾页
推荐文章
  • 心律失常是冠心病吗?该如何区分?

    在网上经常有人提问:心律失常是冠心病吗?其实,心律失常和冠心病虽然都是心脏方面的问题,但它们可不是同一种病。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两种疾病的区
  • 心律失常有危险吗?发现了如何治疗?

    心律失常,就是心脏跳动的频率、节律或者起源部位出了问题,影响了血液的正常流动。这是个挺常见的心脏问题,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很多人会担心,心心律
  • 早搏是怎么回事?该如何预防?

    在一次体检中,小李意外发现自己有“早搏”,这让她非常担心。那么,早搏是怎么回事?又该怎么预防呢?别急,我们这就来详细说说。早搏是怎么回事?早
  • 参松养心胶囊可以长期吃吗?该怎么吃?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心脏健康问题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参松养心胶囊作为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因其具有益气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