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向新提质
  • 全链共振,向新提质 -----第二届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将于12月14-17日盛大启幕

    在全球健康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正逐渐成为国际医学领域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医药产业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值此之际,备受瞩目的第二届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TMEC)将于2024年12月14日至17日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全链共振 向新提质”为主题,旨在汇聚行业智慧,共谋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洞悉产业痛点,共谋发展大计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药材质量到临床科研、从政策监管到市场转化、从文化传承到科普教育等各个板块都面临堵点。国家顶层政策热、民众消费热但中间环节遇冷是市场普遍感受,共同打造从最上游到最末端的全产业链融合生态体系,实现从“地头”到“床头”的全流程同频共振,是解决“两头热、中间冷”的当务之急。生态融合需纵横结合:纵向是指要建立药材种植、饮片加工、成药生产、终端销售等各版块之间的有机联系,去除产业链条上的堵点,减少市场振荡;横向则是要建立产、学、研、商、政高效协同的运行机制,打通各条线之间的壁垒,提升产业效率。而本届论坛将深入剖析这些痛点,探讨如何通过全产业链的共振,打通产业链各环节的堵点,实现中医药产业的高效协同与创新发展。全链共振,向新提质据悉:本届论坛的核心议题将聚焦于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和研发成果转化、科研与学科应用融合、药材种植基地与生产企业融合等关键领域。在设置总论坛同时,还将举办多个平行论坛,据主办方透露,已初步确定的同期论坛有:健康科普专家年会,中国医院院长年会暨中医学科高水平建设论坛、中药新药创新与临床价值论坛、中医药乡村振兴高峰论坛、中药材产

  • 科学止咳 | 向呼吸科专家学习如何化痰止咳

    日前,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呼吸疾病论坛在石家庄成功举办,其中针对化痰止咳法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教授进行专题报告,中日友好医院张纾难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赖国祥教授、河北省中医院耿立梅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袁雅冬教授共同参与专题探讨,就咳嗽的规范管理进行深入交流讨论。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呼吸科专家一起学习如何化痰止咳。↑ 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呼吸疾病论坛现场报告中,李光熙教授主要对呼吸道感染病变、气道黏液高分泌及咳嗽咳痰症状之间的联系做了系统的介绍,强调了化痰止咳针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治疗的重要性。气道黏液高分泌主要临床表现咳嗽咳痰,同时也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其对呼吸道疾病的预后影响较大。所以呼吁大家要引起重视,改善气道黏液高分泌,控制痰液,而“减少生成、促进痰液排除是治疗气道黏液高分泌、改善咳嗽的重要环节”。中医药止咳化痰可以多环节、多靶点发挥效应,具有标本兼治的特色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李光熙教授在报告中介绍到的连花清咳片,通过前期在多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结果可以看到,该药物可以抑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黏液高分泌,在减少痰液生成、降低痰液粘度、促进痰液排除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对于感冒、流感、新冠、支气管炎、慢阻肺等疾病引发的咳嗽、咳痰治疗具有多重优势。↑ 李光熙教授《化痰止咳法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应用价值》专题报告袁雅冬教授:正确认识咳和痰,为什么出现痰多咳不出“关于咳和痰的关系也就是我们说的气道的分泌物,正常来讲,由于我们有粘膜腺体,实际是分泌粘液和浆液,分泌以后在我们

  • 向咳嗽说拜拜!咳不容缓 畅享呼吸!2023健康中国清咳行动走进开封

    “看到孩子咳的面红耳赤,作为家长我心疼不已,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自从孩子得了支原体肺炎后,每次没说两句话就开始咳嗽,一咳嗽就剧烈难止。”这是清咳行动现场来自家长的真实心声。秋季来临,气温下降,全国多地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让众多家长感到头疼。为提升居民对咳嗽的认知,正确对待咳嗽症状,“咳不容缓 畅享呼吸”健康中国清咳行动应运而生,10月18日,2023健康中国清咳行动走进开封,在鼓楼区省府前街53号百氏康医药举行,通过盲盒问答、互动游戏等活动方式,为市民带来一场有趣有料的健康知识科普。“肺炎支原体一般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是不是感染了支原体就是得了肺炎呢?”“长期咳嗽会有什么后果?”“咳嗽的时候,应该如何科学止咳?”针对大家近期关心的话题,当天上午的专家讲座和有奖问答环节,关于咳嗽原理、危害等知识被融入到一个个有趣的案例、互动游戏中,也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围观。活动现场活动现场,设置了沙画、拼图DIY,清咳问答盲盒、知识科普、公益义诊、小丑表演等互动区域,参与活动的居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互动,了解到更多关于咳嗽的知识。除此之外,在夜间还特别打造了观影活动,通过公益电影的形式与现场互动融合的方式,增添活动趣味性,让社区居民度过一个收获满满的夜晚。活动现场观影活动咳嗽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保护性的防御反射,比如我们的支气管、气管受到冷空气、烟雾的刺激之后出现的一种正常的防御反射,但是如果出现了剧烈、持久、反反复复的咳嗽,甚至出现了发热、胸痛等症状,那它就是一种病理现象,要及时就医。”在“清咳一平方”区域,专家开展义诊、知识讲解,并为市民提供健康咨询。据《中国家庭止咳误区报告》显示,41.1%的人将咳嗽视为一种疾病

  • 长春人民药业集团向长春中医药大学捐赠国医大师刘柏龄教授雕像

    6月5日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1927年6月5日,一位未来的医学泰斗出生于吉林省扶余市;2022年6月5日,这位国医大师巨星陨落,享年96岁;而在2023年6月5日,逝世一周年之际,一场特别的雕像捐赠及揭幕仪式正在长春中医药大学校内的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举行,以纪念他对祖国骨伤科领域的卓越贡献,告慰他大医精诚、热忱奉献的一生。他就是当今中医骨科界的泰斗——刘柏龄教授。刘柏龄,国医大师,吉林省终身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至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届中医骨伤名师、20世纪中国接骨学最高成就奖及全国华佗金像奖和吉林英才奖章获得者。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人民教师”光荣称号,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国医楷模”称号、“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和“成就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医学著作23部,取得科研成果9项。刘柏龄教授一生从事中医骨伤科学研究,从医70余年,任教60余载,崇尚“肾主骨”理论,提出“治肾亦即治骨”的学术思想,形成了当代的“补肾学派”,为祖国医学发展留下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6月5日10时许,长春人民药业集团向长春中医药大学捐赠国医大师刘柏龄教授雕像仪式正式开始。本次仪式得到了校企双方的高度重视,长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洪峰,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兼教育基金会秘书长王兴铭,党委宣传部部长瞿新明,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馆长张凌;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学院党委书记聂海洋;长春人民药业集团执行总经理、医药公司总经理许凯章,医药公司副总经理、总代事业部总经理陈薇,商控事业部总经理张立波,人事行政部总监刘丽波,市场中心部长李露爽等出席仪式。同时,本

    2023-06-06
  • 靶向抑制过度炎症反应 ——西维来司他钠或成“白肺”克星

    前不久《自然》杂志(Nature)公布了2022年度科学影响十大人物,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副研究员、北京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曹云龙作为“新冠预测者”入选,他介绍,每年或现多个感染高峰。疫情的骤然放开,大规模的感染也随之接踵而来,相比于12月上旬,现在更明显的是急诊重症比例的增加,一些地区的局部医疗挤兑已然发生。为应对当下重症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紧张形势,床位不断扩容,截至12月25日,全国ICU床位总数达18.1万张,相当于12.8张/10万人,尽管半个月内床位得到了极大调整,但对于各地整体趋势来说仍然是“一床难求”,急诊、重症、呼吸等主流科室局势依然焦灼。近日,“白肺”一词被各大媒体网络争相报道,一时间热度不减,虽然临床占比不高,但不可否认的是重症白肺患者的死亡率高达40%以上。12月27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国防联控会议上介绍,并不是只要肺部出现了炎症就叫白肺,白肺应该是比较严重的肺炎表现。一般来讲,肺部的炎症比较重,渗出比较多的时候,也就是白色影像区域面积达到了70%-80%,在临床上大家口语化称为白肺。这个阶段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尤其在现在的这一波疫情当中,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白肺”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一种典型影像学表现,一般是指重症肺炎在X光或CT检查下肺部显影呈大片白色状而得名,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不畅,是新冠肺炎( COVID-19 )最常见最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之一。临床研究数据发现,在417例COVID-19的阳性患者中,ARDS患者占比21%[1]。另一项来自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研究结果显示,26.1%的阳性患者因并发症转入ICU,其中61.1%的患者发生ARDS[2]。COVID-19中合并中重度ARDS的患者死亡率高达81.3%[3],另有发表

    2022-12-30
  • 以岭药业向四川捐赠50000盒连花清瘟胶囊

    9月3日,为响应加强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号召,石家庄以岭药业再次献出爱心,通过四川省红十字会向奋战在一线抗疫的工作人员捐赠50000盒连花清瘟胶囊。分别发放给四川省公安厅、四川省交警总队、成都市红十字会、南充市红十字会,用于当地医务人员,公安、交警,环卫、防疫志愿者等一线工作者的防疫。连花清瘟作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代表药,已先后列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五/六/七/八/九版)及20余个省市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并在各省市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隔离人群、密接和次密接人群中广泛使用。并且已在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覆盖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菲律宾、肯尼亚等国,并入选了多国的抗疫药品白名单和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世界疫情防控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点滴微光,可成星海。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干部群众的辛苦工作和积极支援下,成都的疫情会很快过去,成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标签:连花清瘟
    2022-09-05
  • 以岭药业向三亚市红十字会捐赠61万连花系列产品防治新冠肺炎

    8月30日,以岭药业向三亚市红十字会捐赠61万连花系列产品支援新冠肺炎防治,用于正在一线排查的疫情防控人员、医护人员和各级医院医护工作者防护。连花清瘟胶囊是防治感冒、流感、新冠肺炎的专利中药,是我国应对呼吸道病毒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表物。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连花清瘟先后被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五/六/七/八/九版)及20余个省市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基于连花清瘟的确切疗效,2020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连花清瘟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的治疗。不仅在国内,连花清瘟同时在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加拿大、柬埔寨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获准上市,成为中药进入国际抗疫前线的有效药物,在海外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次赠送还包含连花呼吸健康系列用品:连花免洗抑菌洗手液、连花清瘟强力爆珠、连花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连花”品牌秉承中医药“未病先防”的大健康理念,延续连花清瘟在呼吸道疾病领域的治疗优势,在其经典组方基础之上,提取连花清瘟本草精华,研发出“连花HAbO精油”,并将其应用到具有消杀、防护功效的连花呼吸健康系列产品上,为大众提供全方位的立体防护。作为我国中医药头部企业,以岭药业始终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勇担社会责任。自疫情发生以来,以岭药业已累计捐赠药品和防疫物资价值数亿元,为国内外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标签:以岭药业
    2022-08-31
  • 以岭药业向西藏自治区捐赠30000盒连花清瘟胶囊用于疫情防控

    守护西藏,共抗疫情。西藏发生疫情后,以岭药业第一时间通过西藏自治区慈善总会向西藏自治区捐赠连花清瘟胶囊30000盒,用于疫情防控。 本批连花清瘟胶囊被送往当地发放使用。 不仅在国内,近日,连花清瘟获得了里亚国家的上市许可,截至目前,已在巴西、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加拿大、柬埔寨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获准上市,成为中药进入国际抗疫前线的有效药物,在世界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作为我国中医药头部企业,以岭药业始终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勇担社会责任。自疫情发生以来,以岭药业已累计捐赠药品和防疫物资价值数亿元,为国内外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标签:连花清瘟
    2022-08-26
  • 热血铸魂,青春无悔,一起向未来

    城东街道总工会、城厢镇人民政府、双蚁药业工会联合举办纪念“五四”运动无偿献血活动暨双蚁健康大礼包捐赠仪式5月是热血沸腾的,是青春飞扬的。为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助力无偿献血公益事业,同时,加强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交流互动。5月19日,城东街道总工会、城厢镇人民政府、双蚁药业工会联合举办“热血铸魂,青春无悔,一起向未来”纪念“五四”运动无偿献血活动暨双蚁健康大礼包捐赠仪式。城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苏庆政,城厢镇党委宣传委员覃丽,双蚁药业工会主席、副总经理程敏光,来宾市中心血站党支部书记、站长黄升文出席献血活动及捐赠仪式并发表讲话。双蚁药业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曾秋菊,行政部经理凌佩玲,来宾市中心血站副站长杨长思等参加活动。从右至左:来宾市中心血站党支部书记、站长黄升文,城厢镇党委宣传委员覃丽,城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苏庆政,双蚁药业工会主席、副总经理程敏光,来宾市中心血站副站长杨长思此次活动由广西双蚁药业有限公司工会发起,得到了城东街道总工会、城厢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参与。各单位干部职工在收到单位发出的献血倡议书后立即响应,积极踊跃报名,并在活动当天准时参加。在血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各位献血志愿者们依次填好表格,有序参加到献血的队伍中。捐赠仪式及献血活动现场部分献血人员掠影参与本次献血的干部职工众多,不仅有热血男儿,也有多名女中豪杰,成功献血的有54名,共捐献热血17900ml。这一善举得到来宾市中心血站的充分肯定,来宾市中心血站党支部书记、站长黄升文代表来宾市中心血站给双蚁药业颁发锦旗,双蚁药业工会主席、副总经理程敏光代表接收。从右至左:来

    标签:双蚁药业
    2022-05-24
  • 以岭药业向河北省红十字会捐赠1000万元连花清瘟系列防疫物资

    4月7日,以岭药业向河北省红十字会捐赠1000万元的连花清瘟系列防疫物资,定向用于河北省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这批物资包括价值500万元连花清瘟胶囊、200万元连花清咳片以及300万元连花呼吸健康防护产品。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徐春芳,河北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李林龙,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刘彦红,以岭药业常务副总经理张蕴龄等出席捐赠仪式。 徐春芳在捐赠仪式上致辞时充分肯定了以岭药业近两年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并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为河北疫情防控贡献中医智慧。 河北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李林龙接受媒体采访。李林龙在捐赠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次捐赠充分体现了企业对河北省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关心和关注。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战胜疫情,为建设健康河北贡献力量。” 以岭药业常务副总经理张蕴龄接受媒体采访。以岭药业常务副总经理张蕴龄表示,作为河北企业,在河北疫情防控工作中理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助力河北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她指出,连花清瘟是防治感冒、流感、新冠肺炎的专利中药,是我国应对呼吸道病毒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表物,作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筛选出的有效药物,已经连续六次被列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用药。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多家权威科研机构围绕连花清瘟抗新型冠状病毒开展了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形成了连花清瘟防治新冠肺炎“细胞-动物-预防用药-临床治疗”效果可靠的证据链。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该药具有抗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

    标签:连花清瘟
    2022-04-07
  • 中国专家历时5年自主研发的肺癌靶向药获批上市

      医药网6月30日讯 记者29日获悉,由中国专家历时5年自主研发的创新1.1类新药赛沃替尼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此前被称为“世界难题”的相关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据悉,“赛沃替尼”在中国获批上市的同时,在欧美其他诸多国家的相关临床研究也正在如火如荼开展。这意味着,赛沃替尼不仅填补了中国国内此类靶向药的空白,并有望成为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肺癌靶向创新药物。  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告诉记者,赛沃替尼将给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希望。据介绍,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驱动基因,这类肺癌患者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术后肿瘤容易转移。其治疗一直存在困境,以往只能使用传统化疗,但患者总生存期只有8.1个月,是世界性难题。  陆舜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早在2015年,他就注意到了MET这个难治靶点。2016年11月开始,陆舜领衔开展了一项中国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旨在评估“赛沃替尼治疗相关类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该项临床试验在全国32家中心吸纳患者入组,客观缓解率高达49.2%,无进展生存期达6.8个月,最长生存时间已经超过4年。  如今已经72岁的沈先生是该项临床研究的第一位入组患者。2017年,沈老伯确诊后,医生快速给他进行了化疗,效果却不理想。彼时陆舜领衔的“赛沃替尼”相关临床研究启动,沈先生进入临床研究后,仅服药1个月,转移灶就缩小到2.4公分。服药3个多月,该转移灶进一步缩小至1.8公分。此后服药四年多,肿瘤就始终维持在这个大小。现在,老伯的病情很稳定,只要定期来医院复查就可以了。  从逾8个月的生存期到如今超过4年,陆舜教授领衔的“赛沃替尼&rdquo

    标签:肺癌靶向药
    2021-11-03
  • 2020全年审评通过创新药20个 审评资源向具有明显临床价值创新药品和急需药品倾斜

      医药网6月23日讯 国家药监局6月21日发布《2020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报告》显示,2020全年审评通过创新药20个。  《报告》显示,全年有59件新冠病毒疫苗和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的注册申请被纳入特别审批程序并完成技术审评。受理1类创新药注册申请共1062件(597个品种),较2019年增长51.71%。审评通过新药上市申请208件,较2019年增长26.83%。审评通过创新药上市申请20个品种(1类化学药14个、中药创新药4个、创新生物制品2个)。审评通过境外生产原研药品新药上市申请72个品种(含新增适应症品种)。  在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方面,药审中心审评通过的新药上市申请中,共有15件申请经附条件批准后上市。在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程序下,审评资源向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品和急需药品倾斜。譬如,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的注册申请包括42件儿童用药和罕见病用药,经附条件批准上市的药品覆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非小细胞肺癌等适应症。

    标签:审评
    2021-11-03
  • 中国专家历时5年自主研发的肺癌靶向药获批上市

      医药网6月30日讯 记者29日获悉,由中国专家历时5年自主研发的创新1.1类新药赛沃替尼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此前被称为“世界难题”的相关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据悉,“赛沃替尼”在中国获批上市的同时,在欧美其他诸多国家的相关临床研究也正在如火如荼开展。这意味着,赛沃替尼不仅填补了中国国内此类靶向药的空白,并有望成为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肺癌靶向创新药物。  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告诉记者,赛沃替尼将给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希望。据介绍,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驱动基因,这类肺癌患者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术后肿瘤容易转移。其治疗一直存在困境,以往只能使用传统化疗,但患者总生存期只有8.1个月,是世界性难题。  陆舜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早在2015年,他就注意到了MET这个难治靶点。2016年11月开始,陆舜领衔开展了一项中国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旨在评估“赛沃替尼治疗相关类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该项临床试验在全国32家中心吸纳患者入组,客观缓解率高达49.2%,无进展生存期达6.8个月,最长生存时间已经超过4年。  如今已经72岁的沈先生是该项临床研究的第一位入组患者。2017年,沈老伯确诊后,医生快速给他进行了化疗,效果却不理想。彼时陆舜领衔的“赛沃替尼”相关临床研究启动,沈先生进入临床研究后,仅服药1个月,转移灶就缩小到2.4公分。服药3个多月,该转移灶进一步缩小至1.8公分。此后服药四年多,肿瘤就始终维持在这个大小。现在,老伯的病情很稳定,只要定期来医院复查就可以了。  从逾8个月的生存期到如今超过4年,陆舜教授领衔的“赛沃替尼&rdquo

    标签:肺癌靶向药
    2021-11-03
  • 2020全年审评通过创新药20个 审评资源向具有明显临床价值创新药品和急需药品倾斜

      医药网6月23日讯 国家药监局6月21日发布《2020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报告》显示,2020全年审评通过创新药20个。  《报告》显示,全年有59件新冠病毒疫苗和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的注册申请被纳入特别审批程序并完成技术审评。受理1类创新药注册申请共1062件(597个品种),较2019年增长51.71%。审评通过新药上市申请208件,较2019年增长26.83%。审评通过创新药上市申请20个品种(1类化学药14个、中药创新药4个、创新生物制品2个)。审评通过境外生产原研药品新药上市申请72个品种(含新增适应症品种)。  在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方面,药审中心审评通过的新药上市申请中,共有15件申请经附条件批准后上市。在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程序下,审评资源向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品和急需药品倾斜。譬如,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的注册申请包括42件儿童用药和罕见病用药,经附条件批准上市的药品覆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非小细胞肺癌等适应症。

    标签:审评
    2021-11-03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