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发期,如何确保孩子健康?做好预防,备好连花清瘟!
此前有媒体报道,杭州年仅4岁的楠楠突发高热症状,体温直冲40℃,一天内热峰达3、4次,服用退烧药后也依旧没办法降至正常温度。家长紧急将孩子送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楠楠嘴里长了不少疱疹,身上其他地方也有多处皮疹,最后诊断为“手足口病”。事实上,自入夏以来,像楠楠这样患上手足口病的孩子不在少数,而许多家长也因此开始陷入焦虑:究竟什么是手足口病?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日常又该如何防、如何治?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及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4~8月份高发。传播途径可以通过胃肠道也就是粪-口传播,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传染性较强。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胡惠丽介绍,手足口病以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以咽部疱疹为主)、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现红色小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重症病例可能会出现累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另外,有儿科医师提示,今年的手足口病皮疹不像以往主要集中在手心、足心、臀部、上颚几处,而是随处都可能出现,需要更多关注孩子的全身状态。因此面对手足口病,各位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和重视,给孩子做好全面的防治措施,才能更好保障孩子健康。手足口病如何治疗?目前针对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采取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避免与外界接触。药物治疗:临床上尚无特效的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目前以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为主。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以柯萨奇病毒CoxA16和肠道病毒EV71多见,其中EV-A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