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流感后久咳不愈,会不会咳出肺炎?

    春季是流感高发季,流感相关话题的搜索度和讨论度也居高不下。很多朋友中招后几天就进入恢复阶段,咳嗽却仍在持续。流感后持续咳嗽是正常现象吗?咳久了会不会发展成肺炎?相信大家都思考过这个问题。本文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 流感后久咳不愈,会不会咳出肺炎?这是种错误观点。不少人都觉得“咳嗽久了会导致肺炎”,实际上咳嗽只是一种症状,其本身并不会直接引起肺炎。当流感病毒侵犯上呼吸道时,通常会出现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而当炎症累及到下呼吸道时,才可能会发展成为肺炎。为什么流感好了确仍在咳嗽?感染流感后久咳不愈,主要是由于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导致气道敏感性增强,接触痰液、灰尘等各种刺激因子后可诱发咳嗽。且流感恢复期机体免疫力低下,自我修复功能较弱,所以黏膜恢复进度相对较慢,因此会导致久咳不愈。流感后久咳不愈该如何治疗?面对流感咳嗽,如果症状比较轻微,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作息规律和饮食习惯等方式来改善。如果咳嗽症状较为严重,久咳不愈,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还应及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症药物进行治疗,加快症状缓解。中成药在止咳化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如连花清咳片,该药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制的创新中药,融汇了宣肺泄热的麻杏石甘汤和清热止咳化痰的清金化痰汤创新化裁而成,该药为纯中药制剂,不产生依赖性,安全性良好,适合多种人群服用。此外,临床研究证实,连花清咳片对多种流感病毒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减轻炎症因子释放及气道炎症浸润,保护气道黏膜,进而减轻气道炎症反复发作所致的肺损伤,改善肺顺应性及呼吸功能。但还需注意的是,流感引起的咳嗽通常小于3周,如果规范疗程服药后或咳嗽的同时伴有

  • 双蚁药业董事长王波与老百姓、漱玉平民等名企负责人荣获“年度人物奖”

    3月28日晚上,2024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暨第九届双品汇举办的国药太极特约2024大健康产业“年度人物奖”颁奖盛典,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圆满结束。双蚁药业董事长王波(右二)会上,颁发了“2024大健康产业年度人物奖”,将晚宴气氛推至!双蚁药业董事长王波荣获“年度人物奖”,与老百姓、漱玉平民、正和祥、广济堂、张仲景、华佗、新疆百草堂等众多名企负责人同台领奖。双蚁药业董事长王波王波董事长自接手双蚁药业以来,注重经营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宣传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带领企业进行战略转型升级,经过不懈努力,让双蚁药业一跃成为广西著名制药企业。多年来,双蚁药业一直秉承“粒粒皆良药”的初心理念,向广大老百姓提供优质良药。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赢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王波个人先后获得“十佳创业者”、“最美创新创业人才”、“2021年‘科创中国・广西’企业创新达人”、“突出贡献奖”、“2020年广西优秀民营企业家”、“来宾市疫情防控一线优秀个人”、“2019年度创新人物”等荣誉。本次“年度人物奖”的获得,也是对王波的极大认可。王波表示,在医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双蚁药业将紧跟国家战略,把握时代脉搏,抢抓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力争把企业创建为中国最大壮成药知名企业,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健康中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贡献。小蚂蚁,有力量!小蚂蚁,大梦想!名单图片来源中盟医药双蚁药业C13展位欢迎您的光临

  • 2024西鼎会丨瑞龙腾飞祈愿,医药圈祈福活动、医药人欢聚夜成功举办

    为提振行业信心、激活前进动力,3月23日,第九届健康商品交易大会(2024西鼎会)携手广州康亦美隆重举办两场开春活动——“龙行大运·工商共赢”产业祈福特别活动、“得胜·乘龙而上”医药人欢聚夜。依托2024西鼎会权威交易平台,千企万商齐聚海南海花岛,借由龙年祥瑞寓意,共迎全年生意“开门红” “龙行大运·工商共赢”,产业祈福特别活动八方瑞龙冲天,四海生意亨通。健康产业几经震荡,为开启全年生意好兆头,西鼎会组委会与广州康亦美联袂呈献了一场舞龙盛典——各地工商携手,组成九支舞龙队伍,在3月23日带来了富含地域特色的精彩表演。舞龙是传承千年的文化习俗,具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九龙闹西鼎,亦是期望将新一年的好运气传递给全行业。点睛、讨彩头等仪式,让现场氛围热烈无边。作为西鼎会的老朋友,广州康亦美坚守十六年打造药店"健康+美丽”新业态,深知合作与坚持的珍贵价值,因此本次舞龙队伍均为连锁与工业共同组成。在供零合作下,游龙乘势而上,与观众共同祝愿产业未来欣欣向荣。借四海龙腾之势,开启交易鸿运,供零携手前行,全年交易必将兴旺红火。 “得胜·乘龙而上”,医药人欢聚夜夜幕降临,2024西鼎会携手广州康亦美,共同宣告“得胜·乘龙而上”医药人欢聚夜开场。本次晚宴以“供零携手,凝心聚力,共创美好商机”为核心价值,牵引广袤区县、五湖四海的工商伙伴汇集。更迭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初心。作为本场晚宴的重要发起者之一,广州康亦美深耕药店渠道,不仅坚守着“健康+美丽”的使命,在追求卓越的征途上,康亦美从未停歇,不断为行业树立崭新的标杆,致力于为药店提供新思维、新模式、新方案,以实际行动推动“健康+美丽”新业态的发展,这与奋进开拓、工商共创的“西鼎精神”不谋而

  • 通心络治疗急性心梗研究位列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首位

    3月27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抗衰老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从会上获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开展的“通心络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取得重要突破”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名列首位。据了解,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杨跃进教授团队联合全国124家临床中心,遵循国际标准开展了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大样本(3797例)、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CTS-AMI研究)。研究证实,在西医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可显著改善急性心梗患者30天及1年预后:使30天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36%(其中心血管死亡率下降30%),1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降低36%(其中心血管死亡率下降27%),因心衰再住院风险下降52%,1年再次心梗风险降低74%。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名单该研究论文于2023年10月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这是该刊创刊百年来首次刊登中成药临床研究成果。CTS-AMI研究成果的取得是近十年急性心梗治疗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基于微血管保护改善心梗预后的用药空白,为临床指南更新提供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 贾振华教授:构建肺络病证治理论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发挥重大作用

    3月27日,“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委会、抗衰老专委会共同主办,围绕络病理论体系传承、创新、转化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作公开发布。会上,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贾振华教授作《肺络病证治指导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研究》报告时指出,以肺络病证治理论揭示新冠病毒感染传变规律,连花清瘟、连花清咳作为肺络病证治研究与创新转化成果,科研证据翔实,临床价值显著,在防治呼吸系统传染病领域,产生重大国际学术影响,发挥重大疫情防控作用,显著提升了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推动了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贾振华教授作题为《肺络病证治指导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研究》的报告。肺络病证治指导,为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供新策略 “疫,民皆疾也”。在中医学理论中,疫病被认为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的邪气所致疾病。进入21世纪后,近20年新发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平均每5年就会爆发一次。“西汉至清末,两千多年间发生过300余次疫病流行,约每6年发生一次,和近20年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发病频率是一致的。”贾振华教授指出,“疫病发生时,古人借助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中华民族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传承创新两千年中医药抗疫历史经验对于应对疫病威胁具有重大意义。”病毒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属于中医“新病入络”范畴,由此拓展创新了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方案。循行于肺的脉络为肺络,贾振华教授构建肺络病证治理论,系统解析肺络、肺之气络、气道、血络概念内涵,揭示了呼吸系统疾病“气络-气道-血络”传变规律,明确了“气络-气道”传至血络关键驱动因素疫毒、毒热、痰阻,提出系统阻断新策略“首重病因、疫毒早

  • 吴以岭院士首创脉络学说,为微血管病变防治打通“脉络”

    微血管病变是全身系统性病变,是国际医学界的难题,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这些疾病临床疗效难以提高的关键因素。3月27日,在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成果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围绕“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介绍了在理论、机制、临床等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中医脉络学说构建推动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入选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2012-2022),名列第一大类别“中医药新学说新学科形成”的首位,该项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吴以岭院士在会上作题为《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的报告。脉络学说为解决微血管病变难题提供原创理论指导《微循环》提出,心血管疾病的本质是微循环障碍,是形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及加重因素。“围绕微血管病变这样一个国际性难题,结合心、脑、糖这些重大疾病,在中医学术理论上做出了重大的创新。”吴以岭院士指出,“脉”中医叫血脉,是运行血液的通道,在解剖学上与西医的血管具有同一性。脉络就是血脉的分支,包括了微血管、微循环。通过两个973项目构建起一个新的理论学说——脉络学说,指导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防治,提出了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理论,建立了血管病变的临床辨证诊断标准,提出了调营卫气血治疗血管病变的用药规律。在脉络学说指导下研发了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芪苈强心胶囊。国家973计划专家组评价称:“脉络学说营卫理论形成了指导微血管病变性重大疾病防治的新理论,属于中医药学术研究的原创成果。”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治疗

  • 2023-2024年度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畅销品牌、潜力品牌、卓越履约连锁企业揭晓

    3月21日,第九届健康商品交易大会(2024西鼎会)在中国海南海花岛盛大开幕!百舸争流,商业力量澎湃不止。当晚,在西鼎会“争流·聚势而强”主题晚宴上, 2023-2024年度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畅销品牌、 2023-2024年度中国药品零售市场潜力品牌、 2023-2024年度中国药品零售卓越履约连锁企业三大奖项揭晓。发掘实力品牌,助推终端选品高效盈利、打造货架爆款;表彰诚信典型,防范营商交付风险。2024西鼎奖,持续引领交易良性落地。2023-2024年度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畅销品牌、2023-2024年度中国药品零售市场潜力品牌揭晓,激活持续盈利动能(名单详见文末)晚宴上隆重揭晓了2023-2024年度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畅销品牌和潜力品牌,供零共同见证药品零售市场品牌力量,畅销品牌引领市场风向,潜力品牌持续向上生长,奏响医药零售行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曲!品牌评选以品牌实力、品牌成长性、品牌可及性为核心指标,建立科学数据模型对入围品牌进行综合评估,最终评选出“2023-2024年度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畅销品牌”和“2023-2024年度中国零售市场潜力品牌”。本次评选共有100个健康品牌登上西鼎盛会舞台,中康CMH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零售药店市场规模达到5,394亿元,这是近几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0.7%),主要是因为2022年12月防疫相关产品的爆发式增长拉高了2022年整体规模。其中这100个品牌累计年销售额约1,226亿元,约占23%的份额。零售畅销品牌,把脉终端选品增长“畅销品牌”指零售市场纵深布局,销量大、渗透率高、客单量大的各品类头部品牌,是终端市场的营收和客流双层保障。本次共有70个畅销品牌上榜,70个畅销品牌销售总额约1,069亿元,其中OTC上榜42个,Rx上榜24个,医疗器械/保健品上榜4个。在畅销榜中,感冒用药、滋补保健药和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是销售额最高TOP3的品类。从品牌

  • 导航生意增长 | 2023-2024年度中国药品零售“锐”连锁、行业协会贡献奖、供零合作组织奖揭晓

    发现商业力量,聚光供零标杆。2024西鼎奖肩担交易“加速+提质”双引擎使命,发起八大产业表彰活动。通过遴选供零交易标杆主体,西鼎奖为生意增长引领方向、打造服务模式全新标尺,基于对产品、渠道、模式、营商环境等全维度的关注,带动市场交易效率实现多层次、系统性的跃迁。3月2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供零交易决策关键人赴第九届健康商品交易大会(2024西鼎会)报到,在当晚“领航·锐势笃行”主题晚宴上,行业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西鼎奖颁奖盛典——2023-2024年度中国药品零售“锐”连锁、2023-2024年度中国药品零售市场供零合作组织奖、2023-2024年度中国药品零售行业协会贡献奖隆重揭晓。01 2023-2024年度中国药品零售“锐”连锁结果出炉,掘金千亿连锁市场“2023-2024年度中心城市医药‘锐’连锁”旨在评选出企业总部注册地或运营门店主要在36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构成的中心城市的优秀连锁企业。评选以“市场潜力、规模力、成长力”为核心指标,结合企业调研、数据分析和专家评审,对企业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综合评估,最终出炉榜单。中心城市市场包括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发展水平较高,集中了在空间、人口、资源和政策上的主要优势,且都在所属省份区域内或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起着枢纽作用。2023年全国零售药店市场规模为5,394亿元,中心城市的零售市场规模达2,083亿元,占38.6%的市场份额。图1:2023年全国零售药店市场规模分布 (中心城市 VS. 区县市场)数据来源:中康CMH、区县市场指非中心城市市场在2023年全国药品零售市场TOP100企业中,直营门店销售规模为2,976亿元(注:Top100企业按可比维度统计,不含电商企业),占全国药品零售市场份额的54.9%,覆盖11万余家药店,百强以外的零售市场仍存在不小的竞争机会

  • 中医药如何治疗失眠?世界睡眠日专家共商中医药治疗失眠适用性

    人的生命约有1/3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与健康密切相关,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理活动。公开数据显示,目前睡眠情况需要干预者的患病率在全球高达9%—15%,在我国则有上亿人需要积极诊疗。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整体睡眠质量欠佳,平均在零点后入睡,夜间睡眠时长普遍偏短,平均睡眠时长6.75小时,平均清醒次数1.4次,睡眠障碍已成为影响全人类的健康的突出性问题。3月16日,围绕“健康睡眠 人人共享”的2024年世界睡眠日中国年度主题,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办、深圳市长寿药业有限公司于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世界睡眠日科普活动暨中医药治疗失眠适用性学术研讨会”,同时启动“世界睡眠日科普活动暨气血固本‘晚安行动’大型公益活动”,旨在将中医治疗睡眠障碍的经验与成果普惠世人的同时,让更多国人深入了解和认识睡眠障碍,帮助国人树立健康的睡眠观念、获得正确的睡眠知识、实现睡眠健康。世界睡眠日科普活动暨气血固本“晚安行动”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中国睡眠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高雪梅教授、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秘书长皮巍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徐峰教授、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王景霞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刘仁慧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孙燕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院张树源副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樊蕾、解放军总医院第学中心主治医师李业荣、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博士后、中医心理师李世通等中医药领域资深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共同探讨了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为中医药在失眠治疗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深圳市长寿药业有限公司于靖作为

  • 耿立梅教授:深度解析中医药两千年战疫经验,应对呼吸道传染病有良策

    最近20年来,从2003年非典疫情到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再到近三年的新冠疫情,不断出现的突发流行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在抗击非典、流感、新冠等呼吸道病毒感染期间,一直都有中医中药的参与,充分发挥其治疗优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事实上,中医抗击此类呼吸道传染病,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这一类疾病在中医中归属“疫病”,根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我国自汉代以来2000多年来发生的疫病有300多次,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得到了较好救治。那么,中医药为什么在每一次战疫过程中,都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取得良好效果呢?针对这个问题,在近期举办的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呼吸疾病论坛上,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一科主任医师耿立梅教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一、注重经验积累、理论总结首先,耿立梅教授表示,正是因为有过如此频繁的疫病流行,“中医中药在抗疫当中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还进行了理论的总结,像我们中医典籍《伤寒论》,距今已经将近2000年的历史了,还有明代时期的《温疫论》,清代的《温病条辨》,这都是在抗疫当中积累的经验形成的总结,到现在仍然是我们中医学习的一个蓝本。”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我们要牢牢掌握古籍中记载的宝贵经验,并根据现实中的发展变化融汇变通,使中医药的应用价值更好展现。值得一提的是,从2003年SARS到2009的甲流,以及近年的新冠疫病防控,都起到积极防治作用的中成药连花清瘟,就是融汇了我国古代名医治疗疫病的用药精华,加减化裁而成,以汉代《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宣肺泄热,用清代《温病条辨》“银翘散”疏散外邪,又汲取了明代《温疫论》用大黄通腑泄热截断病势;

  • 传承与创新 正骨水“焕新计划”为中医药文化喝彩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的瑰宝,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受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老字号中医药企业纷纷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主动亮剑、各显神通,以期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中医药、应用和信任中医药、重视和弘扬中医药,将中医药文化不断地传承和延续下去。2013年,广西知名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康臣玉林药业充分发挥“老品牌 新活力”的品牌优势,发起正骨水品牌“焕新计划”行动,围绕风湿骨痛、肌肉劳损、运动损伤等导致的疼痛预防、治疗与康复开展了以“正骨中国 镇痛无忧”为主题的中医药诊疗、应用和文化传承活动。在全国各大连锁药店的支持下,康臣玉林药业在全国20余个省份内开展了共计超过百场的健康科普路演、疼痛防治教育、镇痛康复促进等健康科普活动,为日常运动保健、运动损伤人群及中老年骨痛类疾病人群提供了专家义诊咨询、镇痛产品试用等健康服务,并将独创的“云骨疗法”这一融合了中医滚、推、指按、弹拨以及穴位点按等非药特色疗法广授众人。正骨水“正骨中国 镇痛无忧”主题大型公益活动现场过万人的社区居民在这场公益活动中获得了直接的肌肉骨骼健康养护和保健知识,同时,在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平台、自媒体平台的传播下,国内数百万群众间接获益。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医药在慢性病和疑难病治疗、未病先防、日常康养方面的优势和特色,认识到了对民族医药、特色医药、中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同年11月,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在广西举办,康臣玉林药业携正骨水支持100余场赛事活动,为赛事组织和服务人员及现场观众赠送2000瓶正骨水,在守护与会人员的健康、助力运动健儿屡创佳绩实现梦想的同时,将中医

  • 肺络病证治指导 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临床价值

    “面对当前复杂的呼吸疾病流行特点,可以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中的‘异病同治’理论,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2月24日,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呼吸论坛在石家庄成功举办。论坛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教授指出,在三年疫情中,中西医结合涌现出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如连花清瘟、连花清咳,已发表的基础和临床论文近1000篇,SCI高水平论文近60篇,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本次论坛上,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贾振华教授、国家呼吸病临床中心郑劲平教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申昆玲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光熙教授等多位专家在报告和讨论中阐述了中医药在呼吸道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和价值,并围绕在中医络病理论“络病证治”指导下研发的代表物连花清瘟、连花清咳展开深入交流。线上线下近3万名相关领域医生参加会议。 贾振华教授:肺络病证治指导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研究 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理状态,贾振华教授在《肺络病证治指导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研究》学术报告中,从络病理论入手向我们揭示了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属于中医络病理论“新病入络”范畴,循行于肺的脉络为肺络,从肺络病证治角度,揭示了呼吸系统疾病“气络-气道-血络”传变规律,提出了“首重病因,疫毒早逐;清肺化痰,阻断传变;双重干预,整合调节”的系统阻断策略:系统揭示“清瘟解毒、宣肺泄热”治法代表药物连花清瘟防治结合阻断“气络-气道”传变临床优势与病毒-宿主双重干预机制。贾振华教授介绍,系列基础、临床研究结果揭示了连花清瘟具有广谱抗病毒、抑菌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

  • 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北京同仁堂首届生态伙伴大会正式召开

    1月17至19日,北京同仁堂集团首届生态伙伴大会于北京国测国际会议会展中心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同仁堂集团主办、中国中药协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支持。会议以“同行越山海 仁德筑未来”为主题,邀请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领导、专家学者、头部品牌工业及商业、连锁、医药互联网企业负责人、媒体代表等近千人,共同探讨推进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建共享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平台。此次活动历时三日,议程包括中医药老字号出海行动专题研讨会、中国中药协会老字号企业发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以及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二十周年庆典等,可谓盛事汇聚。本次会议中,同仁堂中医药文化非遗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田瑞华就北京同仁堂传统制药工艺代表产品安宫牛黄丸的“守正行动”正式发表倡议。千百年来,中医药文化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中医药行业内出现了一些乱象,不断损害着中医药文化的名誉。为了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固本清源迫在眉睫,这也是延续中医药文化精华、传承经典、惠泽后代的首要途径。因此,中药老字号代表北京同仁堂向医药企业发起了“守正行动”倡议。作为高品质中药的坚守者和非遗制药工艺的传承者,北京同仁堂350多年来,把清宫御药秘方及皇家用药标准与企业的制药工艺完美融合,延续至今,形成了北京同仁堂产品坚实的品质保障,全面体现出企业在固本清源、守正创新路上的苦心坚守。在百余年历史当中,同仁堂诞生了诸多具有代表性的中成药,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安宫牛黄丸,其出自清代名医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被奉为“温病三宝”之首,于1870年正式记录于《同仁堂药目》。自北京同仁堂开始生产安宫牛黄丸至今,

  • 冬季手足皲裂如何防治?京万红滋润你的整个冬天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一到干燥寒冷的冬季,北方人的皮肤就开始抗议了,30岁的人却有着60岁的手脚,一些皮肤敏感的朋友早就已经被皮肤干燥、手脚皲裂等尴尬问题纠缠上了。有的人表示一到这个季节皮肤便干的不行,尤其是脚后跟,干的都掉渣,严重时还会裂口,甚至出血,有的时候脚都不敢挨地,因为一触碰就会疼。其实一到冬季,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会因为降雨减少,大气层的水分减少,导致空气干燥,各种皮肤疾病便接踵而至,其中,手足皲裂是最常见的一种。一旦发病,常累及于手掌、足跟、足跖外侧等角质层比较厚、经常会受到摩擦的部位,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室外工作者,或者是经常以水浸泡手足作业的劳动者,他们的手足、指尖、手掌、足跟或足外缘处出现干燥、增厚或者是裂纹,不注重护理,常常会疼痛难忍,有时还可继发感染。防治皲裂,京万红提供几点小妙招其实,导致手足皲裂的外因跟日常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经常因为家务问题用洗洁精、肥皂、洗衣粉等,这些化学品会把皮肤表面的油脂洗下来,加重皮肤干燥的问题出现,所以日常少用清洁剂,劳动时戴手套很关键。其次,皮肤的保湿工作也要提前做好,洗澡水不要太热,洗的时间不要过长,洗完后要记得涂抹一些具有保湿效果的护肤品,及时滋润肌肤。中医认为,冬季多以寒邪为主,如果气血失调,再加上外受风寒侵扰,会导致经络不畅,肌肤失却濡养润泽出现皲裂,治疗要以养血滋阴,活血通络,润肤敛疮为主。可以用艾叶煮水泡脚,能够温经通络,疏通皮肤经络的同时也能够将阳气输送到身体各处,这样,气血也得到了滋养,手足皲裂的问题也就逐步得到了改善。除此以外,针对手足皲裂的问题也可以涂抹像京万红软膏这样的外用药膏,能够活血解毒、

  • 冬季预防呼吸道感染该怎么做?食疗+连花清瘟更放心

    当前正处在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发季,气温骤降特别容易引发感冒、流感等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医历来讲究“未病先防”,民间又有入冬进补的习俗,在这个寒冬季节,面对多种呼吸道感染疾病流行的趋势,给大家带来一些食疗方面小窍门和安全有效的防治药物,大家不妨一起学一学。冬季预防呼吸道疾病如何食疗?专家建议这样做冬季预防呼吸道疾病,首先要注意日常起居方面的基础调护。例如及时添衣保暖,避免风寒入侵,保持生活规律,避免劳累熬夜等。从中医角度看,通过食疗的方法或代茶饮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比如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一道代表性食疗方“四白粥”,能够补气、润肺、健脾,增强人体正气,抵抗邪气入侵。“四白”即百合、山药、莲子肉、白米,百合养阴润肺,山药健脾益肾,莲子肉补脾养心,白米健脾养胃。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切勿过食粥类,避免血糖升高。此外,冬季寒潮降温频发,易感风寒者可用党参、沙参等作为代茶饮服用。身体特别乏力的人可用太子参泡水、煮粥或者煲汤,可以益气养阴,提升身体抵抗力。同时需注意对上述食疗方或代茶饮中有成分过敏者慎用。专家同时指出,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也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关键。例如每日摄入充足的水分;摄入适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坚持清淡饮食,避免生冷油腻;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轻中强度的运动,或者每日散步、慢跑一到两次,以身体微汗为宜,每日热水泡脚也能够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身体免疫力。此外还需避免吸烟、饮酒或者摄入辛辣的食物,保持室内湿度适宜等,均有助于缓解呼吸道疾病引发的咳嗽等症状。患上呼吸道疾病吃什么“好得快”?这些窍门可以学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孩子如果生了病,有很多家长会忙着给孩子进补,但专家表

  • 连花清咳片获评北京晚报读者推荐家庭常备止咳药

    12月29日,由《北京晚报》主办的“2023年度健康行业十大品牌暨家庭常备药品/器械推选榜单”发布,以岭药业专利中药连花清咳片再次获评“北京晚报读者推荐家庭常备止咳药”。连花清咳片是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的创新中药,国家医保目录品种,具有“宣肺泄热、化痰止咳”功效,有助于减少痰液生成、降低痰液黏度、促进痰液排出,同时,还具有保护气道黏膜,缓解气道痉挛,改善气道阻力,减少气道炎症反复发作导致的肺损伤及显著的镇咳作用。针对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系统化研究,连花清咳片已形成理论、实践、循证等科研证据链条。基于确切的临床疗效和科研证据支撑,自2020年5月份获批上市以来,连花清咳片已30余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诊疗方案推荐,还接连在新加坡、尼日利亚等国家获批注册。近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和审核,连花清咳片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OTC)。这意味着,无须处方可直接到药店购买连花清咳片,使用更便利。据了解,北京晚报家庭常备药活动自2012年起,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二届。历年来,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积极踊跃的投票参与,并结合业内协会、专家意见,推选出最受大众认可的家庭常备药榜单。活动公信力强、影响面广,获得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成为家庭常备药领域“风向标”。

  • 河北省中医院呼吸科耿立梅: “多管齐下” 积极防治呼吸道传染病

    冬季,冷空气频频来袭。众所周知,气温骤降时,人体若无法适应剧烈的冷暖变化,抵抗力会下降,感冒、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发生风险加大。那么,面对近段时间来势汹汹的呼吸道疾病,普通民众如何辨别和应对?中医药在防治方面具有哪些特色和优势?听听河北省中医院呼吸科专家耿立梅教授怎么说。据耿立梅介绍,普通感冒在全年都会出现,临床表现是流鼻涕、打喷嚏等,不形成聚集性,具有自限性,通常一周之内就会好转。而流感具有聚集性,往往在学校、单位等场所聚集性发病,甲流伴有高热、咽痛、咳嗽和肌肉酸痛等临床表现;乙流除高热外,会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流感与普通感冒的不同表现就在于高热持续时间比较长,贻误治疗则容易继发肺部感染,甚至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命。耿立梅说,在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期,民众采取科学预防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普通民众首先应该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尤其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外出时尽量佩戴口罩,减少前往人群聚集的场所;定时开窗通风,保持房间湿润;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环境清洁,家庭成员在护理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时候要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在起居饮食方面,少吃羊肉等上火食物。其实,应对冬季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的一项有力保护屏障,就是中医药。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要让自己保持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早睡晚起不熬夜,提高身体免疫力,才能不给病毒细菌入侵的机会。而中医治疗的独特价值在于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耿立梅以感冒治疗为例解释道,中医会根据症状准确判断寒热情况,再施以对应的方剂进行治疗:对于流涕、怕冷等寒性症状,施以风寒感冒颗粒、荆防颗粒等散寒药物;而对于流涕、咽痛、

  • 辨证施治,异病同治,中医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方面有天然优势

    “近期,寒潮接踵而至,部分地区出现气温较低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这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环境。”泰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李平介绍,“冬季气温低,开窗通风时间减少,室内通风不良也增加了流感、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发生的风险。”李平提醒,一直以来,冬季就是各类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就目前流行的呼吸道病原体而言,其致病力、传染性和以前相比没有明显区别,部分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大家不必过度担心。儿童、老人和有基础病患者易出现混合感染“普通感冒主要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以鼻塞、流涕、喷嚏等鼻咽部症状为主,一般不发热或低热,流感病毒检测为阴性,传染性弱。”李平说,“流感为流感病毒引起,包括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发热明显,体温可达39℃-40℃,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传染性强,有流行病学史。支原体肺炎患者多为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力较差的人群,常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干咳、头痛、咽痛、发热程度高低不一,传染性高。”针对不同病原体感染,可通过典型的症状、体征、流行病学史及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核酸检测、抗体检测以及胸部CT进行鉴别。“当我们感染呼吸道病原体,出现发热、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后,对于免疫力正常的成年人,可优先选择居家治疗,适当休息、多饮水,发热可使用布洛芬等对症处理,还可以辨证应用连花清瘟等中成药来改善症状,一般3-5天病情会逐渐好转,不必着急去医院就医。”李平说,如果持续高热,甚至出现憋喘、昏迷、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需要注意的是,老人、儿童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易出现混合感染,其中两种病毒混合及病毒和细菌、支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较为常见。中医在治疗、预防呼吸道疾病方面有天然优势“中医治疗

  • 如何应对呼吸道感染高峰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儿科主任赵学良来出招!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各大医院呼吸内科单日就诊患者陡增,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截至目前,部分地区仍处于感染高峰,不少医院都延长了门诊服务时间、增派医护人员,满足患者就诊需求。目前,我国呼吸道传染病形势如何?与成人相比,儿童发病现状呈现何种趋势?有哪些中西医治疗方案及药物?又当如何预防?中国吉林网记者对话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儿科主任赵学良,他也给出了权威解答。赵主任介绍:“免疫力低下是导致孩子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流感、支原体感染以及新冠呈上升趋势。儿童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咽痛、咳嗽、全身肌肉疼痛等,和成人相比,儿童混合感染的几率要高,比如流感合并支原体感染,新冠合并支原体感染,乙流甲流合并支原体感染等等,这样的病人比较多。”今年为何会出现多种呼吸道疾病同时流行的情况?赵主任表示,支原体感染每3-7年是一个暴发流行周期,再加上今年流感、新冠同时混在了一起,加之儿童免疫力低,是今年发病率上升、多种疾病同发的主要原因。“我们现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明显增多,我工作了三四十年,没看到这么多的病人,一天的门诊量是平时的3-4倍。所以,我们每天早中晚都在加班加点,开多个诊室,病房里加大收容量”,他说。针对感冒、流感、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案,赵主任说:“治疗流感,可以选用抗病毒的药物奥司他韦,支原体感染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比较多,喹诺酮类药物18岁以内不建议使用,新型四环素类药物8岁以前也不建议使用。另外,在流感、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上,可以选择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的中药联合治疗,比如连花清瘟,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很快缓解症状,对于缩短病程有很大的帮助。普通感冒80%由于病毒感染引起

  • 连花清瘟荣膺“2023年中国OTC产品”中成药感冒抗病毒类榜首

    近日,备受瞩目的“2023年度中国非处方药产品综合统计排名”榜单揭晓,连花清瘟胶囊凭借其在感冒抗病毒领域的卓越疗效,荣获中成药感冒抗病毒类第一名。这一荣誉不仅是对连花清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科研成果和临床应用的充分肯定。自2006年以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坚持以客观、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每年开展非处方药企业及产品品牌统计调研工作。榜单以上一年企业以含税出厂价为准计算的非处方药销售额为基础,进行排序,其发布的统计排名是目前国内公认的权威数据,为行业及消费者提供了购药参考。连花清瘟胶囊作为应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防治呼吸系统病毒传染病的创新中药,汇集了中医药两千多年来治疗温病、疫病的临床经验。其组方以汉代《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与清代《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为基础,同时汲取明代《温疫论》治疫病用大黄经验,配伍藿香芳香化湿护脾胃,红景天调节免疫固正气,充分体现了中医“卫气同治、表里双解,先证用药、截断病势,整体调节、多靶治疗”的积极干预策略。在感冒抗病毒治疗领域,大量的理论、基础及临床研究数据,不断验证着连花清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基础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可显著抑制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禽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呼吸道常见病毒;临床研究证据表明,连花清瘟有效防治流感、感冒、新冠病毒感染等。“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流行性感冒研究”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花清瘟开展大量科学研究,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00分,形成了网络药理学—体外实验—动物实验—有效物质—临床疗效—荟萃分析—安全性—药物经济学研究完整证据体系。上市近20年,连花清瘟在流感病毒、副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下一页
  • 尾页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