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衰患者有福了!中药抗心脏衰老最新科研成果亮相国际络病学大会

    世界上最“可怕”的病是什么呢?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癌症,但是却不知道心血管疾病要更为可怕,甚至有些人将心血管疾病称之为“不死的癌症”。在《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中就指出,在我国,每5例因病死亡病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死亡率远超癌症。随着年龄增长,作为泵血器官的心脏会发生老化,舒张和收缩能力下降,逐渐无法将血液泵到全身,最终导致患者心力衰竭,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寿命。因此,科学家们也越来越关注如何逆转心脏衰老、维持心脏功能。近日,第十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北京举行,众多两院院士以及来自众多医学专家学者和业界同仁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齐聚大会。在大会抗衰老论坛上,哈尔滨医科大学杜伟杰教授就分享了题为《心脏疾病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创新药物研发》的报告,介绍了心脏细胞衰老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并讨论了针对心脏衰老的分子机制的潜在治疗干预方案,以预防或治疗心血管疾病。哈尔滨医科大学杜伟杰教授首先,杜伟杰教授指出,心脏衰老机制大多与间充质干细胞异常相关,研究发现年轻供体提供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善衰老心脏的功能,减少心脏梗死面积,对衰老心脏发挥保护作用。同时将抗miR-155-5p的老年MSCs移植到心梗小鼠心脏后,发现年老供体间充质干细胞恢复了心脏保护功能。其次,心脏衰老还与内脏脂肪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外源性分泌型Klotho、调节苯丙氨酸代谢、雷帕霉素、阿巴西普、NAD+等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就拿NAD+来说,与年轻小鼠相比,老年小鼠的组织NAD+水平较低,通过提高NAD+水平,老年小鼠代谢和心脏功能恢复。因此通过抑制CD38活性,提高NAD+表达量,可以改善衰老心脏的功能。与此同时,报告还进一步阐述了我国中成药八子补肾在抑制心脏衰老

    2023-02-28
  • 担心皮肤“断崖式衰老”?最新研究证实:可有效延缓!

    近年来,熬夜、饮食不规律、生活压力大、年龄增长等原因,正在加速当代人的衰老焦虑。“熬最晚的夜,敷最贵的面膜”,这是不少人面对生活压力和对抗皮肤衰老的真实写照。如何对抗衰老、防止早衰成为科研工作和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日,第十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众多两院院士及来自海内外的医学专家学者和业界同仁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齐聚大会。在抗衰老论坛上,天津中医药大学边育红教授作题为《补肾填精类药物在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中的研究》的报告,阐释了导致皮肤老化的原因,分享了中药八子补肾胶囊在改善皮肤老化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研究对于延缓皮肤衰老,保持年轻态具有重要意义。天津中医药大学边育红教授边育红教授在报告中介绍,衰老皮肤在组织学上的表现是真皮-表皮交界处扁平、呈现出萎缩的外观,真皮层弹性纤维数量和直径会减少,还有网状真皮中相同纤维数量和厚度会增加。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皮肤的稳态也会遭到破坏,而表皮干细胞COL17A1蛋白是维持皮肤稳态的关键标志物,年轻皮肤的细胞分裂是对称性的,如果COL17A1蛋白缺失,表皮干细胞发生的分裂就是非对称的,由此会导致皮肤萎缩,并且不断出现的皮肤氧化应激损伤也会加速皮肤衰老。换个方式来说,如果我们把皮肤比作一个“小花园”,那么想要花园美不胜收,我们就需要植物够繁茂。COL17A1蛋白就像是“园丁”,它帮强壮的“枝桠”(细胞)增殖,同时驱逐弱势“枝桠”(细胞),让植物状态更佳。至于氧化应激反应,可以比喻为植物与外界环境的对抗。在“对抗”过程中,就易产生“落叶”(自由基),从而加剧皮肤老化。对此,边育红教授带领科研团队通过实验发现,应用八子补肾胶囊之后,可以显著改善快速老化

    2023-02-28
  • 肠道究竟有多重要?这项研究或将揭示肠道隐藏的衰老秘密

    “人老肠先衰,养生先养肠”……你的肠道还健康吗?进入21世纪后,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饮食也逐渐变得多元且丰富。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代谢速度变慢,肠道功能也在下降和衰老,有害菌和益生菌比例就会失调,各种疾病也就接踵而至。近期,顶级科研期刊《Cell》立足过去10年的衰老研究,对原有的九大衰老标识进行了更新与完善,增加肠道微生物失调等三个新的衰老标识,而肠道衰老研究也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日,在第十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抗衰老论坛上,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的边育红教授就分享中医药和肠道衰老的最新科研成果,揭开肠道中隐藏的衰老密码。肠道健康的重要性,其实一直都被低估了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早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所有疾病都始于肠道”的观点,中医也认为“粪毒入血,百病蜂起”,“人老肠先衰,养生先养肠”。天津中医药大学边育红教授边育红教授在报告中介绍道,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生活在肠道中的微生物,在消化吸收、维持免疫平衡、调控炎症反应、消除病原体和维持代谢功能等生理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压力增大、精神紧张、饮食不当、运动不足、滥用药物等原因,现代人的肠道内有益菌数量越来越少,而有害菌数量不断增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肠道提前老化。肠道一旦老化,健康就岌岌可危,各种疾病接踵而至,轻者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营养缺乏、机体免疫力下降,重者可能诱发消化道肿瘤、肝脏病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研究发现肠道衰老密码边育红教授研究团队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肠道中蕴藏的衰老密码。研究发现,与对照组健康小鼠相比,肠道衰老小鼠身上有着诸多生理特征:如肠道内有害菌种数目增多、有益菌种数目

    2023-02-28
  • 新冠病毒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可持续数月

    作者: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小波 博士疫情三年多以来,我们已经认识到,新冠不只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而是会影响人体多个组织和器官。除了攻击人体呼吸系统外,新冠病毒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是攻击人类神经系统。比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嗅觉和味觉丧失、疲劳、认知能力下降,一些患者还会发生中风、意识受损更严重的症状。甚至有一些研究报道,部分年轻人在感染新冠后,出现了帕金森病的症状,这些都是被称为新冠后遗症的一部分。在过去的两年里,国际和国内权威杂志报道了许多关于新冠病毒感染和大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导致的后遗症的文章,如嗅觉丧失、味觉丧失,大脑萎缩,奥尔斯海默症影响,大脑衰老,神经性ED(阳痿)等症状。2022年12月14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SARS-CoV-2 infection and persistence in the human body and brain at autopsy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对44名新冠死亡患者尸检发现,新冠病毒可在人体多个器官内复制,并持续存在数月,包括大脑,甚至在症状出现后230天也能检测到。新冠病毒在大脑中最长可持续七个月之久,可能的原因是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与ACE2结合,破坏毛细血管系统,进而突破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和脑脊液,轻微的损害神经元,导致味觉,嗅觉丧失,严重的通过神经炎症影响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记忆损伤,运动失调,大脑萎缩,视觉障碍,神经性ED。女性的神经系统损伤主要临床症状为易焦虑和兴奋、失眠、易哭泣、抑郁、恐惧、感觉身体发麻或刺痛、月经不调等。推荐乌鸡白凤类药物,比如更易吸收的软胶囊制剂,金鸿®乌鸡白凤软胶囊,组方源自明代医家龚廷贤的《寿世保元》一书,以乌鸡为君药,配以人参、黄芪、丹参、地黄、香附(醋制

    2023-02-14
  • “阳康”后顽固难消的“咳咳咳”如何解?专家解读

    迁延难愈的“咳咳咳”,是眼下困扰很多“阳康”人群的头号难题。那么,面对“阳康”后遗留下来的顽固咳嗽,我们是否应该积极止咳?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才是解决顽固咳嗽的“根本之策”?在近期举办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专家解读会”江浙沪站活动中,来自江浙沪的多位中医专家就此问题展开了探讨。“应对新冠感染后的咳嗽症状,即便是干咳少痰,也需要考虑化痰的问题。”此次会议上,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杨珺超教授发表了《化痰止咳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临床价值》主题报告,围绕咳嗽这一新冠感染后的常见症状,进行了深入的阐析。杨珺超教授指出咳嗽是呼吸专科门诊患者最常见的就诊原因,占比76.3%,比第二、三位的喘息、气促的就诊患者高出一倍还多,此外,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症状及其发生比例中,咳嗽也占到58%,足见该症状的普遍性。气道黏液高分泌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病理改变,其主要表现就是咳嗽咳痰。杨珺超教授介绍说,气道黏液是由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及黏液腺分泌的透明液体,发挥气道防御屏障功能。多种致病因素下,发生在物理屏障的黏液层功能异常,会导致气道黏液高分泌产生。一项研究报道显示,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气道黏液高分泌发生率约12%,而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病毒感染,也是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常见诱发因素。在病毒诱导下,会导致黏液分泌异常,在大的传导气道中,黏液分泌和咳嗽受体在结构上有联系,咳嗽具有保护性作用,可清除痰液和异物,保持气道清洁通畅、阻止气道感染扩散。杨珺超教授提醒,对于一些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而言,“阳康”后积极止咳十分必要。这是因为气道黏液高分泌会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后果,是影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发病与临床进展的重要

    标签:连花清咳片
    2023-02-06
  • 抗疫良药连花清瘟的安全性不容置疑

    历经多次大疫考验的连花清瘟在此次抗疫中广泛应用。然而,近日网上流传的连花清瘟可造成肝损伤、肝衰竭的声音,使得部分民众对连花清瘟产生了怀疑态度。连花清瘟真的不安全吗?让我们就从其组方中药物的应用历史、系统毒理学、临床研究及荟萃分析、上市后大规模人群中不良反应监测等多方面做一个深度探究。古方传承千年 历经实践考证连花清瘟来源于千百年来中医药抗疫智慧的结晶。全方由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绵马贯众、板蓝根、石膏、薄荷脑、广藿香、红景天、鱼腥草、大黄、炒苦杏仁、甘草13味药物组成。其中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就是《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名方——麻杏石甘汤。千百年来,这个方剂一直被尊为中医“退热第一方”,其适宜治疗表邪未解且邪热壅肺的阶段,这是疾病转归最重要的阶段。后世历代中医对这个处方不断发挥,只要符合肺经郁热内闭、肺气不宣病机,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疾病均可用这个处方治疗,可见其适用范围非常广。《伤寒杂病论》自出世以来,其应对传染病的方式方法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直至清代,中医抗疫又迎来了一次新的革命。或许是因为细菌、病毒的不断进化,明清时期的很多传染病,单单用《伤寒杂病论》的思路无法解决了。于是,“温病”这一名称应运而生,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了一系列温病大家,如大名鼎鼎的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等。其中,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可谓温病学派抗疫的革命性成果之一,连花清瘟也纳入了该方,即连翘、金银花、薄荷等。金银花散热解表,连翘清热解表,薄荷辛凉清利头目,共同起到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功效。除此之外,连花清瘟中还创新性地加入了大黄、藿香、红景天。藿香芳香化湿护脾胃,红景天调节免疫固正气。尤其用大黄更

    标签:连花清瘟
    2023-02-06
  • 连花清瘟对症使用才更有效!

    新冠疫情防控,连花清瘟成为全民明星药,但你真的会用吗?专家提醒,对症使用才更有效! “一般来说,感冒在中医里有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之分,但从近期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症状来看,既有恶寒怕冷、发热甚至高热、全身酸痛、头痛等“风寒束表”的表现,也有咽干咽痛似刀片划过,伴咳嗽咳痰、声音嘶哑等‘热毒内炽’的表现”。本次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的临床特征,不能简单地将其归为“寒”或“热”,其中部分病人病变特点与中医学“寒包火”特征相吻合。 “寒包火”最早记载于清代医家程国彭《医学心悟》:“热在内而寒在外,谚云寒包火是也”,指出了外感温热病中寒邪束于外,热毒蕴于里的特殊临床类型,也称为“外寒内热”、“表寒里热”。针对寒包火,治疗上单纯“辛凉解表”、“辛温解表”都无法取得良好的疗效,比如单纯应用辛温解表,恶寒怕冷、发热、全身酸痛等虽可通过汗出而解,但对于内炽之热毒无异于火上浇油;若单纯辛凉解表,虽有助于缓解热毒熏喉之咽干咽痛等症,但对于恶寒怕冷、全身酸痛等风寒束表之征却犹如雪上加霜。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以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银翘散为基础方,用于治疗感冒、流感、新冠等病毒传染性外感热病,比如出现发热或高热,肌肉酸痛,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症状者,清瘟解毒、宣肺泄热是它的优势。 “所以对于无明显‘寒证’表现的轻型感染者,使用连花清瘟可明显缓解发热、咽痛、乏力、咳嗽等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但对于伴有恶寒怕冷、全身酸痛等‘寒证’表现的感染者,连花清瘟可与辛温解表药物或方剂联合使用,如柴葛解肌汤、防风通圣散、九味羌活汤、荆防败毒散等选择其一搭配即可”,通过辛

    标签:连花清瘟
    2023-02-06
  • 情绪压力、睡眠不足造成新冠康复期静养难“静”?专家共识来了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曾上发表了一篇对120万新冠感染者超大型综合统计研究,发现其中约有6.2%的人在新冠感染1-3个月之后仍有1-3种症状。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感染新冠病毒3个月后症状还未消退,且持续2个月以上又没有其他病因来解释的症状,称为“长新冠”。 长新冠以呼吸系统问题、焦虑失眠、身体疼痛等最为常见,同时还伴有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基础病加重等问题,严重影响大家的身体康复和日常生活。针对长新冠的康复促进问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专业委员会,组织内外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在总结了大量临床诊疗经验的基础上,共同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专家共识(第一版)》(以下简称《专家共识》),并于1月21日正式发布。 《专家共识》是以中西医结合方针为指导,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各自的优势,以中医药调理为主,结合现代医学、康复医学和营养学及恢复期生活起居、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构建的多学科康复方案。它由恢复期标准与临床表现、临床辨证分型、对症治疗、常见慢性病治疗与康复、中医康复指导、生活起居指导、重点人群健康指导等七个部分组成,针对恢复期的六大证型、九个常见症状、十种慢性疾病,以及老年人、孕妇、儿童特殊群体进行科学精准调理与康复。 《专家共识》意义长远 促进全民健康提升才是最终目标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会长陈玉琢表示,《专家共识》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它从中医角度医病防复,通过对人体的整体调节提高机体的正气,来解决新冠患者阳康后的康复问题,长期按照《专家共识》的指导方法坚持调养,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民众再次感染新冠病

    2023-02-03
  • 连花清瘟治疗新冠的理论依据与科研证据

    瘟疫是中医对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急性传染病的统称。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称之为“五疫”。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总结其发病原因为感受天地间别有的一种异气,又称为疠气、杂气、戾气。尽管表述不尽相同,但历代医家一致认为这一类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传变快、病状表现相似、危重死亡多发的致病特点。《吴又可先生瘟疫方论》用通治方治疗瘟疫的理论依据中医诊疗始于“辨病”,成书于西汉的《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体现“辨病论治”思想的医方书。《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辨证体系,也是中医学“辨病论治”理论之起源。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与杂病诊疗模式,奠定了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思想基础。古代中医学之“辨证论治”特点表现为以病为纲,以证为目。当西风东渐,汇通派医家开创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中医临床应用西医疾病诊断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病证结合模式逐渐形成。此种诊疗模式貌似兼取中西医学之所长,然其忽略了对于中医学本身早已存在的“辨病论治”内涵的深入探讨与研究应用。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病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患者症状、体征、病因、性质、部位及体质进行全面分析与辨别,进而做出疾病种类的诊断,它是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证是疾病过程中对某一阶段或者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反映阶段性的疾病本质,不能把握疾病总体病变规律。正因如此,瘟疫的防治须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辨病论治是主要模式,在病因、病理、病位都很明确的前提下,采用专病专方目标明确疗效更有保障;辨证论治是其必要

    标签:连花清瘟
    2023-02-02
  • 发作不止的“新冠咳”,有可能咳成肺炎吗?该如何用药?

    很多“阳过”的人都有这么一个感受,那就是咳起来实在要命。咳嗽作为新冠感染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平均持续时间2周左右,频繁咳嗽,也让不少人心生担忧:咳嗽老不好会不会引发肺炎?该如何缓解咳嗽症状呢?别太担心,咳嗽不会引起肺炎,是机体保护性反射实际上,咳嗽和肺炎是不同的概念,咳嗽是肺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但咳嗽本身不会引起肺炎,它仅是疾病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累及上呼吸道时,通常就会出现咳嗽。而当炎症累及下呼吸道时,就可能发展成为肺炎。许多新冠感染者反映咳嗽不止,如果单纯是刺激性的干咳,并不代表有肺炎,因为如果有肺炎的话,还会出现气急、胸闷等症状。很多人又会好奇,那为什么会产生“新冠咳”呢?一般来说,奥密克戎毒株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常出现支气管炎症,从而引起咳嗽。同时,病毒导致呼吸道黏膜破坏,免疫细胞聚集此处“参与战斗”,完成任务后,通过咳嗽和咳痰将咽喉部、气管以及支气管分泌物排出体外,清理战场。也就是说,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新冠病毒在两周后已经被身体驱逐得差不多了,但是因为支气管的慢性炎症还没有结束,当它受到冷空气,冷水的刺激,就会诱发支气管收缩,造成咳嗽。轻症患者退热后咳嗽一般在发病两周内逐渐好转,不过,如果气道炎症持续存在,感染后咳嗽最长可能持续8周。新冠咳嗽已出多版中成药治疗方案,连花清咳片屡获推荐一般情况下,新冠感染后咳嗽多为干咳,使用止咳类的药物即可,如果咳嗽带痰或有痰咳不出,则需要使用化痰类的药品。当然,现在临床上也有很多兼具化痰与止咳双重作用的中成药,比如连花清咳片。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员会出台《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

    标签:连花清咳片
    2023-02-01
  • 中国新冠治疗药喜报频传 广生中霖获2.2亿融资促新药研发

    日前,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新药控股公司福建广生中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生中霖)宣布获得由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投资基金创新创科、宁德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下属产业投资基金宁德汇聚、杭州泰鲲及杭州泰誉四期四家专业投资机构的共同投资,融资金额2.2亿元,用以促进和提升广生中霖的新药研发能力。可以预见,这笔融资的成功将助力广生中霖创新药物快速推进,特别是加速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口服创新药抗新冠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剂——泰中定®(泰阿特韦 GST-HG171片联合利托那韦片)的II/III期注册性临床。同时,亦是新冠病毒进入“乙类乙管”时代后,投资界对后疫情时代的医药市场有所看好,所以才会对有研发实力和意愿的制药企业进行投资,以求共赢。据了解,广生中霖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广生堂旗下创新药平台,致力于成为抗病毒和肝病创新药领域的领先企业,目前广生中霖拥有6个在研全球1类创新药产品,涉及抗新型冠状病毒、乙肝临床治愈、抗肝癌、肝纤维化可逆转等药物领域,且均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临床试验批文,处在临床研究阶段。抑制冠状病毒主蛋白酶3CL蛋白酶抑制剂更具优势 其中,泰中定®所属的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口服创新药GST-HG171项目于2022 年 9 月 23 日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该项目开发的小分子口服药物GST-HG171针对的靶点目前已被证实德尔塔株、奥密克戎株等多种新冠病毒株的抑制活性强,是一个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口服 3CL 蛋白酶抑制剂,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了优异的抗病效和安全性,具有广谱的抗新冠病毒活性,对新冠病毒原始株、奥密克戎 BA.4、BA.5 变异株以及贝塔、德尔塔变异株均具有高效的病毒抑制活性。据企业公告中临床前研究和健康受试者 I 期的研究结果显示,

    标签:泰中定®
    2023-01-31
  • 备战后疫情时代!国产原研新冠创新药泰中定®全力推进三期临床

    临近春节,多地在新冠疫情进入“乙类乙管”之后,依然发出“非必要不流动”、“不要去拜访老年人”的呼吁和号召,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目前新冠病毒演变至奥密克戎变异株之后,存在众多亚种,免疫力较为低下的人群依然容易出现感染或不同毒株的再次感染;另外一方面则是对2023 年元旦前第一波感染高峰时所出现的“推荐药一药难求”、“医疗挤兑”、“缺乏新冠特效药”等现象心有余悸。 对此,国家卫生监管部门也纷纷出台了春节返乡的各种指导、指南性文件,并全力备战基层卫生系统,以期将疫情三年来规模最大的人口跨区域流动所带来的感染可能风险降到最低。并在万众瞩目的医保集采中将目前已经上市的新冠治疗用药纳入了价格谈判,但遗憾的是,结果有成功亦有失败。 民众们一方面渴盼“乙管”之后的自由,一方面又恐慌于感染后的医药保障不足…… 所幸,这种窘境将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产新冠创新药陆续出现研发进展,而得到充分缓解—— 泰中定®(泰阿特韦 GST-HG171 片联合利托那韦片)全力推进三期临床 近日,福建广生中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生中霖”)旗下的新冠创新药泰中定®(泰阿特韦 GST-HG171 片联合利托那韦片)准备进行Ⅱ/Ⅲ期关键性注册临床试验,目前正在全国30多家中心,针对泰中定(GST-HG171片联合Ritonavir片)在轻型/中型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展开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有效性、安全性的临床研究,并且向公众公开招募受试者。 广生中霖是一家专注于抗病毒和肝病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公司,是福建省民营医药制造上市企业广生堂的控股子公司,致力于成为抗病毒和肝病创新药领域的领先企业,持续引进经验丰富的海内外创新人才、专家顾问,不断完善创新药的

    标签:泰中定®
    2023-01-20
  • “阳康”后如何增强免疫力?来听院士的解读

    什么是“长新冠”WHO公布“长新冠”定义(2021.10.8)·长新冠症状:涉及到全身多器官、多系统,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学习; “长新冠”的危害一、运动耐力下降,肌肉力量减弱:表现为过去很平常的活动现在无法耐受,出现胸闷、气短、疲劳等症状;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能诱导独特的神经转录,并会对丘脑产生抑制作用,其表现除了大家熟知的味嗅觉丧失,还会导致认知、情绪、睡眠、记忆等功能障碍;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出汗,甚至大汗淋漓;原因不明的低血压、头晕、体温升高或降低;WHO对长新冠的定义中指出,长新冠持续时间目前尚无定论,严格来讲目前尚未有足够证据表明长新冠的具体持续时间。因此,积极应对其危害显得尤为重要。长新冠引起的功能障碍是普遍的、长期的,因此应该将重点从过去的防治,转到康复中来。主动康复成为个人应对长新冠的重要措施。②认知训练:对应脑高级功能症状,包括注意力缺陷④呼吸训练:对应呼吸困难和咳嗽;跪式俯卧位通气 阳康≠康复,如何避免复阳? 增强免疫力,战胜病原体藏医《四部医典》、《藏医医决补遗》等经典医学著作很早便有了关于温疫病的认识和防治方法,如记载外界的病原“巴日巴达”意为微生物,把病因归纳为外因“时、敦(邪气)”和内因“食、行”两类。第司·桑吉嘉措撰的《医学广论药师佛意庄严四续光明蓝琉璃》记载红景天 “平,辛,干,涩,用治肺炎和传染病的发烧和清血管热”,《晶珠本草》记载“大花红景天治瘟病时疫,清肺热,治脉病”。此外,藏医千百年来留下很多经典验方,新冠爆发时临床应用获得满意疗效,被纳入甘肃、西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藏)医药防治方案。 据悉,本次直播讲座还邀请了奇正藏药首席科学家陈维武博士为大家分享了藏医药抗疫的经验和案例

    标签:奇正藏药
    2023-01-20
  • 《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回顾性临床分析》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入选名单,发表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的论文《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回顾性临床分析》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是国家科技部2012年10月启动的项目,由我国权威科技信息研究机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负责评选,旨在更好地宣传和利用我国优秀学术成果,将中国的优秀论文推送出去,向世界学术界集中展示中国优秀科研成果,扩大中国学术期刊和出版机构的国际影响。通过严格定量分析遴选和同行评议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该项目从全国约300本“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选出候选论文,最终遴选出著录内容完整、学术水平和影响力较高的科技论文入选。入选论文均为各学科前1%高被引论文,且报道原创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能够反映期刊所在学科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回顾性临床分析》是中医药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第一篇临床研究文献。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中药连花清瘟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该论文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11日至1月30日在武汉市第九医院、华润武钢总医院就诊,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断标准普通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主要症状(发热、咳嗽、乏力)消失率,发热持续时间,其他症状(肌肉痛、咳痰、鼻塞、流涕、咽痛、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头疼、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消失率。研究结论显示,连花清瘟能明显改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发热、咳嗽、咳痰、气促症状。据了解,目前连花清瘟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相

    标签:连花清瘟
    2023-01-17
  • 阳康后持续咳嗽,19省推荐的连花清咳片效果如何?

    新年伊始,奥密克戎已在中国造成了海量感染。据统计,绝大部分城市感染率已超过50%,部分城市甚至超过90%。其中河南全省感染率89%;流行病专家曾光于2022年12月29日预测,北京的感染率已超过80%;四川疾控中心在2022年12月28日的感染率,就已超过63.5%。在大面积感染后,一个全国人民不可忽视的问题迫在眉睫:退烧后咳嗽症状持续不退,既影响睡眠、又干扰工作学习,阳康人群该怎么打好这场保卫战?据统计,67.7%的人阳后会出现干咳症状,且7天后仍会持续,对睡眠造成严重影响;而33.4%的感染者会有咳痰症状,严重影响社交。针对这一现状,近期国家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和服务指南》,连花清咳片被列为推荐用药,19个省(市)也将连花清咳片加入进新冠、流感诊疗方案中。连花清咳片与连花清瘟系出同门,均源于中医络病理论“肺络证治”的指导,它对新冠感染引起咳嗽、咳痰到底效果如何?去年3月,国际学术期刊《循证补充和替代医学》刊发了题为《连花清咳片治疗轻型、普通型COVID-19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科研论文。这是一项为期14天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在治疗咳嗽咳痰方面,连花清咳片的症状缓解率是98.61%。与此同时,连花清咳片可以将咳嗽咳痰的治愈时间缩短3天。另一项《连花清咳片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连花清咳片组较对照组,患者的咳嗽消失率可提高40.6%。阳后人群、尤其是老年群体,对新冠后白肺问题忧虑重重。连花清咳片在改善肺部CT上表现不错,有86.11%的改善率。连花清咳片重点针对新冠肺炎“痰热壅肺、气道壅滞”导致的咳嗽、咳痰,以“宣肺泄热、止咳化痰”为原则,选用东汉张仲景麻杏石

    标签:连花清咳片
    2023-01-17
  • 中国医药报:双蚁药业奋力打造具有壮族特色的壮药生产基地

    守正创新谋发展 踔厉奋发开新局图片来源中国医药报截图。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2年12月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暨广西双蚁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生产基地项目竣工仪式举行,主会场设在来宾市广西双蚁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生产基地项目现场,该公司为广西双蚁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蚁药业)子公司。据了解,刚刚竣工的双蚁药业新建生产基地项目投资约 2.58 亿元,建筑面积达 5.7 万余平方米,该项目的竣工将为双蚁药业二次腾飞“添翼”。 图为双蚁药业新建厂房外貌。据介绍,双蚁药业新建生产基地项目于2020年3月开工,包含提取及前处理车间、综合制剂车间、固体制剂车间等,预计项目竣工后公司中药材年提取能力超过1万吨,年产值拓展至20亿元。项目一期已于2021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有效地解决了提取及前生产能力不足等问题;项目二期竣工后,双蚁药业将积极扩大生产规模。“疫情环境下,我们是产业建设的逆行者,未来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守正创新谋发展,踔厉奋发开新局,持续发扬团结、勤奋、执着、创新的企业精神,把双蚁药业创建成具有壮族特色的壮成药生产基地!”双蚁药业董事长王波表示。质量品牌双重发力“把双蚁药业创建成具有壮族特色的壮成药生产基地”,是双蚁药业近十年来不断发展升华的一个战略方向。双蚁药业成立于1979年,前身为来宾金钱草药业有限公司。40多年来,该公司专注抗感治咳和抗风湿两大领域药物的研发和生产,获得快速成长。目前,公司拥有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糖浆剂、口服液、散剂和露剂7大剂型及复方感冒灵颗粒等42个产品批文。2011年是双蚁药业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一年,王波开始执掌企业,他带领员工不断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品牌创新和产品创新研发,一步一个脚

    标签:双蚁药业
    2023-01-13
  • 疫情常态下,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如何安心过春节,专家来支招儿了!

    春节期间或迎来感染“高峰期”,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退化,免疫力、抵抗力都在逐步降低,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后极易发展成为重症、危重症甚至出现死亡。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疫情之下,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如何一步步危及生命健康的?家中的慢病老人感染新冠后怎么办?1月14日9:00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士超做客南方网《医者说》栏目直播间,在线为广大网友科普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教您科学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让您健康安心过春节。请扫码预约直播!↓↓↓

    2023-01-13
  • 新冠感染后出现“水泥鼻”怎么办?亲测这些方法好用!

    随着阳的人越来越多,“宝鹃嗓、吞刀片、电钻眼”等症状轮番上热搜,深受其苦的网友们将其称为“新冠十大酷刑”,本以为挺过发烧和小刀喇嗓就快胜利了,没想到最后却败给了“水泥封鼻,那新冠感染后出现“水泥鼻”怎么办? “水泥封鼻”指鼻子像被水泥封住了一样,无法正常呼吸,不少“阳过”的朋友深有感触。这是因为当病毒感染后,鼻腔黏膜弥漫性的充血肿胀,让两侧鼻阻力都会变大。而鼻阻力又与体位密切相关,体位的变化可导致静脉压力和交感神经状态的改变,从而影响鼻黏膜的厚度。所以,当我们睡觉的时候鼻塞感觉更严重。 新冠感染后出现“水泥鼻”怎么办?怎样才能缓解呢? 一、刺激穴位 迎香穴在我们鼻软骨与鼻翼交界处,是大肠经上的穴位,而大肠与肺相表里,鼻子又和肺相通。刺激迎香穴,祛风寒、通鼻窍,调理鼻塞、流涕等症状,通鼻效果杠杠的。鼻子通畅之后会出现流鼻涕的现象,建议选用湿巾擦鼻涕,减少干巾与肌肤的摩擦。 也可以配合使用连花清瘟强力爆珠,捏爆两颗至于鼻下,气味从鼻孔到天灵盖,绝对的通鼻神器,里边含有亚洲薄荷素油和广藿香精油,具有抗炎抗菌的功效,广藿香精油还可保护鼻黏膜组织维持正常形态,减少红细胞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 二、盐水洗鼻 用盐水冲洗鼻子,可以把鼻涕、病毒细菌等刺激物冲走,降低局部炎性介质的浓度,有助保持呼吸通畅。如果没有洗鼻器,可用手将冲洗液捧到鼻前,轻轻用鼻子把水吸进鼻腔再擤出来,反复数次。 三、睡姿不断变换 睡觉的时候鼻塞可通过变换睡姿来缓解。如果是左侧的鼻孔堵塞,就右侧卧睡,如果是右侧的鼻孔,那就左侧卧睡。当然,这种做法只能暂时缓解症状。 四、热敷 建议在睡之前用热水把毛巾浸透,放在耳朵上热敷1分钟左右,鼻腔就会通

    标签:连花清瘟
    2023-01-12
  • 最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问答(第一版)》重磅发布,参松养心胶囊获治疗推荐

    1月11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报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等单位组织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问答(第一版)》(以下简称《问答》)正式发布。《问答》分为预防、成人治疗、儿童治疗、康复四个部分。从穴位按摩、饮食起居到用药治疗、就诊建议等方面都给出了详细、明确的推荐。其中,对于新冠感染康复期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的患者推荐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当前疫情防控措施正持续优化,针对大众关心的居家治疗药物服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问答》针对不同症状给予了指导。针对新冠病毒感染转阴后可能出现的呼吸急促(气短)、心悸等9种遗留症状,给出了明确的治疗建议。其中,新型冠状病毒在康复阶段,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此时建议多休息,调节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睡眠。中成药可选用参松养心胶囊,以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针对新冠感染患者中出现的心律失常问题,更应该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参松养心胶囊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治疗心律失常的创新中药,具有“养心调律、快慢兼治”的独特作用优势,能够明显缓解心慌、气短、乏力、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多项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如早搏、阵发性房颤等;提高缓慢心率,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同时有效治疗心衰伴早搏、窦缓伴室性早搏等复杂性心律失常,填补了国内外兼治快慢心律失常药物的空白。参松养心胶囊先后列入《心律失常合理用药指南》、《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等多部权威专家指南、共识以及全日制医学院校本科教材《内科学》的推荐用药。其中,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

    2023-01-12
  • 感染新冠后心慌气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问答(第一版)》最新发布!权威防治问答给出科学防治建议

    据新闻报道,今年55岁的刘女士(化姓),突然心慌气短、乏力、呼吸困难,家人立即把她送到了就近医院。到医院检查发现刘女士是新冠阳性,由于心肌酶升高,被确诊为了急性心肌炎。那么,在新冠患者中,急性心肌炎的发病数据到底如何?去年4月,发表在《循环》杂志的一项纳入了五万余名新冠住院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在每1000个因新冠住院的患者中,约有2.4~4.1名患者会被诊断为急性心肌炎。从权威数据来看,心肌炎的发病率并不高,我们作为普通人,不需要为“新冠诱发心肌炎”过度焦虑和恐慌。但值得一提的是,新冠造成的心肌损害仍值得关注。新冠病毒对心脏的损伤,必须引起重视目前已知的新冠病毒感染引发的心脏问题,除了心脏功能减弱,心包积液,心肌炎外,最常见的莫过于心律失常。有研究显示,新冠对心肌造成损害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就是心律失常,同时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发布的临床公告显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有16.7%的人患有心律失常,患病率显著高于心肌炎。而说到新冠病毒为什么会引起心律失常?究其原因,新冠病毒导致的心肌损害和传导系统损害是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呼吸系统损害,患者处于缺氧状态、发热、酸碱失衡等也会导致心律失常发生或加重。应对心律失常,防治问答提供用药建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中华中医药学会等组织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问答(第一版)》权威发布,《问答》中建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康复阶段,部分患者可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此时建议多休息,调节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睡眠。”明确提出“中成药可选用参松养心胶囊”以缓解胸闷、心悸的症状。同时《新型冠状病毒合并心律失常的诊疗方案》明确指出,对于出现窦速、房性早搏、短

    2023-01-12
  • 首页
  • 上一页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下一页
  • 尾页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