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痛、发烧、咳嗽“三件套”又来 如何应对
嗓子痛、发烧、咳嗽……怎么又来了?你有没有发现,身边不少人又开始难受了。新冠病毒“查缺补漏”的话题一度引发热议。在新一轮感染中,有不少“首阳”感染者,但也不乏“二阳”“三阳”的感染者。不少人都担心,未来甚至可能会出现“阳了又阳”。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季节转换,冷热交替使呼吸道疾病增多。而且随着一个暑假的人员大量流动,也增大了病毒传播风险,有新冠病毒借机“查缺补漏”,也就不跟为奇了。此外,对于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来说,“首阳”后产生的抗体能在4-6个月的时间内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现在这个时间面对新毒株,其保护力可能已大大减弱。所以,“二阳”“三阳”的人又开始变多。季节变化或加速病毒传播进入秋季,北方晴朗干燥,出去走一圈就令人口干舌燥。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雨量大,日照少,空气湿度大,这种气候让病原微生物更易大量繁殖。经过一个长夏的消耗,人身体也易出现“秋乏”。本身不佳的身体状况,加上严峻的外部环境侵扰,病毒趁虚而入也就不足为奇了。对抗病毒,做对这几招很关键经历过上次新冠感染高峰期,很多人都已经知道,病毒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当感到身体不适时,可自行做好抗原检测。如果抗原检测结果阳性,建议居家休息,不要带病上学或上班。治疗方面,不管是新冠病毒感染,还是普通感冒和流感,在中医来看,都属于外感温热病范畴,因此可以采用“异病同治”的治法原则。这是指不同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此可以采用同一理法方药进行治疗。比如很多人家庭常备的连花清瘟,其组方源自中医汉明清三朝治疗外感病的名方,有疏散外邪、解表的银翘散,可以改善发热、头痛等症状;有宣肺热的麻杏石甘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