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潮冻伤怎么办?冻伤应该挂什么科?京万红来回答您

    湖南雪灾还未过去,新一轮大范围寒潮再次冲击我国,甘肃、宁夏、陕西、山西、京津冀、辽宁、吉林等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东北地区及甘肃、陕西、湖北等地出现小雪或雨夹雪。中央气象台发布提示,建议大家关注大风降温和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可见本轮寒潮注定会给国人的春节返程之旅增添几分难度。寒潮天气除了会让“春运”交通出现一定程度的“梗阻”之外,还会让冻伤的人群大幅增加,毕竟大部分国人不是长期生活在黑龙江漠河、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北极圈中国分圈”的居民,对冻伤防治常识了解并不多。冻伤,顾名思义,是由于低温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损伤。通常情况下,冻伤多出现于远端肢体或皮肤裸露部位,如手、脚、面部、耳朵等,其他身体部位所见冻伤情况较少。受冻的皮肤部位呈现出黑褐色或紫褐色,提示皮肤组织因低温出现了缺血情况,此时要即可前往医院烧伤科就诊。但大多数情况下,受冻皮肤出现红肿、痛痒或水泡等是最为常见的情况。此时,可以在冻伤的皮肤处涂抹京万红软膏。该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家庭常备药”榜单多次推荐的家庭常备皮肤药。京万红软膏由黄芩、黄连、紫草、当归、金银花、地榆、冰片等33种中药组成,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水火烫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的治疗。同时,它也是《冻伤中医诊疗指南》的推荐药物,对于冻伤治疗有确切疗效。冻伤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只不过多为轻症,简单用药即可自行缓解,因此很多朋友很容易忽视这一问题。但恰逢次轮寒潮正直春节前返乡高峰,天气寒冷、路途遥远,加之部分车站、机场等基础设施可能难以满足出行需求,发生轻微冻伤,甚至严重冻伤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建

  • 2024首场寒潮来袭 京万红提醒低温天气注意防冻伤

    2024年首场寒潮天气和春运同时“启动”了,中央气象局早前提示我国中东部、南部等多地迎来了大幅度的降温天气,内蒙古大部、东北地区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和北部、黄淮东部和南部、江淮、江汉东部和西南部、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将降温达8~12℃。相信每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即便迎着寒风暴雪也依旧会坚定的踏上返家的路程,但想要陪家人安稳的过好春节,防寒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既要防止感冒等“内伤”,也要防范冻疮等“外伤”。冻伤好发生于面部、耳朵、手、脚等部位,除了长时间暴露于低温环境之外,若遇上极端天气,人体组织出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以及遭受疲劳、饥饿或者精神紧张等,也会出现冻伤的情况。一旦出现冻伤,一定要先将伤者转移至温暖环境中,同时脱去伤者潮湿寒冷的衣物进行保暖。随后要用温水帮助伤者恢复体温,水温温度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较为适宜。并且要适当抬高伤者手脚等远端肢体部位,减轻冻伤后的肿胀感。冻伤后的皮肤会出现麻木、发白、冰冷等,回温之后才会有比较明显的症状,比如皮肤红斑、脱屑、水泡等,此时可以在冻伤的皮肤处涂抹京万红软膏。该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家庭常备药”榜单多次推荐的家庭常备皮肤药。京万红软膏由黄芩、黄连、紫草、当归、金银花、地榆、冰片等33种中药组成,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水火烫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的治疗。同时,它也是《冻伤中医诊疗指南》的推荐药物,对于冻伤治疗有确切疗效。如果发现皮肤冻伤部位变为黑褐色甚至出现血泡等,提示皮肤受损程度较为严重,要及时就医就诊。虽然寒潮天气很快就会过去,但极端天气下不管是外出旅行还是居家生活,都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尤其是在

  • 寒潮暴雪冰冻三连击,老年人警惕久咳不止

    随着新一轮寒潮天气上线,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经历雨雪、降温。寒冷的空气伴随着湿度和环境过敏源的变化,使得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基础性疾病的存在,更容易遭受上呼吸道感染的困扰,从而导致咳嗽不止,久咳不愈。为什么寒冷天气会多发呼吸道感染?因为低温会使呼吸道病毒的存活时间延长,许多病毒在-70℃的低温条件下,依旧可以长期存活,而且传染性不会降低,比如流感病毒对干燥、低温就有很强的耐受力,可以在真空干燥或-20℃以下环境中长期存活,新型冠状病毒-60℃可保存数年,柯萨奇病毒可在-20℃至-70℃条件下长时间存活。因此,冬天更容易引发呼吸道病毒感染。咳嗽是很多呼吸道疾病都会出现的典型症状。对于老年人来说,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使得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更高,咳嗽症状也更为严重。另一方面,如果老人因呼吸道疾病长期反复咳嗽,很容易引发肺部感染,甚至咯血、胸闷、胸痛、发热等不适,使咳嗽更难治愈。因此,面对呼吸道感染如何有效止咳,成为了老年人健康 生活的重要课题。“各年龄层的人到冬季都容易感冒。老年人如果本身有一些基础性疾病,包括慢阻肺、哮喘、支扩或有心血管疾病,就更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最近,我们发现门诊老年人也较多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包括甲流、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感染等。”临床医生谈到,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老人还容易出现其他合并症。比如,本来是简单的呼吸道感染,如果有慢阻肺哮喘,可能出现急性加重。所以,老人要尽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不然感染后可能会病程迁延,甚至出现严重合并症。从生理角度来讲,咳嗽也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痰液。但持续不断的咳嗽会让患者倍感痛苦

  • 寒潮“王炸”来袭!抗感冒、防流感,你准备好了吗?

    近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消息,受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将先后出现“断崖式”降温天气。从上周末开始,中东部地区的气温将进入真正的低谷时段,从北到南最高气温将大面积创新低。北方大部最高气温在0℃以下,全天冰冻。寒潮“王炸”来袭,除了保暖,抗感冒、防流感,你准备好了吗?正确区分 普通感冒、流感大不相同生活中,人们往往遇到鼻塞、流涕、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我感冒了”。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出现这些症状也可能是感染了流感病毒。普通感冒与流感,可从两大方面区别。一、病原体不同普通感冒可由多种病原引起,其中病毒最为常见,包括鼻病毒、腺病毒、偏肺病毒、博卡病毒等,细菌和支原体等也可引起。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个型别,其中的甲型(H1N1亚型和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会导致每年的季节性流行。12月7日最新的流感监测显示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以A(H3N2)亚型为主。二、症状不同普通感冒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低热;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也常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涕等,全身症状如头痛、全身酸痛、畏寒、发热等较轻;一般没有严重并发症。流感一般起病急,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患者常会出现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重。此外,少数严重患者可能会发生横纹肌溶解,肺炎、脑炎、脑病等并发症。防寒保暖 维护呼吸道健康“妙招”要谨记降雪导致气温有所下降,户外体感阴冷,大家需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防寒防冻。此外,提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近日,中疾控发布冬季流感疫苗接种健康提示,明确当前为流感高发季节,对于之前没有接种的人群,现在接

  • 强寒潮到来,国货羽绒服军大衣和国民药膏京万红更般配

    今冬来最强寒潮已经到货,北方多地降温幅度达到8~12℃,内蒙古最寒冷的地区甚至达到了零下40℃左右,可以说“最强寒潮”的突然来袭打了人们一个措手不及。此次寒潮的来袭,使得多地持续进入雨雪天气,全国大部分地区也进入了真正的“寒冬”,当然,寒冬自然也少不了保暖这一刚需,不少人已经开始翻箱倒柜找寻过冬的衣服,在保暖的“刚需”面前,羽绒服自然也就越来越畅销。每年羽绒服价格的攀升都是冬日的热点话题,作为一款高单价的刚需品,不少人都在感慨其价格的昂贵,然而今冬“几个东北大学生组队穿着军大衣走进教室”的视频的爆火,让人们开始把目光聚焦在国货羽绒服“军大衣”上。因为军大衣不仅价格低廉,而且用料足,披在身上便可风靡整条街,仿佛走在了潮流前线,军大衣在今冬的流行也让羽绒服开始在人们面前黯然失色,因为价格的攀升羽绒服失去了民心,让军大衣这位一直以来实用亲民的形象重新攻占了大众的心。不过,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即使是有国货羽绒服的加持也难免不了被强寒潮钻了空子得了冻疮,这部分人建议常备宝藏国民药膏京万红软膏,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京万红软膏是由华佗弟子吴普代代传承至今,已有1800年的应用历史,更是被《冻伤中医诊疗指南(2022版)》推荐用于治疗冻伤,有着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的功效,在修复冻伤伤口,减轻患处瘙痒、疼痛感的同时,也可以防止伤口二次感染,更能够抑制瘢痕组织的增生,不用担心用后留下难看的疤痕。操作起来更是简单,只需要在患处涂抹3~5毫米的厚度就行,不过使用药膏之前建议先将局部皮肤搓热在使用,有破口的部位可以省略搓热这一部,直接涂抹再用纱布包扎就行。京万红是走进千家万户的国民药膏,军大衣是价廉实用的国货羽绒服,军大

  • 寒潮“王炸”来袭!抗感冒、防流感,你准备好了吗?

    近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消息,受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将先后出现“断崖式”降温天气。在本周末前后,中东部地区的气温将进入真正的低谷时段,从北到南最高气温将大面积创新低。北方大部最高气温在0℃以下,全天冰冻。寒潮“王炸”来袭,除了保暖,抗感冒、防流感,你准备好了吗?正确区分 普通感冒、流感大不相同生活中,人们往往遇到鼻塞、流涕、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我感冒了”。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出现这些症状也可能是感染了流感病毒。普通感冒与流感,可从两大方面区别。一、病原体不同普通感冒可由多种病原引起,其中病毒最为常见,包括鼻病毒、腺病毒、偏肺病毒、博卡病毒等,细菌和支原体等也可引起。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个型别,其中的甲型(H1N1亚型和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会导致每年的季节性流行。12月7日最新的流感监测显示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以A(H3N2)亚型为主。二、症状不同普通感冒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低热;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也常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涕等,全身症状如头痛、全身酸痛、畏寒、发热等较轻;一般没有严重并发症。流感一般起病急,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患者常会出现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重。此外,少数严重患者可能会发生横纹肌溶解,肺炎、脑炎、脑病等并发症。防寒保暖 维护呼吸道健康“妙招”要谨记降雪导致气温有所下降,户外体感阴冷,大家需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防寒防冻。此外,提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近日,中疾控发布冬季流感疫苗接种健康提示,明确当前为流感高发季节,对于之前没有接种的人群,现在接

  • 11月的东北降水连连,寒潮未退,赶快备好京万红

    这个11月,东北居然经历了5轮降雪,东北地区包括哈尔滨、长春、沈阳在内不少城市的降水量已经打破11月全月观测史纪录,甚至整个11月东北的降水量已经超过了东南沿海一带。然而,冷空气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未来依然会下滑。之所以今年11月东北地区降雪频繁,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高空槽东移加之地面气旋发展,以及有东南方向水汽北三省一带输送,多种因素叠加后导致东北出现频繁的降雪。更有网友调侃到如此大的降雪量是捅了雪窝了吧。在冷空气的持续影响下,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东北只会更冷,直到月底都是0℃以下的气温。这一个月以来连续的降雪虽然给东北带来了美丽的冬日景色,但是也对人们的生活、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出行,由于雨雪的堆积,地面湿滑,一不小心就会滑倒、磕碰,保暖不到位的还会被冻伤。提醒大家,像这样的寒潮天气因为会有大风、雨雪、降温等,体感寒冷,所以外出时需注意增添衣物,像手脚、耳朵等这些容易被冻伤的末梢部位更要注意保暖,尽量不要裸露在外,带好手套、穿好袜子、帽子等防寒保暖用具。因为冻伤有年复一年的可能性,一些刚刚发生冻伤的朋友可能会通过用雪搓或是用高温来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冻伤的第一时间要立即脱离寒冷环境,避免进一步加深冻伤。如果用雪揉搓只会加重冻伤,而用高温烤会让冻伤的皮肤因为高温导致血管扩张而进一步加重冻伤,操作不当还可能会烫伤。正确的做法是在冻伤发生后可以用38℃至42℃的温水浸泡,也可以用同样温度的毛巾或者热水袋热敷患处,但要注意把握好时间,当皮肤恢复到原有的色泽就可以了。严重冻疮最好还是要用敷些抗菌的敷料,用纱布隔开脚趾和手指间的距离,以免出现皮肤粘连。也可以涂抹外用药膏京万红软膏来修

  • 立冬至,京万红准备了防冻疮三件套请注意查收

    11月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橙色预警,6日东北大部分地区就迎来了大暴雪,多地气温更是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局地降温幅度超16℃。不少网友表示,南方的朋友还在穿短袖,北方的朋友已经开始堆雪人、打雪仗了,这个立冬真是“冰火两重天”呀。东北的朋友们对于这场猝不及防的大雪也是感到非常意外,明明昨天还是秋日落叶风,一早起来直接切换成冬日限定皮肤,谁懂啊!?在南方的朋友还在吹着空调吃着冰棒的季节,东北的朋友已经开始在寒风大雪中瑟瑟发抖,着实在立冬之前就感受了一把天寒地冻。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转折点,代表着冬季的开始。对于那些手脚反复长冻疮的朋友来说,冬季可不是什么友好的季节,而是一个难熬的季节,因为一到这个时候他们的手脚就反复瘙痒、疼痛,有的人还会在耳廓、面部出现冻疮。冻疮是一种遇寒、潮而生的皮肤疾病,当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加之缺乏运动、手足出汗、环境温度过低等多方因素作用时就会生冻疮。其实,寒冷是次要的,对于冻疮的朋友来说,年年复发才是最难受的,那种好了旧疤又上新痕的感觉很是难忍,所以如何防疮是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三招防冻疮,说再见并不难注意防寒保暖 一般,户外环境过低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御寒的衣帽、手套不能少,有条件的室内还是要安装取暖的设施。尤其冬季洗脸洗手还是建议用温水,工作或者劳动时要佩戴手套工作。保持衣物干燥 因为冻疮的诱发因素之一是环境温度潮湿,所以要做到保持衣物、鞋袜的干燥,即使受潮也要及时更换,建议手足多汗的朋友注意这一点,劳动过后及时擦手擦脚,保持皮肤干燥。常备必需药物 京万红软膏可活血通络、温经散寒,是《冻伤中医诊疗指南(2022版)》中的推荐药物,具体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只需涂抹于患处,揉搓

  • 三叶草生物涂凌飞:打造呼吸道疫苗产品组合 促进科技与医药产业正循环发展

    9月25日-27日,2023中国企业家太阳岛年会在哈尔滨举办,在26日举办的“医药产业与⽣物经济⾼峰论坛”上,三叶草生物资本市场及投资者关系负责人涂凌飞在圆桌对话时表示,三叶草生物深耕呼吸道疫苗领域,着力打造领先的呼吸道疫苗产品组合,帮助脆弱易感人群建立呼吸道免疫屏障,预防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助力减轻公共卫生的负担。三叶草生物资本市场及投资者关系负责人涂凌飞据了解,三叶草生物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利用Trimer-Tag技术平台和制造能力来发现、开发和商业化新型疫苗和生物疗法。涂凌飞表示,借助三叶草自研的Trimer-Tag技术平台,三叶草生物能够不断创新打造丰富的研发管线。目前自研管线聚焦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候选疫苗(SCB-1019)已完成临床前开发,具有理想的免疫原性数据,很快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使得三叶草生物正在成为中国国产自研RSV疫苗第一梯队的开拓者之一。谈及三叶草生物疫苗管线发展,涂凌飞介绍,安全稳定的生产是疫苗厂商最应该守护的底线,三叶草在浙江长兴拥有商业化生产基地,多次通过中国GMP核查。这使得三叶草生物成为为数不多既拥有综合生物医药研发实力、全球临床试验经历、和多次成功的全球战略合作,还拥有相关技术路线的商业化生产基地和自有的商业化团队的本土创新型疫苗企业。“2015年以来,国家多个部委陆续发布医药研发相关政策,加大对医药创新、产业化技术平台的扶持力度,我们将继续在政府的全面大力支持下,坚持源头创新,做好本土生物医药创新力量的表率,加速我们自研的优质疫苗开发。”涂凌飞表示,三叶草生物作为港股上市的生物创新医药企业,从资本角度来讲它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三叶草用更多优质的创新疫苗造福大众,利用

    标签:
    2023-09-27
  • “新冠咳”“流感咳”连击,常备连花清咳片很有必要

    进入9月,正处于夏秋季节转换的重要节点,加之各地中小学校开学季的来临,人群聚集也带来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可能性有所增加。近期,各地疾控也发布了相关疾病预防提示,包括流感、新冠在内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再度受到关注。与此同时,应对此类传染病常见的咳嗽咳痰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家中常备连花清咳片仍有必要。夏秋交替,需做好流感、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防范近几个月以来,新冠病毒变异株EG.5感染病例在全球多地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国家疾控局近日发布科普问答表示,我国新冠病毒流行株中EG.5变异株占比呈上升趋势,目前已在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形成优势流行,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继续保持此趋势,预计总体处于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短期内不会发生规模性疫情。疾控专家表示,目前来看,EG.5变异株显示出传播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强的特点,但未发现其致病力明显变化的证据,EG.5变异株感染者与其他XBB亚分支感染者的临床分型无明显差异,除继续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外,感染后如出现咳嗽等症状,可参考以往的推荐方案进行居家治疗。与此同时,进入9月份往往是每年的流感高发季,多地疾控部门已发文提醒,要做好流感相关预防。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征。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幼托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流感的症状主要为咳嗽、发热、咽痛、头痛、畏寒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应对“新冠咳”或“流感咳”,常备连花清咳片及时有效缓解无论是新冠感染还是流感

  • 荣耀时刻|奇正藏药三产品荣获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

    9月19日下午,由家庭医生在线、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打造的聚焦我国家庭健康防护,助力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行业品牌活动——“2021-2022年度中国家庭常备健康产品上榜品牌(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中国家庭常备保健食品上榜品牌)”榜单正式上线,该活动旨在为千家万户打造出一份更完善、更科学的家庭常备健康产品指南。奇正藏药公司产品奇正消痛贴膏、铁棒锤止痛膏荣获“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外用止痛药类上榜品牌奖,十味龙胆花颗粒荣获“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止咳祛痰类上榜品牌奖。奇正藏药以千年现代传承为己任,通过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带动传统藏药产业创新升级,为消费者各种骨骼肌肉疼痛提供创新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奇正消痛贴膏、铁棒锤止痛膏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奇正消痛贴膏藏药湿敷 一贴止痛源自藏药经典验方独有湿敷剂型,30分钟起效在骨骼肌肉疼痛外用止痛品类属于领导品牌,已畅销27年铁棒锤止痛膏关节痛就贴铁棒锤奇正铁棒锤止痛膏联合美国常青藤名校研发机构运用人体工学理念开发出离散型设计关节贴得牢,更灵活!十味龙胆花纯藏药,清热、止咳、化痰 快源自藏医名家的经典方剂独家品种,保密配方指南推荐,临床畅销30余年呼吸系统疾病专用药咳嗽、黄痰、咽痛、急慢支快用藏药十味龙胆花奇正藏药1995年成立于西藏林芝,主要从事藏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藏药产业和外用止痛贴膏市场的双龙头企业,奇正藏药将始终秉持“弘传智慧 关爱健康”的使命,以现代前沿科技传承千年经典藏药,为广大百姓谋健康福祉。

    标签:奇正藏药
    2022-09-28
  • 寒潮来袭时,别让心脑血管病找上门

    元旦过后,迎来小寒、大寒这两个一年中最为寒冷的节气。寒冷天气非常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专家提醒,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或高危人群应该提高警惕,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别让心脑血管病找上门。寒冷天气让斑块更容易破裂为什么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医学专家研究指出:(1)冬季天气寒冷,气温变化剧烈,人体受冷后,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导致动脉压力升高。血压升高后,血流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变大,容易造成血管壁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2)寒冷天气下人体出汗少,不易感觉口渴,喝水比较少,血液黏稠度升高,这就为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3)寒冷刺激,还可以导致血管痉挛,尤其是当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时,人体血管一时无法适应剧烈的冷热变化,很容易发生痉挛。血管痉挛会使血管腔变狭窄,阻碍血流通过,还可以导致血管中的斑块发生破裂;(4)冬季,尤其是元旦或春节期间家人团聚、走亲访友,人们的饮食往往偏于油腻,致使血液黏稠度增高;而且节假日里人们容易暴饮暴食、烟酒过量,这也会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生率的大大增高。斑块破裂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主因存在于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分为两种,一种是钙化斑块,它比较稳定;另一种是软斑块,又称为易损斑块,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容易受损、容易破裂的一类斑块。软斑块表面的包膜很薄,内含脂质又多,就像“薄皮大馅的饺子”。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酗酒、暴饮暴食、寒冷等情况的刺激下,血压升高、血流加快或者血管痉挛,软斑块包膜很容易破裂。软斑块破裂后,斑块内的脂质等物质涌出就形成了血栓。血栓堵住心血管,就会引发心肌梗死;堵住脑血管,就会引发脑梗死。所以,软斑块可以说是存在于人体内的“

    标签:通心络胶囊
    2022-01-05
  • 国家卫健委最新答复 村医发展三方向

      医药网2月25日讯 近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37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对代表提出的《关于全面提升农村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的建议》作出回应。  《答复》称,近年来,国家卫健委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不断优化乡村医生培养培训,持续提高乡村医生收入、养老等保障水平,乡村医生队伍规模保持稳定,结构进一步优化,能力稳步提升。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乡村医生122.7万人,其中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43.5万人。  加强村医培养和培训  十年来,全国先后有30个省份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6亿元,为中西部22个省份3万个乡镇卫生院培养近5.7万余名定向医学生,从规模上实现为中西部地区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1名本科医学生的全覆盖。  乡村医生在岗培训主要包括临床进修、集中培训、城乡对口支援、到县乡级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培训等方式。  自2018年起实施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针对乡村医生在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重点培训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实操能力和相关卫生政策。  落实村医待遇,完善准入退出机制  根据乡村医生的实际情况,分为三种情况给予养老保障:  一是对已具有乡镇卫生院正式事业编制的人员,根据有关规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二是乡镇卫生院聘用的编外人员,应依法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三是上述范围之外的乡村医生,可以按照当地规定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也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乡村医生,待符合待遇申领条件时,可依法申领养老保险待遇。  202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标签:村医
    2021-11-03
  • 三部委:医学科研人员发表论文 无实质贡献者不得“挂名”

      医药网2月22日讯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修订了《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明确提出,医学科研人员在发表论文或出版学术著作过程中,要遵守《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和学术论文投稿、著作出版有关规定。论文、著作、专利等成果署名应当按照对科研成果的贡献大小据实署名和排序,无实质学术贡献者不得“挂名”。  行为规范要求,医学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要遵循科研准则,主动申请审查,接受监督,切实保障受试者的合法权益。  医学科研人员在进行项目申请等科研与学术活动时,必须保证所提供的学历、工作经历、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证明、引用论文、专利证明等相关信息真实、准确。  医学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应当诚实记录研究过程和结果,如实、规范书写病历,包括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依照相关规定及时报告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信息。  医学科研人员在涉及传染病、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和已知病原改造等研究中,要树立公共卫生和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在相应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开展研究,病原采集、运输和处理等均应当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报告传染病、新发或疑似新发的传染病例,留存相关凭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行为规范要求,医学科研人员在发表论文或出版学术著作过程中,要遵守《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和学术论文投稿、著作出版有关规定。论文、著作、专利等成果署名应当按照对科研成果的贡献大小据实署名和排序,无实质学术贡献者不得“挂名”。  医学科研人员作为导师或科研项目负责人,要充分发挥言传身教作用,在指导学生

    标签:医学科研
    2021-11-03
  • 线下药店、网售平台“相爱相杀”,医药电商三大趋势预判!

      医药网8月6日讯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零售终端(含电商)销售额为4330亿,占比约26%。其中,网上药店在去年总盘子销售下滑的背景下,销售额逆势快速增长75.6%,而实体药店只增长了0.7%。  随着各地对处方外流的探索及院外渠道处方药承载能力的提升,如果以未来五年处方外流比例达10%~20%计,那么零售终端药品销售额的转移增量为1500亿~3000亿元。  笔者认为,行业的增量市场足以让医药电商和连锁药店整体享受行业红利。线下药店和网售平台有各自的特点和场景,在市场“蛋糕”不断做大的情况下,二者会在竞争与合作的背景下各自不断壮大。  那么,药店与网售平台“相爱相杀”现状如何?未来趋势怎样?药店营销上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  线上VS线下逐渐消逝的边界  从国家政策看,线下药店目前占据处方与医保两大主要优势。随着网售处方药的开闸,医保的区域监管可能是两者的最后一道壁垒。长期而言,未来医药电商和线下药店将趋于公平、开放,也将受到同等的监管要求。  品类结构  线下药店和DTP药房以慢病、常见病和肿瘤特药为基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接受政策的强监管,并配备专业的药事服务。  而线上电商,器械、计生、保健和OTC常用药占据很大份额,此类产品更多用于患者健康管理和护理,偏消费品属性。  但同时,医药电商正在向慢病、长期用药和新特药拓展。换句话说,好做的生意都做得差不多了,将进入处方药零售的“深水区”。随着时间流逝,电商与药房品类结构趋于一致,将成为两者冲突的主要原因。  消费人群  线下购药人群以40岁以上的壮年及银发人群为主,占据近60%的比例;而医药电商购药人群,45岁以下的占比超过90%。两者在产品与客户年龄群体上差异化明显,

    标签:医药电商
    2021-11-03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