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了别只吃药,这几个减压方法要学会!
大家都知道,一旦临床确诊为高血压,很可能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或者终身依赖药物治疗。很多朋友也会抱着一丝侥幸:单纯血压高能不能不吃药?有什么办法能控制血压吗?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冲击血管壁所引起的压力。当心脏收缩送出血液,血管所承受最大的压力,称为收缩压,俗称“高压”;当心脏放松时,血液因血管本身具有的弹性仍可继续向前流动,此时血管所承受最低的压力,称为舒张压,俗称“低压”。那什么是高血压呢?就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以及由其引起的人体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目前,临床上认为“高压”超过140mmHg,“低压”超过90mmHg时,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早期的状态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只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疼、视物模糊,这是由于早期高血压可以导致脑血管出现轻度的动脉硬化而引起轻微脑供血不足。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问题来了,血压多高才能称为高血压。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测量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则为判定血压高,再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一旦确诊高血压,要立刻吃药吗?如下这两种情况可以暂时不用吃药。第一,血压升高处于暂时状态。有些朋友容易紧张,一到医院血压就蹭蹭往上窜。为了进一步确诊,医生会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如果监测数据全天平均小于130/80 mmHg,白天平均小于135/85 mmHg,夜间平均血压小于 120/70 mmHg或家庭血压(小于135/85 mmHg)未达到高血压标准,就别紧张了,该干嘛干嘛。第二,经过医生诊断,处于中/低危的患者。高血压也分等级。初次诊断,中/低危的患者可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经过多次动态血压监测等方式,看看血压是否恢复到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