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病人怎样吃药控制?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为常见的症状,其本质是心肌供氧与耗氧失衡导致的缺血性疼痛。规范的药物治疗不仅能缓解症状,更能延缓疾病进展,预防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那么,心绞痛病人怎样吃药控制呢?心绞痛病人怎样吃药控制?心绞痛患者会感到胸部压榨性疼痛,且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背,甚至手臂,急性发作期的处理需要快速有效。甘油作为急救首选药物,舌下含服能在1-3分钟内起效,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同时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的前负荷,减轻心脏的负担。心绞痛患者长期药物治疗方案应遵循"多重保护"原则,比如常用的抗血小板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以及中成药等。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部分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出血等不良反应,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改用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辛伐他汀等,主要作用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水平,从而稳定甚至缩小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此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肝损害、肌肉损害等副作用,因此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六个月左右复查)、血脂、肌酸激酶等指标。常用的中成药有通心络胶囊。多项研究表明该药物对心脑血管具有血液保护、血管保护、心脑缺血组织保护三重保护作用,不仅可以改善血管硬化,抑制血管痉挛,多靶点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改善心绞痛症状,特别是降低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率,还可以阻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稳定已经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的临床结局。另外,也可参考“金三角”治疗方案将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和通心络三种药物联用,既可增强调脂效果,降低他汀药物用量及副作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