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为何摔一跤就骨折?做好这件事骨骼更强健
跌倒,对年轻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很可能彻底改变老年人的生活。统计显示,跌倒已经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平均每10人就有3-4人发生过跌倒。老年人摔倒最大的风险是引发骨折,一不小心就是“伤筋动骨一百天”,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和寿命。中老年人摔一跤,为啥就骨折了?中老年人为啥摔一跤就骨折?一方面是因为肌肉力量、反应速度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导致中老年人机体更加僵硬,平衡能力相对较差,手脚不灵活,摔倒时反应不及时更容易骨折。二是患有骨质疏松,骨头本来就“脆”,所以一碰就折。骨质疏松知识通俗的说法,在医学上被称为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骨骼退行性病变,会造成骨的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引发骨折。骨质疏松主要发病原因与骨量丢失速度过快,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当骨量的流失速度超过了骨骼形成,骨质疏松就会出现。一般来说,人体骨量在35 岁左右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开始下降。医学资料显示,65岁以后中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的概率高达53.1%。预防骨质疏松,光补钙就够了?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中老年人第一想法就是:那我多补钙就可以了。事实上,钙和维生素D,这些都只是骨骼的健康补充剂,不是治疗药物。简单的说,如果把骨骼系统比作一个“建筑大楼”,补钙就相当于为建筑大楼增加砖瓦,但只增加砖瓦并不能增加大楼稳定性,我们还需要对大楼进行“加固”。在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基础上配合药物,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延缓骨骼衰老。我国科研工作者对骨骼衰老也在不断探索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人员通过建立D-氨基半乳糖(D-gal)和亚钠(NaNO2)诱导的衰老小鼠模型发现,衰老小鼠骨骼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