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中医药打出防治“组合拳”

    12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专家介绍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并针对当前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形势,提出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中西医结合,提升防治效果。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中医药“异病同治”有优势根据我国国家流感中心实时监测的流感活动数据,当前,我国南方和北方省份的流感活动均呈持续上升态势,其中南方省份的流感活动水平高于北方省份。这表明,我国各地正逐步进入流感流行季节。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多种病原感染可能都会出现发热、头疼等流感样症状。但是出现这些症状,并不一定是感染流感病毒,也可能感染了其他病原体,最常见就是普通感冒。此外,流感病毒有多个型别和亚型可以引起流行,比如,目前主要就是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其次是乙型流感,既往也曾经出现过在同一个流行季,流行优势型株由一种型别逐渐转化为另一种型别的情况。专家指出,中医的优势在于整体观念,中医更加关注的是“病的人”,即病人所呈现出来的整体状态。即使患者感染的病毒不同,只要表现出来的证候相似,即可“异病同治”。通过望闻问切、准确辨证,便可使用中药或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治疗,从而达到缓解症状、改善人体免疫的作用。感冒流感,适合家庭常备的连花清瘟首先,普通感冒、流感属于中医“温病”“疫病”范畴。中药连花清瘟汇聚了历代医家治疗外感温病及疫证的用药精华,以《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合《温病条辨》银翘散化裁,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治疫证用大黄经验,配伍红景天清肺化瘀,调节免疫,体现积极干预的组方特色,具有卫气同治,表里双解;先证用药,截断病势的特点,能发挥“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作用。其次,中药可通过组方中的多

  • 多种呼吸道疾病轮流“坐庄”,专家上线提供防治锦囊

    CCTV健康大讲堂走进苏州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多地医院呼吸道感染接诊量居高不下。当前,由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各类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组团”来袭,给不少的家庭带来了困扰。那面对冬季多种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应对?针对不同的病原体感染应该如何正确识别并对症治疗?2023年12月8日,由以岭药业连花品牌联合《医路有你》共同推出的知感冒防流感全民科普公益行—CCTV健康大讲堂活动的第八站来到了苏州,通过权威、生动的科普活动,提高苏州以及全国观众对呼吸道疾病的认知,掌握呼吸系统防护知识,健康度过呼吸道疾病高发季。为此,活动特邀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任中医师张国庆做客现场,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原因,呼吸道疾病的种类和特征,以及如何保护自身呼吸道健康等相关知识,展开了一场全面的科普活动。本次巡讲全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医路有你(央视频号)、央视三农全媒体平台进行直播,超100万观众通过线上的形式参与到现场互动当中,共同关注呼吸健康。CCTV健康大讲堂活动现场张医生现场给观众科普了包括感冒、流感、新冠等几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患病表现,为患者对应自身症状、寻求专业帮助提供了指导意见。他指出,感冒多数是由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普通感冒病毒引起,感染后一般病情较轻,多为打喷嚏、流鼻涕、嗓子不舒服等呼吸道症状,传染性较弱;流感则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较强,感染后表现为起病急、病情重,主要会出现高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相对容易出现并发症;新冠与感冒、流感的初期症状相似,其特殊之处在于其除了以上症状以外,还容易导致嗅觉、味觉的减退或丧失。

  • 发挥中医药防治优势 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近期,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医院门诊就诊数量持续上升,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专家表示,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侵入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监测数据显示,现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以流感为主,此外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引起,患病人群多以儿童为主。对此,11月29日,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陕西省2023年冬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方案中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等一系列中成药获得推荐。发挥中医药防治优势 陕西省应对有“方”过去三年疫情防控实践表明,中医药在应对呼吸道疾病医疗救治中具有独特优势,并在各级政府部门统筹科学应用,有效的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此次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根据本省疾病中医证候特点,选择临床多见的若干证候,制定防治方案,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中的独特优势,构建呼吸道疾病防御屏障。连花清瘟治疗流感疗效明确 官方诊疗再获推荐诊疗方案指出,当患者以发热或未发热,咽痛,清咳少痰为主症,且出现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等风热袭表症候表现时,推荐选用连花清瘟颗粒/胶囊治疗。连花清瘟汇集三朝名医治疗疫病的用药精华,以汉代《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宣肺泄热,用清代《温病条辨》“银翘散”疏散外邪,又汲取了明代《温疫论》用大黄通腑泻热的经验,先证用药,截断病势。同时连花清瘟创新性加入广藿香保护脾胃,红景天调节免疫。连花清瘟的组方用药体现出整体调节,多靶点治疗的特点,针对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引发的发热、恶寒、肌肉酸痛、咽干咽痛、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等多个症状有效。连花清瘟是纯中药制剂,安全性良好,服用后无嗜睡等不良反应,适合多种

  • 最新提醒!多种呼吸道疾病“组团”流行 区分病原规范用药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在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指出,要坚持多病同防同治,密切关注肺炎支原体、新冠感染、流感等的流行情况,掌握病毒活动强度、病毒变异等变化。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在发布会上介绍,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引起的症状相似,建议大家先明确病原,再对症用药。发现典型特征,正确区分病原市民如何区分肺炎支原体、感冒、流感和新冠?从症状区分,新冠和流感病毒的感染症状类似,主要包括头疼、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乏力,新冠感染者中少数还伴有味觉、嗅觉减退。专家称,病毒感染的病情进程很快,如果患者在短时间内就出现38.5℃以上的高热,一般考虑为新冠或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最明显的症状是渐进性的干咳,同时伴有头痛、咽痛和发烧。普通感冒的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等,发热较少,发生肺炎概率也较小。一般来讲,如果出现顽固性的发热,持续达到72个小时,出现顽固性的干咳以至影响正常生活,出现胸痛、喘憋等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通过抗原和核酸检测的方式明确病原学诊断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感染支原体肺炎,切勿盲目自行用药由于不少孩子感染支原体肺炎,网络上有人建议家长自行给孩子吃阿奇霉素。专家表示,这种做法不可取。当前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但从整体来说,病毒仍然是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源,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专家强调,阿奇霉素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病毒感染也是不合理的。此外,儿童的脏器功能发育不健全,滥用药物可能造成一些不良反应,尤其可能造成脏器损害

  • 呼吸道疾病“抱团流行”,咳嗽不止可用连花清咳片

    冬季是流感的高发期,特别是近日,气温忽上忽下,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咳嗽还没好利索,又出现了发烧、流鼻涕等流感症状。孩子发热咳嗽不止,是流感,还是感染了支原体肺炎?两种疾病会不会同时存在?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怎么办?孩子发烧咳嗽,千万别盲目“自诊”这段时间,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流感、腺病毒、合胞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近期,多地医院特别是儿童医院的呼吸道感染接诊量一直处于高位。中国疾控中心23日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上周,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以甲型H3N2为主,其次为乙型的Victoria系。自10月以来,我国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活动逐步增强,很多家长关注,孩子会不会同时患上流感和支原体肺炎?专家的回答是肯定的。冬春季节流感、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多发,孩子感染后抵抗力下降,其他病原体可能会趁虚而入,多种疾病叠加会延长病程,加重孩子病情。无论是支原体肺炎,流感、新冠还是其它呼吸道疾病,普遍会有发热和咳嗽等表现,家长不能仅凭症状就对号入座,判断孩子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建议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而且,因为每个孩子病情不同,所需药物也不一样,随意用阿奇霉素等抗菌药物,会增加孩子耐药风险。合理运用中医药,安全应对支原体感染中医药治疗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在退烧、外感咳嗽等多方面效果突出,有着多靶点、多途径整体治疗的优势特点,且不容易反复。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曾发布《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其中明确指出,根据中药辨证施治原则,支原体肺炎可以联合使用清热宣肺等中药治疗。中医认为,支原体肺炎的病因主要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主要是风热之邪从人体的皮毛或口鼻进入,侵犯

  • 流感与肺炎支原体叠加流行,防范呼吸道疾病如何未雨绸缪

    2023年10月以来,我国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活动逐步增强,专家预计流感将出现全国冬春季流行高峰,肺炎支原体感染未来一段时间在我国部分地区仍将持续高发,今冬明春,我国可能面临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成为了每个人关心的问题。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多发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它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如果处理不及时,它将有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南阳市中医院儿童医院院长申广生表示,西医将流感分多种,根据病毒抗原性的不同分为A(甲)、B(乙)、C(丙)、D(丁)4型。其中甲乙丙型流感病毒的宿主都包括人,只有丁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猪、牛等。目前常流行的是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亚型及B型病毒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据申广生院长介绍,“流感主要通过近距离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者通过咳嗽和打喷嚏等方式向周围环境排出流感病毒,正常呼吸、说话也可将含有病毒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支原体感染来势汹汹支原体感染是由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引起的,支原体并非细菌也非病毒,而是一类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1-3周,患者多以咳嗽、喉咙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引发肺炎。与流感类似,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对儿童和老年人的影响更加严重,容易引发并发症。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数据,目前全国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都有所上升,从9月份开始的三个多月时间内,基本上都处于高峰期状态。有不少专家发出警告,称今年可能是肺炎支原体流行的大年,尤其是儿童将成为主要受害者。一方面

  • 呼吸道疾病多发季 教你三招区分支原体肺炎和流感

    ,我国多地进入了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国家卫健委在召开新闻发布会时明确表示要密切关注支原体肺炎、流感等流行情况,警惕多种呼吸道疾病交互感染或共同流行。那么,该如何从症状上区分支原体肺炎、流感,避免混合感染呢?一、反复发热、咳个不停是支原体肺炎,高热不断、干咳少痰是流感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发热以中、高热为主,体温多为38℃-39℃,可以表现为反复发热,部分患儿发热可持续1-3周。同时,疾病早期患儿伴有剧烈的干咳,可表现为咳得停不下来、咳得面红耳赤,后期伴有咳痰表现。流感患儿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常在39℃-41℃徘徊,患儿表现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痰。二、喘息急促是支原体肺炎,呼吸无异常是流感观察患儿呼吸频率,一分钟内,患儿呼吸次数较高、呼吸急促则提示为支原体肺炎,患儿呼吸无明显异常则多为流感。三、伴有肌肉酸痛、吞咽困难是流感支原体肺炎患儿伴有头痛、咽喉肿痛等临床表现,全身症状不明显,流感患儿则表现为全身酸痛、肌肉肿胀且咽喉充血、肿胀,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但是,由于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各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染的情况也比较多见,因而在患儿出现不适症状时,最好及时到医院相关科室进行呼吸道标本检测,明确病原体后再对症用药。明确诊断为流感的患儿,通常可以在感染流感病毒48小时内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进行治疗,该药在服用后即可快速缓解高热、咳嗽、全身酸痛三大症状,并能够避免流感病毒二次传播。磷酸奥司他韦是《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版)》指南中推荐的首选治疗药物和预防药物,不仅抗流感的治疗作用明确,而且经研究证实,在密切接触流感患者后的48小时内规范服用该药,可有效降低流感发生几率,减少家庭成人和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之

  • 呼吸道疾病频发,“咳咳不休”怎么办?用对药物很关键

    进入11月,支原体肺炎高峰未过,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腺病毒、新冠感染等呼吸道疾病又进入高发期,感染人数持续增加。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咽干咽痛等症状。经过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虽已消失,但咳嗽却久咳不愈。呼吸道疾病频发下,该如何应对“咳咳不休”?感染呼吸道疾病,为什么会咳嗽?现代医学认为,咳嗽是人体本身的一个自我防御机制,是气道在有外来的病原菌或者异物入侵时,人体通过咳嗽把这些病原或者外来的异物排出气道。无论是普通感冒、流感,抑或是新冠感染,当呼吸系统受到病原体侵袭时,病毒和细菌进入人体后,会引发呼吸道广泛的炎症反应和呼吸道上皮损伤,使分泌物增多。因为炎症的刺激,分泌物的存在,影响到患者气道的正常通气功能,人体正是通过咳嗽将气管里的分泌物以及其它异物排出体外。专家表示,咳嗽本身不是病,它只是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用来帮助清理呼吸道。如果出现咳嗽咳痰的现象,不要着急立刻把咳嗽止住,针对咳嗽的原因进行治疗,才能“一劳永逸”,不再反复。咳嗽迁延不愈,找准病因很重要当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迁延不愈,通常称之为感染后咳嗽。除呼吸道病毒外,其他病原体如细菌、支原体等均可引起感染后咳嗽。专家介绍,感染后咳嗽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通常持续3-8周,胸部影像学检查无异常。此类疾病多为自限性,通常不必使用抗生素多能自行缓解,但对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感染后咳嗽,则需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对部分咳嗽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短期使用镇咳药、抗组胺药及减充血剂等。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而言,咳嗽往往也是常见症状。换季冷空气刺激呼吸道,导致人体内的神经分泌失调,进而造成支气管黏膜毛细

  • 警惕!今冬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织叠加“抱团流行” 做好“多病同防”中医药筑起“屏障”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的趋势比较明显。日前,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并且提出要坚持多病同防同治,密切关注肺炎支原体、新冠感染、流感等的流行情况。而对于广大普通家庭而言,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同时,如何避免盲目用药误区,为“多病同防”再添一层有效屏障?一起来了解。“抱团”来袭!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务必做好多病同防伴随入冬后天气转向寒冷,嗓子疼、咽痛、咳嗽、发烧……统统找上门来,一些医院的儿科呼吸科门诊已经人满为患。除了肺炎支原体感染、流感病毒感染等常见情况外,还包括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叠加感染。在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专家介绍,每年冬季都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常见的比如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比夏季和春季活跃,导致感染明显增加。根据我国国家流感中心实时监测流感活动情况,我国今年已经进入流感季,目前以甲型流感流行为主,也有乙型流感流行。此外,肺炎支原体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之一。北方地区秋冬季流行,南方地区则是夏秋季流行,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人群,肺炎支原体本身传播性强,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在学校和幼儿园等人群密集程度较高范围,病原体容易较快传播。近三年来,全球范围监测支原体感染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再结合肺炎支原体自身有其流行的规律,每3—7年出现周期性流行,因此今年儿童支原体肺炎已呈现流行趋势。在新冠疫情方面,发布会上中疾控专家介绍,今年8月下旬至今,全国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已连续10周下降,全国发热门诊、哨点医院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率均呈持续下降趋势。据悉,全球和我国的监测

  •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止咳祛痰平喘中成药需求转旺

    继话题「全国都在咽喉炎吗」之后,肺炎支原体肺炎多发又引发广泛关注。01呼吸道传染病高发肺炎支原体肺炎多发引关注有专家提醒道,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儿童支原体肺炎最典型的症状是发热、咳嗽,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咳嗽、咳痰,部分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喘息、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现,应高度警惕。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常用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与此同时,抗生素的耐药性、不良反应也需要注意。咳嗽是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病因复杂且涉及面广,临床上诊断不易明确。当呼吸系统受到病原体(比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支原体)侵袭时,黏膜下腺体会发生肿大,从而产生过多的黏液,激发人体的保护性反射将其咳出,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系列咳嗽、咳痰的症状。02中成药细分品类多样止咳祛痰市场涨势明显新冠疫情后,人们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升,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提升的双重作用下,中成药在医院市场的销售表现得到提振。中成药分为感冒清热类、滋补保健类、心血管药(不含高血压药)、止咳祛痰类、肌肉骨骼药、口腔咽喉类、胃肠用药、妇产用药、皮肤用药、泌尿用科等细分类别。新康界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等级医院中成药销售额470.2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1.2%,与化学药和生物药相比,中成药在等级医院药品销售额中的占比也得到明显提升。2023年第二季度,等级医院中成药销售额排名前十的品类中,止咳祛痰类药物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第一为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不含高血压),市场份额为26.5%,其次为肿瘤治疗及免疫调节用药,市场份额为11.2%。在零售药店市场,中成药的表现依旧亮眼。2023年第二季度,零售药店市场中成药销售额TOP10品类中,同比实现增长的有

  • 进入流行季,预防这些呼吸道感染你准备好了吗?

    近日,全国多地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同时伴随着冷空气的到来,流感也进入冬季流行期,提高呼吸道疾病认知,谨防支原体肺炎、流感叠加感染。什么是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简称支原体肺炎)指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积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支原体肺炎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但5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支原体肺炎和流感有何区别?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易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痛和全身不适。支原体肺炎和流感同为呼吸道感染,所以发热、咳嗽这些症状都有。但是流感全身症状更重,进展比较快,比方说高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这些症状表现比较明显。当然支原体肺炎也有一部分高热的病人,但是病程进展相对比流感慢一些,随着支原体感染的病程进程,会出现剧烈的、刺激性的干咳,这是和流感不一样的地方。可通过血清抗体检测、核酸检测等方法诊断支原体肺炎,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合并感染的患者较多,需要医生诊断鉴别,切忌自行盲目用药。关注飞沫传播,日常防护很重要支原体肺炎传播的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健康人吸入感染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的分泌物后,有可能被传染,因此,家庭成员之间有相互传染的可能性。还有一些感染者聚集的场所,比如医院、学校幼儿园等场所,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更高。比较难预防的场景是有些成年

  • 支原体肺炎频发霸榜“热搜”,小心流感趁虚而入“蹭”热度

    似乎一夜之间,全国各地的儿童都感染了支原体肺炎,各个地区的儿童医院呼吸科人满为患,治疗药品瞬间抢空,老师、家长更是严阵以待,恨不得拿个玻璃罩把孩子们给单独“罩”起来,生怕自己的学生、孩子一不小心就被传染。和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相同,支原体肺炎也是靠飞沫传播,虽然传染强度不可和流感病毒同日而语,但对于抵抗力较弱的儿童而言,依然颇具杀伤力。针对传染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日前通过了新的“防范和抵御新发威胁倡议”,将采用关注传播模式的方法来指导各国进行大流行规划,即更多关注传播方式而不是特定疾病,而该倡议的第一个模块主要就侧重于呼吸道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等。从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份倡议不难看出,在呼吸道传染病中流感病毒的“地位”始终不可撼动。而秋冬又是流感病毒较为“活跃”的时期,因而在防范支原体肺炎的同时,宝妈们也不能忽视对流感病毒的预防,尤其是正处在支原体肺炎康复期的儿童,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流感病毒很容易趁虚而入。从流感病毒的传播方式来看,流感患者以打喷嚏、咳嗽等以飞沫的方式将病毒散播于空气中造成的传播是最为广泛的,其次接触被流感患者体液污染的物体,如擦口水的手帕等也容易被传染,第三在密闭的空间中流感病毒也可以通过气溶胶的方式进行传播。由此可见,在流感高发季节,科学佩戴口罩随时遮掩口鼻,注意手部卫生随时进行手部清洁,减少去往人群密集场所是能够避免被流感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对于佩戴眼镜的儿童,还应在清洁眼睛片后及时洗手,并避免用手按揉眼睛。此外,一旦发现儿童身边出现流感患者,建议及时给儿童服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给予预防。奥司他韦是《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指南中更是将其

  • 科学备药抗病毒!多地疾控提醒:当心,这些呼吸道常见传染病

    近日,冷空气“发力”,多地气温下降,北京、安徽等地最低温已跌至个位数。时令深秋近,呼吸道病毒也在蓄势待发。云南、福州、重庆、江苏等地疾控部门发布健康提醒,呼吁广大市民、在校师生提高防病意识,加强健康防护,最大限度预防流感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侵害。当心,这些呼吸道常见传染病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以下呼吸道常见传染病要警惕: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40℃,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可有畏寒、发热,全身肌肉关节酸疼、乏力等全身症状明显,伴有食欲减退。常有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新冠病毒感染:潜伏期多为2~4天,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多为中低热、部分可为高热);部分可伴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少数患者病情持续发展、出现肺炎表现。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RSV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发生在人们的各个年龄段,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为主,年龄较大的儿童为辅,当成年人出现免疫力降低或出现缺陷时也会感染。RSV潜伏期通常为2-8天,向体外排毒可以持续1-3周。早期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上呼吸道症状。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近距离接触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有的还有皮疹、腹泻。人群对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及抵抗力低下的人群。降低呼吸道病毒感染风险,接种疫苗很重要每年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传染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疾病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专家提醒,尤其是医务人员等高

  • 三叶草生物涂凌飞:打造呼吸道疫苗产品组合 促进科技与医药产业正循环发展

    9月25日-27日,2023中国企业家太阳岛年会在哈尔滨举办,在26日举办的“医药产业与⽣物经济⾼峰论坛”上,三叶草生物资本市场及投资者关系负责人涂凌飞在圆桌对话时表示,三叶草生物深耕呼吸道疫苗领域,着力打造领先的呼吸道疫苗产品组合,帮助脆弱易感人群建立呼吸道免疫屏障,预防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助力减轻公共卫生的负担。三叶草生物资本市场及投资者关系负责人涂凌飞据了解,三叶草生物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利用Trimer-Tag技术平台和制造能力来发现、开发和商业化新型疫苗和生物疗法。涂凌飞表示,借助三叶草自研的Trimer-Tag技术平台,三叶草生物能够不断创新打造丰富的研发管线。目前自研管线聚焦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候选疫苗(SCB-1019)已完成临床前开发,具有理想的免疫原性数据,很快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使得三叶草生物正在成为中国国产自研RSV疫苗第一梯队的开拓者之一。谈及三叶草生物疫苗管线发展,涂凌飞介绍,安全稳定的生产是疫苗厂商最应该守护的底线,三叶草在浙江长兴拥有商业化生产基地,多次通过中国GMP核查。这使得三叶草生物成为为数不多既拥有综合生物医药研发实力、全球临床试验经历、和多次成功的全球战略合作,还拥有相关技术路线的商业化生产基地和自有的商业化团队的本土创新型疫苗企业。“2015年以来,国家多个部委陆续发布医药研发相关政策,加大对医药创新、产业化技术平台的扶持力度,我们将继续在政府的全面大力支持下,坚持源头创新,做好本土生物医药创新力量的表率,加速我们自研的优质疫苗开发。”涂凌飞表示,三叶草生物作为港股上市的生物创新医药企业,从资本角度来讲它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三叶草用更多优质的创新疫苗造福大众,利用

    标签:
    2023-09-27
  • 夏秋换季,小心呼吸道疾病侵袭

    时值夏秋换季,虽然中午依旧有些炎热,但是早晚温差开始逐渐增大。每到这个时候,就会发现身边感冒的人变多了,医院和诊所出现发热、嗓子疼、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也开始增多。为什么换季时期感冒、流感高发?一方面,夏秋换季,天气开始凉爽,更适合病毒、细菌的生存、繁衍;另一方面,经过夏季的高温天气,人体能量消耗大、睡眠质量变差,抵抗力有所下降,加之此时气温变化快,更换衣服不及时,人体若不能适应就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不慎感冒后,应及时遵医嘱对症用药治疗,如临床常用的连花清瘟,可广谱抗病毒、抑菌抗炎,有效缓解感冒、流感、新冠引起的发烧、鼻塞流涕、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到以下四点,在这季节更替的时期,尽量避免感染呼吸道疾病。一、适当加减衣物。换季时期温差大,早晚时段体感偏凉,外出时可穿件薄外套,待中午气温高时脱掉外套。二、及时开窗通风。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既能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又能抑制病菌的滋生。注意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关窗,避免着凉。三、调整作息解秋乏。立秋之后,人们常常会伴有“秋乏”,秋乏会导致白天昏昏欲睡、晚上反而难以入眠或睡眠质量差,影响人体免疫力。缓解秋乏,注意早睡早起、适当午休。四、调整饮食防秋燥。秋季天气变得干燥,容易导致呼吸道干燥,会影响到呼吸道黏膜的功能。因此要多喝温水,多吃水果,适当食用银耳、百合等清热滋润的食物,少食辛辣、烧烤类食品。

  • 夏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你想要的呼吸健康知识都在这里

    “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段。这样的天气下,仍有不少人受到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困扰,夏季为什么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7月21日上午,由以岭药业连花品牌联合《医路有你》共同推出的知感冒防流感全民科普公益行-CCTV健康大讲堂全国公益巡讲活动走进昆明,在一心堂大药房的支持下,特邀第四届全国“白求恩式好医生”、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杜义斌教授,从夏季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原因和特点、防治手段等多个角度展开科普,为观众带来一场实用性强、趣味性高的健康知识盛宴。本次巡讲全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医路有你(央视频号)、央视三农全媒体平台进行直播,活动现场干货满满,观众反响热烈!CCTV健康大讲堂活动现场杜义斌教授指出,夏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诱发因素,季节特点明显。首先,夏季呼吸道疾病的一大病理因素是体内多热多湿:这主要因为夏季温度高,人体排汗增多,容易造成人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导致内热;另外夏天气候潮湿,空气湿度大,导致体内多湿。“夏季人体易多热、多湿,并且高温环境中毛孔是张开的状态,这时候再吹空调或过度贪凉,外来风邪寒邪侵袭,容易形成‘寒包火’型感冒”。其次,夏季的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夏季食欲降低,饮食不规律,喜喝冷饮,会导致脾胃脆弱;高温天气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以及缺乏运动等都会引起正气不足,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人体更容易患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杜义斌教授现场科普(右)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夏季呼吸道疾病?杜义斌教授给出专业指导:除了做好日常防护,还要防内热,如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及时补充出汗流失的水分;少吃辛辣食物,饮食清淡,选择性地

    标签:
    2023-07-24
  • 澳门中医药传承发展论坛 | 连花清瘟应对呼吸道传染病有四大特点

    近日,由澳门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医药传承发展论坛暨专题学术讲座”在澳门成功举办,各地中医药行业专家齐聚,共同探讨中医药发展经验,见证中医药创新成果。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药发展在历经疫情考验后,加速了融合发展的步伐。而面对当前常态化防控下更多变的气候,感冒、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共存威胁,如何持续保证呼吸健康,仍是社会各界需长期关注的话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冯淬灵教授在会上作题为《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的报告,从后疫情时代人们面临新冠、流感等重大威胁切入,详述中医药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重大价值。冯淬灵教授在会上作《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主题报告。冯淬灵教授指出,中医药抗疫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公元前243年到公元1911年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共发生有史可查的瘟疫352场。在战胜瘟疫的过程中,中国传统医学没有一次缺席。当前,传承创新两千年中医药抗疫历史经验,应对后疫情时代的疫病威胁成为重大课题。冯淬灵教授表示,汇聚三朝名方创制的连花清瘟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等功效,其组方以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麻杏石甘汤宣肺泄热,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银翘散疏散外邪,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治疫证用大黄经验通俯泄肺、涤荡邪毒,又创新性地加入藿香、红景天,固护脾胃同时提升人体免疫力,增强人的抗病能力,巩固整体治疗效果。全方扶正祛邪兼顾,综合发挥“早期干预 整体治疗”防治结合的作用优势。药效学研究显示,连花清瘟对病毒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具有“系统干预”作用。它能够广谱抗病毒,可明显抑制SARS-CoV、SARS-CoV-2野生型及变异株、甲流、禽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同时还有抑菌抗炎、退热、止咳化痰和调节免疫、提高抗病康

    标签:
    2023-07-14
  • 春季儿童流感频发,可用连花清瘟对症治疗

    春季来临,冷暖交替,昼夜温差大,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尤其是流感容易在这个季节传播。流感的发病特点是起病急骤,容易引发全身症状,比如发热或者高热,还会有畏寒、肌肉酸痛等表现;另外流感病毒侵袭呼吸道,所以除了高热外,流感患儿还有可能会出现咳嗽、咽喉痛、流鼻涕、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针对小儿流感,应该如何治疗?临床建议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同时可发挥中医药治疗流感的独特优势。2020年发布的《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指南》明确表述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9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含流感病毒),中药治疗独具特色,临床使用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中指出:以发热、头痛、四肢酸痛、咽痛为主的小儿上感,推荐单独使用连花清瘟,可缓解咽痛、头痛、四肢酸痛症状,缩短退热时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发行的《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儿科疾病分册》中,也将连花清瘟列为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热毒袭肺证的推荐用药。为什么推荐连花清瘟针对流感治疗呢?从中医角度来说,流感属于“温病”范畴,发病时咽红、轻咳,是体内蕴积热毒反应在上呼吸道的表现;有的患儿一开始就表现为发热或高热、嗓子疼、咳嗽,更是热毒蕴结体内、袭击于肺的表现。连花清瘟组方中汇聚了三个朝代治疗外感热病流行的著名方剂,汉代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清代的银翘散以及明代治疗温病常用药大黄。其中麻黄、薄荷可以发散外邪;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可以治疗嗓子痛;大黄可以清肺泄热,让患者体内蕴积的火毒通过大便排出。整个药方组合针对的是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这样一个外感热病的症候群,协同发挥抗炎、抗病毒、止咳平喘、增强机体免疫作用。多项实验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对甲型流感病毒(H1N

    标签:连花清瘟
    2023-02-28
  • 春节前后,熬夜、饮食不规律,乳腺增生成高发疾病?

    “亲情大于天,难得喜团圆”,36岁的李女士忙完单位工作,又为迎接远道而来的亲人准备团圆饭,日夜劳累本就心力交瘁,又因为一件小事跟爱人拌嘴,连日来心情烦躁,还出现了胀痛、刺痛,无意中摸到左乳上方有一肿块,且隐隐作痛,月经前疼痛就更严重了,经检查确诊为乳腺增生,心中焦虑到彻夜失眠。乳腺增生很常见,忍忍就过去了?春节本是阖家团圆、其乐融融的节日,但很多人年底体检时却发现自己患有乳腺增生。在很多女性看来,生气会导致乳腺增生,但自己明明很少生气,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怎么会得这个病?事实上,生气只是致病的一个原因,春节前后乳腺增生高发,还和下面这三个习惯有着紧密关联。第一是饮食不规律,过新年,吃吃喝喝原本是件开心的事,殊不知若是暴饮暴食过了头,也会出现健康危机。如果长时间暴饮暴食、高热量饮食,高胆食物中的胆环氧化物,会对乳腺细胞造成损伤,使类激素在细胞内沉积而引起乳腺增生。而且高脂肪食物还可促进内源性脂肪合成,影响体内激素的代谢平衡,导致雌激素水平的升高或不恒定,加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症状。第二是作息不规律,春节前后熬夜是常态,但长时间熬夜会使内分泌出现紊乱,自身的免疫力也会降低,进而就会增加各种疾病的风险。据相关的研究显示,长期熬夜的女性比常人患有乳腺增生的概率高出70倍,这是因为熬夜时正常生物钟被破坏,导致体内雌激素等激素分泌异常,长时间作用于敏感的乳腺组织,诱导乳腺腺体大量增生。第三是多次人流会导致乳腺增生,有资料表明,初产时年龄超过30岁、从未生育、产后不哺乳、流产次数多、过少等女性,乳腺增生的发病率较高。有统计资料显示,人工流产诱发乳腺病的占40%左右。新一代中成药干预乳腺增生有良策数据显示,乳

    标签:乳结泰胶囊
    2023-01-18
  • 中医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优势在早期干预和扶助正气

    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肺病科张常喜主任医师目前,又进入了新冠病毒流行期,也到了流感病毒高发的季节,二者的传播途径均为呼吸道飞沫传播。流感与普通感冒相比,传染性强,症状也更严重,感染流感病毒后通常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较轻,而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且发病后可出现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并发症。特别是对老年人、儿童及慢性病人群风险更大,了解科学的防治方法就变得非常关键了。其实,我们的古人早就对传染病有过记载,将其归属于“疫病”“瘟疫”范畴。古代文献中还将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的也归属于疫病范畴。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历代医家对于疫病的病因病机、传变、防治以及预后等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因而中医在历代瘟疫治疗中发挥了有效作用。现在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古人的防疫方法。历代以来,对于疫病的防治无不以政府、医者、人民群众三者协同一心,共同抗疫以取得疫情的有效控制。对于未发病的患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意思就是说啊,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等到乱事已经发生了再来治理,治病也是这样的原理,不要等病入膏肓了再四处求医。所以在我们面临着流感、新冠肺炎等多重风险的当下,为了切断人传人、物传人、环境传人的传播途径,我们更要注重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式场所来达到“气”的目的。中医有“须预服药及为方法以防之”,中药对预防流感有很好的疗效。当出现发热、咳嗽、咽喉痛、头痛、肌肉痛、畏寒、寒战、疲倦、食欲减退、呕吐、腹痛、腹泻等流感症状时,注意监测自己体温的同时可以在早期服用健补脾肺、益气固表、宣肺清

    标签:连花清瘟
    2022-12-19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尾页
推荐文章
  • 西普报告|政策驱动下的产业变迁

    2024年8月10日,第十七届健康产业生态大会——2024西普会在海南博鳌盛大开幕,大会主题为“承压前行——从存量走向增量的破与立”。当天上午,中康科技副总
  • 京万红软膏可以祛疤吗,好不好用?

    对于外伤来说,很多人都很关心伤口恢复会不会留疤的问题,京万红软膏是一款家庭常备的用于治疗烫伤和创伤的外用药品。但对于一些不了解它的患者,往往
  • 术后伤口不愈合怎么办,应该怎么治疗?

    对于热爱公路骑行的赵先生来说,上周末的意外摔倒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36岁的他,正值壮年,热爱运动,却不料在骑行中受伤,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然而
  • 四美金牌短视频大赛10强震撼出炉!

    博鳌海岛森林酒店,一场聚焦医药行业创新与发展的盛会——中国医药四美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五季金牌短视频大赛总决赛,在众人的期待中拉开帷幕。特别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