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专业药房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谈判药品的供应保障范围,并施行与医疗机构统一的支付政策。该政策的出台对我国专业药房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专业药房,即DTP(Direct to Patient)药房。美国专业药房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较早,随着患者需求及政策环境而不断变化,目前已形成相对成熟的体系,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我国专业药房建设起步于21世纪初,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由于中美医药市场环境、政策等不同,两国专业药房的发展特点存在差异。 专业药房是普通零售药店进阶版 所谓专业药房模式,即药店获得制药企业产品经销权,患者在医院获得处方后,从药店直接购买药品并获得专业指导与服务的模式。 区别于以出售OTC药品为主的传统普通零售药店,专业药房主要销售专业药物、新特药、自费药等,并配备执业药师提供专业指导及服务,是零售药店的进阶模式。专业药房完整串联了药品供给端(制药企业)、处方端(医院)及需求端(患者),并结合药品配送物流端(流通企业),成为药品流通过程中的核心角色。 美国专业药房的全方位药学服务体系 在美国,专业药房为患者提供药品销售服务、药事咨询服务等全方位药学服务,包括处方药配送、临床医学服务,以及管理协调保险公司对患者的药品报销。其中,为患者提供的临床药学服务包含合理用药指导、建立患者档案、慢性病管理等,这些举措在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客户对医疗保险的忠诚度。为此,保险机构需要向药房支付“药事服务费”。 从市场格局来看,行业集中度高是美国专业药房的主要特征。美国药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