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他们的研究助我们感知世界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北京时间4日下午,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率先揭晓,美国科学家大卫·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因在感受温度和触觉方面的发现。  由此,2021年“诺奖周”正式开跑。作为最具威望的医学研究奖项之一,从历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名单中,也不难一探逾百年医学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他们的研究帮我们感知世界感受温度和压力】  诺贝尔奖官网称,我们感知热、冷和触觉的能力对于生存至关重要,并且是我们与周围世界互动的基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这些感觉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神经冲动是如何启动的,从而可以感知温度和压力?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大卫·朱利叶斯利用辣椒素(一种来自辣椒的刺激性化合物,可引起灼热感)来识别皮肤神经末梢中对热有反应的传感器。阿登·帕塔普蒂安使用压敏细胞发现了一类新型传感器,可以对皮肤和内部器官中的机械刺激做出反应。这些突破性发现启动了密集的研究活动,使得我们对神经系统如何感知热、冷和机械刺激的理解迅速增加。  【百年奖项:“新的发现使生命更美好”】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1901年首次颁发,至今已走过120个年头。该奖项由瑞典的医科学院卡罗琳学院负责评选,是最权威的医学奖项之一。  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章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新的发现使生命更美好“,这也是该奖项的意义所在。  多年来,该奖项得主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寻找着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新方法,造福全人类。  从1901年贝林因发明白喉血清疗法起,到2020年因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哈维·阿尔特、迈克尔·霍顿和查尔斯&mid

    标签:诺贝尔
    2021-11-03
  • 零售卖超10亿的消化性溃疡药 这家湖南药企过评

      9月9日,NMPA官网发布最新一批药品获批信息,湖南方盛制药的奥美拉唑肠溶片获批通过一致性评价。奥美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的TOP1品种,受疫情和集采降价影响,2020年该品种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出现了下滑,但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却保持正增长态势。  图1:方盛制药本次过评的产品情况  来源:NMPA官网  图2:奥美拉唑在零售市场的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来源: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数据库  米内网数据显示,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奥美拉唑是唯一一个销售额破10亿元的治疗消化性溃疡药,2020年TOP5品种中仅有奥美拉唑保持正增长态势,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的销售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从过评情况来看,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已过评企业有5家,已被纳入第三批国家集中采购目录;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已过评企业有13家;而奥美拉唑肠溶片,早前山东新时代药业拿下过评,本次湖南方盛制药为第二家。  表1:湖南方盛制药已过评及在审的一致性评价情况  来源:米内网MED2.0中国药品审评数据库  截至目前,湖南方盛制药已过评/视同过评的产品有4个,涉及消化系统及代谢药以及心血管系统药物两个大类。此外,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头孢克肟片的一致性评价补充申请正在审评审批中,目前仅有两家企业过评,湖南方盛制药有望冲击第三家。  来源:NMPA官网、米内网数据库  审评数据统计截至9月8日,如有错漏,敬请指正。

    2021-11-03
  • 国家卫健委:我国已经实现5条技术路线临床试验的全覆盖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新冠疫情暴发,我国即部署了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5条技术路线,同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目前,我国已经实现5条技术路线临床试验的全覆盖。  郑忠伟介绍,灭活疫苗已有3款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上市批准,并正在国内开展大规模接种。2款获国家药监局同意紧急使用,同时也正在国外开展Ⅲ期临床试验,进展总体顺利。  腺病毒载体疫苗已有1款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上市批准,并正在国内开展大规模接种。3款已获得国家药监局Ⅰ、Ⅱ期临床试验批准,进展总体顺利。  重组蛋白疫苗已有1款获国家药监局同意紧急使用,其在国外开展的Ⅲ期临床试验已收集到足够病例数,正在进行期中分析,预计近期可申请附条件上市。此外,我国还有3款疫苗正在国外开展Ⅲ期临床试验,5款重组蛋白疫苗正在开展Ⅰ、Ⅱ期临床试验,进展总体顺利。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有1款正在开展Ⅱ期临床试验,同时正在协调赴境外开展Ⅲ期临床试验。  核酸疫苗中已有1款mRNA疫苗和1款DNA疫苗获国外Ⅲ期临床试验批准,预计相关研究可于近期启动。

    标签:临床试验
    2021-11-03
  • 奥赛康在研项目超70个!9个新药曝光 4个首仿在冲刺

      医药网9月7日讯 近日,奥赛康公布了2021上半年业绩,营业收入16.74亿元,同比增长11.43%,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5.39%。被业界称为“小恒瑞”的奥赛康一直以来注重研发,上半年研发投入超过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升至12.34%。在半年报中,奥赛康提到公司在研的项目已超过70个,重点聚焦小分子靶向创新药物、肿瘤免疫领域生物创新药。  独揽“亿级”抗真菌新品,8个产品中标国采迎放量  奥赛康已是国内PPI制剂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公司在肿瘤、耐药感染、慢性病等领域的新品陆续迎来丰收期,公司初步完成了从“首仿为主、仿创结合”向“创新药为主、高端首仿药为辅”的结构调整。  表1:2021至今奥赛康获批的新品情况  来源:米内网数据库、公司公告  2021上半年,奥赛康有5个新品批准上市,地拉罗司分散片、泊沙康唑注射液为国内首仿,此外还获得了泊沙康唑肠溶片的国内独家代理权,注射用达托霉素(0.35g)是国内独家规格,而注射用替莫唑胺为国产第二家。  泊沙康唑是默沙东的广谱抗真菌药物,被列入《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米内网数据显示,原研品种全球销售峰值在2018年达到7.42亿美元。进口的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泊沙康唑肠溶片、泊沙康唑注射液已获批进入国内市场,目前仅有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进入了国家医保谈判目录。2020年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进口的泊沙康唑销售额达2.8亿元,在疫情影响下增长率依然高达35.9%,从渠道来看,县级公立医院的占比开始逐渐增大。  奥赛康通过自主研发拿下了泊沙康唑注射液的批文,同时与上海宣泰药业合作获得了泊沙康唑肠溶片大陆地区的独家推广、商业及代理销售权。近年

    标签:奥赛康
    2021-11-03
  • $24亿抗炎抗风湿药!科伦抢缓释片首仿

      医药网8月23日讯 日前,CDE官网显示,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四川科伦药业以仿制3类报产的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片获受理。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枸橼酸托法替布全球销售额高达24.37亿美元;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和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销售额合计超过3亿元。托法替布仅有枸橼酸托法替布片上市销售,生产企业有辉瑞、正大天晴药业集团、齐鲁制药、湖南科伦制药等超过10家;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片并无企业获批。  资料显示,托法替布是辉瑞研发的全球首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小分子靶向JAK激酶抑制剂,2012年11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近年枸橼酸托法替布全球销售情况(单位:亿美元)  来源:米内网跨国上市公司销售库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枸橼酸托法替布全球销售额高达24.37亿美元;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和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销售额合计超过3亿元,其中,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增速超过200%,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超过150%。  来源:米内网一键检索  托法替布仅有枸橼酸托法替布片上市销售,生产企业有辉瑞、正大天晴药业集团、齐鲁制药、湖南科伦制药等超过10家;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片并无企业获批。  目前,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片有4家企业提交上市申请在审评审批中,其中,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四川科伦药业、上海宣泰医药|上海宣泰海门药业、齐鲁制药以仿制3类申报。从状态开始时间来看,齐鲁制药的时间最早。  来源:CDE官网、米内网数据库  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竞争格局数据库是覆盖全国293个地市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不含县乡村实体药店),对全品类进行连续监测的放大版城市实体药店数据库。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

    2021-11-03
  • 东阳光药1类新药来袭!剑指30亿市场

      医药网8月12日讯 8月10日,CDE官网显示,东阳光药的1类新药HEC93077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用于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及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抗痛风制剂销售额突破30亿元。2021年至今,东阳光已有6款1类新药获批临床。  1类新药HEC93077片拟用于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东阳光药现有产品线中,已拥有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2款抗痛风制剂。  米内网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及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抗痛风制剂市场规模持续攀升,2020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  受非布司他纳入集采影响,抗痛风制剂2020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增速明显放缓,而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销售额尚能保持两位数增长。  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抗痛风制剂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来源: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布局抗痛风创新药,研发进度靠前的有恒瑞医药的SHR4640片、海创药业的HP501缓释片、璎黎药业的YL-90148片等。  今年以来,东阳光药共有6款1类新药获批临床,包括HEC73077片、HEC116094HCl·3H2O片、HEC88473注射液、福瑞赛定片、盐酸伊非尼酮片及HEC93077片。  数据来源:米内网数据库、CDE  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竞争格局数据库是覆盖全国293个地市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不含县乡村实体药店),对全品类进行连续监测的放大版城市实体药店数据库。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

    标签:东阳光药
    2021-11-03
  • 加快新药上市的临床研究及申报策略

      医药网8月11日讯 在国家新药创新政策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参与新药研发,创新药获批数量增长显著。提高新药临床试验成功率,加快新药上市速度,做好新药临床研究一体化顶层设计、运营管控及申报上市等尤为重要。  临床研究一体化顶层设计  根据药物研发全流程关键节点,新药临床研究一体化顶层设计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临床研究前整体规划,该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临床研究策略;二是各环节的衔接,包括临床前研究与临床研究的衔接、临床各期试验之间的衔接;三是各个学科和专业间的协调沟通;四是管理制度的稳健和规范性;五是团队人员的高效执行力等。  临床研究运营管控  临床研究运营管控是保证顶层设计落地的手段。  临床试验从开题、合作方筛选、审查、启动入组至最后提交注册申报资料,共分为19个一级环节,67个二级环节,134个三级执行环节。要实现优质高效管理,需要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并按照流程划分不同计划等级。  临床研究运营管控的三要素为进度、成本和质量,进度指的是临床试验从开始到最终获批完成的进展;成本指的是投入的费用和资源;质量指的是完成的结果符合科学、、规范和申报要求的程度。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需要做好平衡,并根据不同阶段进行调整。  进度管控 开展临床试验的前提是完成遗传办申报、拿到遗传办批件。当前,遗传办申报工作主要依据的法规是《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国内创新药临床试验通常会涉及“采集审批”“国际合作审批/备案”“信息对外提供或开放使用备案”,关注的内容分别表现在临床试验人数是否超过500、合作方是否涉及外资、临床试验产生信息是否出境等。从项目立项、方案设计到临床试验具体实

    标签:新药上市
    2021-11-03
  • 中、美、德医学专家获得新发现 破解儿童ALL耐药复发难题

      医药网7月27日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化疗是治疗儿童ALL的主要手段。  记者26日获悉,中、美、德三国医学专家携手开展的研究取得新成果。他们发现,化疗药物巯嘌呤可能在相关患者中直接诱发耐药基因突变,使肿瘤细胞对多种其他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导致白血病复发。  该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杂志《Nature Cancer》在线发表。根据这项新成果,未来,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监测骨髓,尽早检测相关突变,以指导临床用药,筛选可能因 CAR-T等新兴疗法获益者的高危患者,对提高白血病精准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据国家卫健委儿童血液肿瘤重点实验室周斌兵团队介绍,尽管现阶段儿童ALL的五年生存率接近80%-90%,但是15%~20%患儿仍会复发,且复发后治愈率仅20%~50%。耐药复发是造成儿童ALL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破解儿童白血病耐药复发机制和优化治疗方案已成为这一领域临床和科学研究焦点。  周斌兵告诉记者,此前,白血病细胞如何获得耐药基因突变还不太清楚,主流观点有两种:其一、耐药基因突变在癌症发生时就已经以微小克隆的形式存在,在化疗过程中被药物筛选富集;其二、耐药基因突变在癌症发生时并不存在,而是在治疗过程中重新获得。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与化学生物学系、国家卫健委儿童血液肿瘤重点实验室周斌兵团队,美国圣述德儿童研究医院Jinghui Zhang团队,德国查理特大学医院Renate Kirschner-Schwabe团队合作开展的研究,综合分析了来自中、美、德三个国家众多ALL患者样本。  研究人员发现了复发ALL特有的巯嘌呤突变印记,该突变印记反映了化疗过程中相关遗传学变化历程。研究人员进

    标签:耐药
    2021-11-03
  • 9亿注射剂!扬子江拿下第3家过评

      医药网7月20日讯 7月16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扬子江上海海尼药业的米力农注射液以补充申请获批过评,成为该产品第3家过评的企业。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米力农注射液销售额超过9亿元。在此之前,该产品仅有南京健友生化制药和上海旭东海普药业两家以仿制4类报产获批,视同过评。  2021年07月16日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待领取信息发布  资料显示,米力农是一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类强心药,有扩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能降低心脏负荷,还能极好地改善肾脏和肌肉供血,临床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静脉治疗。  近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米力农注射液销售情况(单位:亿元)  来源: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米力农注射液由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研发,1987年11月首次在欧盟上市,同年12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米力农注射液销售额超过9亿元。米力农注射液有鲁南贝特制药、扬子江上海海尼药业、南京正大天晴制药、山东新时代药业等16家生产企业,其中,鲁南贝特制药的市场份额最大,超过60%,扬子江上海海尼药业排在第二位。  来源:米内网一键检索  一致性评价方面,在此之前,该产品仅有南京健友生化制药和上海旭东海普药业两家以仿制4类获批,视同过评。此次,扬子江上海海尼药业以补充申请获批,成为第3家过评企业。目前,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海南合瑞制药、湖南赛隆药业等4家的补充申请在审评审批中,江苏联环药业|扬州制药以仿制4类提交上市申请在审评审批中,获批后将视同过评。  资料来源:国家药监局官网、米内网数据库

    标签:扬子江
    2021-11-03
  • 灵北迎劲敌!正大天晴将拿下暴涨200%抗抑郁药首仿

      医药网7月16日讯 日前,正大天晴药业集团以仿制4类报产的氢溴酸伏硫西汀片进入行政审批阶段,有望获批,并视同过评。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和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氢溴酸伏硫西汀片合计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生产企业仅有灵北一家。其中,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增速最快,2020年超过200%。  资料显示,氢溴酸伏硫西汀片由灵北研发,是一种抗抑郁药物,主要用于成人重度抑郁症,2017年11月在中国获批上市。  近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氢溴酸伏硫西汀片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来源: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竞争格局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和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氢溴酸伏硫西汀片合计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生产企业仅有灵北一家。其中,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增速最快,2020年超过200%。  来源:米内网一键检索  目前,氢溴酸伏硫西汀片还有江苏豪森药业集团、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成都康弘药业等5家以新分类提交上市申请在审评审批中,获批后将视同过评。  资料来源:国家药监局官网、米内网数据库  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竞争格局数据库是覆盖全国293个地市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不含县乡村实体药店),对全品类进行连续监测的放大版城市实体药店数据库。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

    标签:正大天晴
    2021-11-03
  • 国产第3家!南京正大天晴拿下2亿止吐药阿瑞匹坦胶囊

      医药网7月5日讯 7月1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南京正大天晴的阿瑞匹坦胶囊以仿制4类报产获批,视同过评。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和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阿瑞匹坦胶囊合计销售额超过2亿元,默沙东的市场份额最大。  资料显示,阿瑞匹坦是一种神经激肽-1(NK-1)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是通过与NK-1受体结合来阻滞P物质的作用。该产品已被《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路临床应用指南》等欧美权威指南一致推荐作为预防高致吐性抗肿瘤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一线用药和推荐用药。  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阿瑞匹坦胶囊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来源: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竞争格局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和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阿瑞匹坦胶囊合计销售额超过2亿元,其中,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同比增长超过15%。  来源:米内网一键检索  在此之前,阿瑞匹坦胶囊生产企业仅有3家,2020年7月,齐鲁制药拿下首仿;今年5月,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获批上市。此次,南京正大天晴获批,成为第3家国产企业。值得一提的是,这3家国产企业均是以仿制4类报产获批,视同过评。目前,该产品有四川海思科制药|Glenmark Pharmaceuticals Ltd.以进口5.2类报产在审评审批中。  资料来源:国家药监局官网、米内网数据库

    标签:正大天晴
    2021-11-03
  • 中国专家历时5年自主研发的肺癌靶向药获批上市

      医药网6月30日讯 记者29日获悉,由中国专家历时5年自主研发的创新1.1类新药赛沃替尼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此前被称为“世界难题”的相关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据悉,“赛沃替尼”在中国获批上市的同时,在欧美其他诸多国家的相关临床研究也正在如火如荼开展。这意味着,赛沃替尼不仅填补了中国国内此类靶向药的空白,并有望成为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肺癌靶向创新药物。  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告诉记者,赛沃替尼将给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希望。据介绍,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驱动基因,这类肺癌患者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术后肿瘤容易转移。其治疗一直存在困境,以往只能使用传统化疗,但患者总生存期只有8.1个月,是世界性难题。  陆舜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早在2015年,他就注意到了MET这个难治靶点。2016年11月开始,陆舜领衔开展了一项中国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旨在评估“赛沃替尼治疗相关类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该项临床试验在全国32家中心吸纳患者入组,客观缓解率高达49.2%,无进展生存期达6.8个月,最长生存时间已经超过4年。  如今已经72岁的沈先生是该项临床研究的第一位入组患者。2017年,沈老伯确诊后,医生快速给他进行了化疗,效果却不理想。彼时陆舜领衔的“赛沃替尼”相关临床研究启动,沈先生进入临床研究后,仅服药1个月,转移灶就缩小到2.4公分。服药3个多月,该转移灶进一步缩小至1.8公分。此后服药四年多,肿瘤就始终维持在这个大小。现在,老伯的病情很稳定,只要定期来医院复查就可以了。  从逾8个月的生存期到如今超过4年,陆舜教授领衔的“赛沃替尼&rdquo

    标签:肺癌靶向药
    2021-11-03
  • 突破!美国FDA加速批准阿尔茨海默病创新疗法!

      医药网6月11日讯 当地时间6月7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通过加速批准途径批准了Aduhelm(aducanumab)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这是自2003年以来美国FDA批准的首个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型疗法。  更为重要的是,Aduhelm是首个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即大脑中存在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治疗药物。事实上,阿尔茨海默病作为药物研发的重灾区,多个在研疗法在后期临床试验中 “折戟沉沙”,Aduhelm作为首个获批上市的靶向Aβ的疗法,将会给这一细分领域的药物创新带来信心。  监管认可临床获益  加速批准支持上市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种退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会损害患者的思维能力、记忆力和行为独立性,并且会导致患者过早死亡,患者从疾病早期进展至重度平均仅需4至5年。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无法被阻止或延迟,正在快速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健康危机,为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作为美国第六大死亡原因,阿尔茨海默病在美国有超过600万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数字预计将会增长。  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研究并非一帆风顺,自2000年以来,已有200多种阿尔茨海默病候选药物临床试验失败,失败率高达99%。一直以来,Aduhelm的研发历程都吸引着媒体、患者、监管机构等众多群体的注意。  Aduhelm(aducanumab)是一款研究用人单克隆抗体,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针对因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轻度认知障碍和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相关临床研究数据显示,Aducanumab有望影响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减缓认知和功能的衰退,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进行个人理财、家务活动(如打扫卫生、购物和洗衣服)和独自出门旅行。一旦获批,Aducanumab将成为首个显著改变

    2021-11-03
  • 中国自主研发的ADC新药获批上市 用于胃癌治疗

      医药网6月11日讯 记者10日从烟台开发区管委会获悉,由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中国首个原创性抗体偶联药物(ADC)新药——维迪西妥单抗获得中国药监局上市批准。  胃癌是中国第二大癌症,2020年新增患者约47万人。维迪西妥单抗适用于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的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治疗,为胃癌精准靶向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据悉,ADC药物由单克隆抗体、连接子和小分子细胞物偶联而成,兼具抗体靶向性和小分子药物的杀伤性,能完成对癌细胞的精准打击,是全球抗肿瘤药物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  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与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巴一共同牵头开展的维迪西妥单抗治疗胃癌的注册性临床试验显示,对于127名曾接受过二线化疗治疗的HER2中高表达的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其客观缓解率达到24.4%,中位总生存时间达到7.9个月。  维迪西妥单抗获批,打破了ADC药物领域无原创国产新药的局面,是中国自主创新生物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近年来,山东烟台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崛起,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荣昌生物是烟台生物医药企业的杰出代表。(完)

    标签:胃癌
    2021-11-03
  • 中药1类新药迎井喷,人福、康缘…12个重磅冲刺上市!

      10月9日,康缘药业提交了九味疏风平喘颗粒的新药临床申请,这是今年第37个申报的中成药1类新药。近四年,中成药1类新药的申报情况呈现暴增态势:2018年有2个产品申报临床,2019年申报数量为0,2020年有5个产品申报上市、9个产品申报临床,2021年至今有7个产品申报上市、30个产品申报临床……随着国内药企研发实力不断提升,化学创新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在医保的护航下迅速占领市场高地,中药创新药的爆发时代也将来临。  12个1类新药冲刺上市,千亿市场格局将重塑  米内网数据显示,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成药的市场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呼吸系统疾病用药一直以来是两大重要治疗领域,2013年合计的份额已接近55%,2017版国家医保目录首次对部分中药注射剂限定了使用范围后,两个大类中多个重磅注射剂销售额开始跳水,2020年两个大类合计市场份额下滑至47.62%。  而在中成药市场七个销售规模超百亿的大类中,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以及泌尿系统疾病用药的市场占比则逐年走高,潜力不容小觑,2020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上述3个百亿市场位次上升至了TOP3、TOP5、TOP6,市场份额分别为9.79%、8.24%、7.66%。  表1:2020年至今申报上市的中成药新药情况  来源:CDE官网、米内网数据库  注:部分适应症通过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至今共有12个中成药1类新药申报上市,目前相关受理号均在审评审批中,从分类情况来看,主要涉及七个大类。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依然备受热捧,康缘药业近日在回复投资者疑问时提到,银翘清热片正处于CDE审评意见的答复阶段,冲刺上市在即;而在潜力领域泌尿系统疾病用药

    标签:中药
    2021-11-03
  • 零售卖超10亿的消化性溃疡药 这家湖南药企过评

      9月9日,NMPA官网发布最新一批药品获批信息,湖南方盛制药的奥美拉唑肠溶片获批通过一致性评价。奥美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的TOP1品种,受疫情和集采降价影响,2020年该品种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出现了下滑,但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却保持正增长态势。  图1:方盛制药本次过评的产品情况  来源:NMPA官网  图2:奥美拉唑在零售市场的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来源: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数据库  米内网数据显示,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奥美拉唑是唯一一个销售额破10亿元的治疗消化性溃疡药,2020年TOP5品种中仅有奥美拉唑保持正增长态势,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的销售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从过评情况来看,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已过评企业有5家,已被纳入第三批国家集中采购目录;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已过评企业有13家;而奥美拉唑肠溶片,早前山东新时代药业拿下过评,本次湖南方盛制药为第二家。  表1:湖南方盛制药已过评及在审的一致性评价情况  来源:米内网MED2.0中国药品审评数据库  截至目前,湖南方盛制药已过评/视同过评的产品有4个,涉及消化系统及代谢药以及心血管系统药物两个大类。此外,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头孢克肟片的一致性评价补充申请正在审评审批中,目前仅有两家企业过评,湖南方盛制药有望冲击第三家。  来源:NMPA官网、米内网数据库  审评数据统计截至9月8日,如有错漏,敬请指正。

    2021-11-03
  • 奥赛康在研项目超70个!9个新药曝光 4个首仿在冲刺

      医药网9月7日讯 近日,奥赛康公布了2021上半年业绩,营业收入16.74亿元,同比增长11.43%,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5.39%。被业界称为“小恒瑞”的奥赛康一直以来注重研发,上半年研发投入超过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升至12.34%。在半年报中,奥赛康提到公司在研的项目已超过70个,重点聚焦小分子靶向创新药物、肿瘤免疫领域生物创新药。  独揽“亿级”抗真菌新品,8个产品中标国采迎放量  奥赛康已是国内PPI制剂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公司在肿瘤、耐药感染、慢性病等领域的新品陆续迎来丰收期,公司初步完成了从“首仿为主、仿创结合”向“创新药为主、高端首仿药为辅”的结构调整。  表1:2021至今奥赛康获批的新品情况  来源:米内网数据库、公司公告  2021上半年,奥赛康有5个新品批准上市,地拉罗司分散片、泊沙康唑注射液为国内首仿,此外还获得了泊沙康唑肠溶片的国内独家代理权,注射用达托霉素(0.35g)是国内独家规格,而注射用替莫唑胺为国产第二家。  泊沙康唑是默沙东的广谱抗真菌药物,被列入《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米内网数据显示,原研品种全球销售峰值在2018年达到7.42亿美元。进口的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泊沙康唑肠溶片、泊沙康唑注射液已获批进入国内市场,目前仅有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进入了国家医保谈判目录。2020年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进口的泊沙康唑销售额达2.8亿元,在疫情影响下增长率依然高达35.9%,从渠道来看,县级公立医院的占比开始逐渐增大。  奥赛康通过自主研发拿下了泊沙康唑注射液的批文,同时与上海宣泰药业合作获得了泊沙康唑肠溶片大陆地区的独家推广、商业及代理销售权。近年

    标签:奥赛康
    2021-11-03
  • $24亿抗炎抗风湿药!科伦抢缓释片首仿

      医药网8月23日讯 日前,CDE官网显示,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四川科伦药业以仿制3类报产的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片获受理。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枸橼酸托法替布全球销售额高达24.37亿美元;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和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销售额合计超过3亿元。托法替布仅有枸橼酸托法替布片上市销售,生产企业有辉瑞、正大天晴药业集团、齐鲁制药、湖南科伦制药等超过10家;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片并无企业获批。  资料显示,托法替布是辉瑞研发的全球首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小分子靶向JAK激酶抑制剂,2012年11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近年枸橼酸托法替布全球销售情况(单位:亿美元)  来源:米内网跨国上市公司销售库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枸橼酸托法替布全球销售额高达24.37亿美元;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和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销售额合计超过3亿元,其中,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增速超过200%,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超过150%。  来源:米内网一键检索  托法替布仅有枸橼酸托法替布片上市销售,生产企业有辉瑞、正大天晴药业集团、齐鲁制药、湖南科伦制药等超过10家;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片并无企业获批。  目前,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片有4家企业提交上市申请在审评审批中,其中,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四川科伦药业、上海宣泰医药|上海宣泰海门药业、齐鲁制药以仿制3类申报。从状态开始时间来看,齐鲁制药的时间最早。  来源:CDE官网、米内网数据库  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竞争格局数据库是覆盖全国293个地市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不含县乡村实体药店),对全品类进行连续监测的放大版城市实体药店数据库。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

    2021-11-03
  • 东阳光药1类新药来袭!剑指30亿市场

      医药网8月12日讯 8月10日,CDE官网显示,东阳光药的1类新药HEC93077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用于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及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抗痛风制剂销售额突破30亿元。2021年至今,东阳光已有6款1类新药获批临床。  1类新药HEC93077片拟用于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东阳光药现有产品线中,已拥有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2款抗痛风制剂。  米内网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及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抗痛风制剂市场规模持续攀升,2020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  受非布司他纳入集采影响,抗痛风制剂2020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增速明显放缓,而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销售额尚能保持两位数增长。  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抗痛风制剂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来源: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布局抗痛风创新药,研发进度靠前的有恒瑞医药的SHR4640片、海创药业的HP501缓释片、璎黎药业的YL-90148片等。  今年以来,东阳光药共有6款1类新药获批临床,包括HEC73077片、HEC116094HCl·3H2O片、HEC88473注射液、福瑞赛定片、盐酸伊非尼酮片及HEC93077片。  数据来源:米内网数据库、CDE  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竞争格局数据库是覆盖全国293个地市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不含县乡村实体药店),对全品类进行连续监测的放大版城市实体药店数据库。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

    标签:东阳光药
    2021-11-03
  • 加快新药上市的临床研究及申报策略

      医药网8月11日讯 在国家新药创新政策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参与新药研发,创新药获批数量增长显著。提高新药临床试验成功率,加快新药上市速度,做好新药临床研究一体化顶层设计、运营管控及申报上市等尤为重要。  临床研究一体化顶层设计  根据药物研发全流程关键节点,新药临床研究一体化顶层设计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临床研究前整体规划,该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临床研究策略;二是各环节的衔接,包括临床前研究与临床研究的衔接、临床各期试验之间的衔接;三是各个学科和专业间的协调沟通;四是管理制度的稳健和规范性;五是团队人员的高效执行力等。  临床研究运营管控  临床研究运营管控是保证顶层设计落地的手段。  临床试验从开题、合作方筛选、审查、启动入组至最后提交注册申报资料,共分为19个一级环节,67个二级环节,134个三级执行环节。要实现优质高效管理,需要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并按照流程划分不同计划等级。  临床研究运营管控的三要素为进度、成本和质量,进度指的是临床试验从开始到最终获批完成的进展;成本指的是投入的费用和资源;质量指的是完成的结果符合科学、、规范和申报要求的程度。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需要做好平衡,并根据不同阶段进行调整。  进度管控 开展临床试验的前提是完成遗传办申报、拿到遗传办批件。当前,遗传办申报工作主要依据的法规是《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国内创新药临床试验通常会涉及“采集审批”“国际合作审批/备案”“信息对外提供或开放使用备案”,关注的内容分别表现在临床试验人数是否超过500、合作方是否涉及外资、临床试验产生信息是否出境等。从项目立项、方案设计到临床试验具体实

    标签:新药上市
    2021-11-03
  • 首页
  • 上一页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下一页
  • 尾页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