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眼健康“加油”你真的吃对了吗?别再选叶黄素酯啦!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不离机”已经是普遍现象,生活中的低头族比比皆是。然而,电子产品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和愉悦的同时,危害也悄然而至,比如导致眼睛出现干涩、酸胀、视力模糊,甚至视力下降的情况。因此,爱护眼睛成为人们不可小觑的话题。想要保护眼睛,先从吃够充足的叶黄素开始吧!叶黄素是眼睛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它可以保护我们的眼睛,防控近视,缓解视力的疲劳。但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叶黄素酯的产品,这让很多人在选择上有些困惑,叶黄素和叶黄素酯到底该怎么选?今天我们就告诉你,叶黄素酯和叶黄素的区别在哪里。叶黄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本身是一种抗氧化物,也是构成人眼视网膜黄斑区域的主要色素。而叶黄素酯是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脂肪酸酯,为深红棕色细小颗粒。具体来说,二者在以下方面表现出差异。一、从来源和存在看叶黄素可以在日常饮食中获取。根据USDA-NCC 膳食中类胡萝卜素数据库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人群日常摄食所摄入的 80%叶黄素和13%玉米黄素都是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即游离型)的形式,而不是酯化形式。并且,在人体眼睛、皮肤、大脑、母乳等组织和部位中自然存在是叶黄素,也不是叶黄素酯。二、从人体吸收看叶黄素酯的分子比叶黄素的分子大将近1倍,而小分子才更容易吸收。叶黄素进入肠胃后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叶黄素酯在人体内必须先水解成游离的叶黄素,然后才能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在人体中,叶黄素酯在小肠中经胆汁和胰脂酶工作作用,生产游离态的叶黄素,经小肠黏膜吸收。此外,两者服用相同剂量时,可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叶黄素是叶黄素酯的2倍。也就是说要想在人体中达到相同的效果,叶黄素酯的用量就是叶黄素用量的两倍,成本更高。三、从生物利用度看生物利用度

    标签:叶黄素
    2022-05-09
  • 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创立中医络病学新学科 ——记吴以岭院士络病理论研究历程

    学科是科学的分支,学科发展是科学发展进步的基础。中医络病学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独特组成部分,由吴以岭院士带领的多学科科研团队,围绕重大疾病需求,将传承创新中医原创理论与前沿交叉学科相融合,系统构建了络病理论体系,创建并发展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中医络病学。纵观两千余年络病学说发展史仅形成三个里程碑发展,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首次明确提出“络”的概念,奠定了络脉与络病的理论基础;二是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作为外感疾病及内伤疾病的辨治总纲,“络病证治”微露端倪;三是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但始终未形成系统理论,因此清代医家喻嘉言提出“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叶天士也感叹“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可惜的是后世关于络脉治疗虽有验案,但并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络病学说体系,成为历史留给当代中医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命题。遵循两千多年中医药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吴以岭院士践行了“理论-临床-科研-教学-产业”五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和“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成为新时期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的典范。(1)在理论创新方面,首次系统构建“络病证治”,形成了围绕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和围绕神经、内分泌、免疫类疾病的“气络学说”两大学科分支方向,先后出版《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专著,为络病学科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在临床实践方面,建成现代化综合性、非营利性三级甲等中医院——河北以岭医院,其中吴以岭院士创建的心血管病科列为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区

    2022-04-28
  • 连花清瘟的前世今生

    流感和新冠肺炎都属于“瘟疫”范畴。据记载,从西汉到清代的两千年中,至少发生了300多次大规模的瘟疫,两千多年来中医药在与抗击疫病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连花清瘟是荟萃了两千年中医药抗疫的“三朝名方”,经过规范化现代研发流程,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审核批准的专利中药,历经非典、流感、新冠三大疫情,对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30次列入了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权威单位发布的专家共识或诊疗方案及指南,是国家医保目录甲类、国家基药目录品种,连花清瘟治疗流感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花清瘟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连花清瘟的前世——荟萃两千年中医药抗疫“三朝名方”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麻杏石甘汤东汉末年瘟疫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场面相当悲惨。医圣张仲景把自己治疗瘟疫取得显著效果的认知和经方写成《伤寒论》,创制了麻杏石甘汤、白虎汤等治疗瘟疫的名方。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的中医治疗方药中都可以见到麻杏石甘汤,基本占到了诊疗方案推荐的中医方药数量的一半,而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90%以上的有效率也充分反映了麻杏石甘汤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明代吴又可《温疫论》大黄明代是灾荒瘟疫的多发期。“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甚至到了“丁尽绝,无人收殓”的地步。防治传染疾病的医之大家吴又可,创立了瘟疫防治学说,领先西方世界200年,对后世瘟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总结出了治疗瘟疫用大黄驱邪外出,先证用药,截断病势,防止病情恶化的经验,在《温疫论》中提出治疗瘟疫“下不厌早,下不厌频,驱邪务尽”的理论,这里的“下”就是泻下,

    标签:连花清瘟
    2022-04-27
  • 妈妈们为什么那么容易神经衰弱?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我们习惯了对妈索取,却往往忽略了她们坚强外表下脆弱的一面。生活中稍加留意便会发现,很大一部分妈妈存在着失眠、多梦、头晕等问题,并且经久难愈。其实,这些都与神经衰弱有关。母亲节到来之际,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主任中医师董敬凯教授做客腾讯健康名医直播间,帮我们解读了什么是神经衰弱、妈妈们为什么容易神经衰弱,一起帮她们解决失眠难题。失眠是妈妈们神经衰弱最大困扰在讲解神经衰弱的发病时董敬凯教授表示,神经衰弱属于神经症,是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出现的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现象,患者在兴奋的同时又会经常感到衰弱、精力不足、脑力迟钝、肢体无力、困倦思睡,但又入睡难、多梦、易醒即使充分休息也不足以改善其疲劳感。各年龄段的妈妈们因不同原因成为神经衰弱的一大高发人群。职场妈妈要兼顾工作和家庭,大多会占用睡眠时间或因压力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其中一些宝妈还要在夜间照顾孩子打破了睡眠节律,都会影响睡眠,更年期女性则是因为这个时期体内雌激素分泌波动引发了失眠,另外中老年女性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也会有失眠、头晕、健忘等症状。长期睡眠质量不佳使得妈妈们神经衰弱,神经衰弱又会加重失眠,失眠成为妈妈们神经衰弱最大的困扰。很多妈妈都有着入睡困难的烦恼,甚至会因为一些轻微的响声、微弱的光线睡不着,以致心情更加烦躁;睡着之后还会出现多梦、易惊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的情况;还有一些妈妈会感觉睡眠很浅,似乎整夜都未曾睡着。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一系列的睡眠问题带来的是第二天萎靡不振、头晕、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低,还会影响机体免疫力,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妈妈们为此而担心、苦

    2022-04-26
  • 惊呆!脂肪还有不同颜色?

    糖友们最痛恨的可能就是脂肪了,它不仅会使我们的体型变差,出现水桶腰、大象腿等肥胖身材,还会导致糖尿病或糖尿病加重等。糖友们想改变肥胖对糖尿病的影响,需要认识脂肪的种类和不同脂肪对糖尿病的影响。我们了解什么是“好脂肪”什么是“坏脂肪”,对糖尿病的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作用。人体脂肪主要有三种1.白色脂肪2.棕色脂肪3.米色脂肪白色脂肪——导致肥胖的真凶。我们身体可以摸得到的“肥肉”大多是因为白色脂肪导致的,它分布在体内皮下组织和内脏周围。主要作用就是收集体内多余的能量。堆积在皮下组织的“肥肉”很容易分辨,但是藏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要更警惕。它们威胁着人体健康,会引起一系列的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所以糖友们都要警惕“内胖”。棕色脂肪——妈妈最好的礼物体内棕褐色的脂肪被称为棕色脂肪,它是“卡路里燃烧的小火炉”。棕色脂肪是负责分解白色脂肪的,因其燃烧脂肪的能力惊人,所以减肥、糖尿病、代谢等议题都能和它扯上关系,也被称为“好脂肪”。棕色脂肪细胞内含有大量产热的线粒体,线粒体含有丰富的铁,这就是棕色脂肪颜色的来源。但是棕色脂肪只有在新生儿身上含量多,主要分布在肩胛间区、腋窝及颈后部等位置,帮助维持体温。这也是妈妈给孩子最好的出生礼物。非常可惜的是,随着年龄增加,棕色细胞是会逐渐消失的。成年后,就只剩少量棕色脂肪细胞了。米色脂肪——两种脂肪的米色脂肪为白色脂肪与棕色脂肪的中间表型,大部分混在白色脂肪里,由白色脂肪褐变(褐化)产生,其形态、功能与棕色脂肪细胞相似,又称为棕色样脂肪。控制血糖的关键——棕色脂肪可见棕色脂肪是货真价实的“好脂肪”,还可以降低一些疾病的患病风险。相关研究表明:棕色脂肪含量

    标签:津力达颗粒
    2022-04-25
  • 睡眠不足和心律失常互相影响以岭药业创新中药的同步解决方案

    不良睡眠引发心律失常睡眠质量对于心律失常患者来说,十分重要。专家指出,很多心律失常患者都是由于睡眠质量不高而导致的。睡眠质量不高包括多个方面,首先是睡眠不足,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导致人体生物钟规律紊乱,引发窦性心动过速或者室上性心动过速,还会使原本已患有心脏病的病人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风险增加。其次是睡前不良行为,比如睡前吃得太饱,喝浓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料;睡前情绪过度激动和兴奋;睡前做一些激烈的运动或过度锻炼;睡前看一些刺激性的电视或电影等等,这些不良的睡前行为都会严重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引发心律失常,如各种早搏、房颤等等。另外,不良睡姿也会给心脏造成压力,引发心律失常,比如俯卧会压迫心脏和肺部,影响呼吸,因此心律失常患者最不宜采取俯卧的睡姿。 心律失常又易导致失眠现实生活中,很多心律失常患者都有失眠、睡不好觉的习惯。有的患者睡觉时会突然醒来,感到心慌气闷,只有醒来坐起后才能缓解。这是因为一方面患了心律失常以后患者心理负担比较重,容易引发焦虑或抑郁导致失眠,另一方面心律失常的发生与睡眠关系密切,睡眠不佳又会加重心律失常患者的不适感觉,频繁发作的心律失常对睡眠肯定有害无益。因此专家指出,心律失常患者要摒弃上述那些不好的睡眠习惯,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睡觉时应注意采取右侧卧的睡姿,保持身体自然屈曲,这样有利于血液回流,可减轻心脏负担。如果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采取半卧位或30度角坡度卧位,这样可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创新专利中药参松养心胶囊养心调律,改善睡眠因为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十分复杂,所以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仅靠西药对抗异常的心律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参松养心胶囊是以岭药业

    2022-04-24
  • 专家推荐“金三角”方案对心脑血管病防治益处多多

    血管狭窄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正常的血管内皮光滑、致密。但是,血管内皮非常容易受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因素的损伤,导致内皮细胞凋亡、脱落,内皮下层组织就会暴露出来。血液中增高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等脂质就会通过受损的内皮进入到血管壁,沉积在血管内皮下,使血管内皮增厚、变硬。与此同时,在人体中发挥止血功能的血小板也会黏附、聚集于受损处,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好像自来水管一样,如果管道里沉积了大量的水垢,水流就不通畅了。血管内的斑块不断变大,会使血管变窄,血流不通畅。除此之外,在过度的劳累、情绪激动等因素的刺激下,血压升高或血管痉挛也容易导致斑块破裂、脱落形成血栓,随血液流到哪里就会堵塞哪里的血管,造成心梗/脑梗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包括两个方面:一般治疗,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不吸烟、少饮酒等;药物治疗,包括降脂、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治疗,临床最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和降脂药。目前降脂药物大致分两种:一种是贝特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甘油三酯;另一种是他汀类药物,它能降低对身体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浓度和甘油三酯浓度,并轻度增加对身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浓度,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但这两类药物均有肝肾损害,及横纹肌溶解引起的肌肉酸痛无力等副作用,合用风险更大。阿司匹林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来防止血栓形成。但长期服用阿司匹林,8%~45%的患者会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在规律服用治疗剂量阿司匹林的情况下,仍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如果增加剂量或与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合用,又会升高全身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的发

    标签:金三角
    2022-04-24
  • 疫情下,糖尿病患者的居家控糖攻略

    数据显示,伴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患者是新冠肺炎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其中,新冠危重症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例高达22%,同时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糖尿病是一个终身疾病,所以患者的自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最好的医生其实就是患者自己。长期良好的自我管理才是血糖控制达标,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基石。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王卫庆教授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办的健康守“沪”——疫情下慢病健康管理专家论坛上为疫情下糖尿病患者居家给出专业的自我管理建议。加强生活方式管理王卫庆教授指出,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路径中贯穿始终的,疫情期间长期居家尤其要重视。其主要包括饮食、运动和心理健康三大方面。饮食方面,居家期间运动量减少,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注重均衡营养,多吃各种蔬果、奶类和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蛋、肉。运动方面,可选择在室内进行适当运动,建议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如太极拳、原地踏步、健身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心理健康方面,疫情会增加糖尿病患者恐慌情绪,长期宅家会增加焦虑感,造成心理负担,导致血糖控制困难。因此糖尿病患者要不信谣、不传谣,正确对待疫情,保持心情愉悦。坚持规律用药糖尿病患者居家期间,要遵医嘱坚持规律用药和注射胰岛素,不要擅自停用药物。王卫庆教授特别提醒,如果居家隔离期间感觉降糖药不够用了,又不敢或不能去医院时,切不可直接停药。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少降糖药物剂量,同时也要减少碳水摄入量,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降糖药物根据其机制不同,分为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等。王卫庆教授

    标签:津力达颗粒
    2022-04-22
  • 中医药的高光时刻!中医药如何发挥抗疫优势!

    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近代以来,随着封闭的国门逐渐打开,西方文化、西医得到推崇,中医受此冲击有过式微阶段,甚至一度被黑的“体无完肤”。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医药证明了自己,逐渐打破社会偏见,尤其在这两年的疫情抗击中,发挥了独特优势,下面就来了解下中医药如何发挥抗疫优势。一、继承古人智慧作为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代表,连花清瘟是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外感温病及瘟疫传变的规律及治疗而研发的专利中药,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作用。其组方汲取2000年中医药防治瘟疫的经验,融汇了三朝名医治疗疫证的用药精华,以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专治疫病的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专治疫病的银翘散化裁,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治疫证用大黄经验,截断病势,让毒热之邪从大便排出。连花清瘟组方中运用的藿香能芳香化湿、避秽化浊,可改善患者湿困脾胃、湿毒侵犯机体引起的食欲不振、低热不退、嗅觉下降等。连花清瘟中还有关键的一味药是红景天,它生长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具有补肺平喘活血作用,可以提高人 体抗疲劳、耐缺氧能力,以应对新冠肺炎患者普遍表现的乏力、气短、血氧含量低等症状。同时,红景天增强免疫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提高机体的抗病康复能力。二、收获国际人士好评美国络病学会会长杨观虎教授强调,科学界围绕连花清瘟预防与治疗新冠肺炎开展了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形成了“细胞-动物-预防用药-临床治疗”效果可靠的证据链。国际药理学界主流期刊《药理学研究》刊发的《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研究证实,连花清瘟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抑制宿主细胞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发挥抗新冠病毒活性的作

    标签:连花清瘟
    2022-04-21
  • 如何改善血糖波动?如何改善症状?专家这样说……

    作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疾病,糖尿病的病程发展和治疗控制是一个漫长持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每一位糖尿病人都会遇到一些困扰。“明明高血糖得到了控制,医生却说血糖波动大也会诱发并发症”;“监测血糖控制的还可以,却还是会出现口干、口渴、腹胀等症状”近日,由《中华糖尿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午间大咖说糖活动在线上召开。主办方特邀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陈莉明教授担任会议主席,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颜刚教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周广举教授担任讲者,分别就中医药干预血糖波动的研究及改善临床症状、平稳血糖的诊疗病例进行了解读与分享。王颜刚教授:临床研究证实通络治疗可有效改善血糖波动中医中药防治糖尿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王颜刚教授指出,津力达颗粒作为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制的创新专利药物组方独具特色,以“益气养阴 健脾运津”为治疗准则,契合中医从“脾”论治糖尿病的理论,形成“通脉络+运脾津”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新方法。津力达颗粒在平稳降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且显著。王颜刚教授介绍,仝小林院士团队开展的临床研究(共192例患者)和荟萃分析(共1810例患者)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联用津力达颗粒可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同时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改善代谢状况,安全性良好。在改善血糖波动方面,研究发现,津力达颗粒通过调节升血糖激素和胰岛素的平衡,改善糖耐量异常,使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平稳下降。王颜刚教授介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院士团队牵头完成的津力达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影响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

    标签:津力达颗粒
    2022-04-21
  • 谁说以岭药业的产品没有“双盲”?

    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Clinical Trials.gov”两个注册平台数据显示,以岭药业自2008年共开展了33项循证医学研究,均采用了大范围、多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来检验药物和安全性,目前已经完成了16项,有些论文尚未发表,暂未公开。以岭药业投入科研力量、资金之大,在国内的中药企业中也是少有的。以岭药业开展的循证医学研究也就是大范围、多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是按照国际标准设计,选择我国权威医院参与,由权威专家主持,并且实验结果得到了国际认可。循证医学是检验药效的国际金标准。一个研发的中药新药用在患者身上到底有没有,要放在医院的大环境,用在普遍的病人身上去检验,检验就要有标尺。以岭药业多年来投入大量精力,开展的循证医学研究覆盖了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呼吸、肿瘤、神经、泌尿多个产品。随机双盲多中心、随机对照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等都是国际医学界认可的药物临床评价方法,针对不同病种、不同情况、不同阶段,可以采取其中任何一种研究方法,结果都是具有科学价值的。2009年,连花清瘟胶囊随机双盲、多中心与奥司他韦对照治疗甲型H1N1流感临床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联合8家医院共同完成。结果证明连花清瘟在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方面与奥司他韦相当,退热时间及缓解咳嗽、咽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优于奥司他韦,治疗费用仅相当于奥司他韦的1/8,显示出综合干预优势。该研究论文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该杂志影响因子为2.628。2020年,连花清瘟治疗新冠肺炎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全国9个省23家医院共同完成,第三方CRO公司负责监查和质量控制,第三方统计单位完成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保证其客观性与科学性。研究结果

    标签:以岭药业
    2022-04-20
  • 家庭备有的连花清瘟怎么用,时空伴随者如何服

    真实世界研究发现,密接者转阳可降76% 真实世界研究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评价药物的科学方法,真实世界研究是非干预的,不人为地对患者入组条件、年龄以及用药方案等进行限制,得出的结果更符合临床实际的情况,结果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近期,一篇“连花清瘟胶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真实世界研究论文被国际期刊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刊发,这是中药对新冠密切接触者预防的临床试验。研究人员选取1976例与新冠肺炎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受试者,分为连花清瘟干预组(1101例)和对照组(875例)分别接受连花清瘟胶囊(一次4粒,一日3次)或常规医学观察14天,以医学隔离观察期间鼻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证实,连花清瘟干预组核酸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27% vs.1.14%),密接人群预防应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肺炎阳性感染率达76%,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这不仅为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次密接人群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好的药物,也为密接者临床预防用药提供了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连花清瘟防治新冠得到了方案推荐。国家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明确指出,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用于医学观察期人群、临床治疗期轻型及普通型的防治。医学观察期人群包括无症状感染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以及新冠肺炎的出院患者等四类人群。日前,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六版)》,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被应用于预防和医学观察期、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普通型、重症的治疗。国家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专家组成员、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肺病科主任张炜教授

    标签:连花清瘟
    2022-04-18
  • 面对疫情,一个企业的责任担当

    在新冠肺炎全链条防治过程中,中医药已经成为有效手段。连花清瘟作为代表药在抗疫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上市,在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获准进入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连花系列产品高效服务抗疫一线以岭药业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连花清瘟的生产厂家,每次疫情发生时总是第一时间本着“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无数次向国内外疫区伸出援助之手,近些年来无论是甲流,还是新冠,每当疫情出现总是抢时间,保质量向疫区捐赠,累计捐赠药品及款物近5亿元。从武汉出现疫情开始,已经捐赠连花清瘟系列防疫物资支援抗疫一线近1.7亿元。受助地区覆盖吉林、河南、黑龙江、深圳、上海、香港等国内地区,以及伊拉克、意大利、菲律宾等多个国家,为防控疫情做出了贡献。2020年1月,疫情暴发伊始,以岭药业紧急召开会议,并提出要“与时间赛跑,为人民健康负责”,并立即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疫区捐赠1000万元连花清瘟的决定。第二天下午就把价值1000万元的连花清瘟产品集结完毕,并连夜将价值500万元的药品运往武汉。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以岭药业各部门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克服春节期间人手不足、交通不畅等种种困难,23日凌晨2点,在武汉封城之前将药品安全送达患者,成为全国最早一批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捐赠药品的企业。2021年1月6日,以岭药业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5000万元款物发起设立“连花呼吸健康公益行”项目,向受疫情影响较严重地区发放包括连花清瘟胶囊、连花清咳片以及连花清瘟爆珠、连花清瘟爆珠口罩、健康包等在内的连花呼吸健康系列产品,支持疫情防控。2022年初春,香港疫情紧急,但以岭药业在香港注册版连花清瘟包装、规格与内地不同,为支援香港的疫情防控,由工业和信息

    标签:以岭药业
    2022-04-18
  • 没有症状可以用连花清瘟吗?密接可降低转阳76%

    最近的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使我们的防控更复杂,密切接触者范围和风险均有提升,如何发挥中药优势,未病先防,防治结合,降低密接者转阳性率,降低无症状感染者出现症状?近期,一篇被国际期刊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刊发的真实世界研究论文“连花清瘟胶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结果表明,连花清瘟胶囊可显著降低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该研究首次证明了连花清瘟胶囊对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触者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通过新冠肺炎隔离观察期一线试验数据证实,密接人群预防应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肺炎阳性感染率达76%。这不仅为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次密接人群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好的药物,也为临床预防用药提供了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连花清瘟预防新冠得到了方案推荐。国家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明确指出,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用于医学观察期人群、临床治疗期轻型及普通型的防治。医学观察期人群包括无症状感染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以及新冠肺炎的出院患者等四类人群。日前,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六版)》,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被应用于预防和医学观察期、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普通型、重症的治疗。国家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专家组成员、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肺病科主任张炜教授指出:研究发现,连花清瘟可用于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治疗,对新冠密接和次密接有预防作用。如果想用于新冠肺病毒的预防,可以短疗程服用。什么人群需要服用连花清瘟呢?密接、次密接人群,还有经常出入公共场所的人

    标签:连花清瘟
    2022-04-18
  • 预防用药管不管用?密接可降低转阳76%

    从目前来看,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如何发挥中药优势,降低密接者转阳性率,成为动态清零的关键一环。预防用连花清瘟,降低密接者阳性感染率76%近期,国际期刊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刊发了一篇“连花清瘟胶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真实世界研究论文,这是首个中药对新冠密切接触者预防的临床试验。研究人员选取1976例与新冠肺炎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受试者,分为连花清瘟干预组(1101例)和对照组(875例) 分别接受连花清瘟胶囊(一次4粒,一日3次)或常规医学观察 14 天,以医学隔离观察期间鼻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证明,连花清瘟干预组核酸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27% vs.1.14%),密接人群预防应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肺炎阳性感染率达76%,同时用连花清瘟预防新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医学隔离观察期间,对于核酸检测阳性患者,连花清瘟治疗组的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特别是能显著降低发热的发生率。这不仅为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触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新方案,也为临床预防用药提供了真实世界证据支持,更为动态清零总方针提供了一把利器。连花清瘟预防新冠得到了国家和多省市诊疗方案的推荐。国家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明确指出,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用于医学观察期人群、临床治疗期轻型及普通型的防治。医学观察期人群包括无症状感染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以及新冠肺炎的出院患者等四类人群。日前,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六版)》,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被应用于预防和医学观察期、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普通型、重症的

    标签:连花清瘟
    2022-04-16
  • 两千年抗疫经验,成就连花清瘟防治新冠的重要价值

    上海市中医医院内科 主任医师 叶一骎中华民族运用中医药预防大疫已经积累了两千多年的经验,历代出现疫情均采用中医药,都得到了有效控制。新冠疫情发生后,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筛选出了有效的中药“三药三方”,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最近奥密克戎病毒的传播,同样也必须让中医药发挥更大作用。目前在疫情高发区域,面向全民发放了防治中药,这是非常积极的防疫办法。中医药对抗瘟疫,重在未病先防,防治结合,预防性全民给药可以筑起防疫屏障。先证用药、截断病势正是针对疫病防与治的有效手段连花清瘟是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外感温病及瘟疫传变的规律及治疗而研发,“积极干预”的治疗对策,先证用药、截断病势,正是预防与治疗两种思路的研发初衷。连花清瘟汲取两千年中医药防治瘟疫的经验,融汇了三朝名医治疗疫证的用药精华,以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专治疫病的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专治疫病的银翘散化裁,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治疫证用大黄经验,截断病势,让毒热之邪从大便排出。有的人服后大便偏稀是正常现象,是大黄发挥的排毒作用,用药停止后即可消失。大凡瘟疫都是热毒,有的夹有湿邪。连花清瘟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作用,方中使用了一些清热解,大量科学实验表明,凡清热解大都具有抗病毒作用,而连花清瘟广谱抗病毒作用的发挥,恰恰是通过清热解毒实现的,至于个别人服用后有胃部不适感,改为饭后服用即可。况且,连花清瘟的服用时间不会太长,对脾胃不会造成什么副作用。大疫当前,抗病毒紧要。服用连花清瘟一般都有咽部凉爽的感觉,这是药物中含有的薄荷脑造成的,薄荷脑外散风热,利咽解毒,正可以治疗奥密克戎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喉肿痛

    标签:连花清瘟
    2022-04-15
  • 中医药如何发挥抗疫优势?听听海外专家怎么说

    当地时间4月8日至11日,美国络病学会会长杨观虎教授应邀为加州五系大学(Five Branches University)中医博士研究生就温病学与新冠肺炎的治疗在线讲解,该校来自世界各地的35名博士在线聆听并积极互动。杨观虎介绍了包括新冠肺炎在内的“温病”的发病规律及常规治疗,并重点分享了连花清瘟胶囊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两方面阐明该方药的作用机理,获得一致好评。杨观虎指出,作为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代表,连花清瘟是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外感温病及瘟疫传变的规律及治疗而研发的专利中药,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作用。其组方汲取2000年中医药防治瘟疫的经验,融汇了三朝名医治疗疫证的用药精华,以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专治疫病的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专治疫病的银翘散化裁,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治疫证用大黄经验,截断病势,让毒热之邪从大便排出。连花清瘟组方中运用的藿香能芳香化湿、避秽化浊,可改善患者湿困脾胃、湿毒侵犯机体引起的食欲不振、低热不退、嗅觉下降等。连花清瘟中还有关键的一味药是红景天,它生长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具有补肺平喘活血作用,可以提高人体抗疲劳、耐缺氧能力,以应对新冠肺炎患者普遍表现的乏力、气短、血氧含量低等症状。同时,红景天增强免疫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提高机体的抗病康复能力。杨观虎强调,科学界围绕连花清瘟预防与治疗新冠肺炎开展了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形成了“细胞-动物-预防用药-临床治疗”效果可靠的证据链。国际药理学界主流期刊《药理学研究》刊发的《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研究证实,连花清瘟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抑制宿主细胞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发挥抗新冠病毒活

    2022-04-14
  • 中药连花清瘟预防性用药的科学价值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郭双庚教授最近,网上不断在谈论中医药介入新冠肺炎的预防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中华民族用中药预防大疫已经积累了两千多年的经验,历代出现疫情采用中医药都得到了有效控制。这次奥密克戎病毒的传播,同样也必须让中医药发挥更大作用。目前在疫情高发区域,面向全民发放了防治中药,这是非常积极的防疫办法,究竟这些药物如何服用,适用于哪些人群,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的预防应该立足科学,正确选用具有科学证据的药物,按照临床研究和方案推荐的药量服用。中药同样可以筑起防疫屏障连花清瘟是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外感温病及瘟疫传变的规律及治疗而研发,“积极干预”的治疗对策,正是预防与治疗两种思路的研发初衷。其组方汲取2000年中医药防治瘟疫的经验,融汇了三朝名医治疗疫证的用药精华,以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专治疫病的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专治疫病的银翘散化裁,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治疫证用大黄经验,截断病势,让毒热之邪从大便排出。大凡瘟疫都是热毒,有的夹有湿邪。连花清瘟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作用,方中有一些清热解,大量科学实验表明,清热解大都具有抗病毒作用,而连花清瘟广谱抗病毒作用的发挥,恰恰是通过清瘟解毒实现的,至于个别脾胃虚寒的人服用后有胃部不适感,改为饭后服用即可消失。况且,连花清瘟的服用时间不会太长,对脾胃不会造成什么副作用。大疫当前,抗病毒紧要。服用连花清瘟一般都有咽部凉爽的感觉,这是药物中含有的薄荷脑造成的,薄荷脑外散风热,利咽解毒,可以治疗奥密克戎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喉肿痛。许多亲临治疗一线的专家发现,有些患者表现有“湿邪”,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连花清瘟组方中运用的藿香芳香

    标签:连花清瘟
    2022-04-13
  • 不明原因的心绞痛,可能是微血管出了问题

    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人明明出现了胸口疼痛等心绞痛的症状,可是做了冠状动脉造影,却没有发现明显的冠脉狭窄。然而回去没过几天,胸痛又发作,于是再次就医检查,却依旧找不到原因。还有些心梗的患者,明明做了支架或搭桥等治疗,胸痛的症状仍然得不到改善。临床认为,以上这种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却又存在胸痛症状的疾病,很有可能是微血管出了问题。微血管是将血液真正运送到各组织器官的最重要环节,又是血液与组织器官进行物质交换的最后场所。心脑血管病难以提高的关键因素,也是微血管不畅通的问题。近期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主办的《人民名医》节目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林谦教授就冠心病微血管病变引起的相关疾病症状和如何防治等问题,为广大网友进行了科普解读。查不出来的心肌缺血可能是微血管出了问题心脏大血管的一些问题,如血管狭窄程度,临床上一般可以通过心脏CT或者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出来。林谦教授指出,除了大血管病变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微血管病变同样也会引起心肌缺血。但是这些微血管的病变通过心脏CT或者冠脉造影检查是显示不出来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患者有明显心肌缺血的症状,但是常规的心脏检查却检查不出来。大血管开通后依然存在心绞痛也是微血管问题还有一部分患者,通过支架或搭桥手术把堵塞的大血管问题解决了,但是依然存在心绞痛的一些症状,林教授表示,这可能也是微血管损伤的问题。因为,放支架或搭桥只能解决心脏的大血管堵塞问题。但是,在我们心脏的大血管和心肌细胞之间,还存在着密密麻麻的微血管,它们是将血液运送到心肌细胞的最后通道。大血管堵塞后,与其连接的微血管可能由于缺血、缺氧,很多已经坏

    标签:通心络胶囊
    2022-04-13
  • 暴露环境下的时空伴随者,新冠预防可用连花清瘟

    最近上海一女子称自己一直在小区隔离,其间也从未出过小区,竟然感染新冠。后经其仔细回想,原来是在小区散步时放松了警惕,社区购物的过程中参与人群聚集,导致感染上病毒。她的亲身感受也给大家提了个醒,那就是病毒真得是防不胜防,时刻就在我们身边。哪些人更应该关注新冠预防?很多时候,我们不并知道身边是否有阳性患者,而是无意识地暴露于风险环境中,成为病例的“时空伴随者”。比如,当所在小区出现病例,你可能在路上、在楼梯、在电梯间,无意中与之有过交集。当与人同桌聚餐,如果一人是无症状感染者,同桌人都有可能“中招”。再比如,外出途中乘坐交通工具,无论是公交、地铁,还是飞机,高铁,只要有一例病人,乘客都有可能被传染。如果再扩大到各种公共场所,医院、学校、商场、酒店……这波病毒的特点正是隐匿性、传播力强,当周围的阳性患者无法及时得到确诊时,每个人都有很高的暴露风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冠的密接或次密接者,甚至累及身边人!专家曾指出,奥密克戎病毒的隐匿性传播,是这次疫情扩散的原因。面对新冠疫情防控的高难度。身为普通民众,我们能做的就是将防控举措落实到位,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回家先换衣、多消毒,不把病毒带回家。同时,用好、用活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近期,不少上海民众已经收到社区发放的连花清瘟胶囊。没有出现症状就不能用药?中医药历来重视“治未病”,对于“疫病”的治疗更不同于一般慢性病,而是讲求“先证用药,截断病势”,这是明代大医吴又可治疗“疫证”的经验,更是中医药防治瘟疫类疾病的成功经验。国家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专家组成员、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肺病科主任张炜教授说,中医早

    标签:连花清瘟
    2022-04-11
  • 首页
  • 上一页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下一页
  • 尾页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