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手干脚干裂口子怎么办?京万红来支招!

    一到秋冬天,很多人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皮肤问题,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带来疼痛和不适。说到冬季的皮肤问题,“干”首当其冲。冬季不少人的皮肤会出现线状的裂纹,症状轻者没有什么感觉,但严重的患者裂纹很深,甚至会出血,触碰还会有一种刺痛感,手足部最为常见。那么,冬天手干脚干裂口子怎么办呢?冬季为什么会出现皮肤干燥、手足干裂等问题?1.气候干燥。进入冬季后,由于气温比较低,气候较为干燥,人体的血液循环以及新陈代谢会比较慢,皮肤容易失去水分,尤其是手足等末端肢体,容易变得干燥、粗糙,进而出现皲裂的情况。2.缺乏维生素。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E 等,对皮肤的健康起着关键作用,缺乏时可能导致皮肤的弹性和保湿能力下降。3.长期的摩擦和压迫。不合适的鞋子、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都可能使脚部皮肤受到过度的刺激和磨损。另外,还有一些皮肤疾病,如脚气、湿疹等,也可能导致脚部干裂。冬天手干脚干裂口子怎么办?京万红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营养补充部分人群冬季手脚干裂与营养物质缺乏有关,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缺乏。这两种维生素对于皮肤健康至关重要,能促进上皮生长并帮助皮肤保持水分。因此,我们应适当多吃富含这些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西红柿、猪肝、牛奶、南瓜、鸡蛋和菠菜等。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补剂。二、加强护理气候干燥、皮肤失水是手脚干裂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手脚护理尤为重要。定期用温水泡手泡脚:有助于软化角质层,改善血液循环;涂抹保湿剂:涂抹芦荟胶、维生素E、甘油或尿素乳液等保湿剂,能有效锁住皮肤内的水分,减少干燥。涂抹后,可用保鲜膜包裹患处,促进吸收;避免刺激性物品:减少使用碱性过强的

  • 冬至:心梗高发期!诱发急性心梗的3大幕后推手要注意

    冬至,这个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时节的到来,拉响了心血管健康的警报。随着气温的骤降,心梗,这一心血管系统的“隐形杀手”,发病率也在悄然攀升。诱发急性心梗的3大幕后推手1. 过度劳累冬至时节,气温骤降,血管很容易受寒冷刺激而收缩,影响心脏供血,这时候如果不注意休息,过度劳累,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担进一步加重,尤其是对于已经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来说,更容易因心脏缺血缺氧而引发急性心梗。因此,冬至时节,一定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2. 情绪激动冬至时节,家人团聚,亲朋好友间的聚会、娱乐活动增多,易导致情绪波动过大。情绪激动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进一步增加,从而增加心梗的风险。因此,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对于预防心梗至关重要。3. 暴饮暴食冬至天气寒冷,面对琳琅满目的美食,很多人容易放纵自己的食欲,暴饮暴食,摄入大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会导致血脂水平急剧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容易在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让本来就有冠状动脉病变的人雪上加霜,从而诱发心梗。因此,冬至时节,一定要注意饮食节制,避免暴饮暴食。心梗的求救信号心梗的求救信号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出冷汗、恶心、呕吐、晕厥或即将晕厥的感觉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遇到心梗该如何解决遇到心梗时,时间就是生命。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清晰准确地告知患者症状、地址及联系方式。同时,让患者静卧,避免任何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如果条件允许,可让患者平躺,并适当抬高双腿,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患者衣领、腰带等束缚物,确保呼吸顺畅。在等待

  • 冬至饺子、汤圆齐上桌,血糖飙升如何稳住?

    冬至佳节,家家户户团聚一堂,北方享用着热腾腾的饺子,南方则沉浸在汤圆的甜蜜中,共度这温馨时刻。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这些传统美食可能暗藏血糖飙升的风险。那么,如何在冬至享受美食的同时,又能稳住血糖,保持健康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饺子和汤圆会让血糖上升。饺子皮主要由面粉制成,面粉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摄入后会迅速转化为血糖。而且,如果饺子馅里肥肉较多,那么油脂和热量也会很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糖代谢已经受损,这样的食物很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同样,汤圆的外皮由糯米粉做成,糯米粉也是高碳水的精细食物,纤维含量低,容易被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血糖。而汤圆里的馅料,如芝麻、花生、豆沙、巧克力、奶油等,都含有较高的糖分和脂肪,同样会推高血糖水平。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在冬至稳住血糖,享受美食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控制食量:吃饺子或汤圆时,要注意控制食用量,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和糖分。选择健康馅料:在制作饺子或汤圆时,尽量选择瘦肉和蔬菜作为馅料,减少油脂和热量的摄入。对于汤圆,可以选择低糖或无糖的馅料。搭配膳食纤维:吃饺子或汤圆时,可以搭配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绿叶蔬菜、粗粮等。这些食物能延缓食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有助于降低血糖反应。监测血糖:食用饺子或汤圆后,要及时监测血糖水平,以便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规范用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降糖药物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常用的降糖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本脲片等西药,以及津力达颗粒等中成药,都能有效帮助调节血糖。特别是津力达颗粒,它不仅能平稳调控血糖,减少血糖波动,还能改善口渴、乏力、便秘等糖尿病相关症状。同时,它还具有

  • 冬至已至:冬夜频起尿意浓,好眠难求……如何拒当“起夜家”?

    随着冬至的悄然而至,冬夜的寒冷与漫长携手而来,带来了一个不小的挑战——夜间频繁起床上厕所。这不仅打断了宝贵的睡眠时间,更在寒冷的冬夜里增添了几分不便与苦恼。那么,怎样才能拒当“起夜家”,享受一夜好眠呢?什么情况算尿频?简单来说,尿频就是排尿次数比平时明显增多。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排尿约4-6次,夜间则多为0-1次。如果夜间排尿超过3次,或者每次尿量很少却频繁排尿,就可能被视为尿频。冬季为何尿频频发?冬季夜尿多,原因主要有三:生理反应: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体为了维持体温,会减少皮肤对水分的蒸发,导致体内水分更多地通过尿液排出。此外,冬季人们往往倾向于饮用更多的热饮来保暖,如热茶、热汤等,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水分的摄入量,进一步加重了夜尿频繁的情况。寒冷刺激:寒冷的环境会刺激膀胱收缩,导致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同时,夜晚室内温度过低也可能对身体造成刺激,引发夜尿增多。疾病因素:夜尿频繁还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如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增生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如何有效减少夜尿?要想减少冬季夜尿,不妨试试以下几招:科学饮水:睡前两小时减少饮水量,特别是含或有利尿效果的饮品,如咖啡、茶和某些碳酸饮料。白天应均匀补充水分,避免夜间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加强保暖:保持室内温暖,避免寒冷刺激。穿着保暖内衣,合理使用电热毯或空调,特别是注意腰部和脚部的保暖,对减少夜尿次数大有裨益。及时就医:如果夜尿频繁与疾病有关,如前列腺增生,应及时就医,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夏荔芪胶囊等相关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夏荔芪胶囊这种纯中药,可健脾益肾、利水散结,既能治疗前列腺炎,又能治疗前列腺增生,快速改善

  • “冰雪季”到来,京万红提醒大家享受冰雪乐趣的同时也要避免冻伤!

    去年凭借对“南方小土豆”的花式专宠,让“尔滨”迅速“出圈”,各地游客纷纷赶往哈尔滨体验花式冰雪游。今年又到冰雪季,除了“尔滨”,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北方城市也陆续开展了特色的冰雪游项目,内蒙古通过千人烤土豆、万人大合唱、绚丽秀……等,让冰雪爱好者在乌兰哈达火山脚下体验一场冰雪狂欢;河北张家口一入冬就开启了梦幻冬日游,更有游张家口必备“三件套”的说法,滑雪、泡汤、赏民俗感受冬季之美;而今年夏天爆火的阿勒泰,也加入了冬季“冰雪游”赛道,冰雪爱好者们可以在这里赏雪景、滑雪、滑冰、马拉爬犁等,体验一场冬季阿勒泰的美!冰天雪地,白雪皑皑,虽然很美但也暗藏“危机”,尤其是南方的“小土豆”、“小砂糖橘”们,到冰雪世界游玩,很容易出现冻伤问题。冻伤一般会发生在耳朵、手指、脚趾等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发疼、发痒等症状,所以户外游玩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冻伤!冬季户外玩雪,京万红建议大家这样来防护!1.做好防寒保暖。在户外环境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衣物方面。建议内层衣物可以选择轻质羊毛、聚酯纤维、聚丙烯等织物,有利于汗液排出;中层衣物以保温为主,摇粒绒、羊毛、涤纶、羽绒、超细纤维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外层衣物最好既透气又能挡风、防雨,因为不透气的材料会积聚汗水,体感更冷。另外,还可以利用帽子、羊毛袜和靴子等保护面部和手脚。2.准备适量食物。在户外进行滑雪、徒步等活动时,建议带上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比如干果、牛肉干、能量棒等,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同时注意补水,可以用保温杯装上适量的温水,及时为身体补充水分。3.保持身体干燥。户外活动时,因为运动身体可能会出汗,如果衣物或鞋子湿了一定要及时更换,同时避免在潮

  • 200万一斤!天价陈皮的爆火,揭开富豪中药抗衰“冰山一角”

    “陈皮一两,黄金万两。”陈皮本是只流行于岭南的食补佳品,2020年,一份55年陈的“陈皮皇”在拍卖会上拍出了200万元一斤的高价,令新会陈皮名声大噪,引发全国关注。名贵中药材有价无市,为其买单的人也往往是身价不菲的富豪。据港媒报道,千亿富豪吕志和在同一家店买了几十年陈皮。他92岁仍精神矍铄,在商界挥斥方遒,不知老之将至。中药材提升生命质量的潜力令无数人心驰神往。随着科技进步,经过精萃复配的中药抗衰制剂受到广泛关注。以岭药业旗下的“八子补肾胶囊”,据称集结了人参、鹿茸、菟丝子等多种名贵药材,一经问世便走热京东抗衰类目,成为众多中高龄人群回溯青春的选项。01 科学揭开中药抗衰潜力,富豪没买错?从鲜爽的果味转为古朴沉郁,老陈皮的风味历来为人称道,不过,人们喜爱陈皮并不只是因为好喝。《本草纲目》中记载:“(陈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1900多年来,人们凭借经验食用陈皮。2023年,科学家研究指出,陈皮中的橙皮苷,不仅能缓解老年人肌肉萎缩的情况,还能抗氧化、降“三高”、保护心脏,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揭开了其“抗衰密码”。这些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参、鹿茸、菟丝子等更多中药材也陆续被证实具备抗衰潜力。然而,学界普遍认为:抗衰是“系统工程”,不能仅靠单一物质,而是要精心配比出复合配方。上世纪初,以岭药业研发出中药综合抗衰成果“八子补肾胶囊”,从中医气络学说的精气神理论出发,将人参、鹿茸等16种名贵药材的核心成分进行精准配比,最终落地为胶囊化产品,并在京东平台大热。不同于传统中药凭经验论定效用,现代科学讲究严格的实证研究。2023年,研究人员展开大规模动物实验,将1200只小鼠分成两组,一组给予普通饲料,另一组则给予“八

  • 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本,现代科学为用”原则,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届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在雄安盛大开幕

    在中医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之际,第二届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TMEC)于2024年12月15日在雄安盛大开幕。大会主题为“全链共振、向新提质”,旨在汇聚各方力量,促进产业的融合与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大会主办方中康科技董事长吴瀚在论坛上致辞并发表了关于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前瞻性观点。图:第二届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现场图:中康科技董事长 吴瀚坚持以“传统中国哲学为本,现代科学为用”原则吴瀚强调,哲学是科学的指导,哲学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本源性作用。中医药理论基础植根于中国古代哲学,如阴阳五行学说、天人合一思想等,这些传统哲学观念构成了中医药学的独特宇宙观、生命观和健康观。他提出,现代科学,尤其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成为助力中医药发展的有力工具,为中医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提供更高效的手段与方法。两者的辩证关系需要定位明确,避免本末倒置。强化整体观,推动全产业链联动整体观是中医药理论的基本特点之一,吴瀚提出,要强化整体观,推动全产业链联动。这意味着从药材种植到饮片加工、成药生产、终端销售等各版块之间需建立有机联系,去除产业链条上的堵点,减少市场振荡。同时,建立产、学、研、商、政高效协同的运行机制,打通各条线之间的壁垒,提升产业效率。践行中西医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在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方面,吴瀚强调需要切实践行中西医结合。在深刻理解和尊重两者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在临床实践中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实现中医药和西医西药的融合与互补,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在慢性疾病和疑难杂症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优势,加大中医学科的建设和医保支付支持力度,提高“中治率”、“中药使用率”,为患者创造更大价值。坚持防治结

  • 剑桥科学家曾预言:20年内解决衰老!如今只剩5年,到哪步了?

    “我打赌,20年内衰老问题就能被解决!”15年前,英国剑桥老年病学家奥布里·德·格雷夸下海口,在他看来,利用前沿生物技术,只需定期为人体‘打补丁’,和汽车、飞机保养一样,就可轻松修复各种老化损伤。彼时的学术圈,对衰老充满敬畏,认为延缓衰老就是天方夜谭,留着一脸标志性大胡子的德·格雷却语出惊人,因此也遭受不少白眼。然而,近期德·格雷接受采访时高兴地表示:“现在我的想法已成为主流。”如他所言,当下衰老干预技术在国内外迎来全面开花,除了哈佛医学院发现的NAD+补充技术,近几年我国科学家利用中药“八子补肾胶囊”进行的系列动物和人体抗衰试验,亦凭借出色的结果获得国际顶刊的认可。中药抗衰:12周端粒酶活性提高76.7%资料显示,“八子补肾胶囊”由我国中药龙头以岭药业的研发团队,以菟丝子、蛇床子、金樱子等8味种子药为核心,再融合人参、鹿茸等8种珍稀中药精制而得。上述人体抗衰试验由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等9家机构联合开展,科研人员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将530名30-78岁的志愿者分配到“八子补肾胶囊干预组”或对照组。12周后,以衰老评估量表和Tilburg虚弱指标为指导的检测结果显示,八子组的5次坐立时间、步速、握力等多项生理表现,平均优于安慰剂组2.3倍以上。其中“5次坐立时间(5STST)”,作为常见衰老衡量方式之一,需要受试者坐在一定高度的椅子上,双手交叉胸前,以最快速度起身站直后再坐下,记录重复5次的完成时间,大于12秒则为异常,意味着下肢肌力和运动功能明显衰退。最亮眼的结果是,该试验还观察到八子组的端粒酶(Telomere)活性比对照组高76.7%,端粒酶负责端粒(衰老12大标识之一)延长,其活性越高代表机体越年轻。上述试验结果被国际顶级学术期刊《Phytomedicine》收录后,

  • 第五届中国中药品牌建设大会发布“2024中药国际化推进品牌企业”,以岭药业榜上有名

    12月8日,第五届中国中药品牌建设大会在苏州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中药协会主办,以“品牌引领 科技赋能 厚植新质生产力 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会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药品牌报告,以岭药业上榜“2024中药国际化推进品牌企业”榜单。“2024中药国际化推进品牌企业”是展示中药企业国际化取得的成绩,推进中药国际化进程,从国际化基础建设、国际化发展成果、国际市场影响力及规范化发展、国际化传播与服务能力等四个维度10项指标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而得出的评选结果。近年来,以岭药业从理论出海、产品出海等方面抢占行业制高点,步入中医药国际化快车道,成为引领中医药领域发展的核心趋势。以岭药业的创新专利中药已在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上市销售。以岭药业的创新专利中药已在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上市销售以岭药业连续20年召开国际络病学大会,邀请国际知名专家与会交流,出版中医《络病学》英文版并在海外开设课程,有效促进了中医药学术的国际交流。同时,以岭药业还广泛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与多家国际医学科研机构共同开展通络方药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发表了300余篇高质量的SCI文章,验证了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了使中医药受到国际广泛认可,由以岭药业多名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利用国际公认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开展了40余项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全面揭示了通络中药的作用机制。今年以来,其创新中药津力达颗粒、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八子补肾胶囊的研究成果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欧洲心脏病学杂志》《自然·医学》《植物医学》等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相继发表,不仅验证了中医药的疗效,还标志着中医药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据悉,该品牌报告由中国中药协会组织,在征集

  • 以岭药业上榜“2024中药创新品牌企业”TOP10

    12月8日,第五届中国中药品牌建设大会在苏州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中药协会主办,以“品牌引领 科技赋能 厚植新质生产力 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会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药品牌报告,以岭药业上榜“2024中药创新品牌企业”TOP10榜单,名列亚军。“2024中药创新品牌企业”从新品活力、技术提升、产品传播、科技奖励等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推出,旨在引领行业创新发展。作为中国中药领军企业,以岭药业过去几年研发投入高达近40亿元,极大地推动了企业创新发展,目前已研发上市14个独家创新中药,尤其在心脑血管、感冒呼吸系统疾病用药领域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基于强大的科研实力,以岭药业先后承担6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计划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6项国家科技大奖。还建立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据悉,该品牌报告由中国中药协会组织,在征集和调研基础上,依据中药协会《中药品牌评价》系列团体标准,经过专家组评价、综合组审议、办公会审批等程序产生。

  • 科瑞德·凯莱通®盐酸替扎尼定片 从药理优势到家庭疼痛管理的跨越

    2024年备受瞩目的家庭常备药榜单正式揭晓,四川科瑞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瑞德制药)旗下的核心产品凯莱通®盐酸替扎尼定片(以下简称凯莱通)成功上榜家庭常备药——内服止痛药榜单!这不仅是对凯莱通卓越品质与显著疗效的高度认可,也为众多家庭在应对颈肩腰背痛和卒中后的家庭康复等问题时提供了可靠的用药选择。在激烈的竞争中,凯莱通能够脱颖而出,绝非偶然。科瑞德制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深耕二十余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117项已授权专利、注册商标181个、26个围绕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在研项目等,其中包括多种改良型新药和高端仿制药,涵盖了焦虑、癫痫、抑郁、多动症、精神分裂、阿尔茨海默症等中枢神经细分领域。凯莱通正是科瑞德制药众多核心产品中的优秀代表。它的独特机制,奠定了其在疼痛管理领域的重要地位。凯莱通作为中枢性α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激动α₂受体,抑制NE(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具有肌肉松弛、镇痛、胃保护以及助眠等多重作用机制。凯莱通通过激活传入神经元突触前α₂受体、抑制兴奋性中间神经元的活性和作用于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上的α₂受体发挥松弛肌肉的作用,可以用于脑血管意外、脊髓小脑变性等引起的中枢性肌强直。不同于NSAIDs(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凯莱通是通过作用于脊髓背角α2受体,抑制疼痛信号的上行传递来实现镇痛的作用。此外,凯莱通还能抑制P物质、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和P物质等促痛因子的释放,具有抑制痛觉敏化,防止疼痛慢性化的作用机制。基于这一独特机制和WHO多模式镇痛原则,凯莱通在联合用药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在术后疼痛管理中与类药物联用,能增强镇痛效果并减少类药物用量及其不良反应

  • 大雪节气来临,糖尿病患者如何轻松过冬?

    当二十四节气的画卷缓缓展开第21章——大雪,天地间银装素裹,雪花纷飞,正如古诗所吟:“大者,盛也,雪之盛宴至此始矣。”随着这梦幻般景致的降临,气温悄然下滑,寒意渐浓,而对于广大糖友,这也就意味着血糖管理的新挑战悄然而至。如何在这银白世界中,优雅地稳住血糖,享受冬日的每一份温馨?听我细细道来——美食诱惑,智慧选择大雪覆盖的日子里,热腾腾的美食成了最大的诱惑。但糖友们的控糖之路,还是要以饮食为先。别让寒冷成了放纵的借口,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虽诱人,却非良伴。拥抱自然的馈赠吧,让蔬菜的清新与水果的甘甜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再添些杂粮粗粮,为血糖筑起一道稳定的防线。合理运动,增强体质冬日严寒,人易慵懒,但运动可是糖代谢的小助手。不必户外顶风冒雪,家中也能成为小小健身房。餐后一小时,来一场30分钟的室内运动,无论是轻盈的瑜伽,还是欢快的舞步,都能让你的胰岛素敏感性飙升,血糖稳稳当当。记住,温和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带来的低血糖风险!防寒保暖,从头到脚大雪时节,寒风凛冽,糖友更要注重保暖艺术。头部,需要一顶温暖的帽子守护;手脚,身体的末端,更要细心呵护,避免冻伤引发的不必要麻烦。对高血糖人群来说,保暖不仅是舒适,更是健康的防线。 四、勤查血糖,合理用药在这个季节,血糖就像冬日里的雪花,容易飘忽不定。一周一次的自我监测,是掌握血糖动态的秘籍。当饮食与运动难以独当一面时,别忘了降糖药物的助力。当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达标时,应及时应用降糖药物。常用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瑞格列奈、胰岛素等西药,以及津力达颗粒这类中成药。津力达颗粒,益气养阴,健脾运津,不仅平稳血糖,还能调节血脂、减轻体重,在有效控制血糖

  • 《柳叶刀》新发现:全球预期寿命在缩短?中药请求出战

    一个新知识:全球人口的预期寿命并没有在持续延长。国际顶刊《柳叶刀》的一项研究显示,持续了数十年的人均寿命增长趋势正在停滞。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舒马赫,分析了全球204个国家与地区的预期寿命变化数据,最终统计发现:全球人均预期寿命,缩短了1.6年。 然而,“知天命”不等于“听天由命”。虽然人均寿命增长似乎陷入停滞,但在延缓衰老,追求健康老去的征途上,科学家们从未停止努力。近年来,哈佛医学院、诺奖科学家,都在该领域陆续取得突破性成就。不久前,中国科学界也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据国际权威期刊《植物医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联合8家科研院所,共同开展了国内首个抗衰老中药临床循证医学研究,在“八子补肾胶囊”12周的干预下,受试者表现出了可喜变化。 寿命若不再增长,富豪或更焦虑《柳叶刀》的论文如在水中扔下一颗石子,引起阵阵涟漪;在财富已经登顶的富豪圈,甚至可能已是波涛汹涌。因为,从历史经验看,富豪对于抗衰的需求比普通人更强烈。人工智能界当红“炸子鸡”,ChatGPT创始人山姆·奥特曼称愿意拿出全部身家投入抗衰,扬言未来“只想要无尽的生命”。前世界首富贝索斯,斥资20亿美元投资Altos Labs,研究各路抗衰“黑科技”。硅谷富豪约翰逊,每年花200万美元,用于维持健康体态。在“八子补肾胶囊”抗衰试验结果出现在国际顶级期刊前,抗衰理念超前的发达地区就已将其引入,目前八子补肾胶囊已在8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530人试验点亮“中药抗衰”科技树据《植物医学》研究报告,科研人员将530位受试者分成2组,试验组服用八子补肾胶囊,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结果发现,八子补肾胶囊干预组在肌肉力量、皮肤毛发、步速上均有明显改善。在被《CELL》等国际学术期刊公认为“人体十二大

  • 小雪至,糖尿病患者如何打好血糖“保卫战”?

    小雪是冬季的第2个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初雪将至,降水量开始增多。气温降低对于很多慢病患者来说是一道健康关卡,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稍不留意,血糖就可能如“脱缰之马”,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进入小雪节气后,气温明显下降。人体在遇到寒冷刺激时,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促使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以帮助身体产生更多热量来抵御寒冷。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这些升糖激素增多就容易导致血糖升高,使得血糖较以往更难以控制,血糖波动幅度会变大。比如原本血糖控制平稳的患者,在这个时节可能会出现空腹血糖或者餐后血糖比平时高出1-2mmol/L 甚至更多的情况。那么,进入小雪节气糖尿病患者如何打赢这场血糖“保卫战”呢?注意保暖。气温下降,糖尿病患者要及时添加衣物,尤其是四肢、头部和脚部等容易散热的部位。外出时佩戴帽子、手套、围巾,穿上厚袜子和保暖的鞋子,避免身体暴露在寒冷空气中。适度运动。虽然天气寒冷,但不能因此而停止运动。运动项目可选择室内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瑜伽、健身操等,也可以在天气较好时进行户外散步、慢跑,但要注意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引发低血糖或心脑血管意外事件。饮食调整。小雪节气,人们的饮食习惯往往会发生改变,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频繁出现在餐桌上,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在冬季,糖尿病患者更需控制饮食,少食多餐。可增加主食中杂粮的比例,例如在大米中加入薏米、燕麦、糙米等,有利于减少热量摄入;多吃高纤维食物,例如菠菜、芹菜等,这些食物含糖量低,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加重血糖代谢负担;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例如鱼虾、鸡鸭鹅肉。另外,还要减少油脂摄入,不吃肥肉、油炸、烧烤类食品。做好

  • 你的肺功能怎么样?测一下吧

    11月20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你的肺功能",强调肺功能测定的重要性。肺功能测定是诊断COPD的金标准。我们现在知道,除了吸烟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会导致慢性阻塞性疾病。我们的肺在持续成长,从子宫一直到成年,在整个期间,我们容易受到空气污染和呼吸道感染的影响,这可能会阻碍肺部生长,并增加我们今后患上慢性肺病的风险。不幸的是,在我们出现症状之前,很多肺功能会丧失。肺功能不仅是肺健康的一个预测因素,但我们的整体健康状况。定期测量肺功能可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包括COPD在内的多种肺部疾病提供机会。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类型。今天,我们将带您了解慢阻肺的基本知识,包括其症状、成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慢阻肺的症状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包括持续的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和活动耐受性下降。这些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在疾病早期,患者可能只在进行剧烈活动时感到呼吸急促,但随着病情进展,即使是简单的日常活动也可能变得困难。慢阻肺的成因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风险因素,长期吸烟会导致肺部炎症和气道损伤。除了吸烟,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室内空气污染(如使用生物质燃料烹饪和取暖)也是慢阻肺的成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遗传因素,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也与某些慢阻肺病例有关。慢阻肺的诊断慢阻肺的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的症状、病史和肺功能测试。肺功能测试,特别是测量肺活量(FEV1)和用力呼气量(FVC),是诊断慢阻肺的关键。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肺部气流受限的程度。此外,医生可能还会进行胸部X光或CT扫描,以排除其他可能的肺部疾病。慢阻肺的治疗慢阻肺的治疗旨在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加

  • 中药抗衰成果登上国际期刊,或攻克西方科研难题

    在抗衰科研领域,西方常常困于“魔咒”,而中国则似乎擅长打破“魔咒”。据美国医药业一份报告显示,在美国开发一款抗衰新药的平均成本约5-8.8亿美元,需耗时11-15年,但最后成功上市概率不到3%。细究下来,主料多为化学合成是主要阻点之一,在1期临床时仅7.9%的方案能获批。对比之下,有着数千年理论和大量著作支撑的中药,则愈发显示出优势,屡次在试验中被证明在干预衰老的潜力上优于西药成果。日前,多家媒体报道,我国科研团队基于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研制出的创新中药成果——“八子补肾胶囊”,在国内首个大规模的小鼠抗衰老研究中表现亮眼,试验结果胜于西方抗衰,是真的吗?1、1200只小鼠实验发现:中药成绩喜人在该实验中,研究人员选取了1200只小鼠进行实验,分成了自然衰老组、NMN组和八子组,11周后,喂食了八子补肾胶囊的52周龄小鼠不仅外表衰老改观明显,连内在记忆力、骨质量等指标也有积极变化。且63周龄的衰老小鼠的DNA甲基化年龄足足降低了约15岁(“DNA甲基化水平”是目前国际检测生理年龄的“标尺”)。更令研究员还惊喜的是,将喂食八子组小鼠和喂食“哈佛抗衰分子NMN”的小鼠进行对照(NMN又酰胺单核苷酸,是西方抗衰技术的代表成果之一),结果发现八子补肾胶囊在衰老干预、延长生存期、降低死亡率方面的潜力,显著高于对方。由于与人类基因组的相似性高达80%-90%,行为学和心理学特征与人类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所以尽管只是小鼠实验,但本次实验结论对人类抗衰研究也具有重大参照意义。亮眼实验数据也进一步推动市场热度,据京东商智数据显示,“八子补肾胶囊”在该平台已覆盖超200万有抗衰需求的人群,预测胶囊出货量数以“亿”计。据悉,早年间,我国多以原材料方式出口中药,而日、韩等国

  • 牵动全网的“烧伤妈妈”出院了!冬季火灾多发,京万红建议意外烧伤这样做!

    日前,浙江诸暨黄女士在厨房做饭时,因煤气管脱落造成煤气泄漏爆炸,导致全身65%皮肤深二度烧伤。而她当时在严重烧伤的情况下,仍第一时间把孩子抱离危险区域,感动了无数网友。视频发出后,很多人都被黄女士的勇敢打动,感叹“为母则刚”。她的伤情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幸运的是,黄女士经过28天的治疗,11月14日,黄女士达到出院标准,开始进行康复治疗!冬季是火灾的高发季节,取暖设备的使用、电气火灾隐患以及节日期间的用火不慎等因素,都使得烧伤意外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在遭遇烧伤意外时,及时正确的处理至关重要。发生烧伤后如何处理?发生烧伤应及时脱离热源。当发生烧伤时,首要任务是尽快脱离热源。如果是火焰烧伤,应立即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者用厚重的衣物覆盖灭火,切忌奔跑呼叫,以免风助火势,造成更严重的烧伤。若是热液烫伤,如开水、热油等,应迅速脱去被浸湿的衣物,但要注意避免强行撕扯,以免连带撕脱烫伤后的皮肤。如果衣物与皮肤粘连紧密,可在医生处理时再做处理。对于接触高温物体导致的烧伤,要尽快移开高温物体。轻度烧伤如何处理?很多情况下我们可能只是发生了轻度烧伤,这种情况及时处理创面,有助于更好地帮助伤口愈合。如果是轻度烧伤(一般指Ⅱ度烧伤面积在 10%以下),在完成冷疗后,可用温和的肥皂液和清水轻轻清洗创面周围的皮肤,但要注意避免污染烧伤创面。清洗后,用干净、柔软的纱布或毛巾轻轻擦干。做好创面清洁后,可在创面涂抹适量的烧伤药膏,比如临床常用的京万红软膏。京万红软膏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的作用,其组方中含有大量的清热、止痛、活血、消肿的药物,烫伤后使用能够帮助止痛,还能促进患处愈合,避免疤痕遗留。家中常备可帮助应对烫伤、

  • 以岭药业创新中药科研成果斩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11月9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十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上,重磅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名单。以岭药业子公司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研完成的“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新策略构建及应用”项目荣获一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设立,授予在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开发研究中取得优秀成果的集体和个人。该奖项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注重创新。在颁奖现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陈香美院士介绍,“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新策略构建及应用”项目围绕心血管事件链单靶点单环节干预瓶颈难题,揭示心血管事件链传变病机特点,总结用药规律,形成系统干预临床用药方案,并完成国际标准高质量循证研究,获得中医药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重大突破。陈香美院士(左七)与者及颁奖嘉宾合影留念记者在大会专家报告获悉,作为“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新策略构建及应用”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岭药业专利中药津力达颗粒、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围绕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针对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链中的重大疾病开展了5项国际标准高质量循证研究,其中4项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津力达颗粒对代谢综合征糖耐量异常的干预研究”论文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发表,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津力达组的糖尿病发生风险降低了41%,并且津力达能够改善代谢综合征核心指标,改善胰岛素抵抗。“通心络干预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循证研究显示,通心络胶囊可增加斑块纤维帽厚度稳定易损斑块,改善心绞痛分级,提高生活质量。该研究为

  • 中药再立功!我国科学家发现又一衰老开关:让健康期延长64.2%

    葡萄被誉为‌世界四大水果之首,水含量多,可生津消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鲜为人知的是,葡萄的全身都是宝,葡萄籽更是一味中药。根据《全国中草药汇编》所提: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根、藤均可入药。更令人惊喜的是,中科院上海研究所通过哺乳动物实验发现:从特定葡萄籽内提取的物质PCC1,可拉长哺乳动物生存期64.2%。实验结果刊登于《Nature》子刊。而这并非中药首度被发现具有抗衰潜力。我国科学家探索出8味中药组合8类种子的成果,在实验中让78岁受试者的坐起、握力、步行速度等多项关键指标发生明显变化。水果翻身成中药,“抗衰”能力不容小觑据悉,研究团队首先对多达45种植物来源的药物库展开无偏性筛选,而后发现了某种特定葡萄籽提取物PCC1,在干预衰老方面颇具潜力。实验过程中,他们将PCC1注入暮年鼠体内,发现干预期间它们的中位数生存时间被拉长了64.2%。不仅如此,实验鼠的抓力、步速等多项外在表现皆得到提升。实验还进一步发现,就算让实验鼠遭受幅射等外界压力影响,PCC1也能让其机体指标回转至先前的良好状况。可惜的是,据业内人士称,该实验目前仅停留在在动物层面,是否对人有效还需要更进一步的临床实验。好在,这仅仅只是中药在“抗衰”迈出的一小步,相比于葡萄籽提取物目前仅停留在动物层面,上述所提到的中药成果八子补肾胶囊,不仅已通过临床实验论证,更是成功走出实验室,落地成品在国内流通。据悉,上述八子补肾胶囊的临床试验由我国科学家牵头展开,对530名30至78岁的参与者进行了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在12周的干预后,服用八子补肾胶囊的参与者在多个老化指标上表现出优化,包括坐起时间、握力、步行速度和肌肉力量等。尤为重要的是,八子组的端粒酶活性比对照组高了76.7%,端粒酶活性

  • 直面西方质疑!中药抗衰成果连登国际顶刊:78岁老人12周变化惊人

    “中药普遍缺乏可靠证据”,欧洲科学院科委会(EASAC)会长Dan Larhammer,曾如此公开质疑中药。对此有我国中药业内人士回应称:且不说,仅把约18000味中药的成分介绍和起效机制,每个只写一页,厚度就堪比《二十四史》,但凡了解神农尝百草和诺奖科学家屠呦呦以身试“青蒿素”的故事,这位Dan会长就该明白,人类历史上最早完成全部人体临床的——或许就是中药。近年来,随着实验条件和检测技术的完善,中药开始日渐夺回“话语权”。不久前,我国科学家拿创新中药成果——“八子胶囊”做了一项530人的大规模人体抗衰试验,结果公布后,不但获国际权威期刊《Phytomedicine》认可,也让西方国家惊叹不已。1、中药抗衰人体临床实验出炉:“12周变化惊人”据了解,这项国内首个中药抗衰实验,为期12周。实验中,科研人员采用“八子胶囊”对530名30-78岁的受试者进行随机、双盲、多中心等干预,每周定期记录各项数据。结果显示,八子组受试者的神经精神、骨骼肌肉等均有明显改善,端粒酶活性也提高了76%,该指标是医学界公认“维系端粒稳定,进而抵御衰老”的重要手段。通俗来说,整个实验代表着机体的衰老速度得到了延缓。由于这项实验采用的是现代循证医学模型,且拿出了可信数据,对“中药缺乏可靠证据”的支持者们也给予了有力回击。公开资料显示,“八字胶囊”成分众多,依照传统的“君臣佐使”原则进行搭配,囊括了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等8味种子药核心成分,和人参、鹿茸、巴戟天等珍稀药材配伍而成。成分的复杂性也意味着可起到多重抗衰的作用,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此前的系列动物实验中,科研人员发现“八子胶囊”对当前学界公认的12大衰老生物标记物中的8项存在正面影响。对此,我国科学家还引用古典经络学说的“精气神”理论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下一页
  • 尾页
推荐文章
栏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