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爱鼻日】小鼻子大健康

    每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设定为“全国爱鼻日”。它的设立是为了引起公众对鼻部疾病和呼吸健康的关注。春天,草长莺飞,是游览、踏青的好时节,也是鼻部疾病好发的时节。鼻子作为人体呼吸新鲜空气的第一道关卡,若有“小事故”,则可能会发生“大灾难”。在“爱鼻日”这天,我们一起聊聊有关鼻子的那些事。常见的鼻腔疾病有哪些?常见的鼻部疾病主要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鼻炎和鼻窦炎又根据病因和病程持续时间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急性鼻-鼻窦炎、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霉菌性鼻窦炎等等。其中,过敏性鼻炎及慢性鼻-鼻窦炎是影响鼻部健康的最主要疾病类型,据统计发病率达到了40%左右,并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儿童的发病率更高,也更容易被忽视。警惕疾病的早期症状为了加强人们对鼻部疾病的认识,一定要警惕鼻部出现的早期症状,如鼻塞、流鼻涕及鼻腔内血性分泌物等。●警惕过敏性鼻炎:鼻子痒、眼睛痒、打喷嚏过敏性鼻炎最典型的症状是一连串地打喷嚏,有时能打十余个,在早起、晚上准备入睡时最明显,喷嚏过后会流大量的鼻涕,有不同程度的鼻塞。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会因为可疑过敏原的出现和消失而时有时无,约30%的患者还可能有哮喘。春季过敏原比较多,导致过敏性鼻炎高发,尤其是儿童,更易患上过敏性鼻炎。●警惕鼻窦炎:鼻塞,长时间流鼻涕一旦鼻腔粘膜受到大量病毒入侵,或是被灰尘异物所刺激,粘膜就会肿胀起来堵塞住鼻窦开口,造成细菌滋生,就形成了鼻窦发炎。鼻窦炎会造成长时间鼻塞,经常是只有一侧鼻孔阻塞,有大量粘稠的鼻涕,头痛,嗅觉消失。鼻窦炎常常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一般情况下由感冒引起,容易被忽略。如何区分普通感冒与鼻窦炎呢?普通感冒一般七到十

    标签:
    2023-03-29
  • 你知道清明节前还有个寒食节吗?

    清明将至,春雨连绵,还有多少人,记得今天是寒食节呢?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寒食节来源追溯寒食的起源,需要回到远古时期。寒食节也称“禁火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旧习。春秋时期,“禁火节”成了“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文公的名臣介子推。据说,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时,臣下介子推曾经割股给他充饥。晋文公归国后,分封群臣,介子推不愿受赏,于是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还是不愿为官。晋文公放火烧山,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柳树下。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寒食节的饮食习俗在寒食节这一天,因为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经后世流传,寒食节的传统食物就有了很多,例如清明果、青团、寒食粥、润饼菜、馓子等传统节日食物。其中青团则备受大家们喜欢,吃青团子的寓意是为了纪念先人、团圆的意思,表示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其次青团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丰富的糕点,含有维生素、膳食纤维、淀粉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能够补充人体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青团虽好,但这几类人不宜吃1、老人和小孩老人和小孩消化能力弱,吃过多糯米制品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青团个大粘稠,如果食用不当容易黏附在气管上导致窒息。所以,不建议老人和小孩吃青团。2、糖尿病患者青团

    标签:
    2023-03-24
  • 【健康小知识】这些水果要少吃,或对健康无益

    这几种水果,日常生活中要是见到了尽量躲开它们“绕弯”走,这些对健康无益的水果,看看那有你吃过的吗?一、没有熟透的香蕉香蕉是生活中常吃的水果,熟透了的香蕉,吃起来甜甜糯糯,口感非常好,熟透的香蕉对于便秘、胃溃疡等症状,都有不错的改善作用。但是我们买香蕉的时,会发现有些香蕉看起来发绿,而且皮特别硬,剥开香蕉吃的时候还有一种涩涩的感觉比较硬,这种香蕉是没有熟透的。为了运输方便,香蕉没有熟的时候就被摘下来送往全国各地,很多商贩拿的香蕉,一开始都是比较绿,这样存放时间比较久。为了有一个好的卖相,就会用一种二氧化硫物质进行催熟,香蕉变黄变好看,但是香蕉却没有完全成熟。推荐阅读:它是洗肠草,又名“肠道推粪机”,便秘不妨多吃,屡试不爽产生一种鞣酸物质含量非常高,吃进人体之后会抑制胃肠液的分泌,影响肠胃蠕动,导致便秘的症状发生,不利于健康。二、槟榔不知从何时起槟榔成了和口香糖一样的快消品,尤其是男性对于槟榔的喜欢更为突出,经常发现有些男性朋友会咀嚼槟榔,开车时也会习惯性咀嚼槟榔。甚至有些人每天咀嚼几颗槟榔才会觉得特别舒服,但是咀嚼槟榔并不是一种健康的行为。槟榔的质地非常坚硬,会对牙龈造成损害,可能会发生牙龈炎,因为槟榔颜色比较深,长时间吃就会导致牙齿变黑。槟榔中的汁液,长时间存在于口腔,容易形成结石,无论从哪方面讲口腔是槟榔危害最严重的部位,甚至有很多人会导致脸型变丑,也会增加患口腔癌的风险。三、腐烂的水果现在年轻人的健康观念越来越强烈,不吃剩菜剩饭,不吃腐烂的水果,因为这些腐烂的食物都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健康非常不利。但是对于中老年人群一直抱着节俭的心态,对于发霉或者是腐烂的食物都舍不得丢掉,

    标签:
    2023-03-16
  • 【世界睡眠日】认识睡眠重要性,学习入睡小技巧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一种在生命过程中自然发生的并与清醒时期不断交替的状态。与心理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对人的健康、生活、学习和工作起着重要作用。2023年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此项活动的重点在于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世界睡眠日” 正式引入中国。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睡眠,与我们的健康和寿命息息相关。好的睡眠是一味“长寿药”,能让我们走上长寿之路;反之睡眠不好,各种可怕的疾病都有可能找上门。睡眠的作用1、消除疲劳,恢复体力2、保护大脑,提高记忆3、增强免疫力4、促进生长发育5、有助于心理和躯体健康长期睡不好 身体会发生这些变化长期睡不够或睡眠质量不高,身体会发生以下变化:1、扰乱内分泌有很多重要的激素会在睡眠期间分泌,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褪黑素。此外,睡不够会引起身体应激反应,使机体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分泌更多的皮质醇激素,容易引起血糖调节障碍、血糖增高,增加糖尿病的风险。‍2、损伤大脑应激诱导的高皮质醇释放水平与海马体体积减少有关。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人体认知功能受损,睡眠障碍会造成健忘、恍惚、难以集中精神等问题。3、心脑血管受伤有研究显示,以6小时至9小时为“合适睡眠区间”,睡眠时长不在此区间内,排除危险因素后,睡眠不足或睡太多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4、降低免疫力伤口一般在睡觉的时候愈合,红肿炎症等也是在睡觉时消褪的,很少是在白天。睡眠不足会降低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免疫系统无法工作,身体就无法对细菌、病毒、癌细胞等进行抵抗,导致疾病趁虚

    标签:
    2023-03-13
  • 生病后会吃药吗?这些提醒你需“药”知道

    药品是用来预防、治疗和诊断人体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为了适应不同临床需求,药品通常被制成不同剂型。生活中,常见的剂型有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当我们前往医院就诊,医生有时也会根据大家的病情开具不同类型的药品。那么,针对这么多种药品,到底应该怎么吃?什么时间吃?用凉水还是热水?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身边没水,能直接干吞服用吗?不建议!大多数人认为只要将药吃下去就可以了,当我们手边没有水时,干吞也是一种服药方式。但其实,这种服药方式是十分危险的。干吞药品时,药品容易黏附在食管壁上,造成药品滞留。滞留在食管中的药品吸收变慢,发挥药效也同样减慢。严重时还会引起恶心、呕吐、误吸等现象,刺激食道、胃肠。能用咖啡、牛奶代替水服用吗?不建议!用咖啡、茶水、饮料、牛奶等饮料送服药物,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茶水和咖啡中含有鞣质,易与药品中的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药效。而牛奶中含有大量钙、铁和镁,在肠胃中会破坏四环素类抗生素,削弱其药效。对此,大家服药最好还是选用白开水。当用其他溶液代替时,轻则影响药物疗效,重则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而蓄积中毒。药片太大,能随意掰开服用吗?不建议!如果仔细观察平常吃的药片,会发现有些药品中间有一个划痕。划痕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大家分剂量服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带划痕的药片都可以掰开服用。像有些缓控释片、肠溶片等药品是千万不能掰开服用!服药不宜用热水有些药品遇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影响疗效。以下常见六类药物,建议以温水或凉开水服用。1、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因性质不稳定,遇热后易被氧

    标签:
    2023-02-10
  • 你的早餐健康吗?健康早餐要有这几样

    俗话说,早餐是一天的重头戏早餐吃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肝脏的健康那么问题来了哪些早餐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而哪些又是利于身体健康的呢∨这几种伤肝早餐要小心油条、油饼等油炸食物主食,是早餐的必选项,有人喜欢油条、油饼,有人喜欢炒饭、炒粉,还有人喜欢白粥、杂粮粥等。春卷、油条经过油炸,吃起来又酥又脆,是很多人早餐的最爱。但是,天天吃这种早餐,肝的负担太重了。油条属于油炸食物,热量高、含油量大。而油脂的分解、代谢,少不了肝脏的参与,如果脂肪摄入过多,来不及代谢,就会在肝脏堆积,形成脂肪肝。不仅如此,长期吃油条这种油腻食物,还容易导致肥胖,甚至损伤胆囊、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除了传统的油条、油饼,像蛋糕、蛋挞、派、曲奇饼干之类的西点,含油量也不少,有的甚至超过了80%。所以,平时早餐要注意搭配,尽量少吃油条这种油腻的食物,可以吃点清淡、易吸收的食物,比如粥、牛奶、豆浆、鸡蛋等。饮品:果汁、早餐奶这些饮料喝越多,肝越容易肥,人越容易得脂肪肝!一杯鲜榨果汁下肚,糖摄入显然已经超标了。而过食果糖会影响脂肪代谢,同时增加肝脏的负担,从而导致脂肪肝。酸奶、牛奶确实是个好东西,但为了改善口感,一些早餐奶、酸奶往往会在制作过程中额外添加糖,这样一来,糖的摄入量就容易超标。健康的早餐应该有哪些杂粮尽量用杂粮杂豆等谷物代替精米白面。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 250~400 g,分量大约为两碗半的米饭,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红豆、绿豆、芸豆等)50~150 g。玉米、红薯、全麦面包,都是不错的早餐主食选择,想保证早餐摄入能量充足,可以把白粥换成杂粮粥,例如小米粥、燕麦粥;或者把面包、蛋糕换成全麦吐司、杂粮吐司。蛋白质多选择高蛋

    标签:
    2023-02-03
  • 这些年后健康隐患,看看你中枪了吗?

    每年的春节都是一套流程,走亲访友,宴会聚餐。顿顿大鱼大肉,油腻刺激根本停不下来 。再加上各种晚睡、熬夜作息不规律,一不小心,健康问题就找上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家人团聚,容易大鱼大肉的胡吃海喝,麻将牌桌的昏天黑地……不受节制的饮食,与作息规律的变化,常常导致健康出现异常,不少人会感觉过个节身体有点吃不消......这跟春节期间的饮食、作息都密不可分。春节期间大家忙于应酬、大量饮酒、情绪激动,此外,放假都瘫在家中,缺少运动,新陈代谢不佳,容易引发各种健康问题。过往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肝胆疾病几类人群,建议做一次个性化的体检,因为这些疾病均跟饮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体检可以排除一些 “隐性”,若发现问题,也可以针对性地调理、治疗,并及时预防。「这些人群,最好做个体检」1、40岁以上的中年人40岁以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疾病威胁增加。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和事业负担都比较重,也是人生压力最大的阶段,一不注意就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2、春节前后应酬较多的人群这类人往往饮食大鱼大肉、烟酒过度、压力过大,容易得高血脂、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压、胃炎、胃溃疡等疾病。3、平时少运动吃肉多的人群整天坐办公室,缺少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吃肉多,蔬菜水果少,这些会扰乱人体正常的代谢,导致肥胖、高血脂、脂肪肝、骨质疏松等病症。4、慢性病群体每年做专项体检易患心血管疾病、肾疾病或癌症的高危人群,要每年有针对性地做专项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健康人群每年体检一次非疾病高危人群、生活习惯健康、感觉身体健康的人群,也不要忘记每年做一次体检。体检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疾病,让生活更健康。

    标签:
    2023-01-29
  • 水知识|你会喝水吗?喝什么水?喝多少?一次给你讲清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可是你真的会喝水吗?有的人一定会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还能有人不会喝水?”其实不然。喝水也是一门学问,也有讲究,会喝水越喝越健康,不会喝水还可能致病,正确喝水才能起到解渴、保健、预防疾病等作用。不正确的喝水,还有可能造成水中毒哦~一天喝够8杯水,可能是许多人对日常喝水的认知,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不同,这8杯水的日常饮用量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喝水也并非多多益善。生活中由于不正确的喝水导致“水中毒”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冬季寒冷,新冠、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许多患者采用喝水的方式来缓解症状。然而喝水也是有讲究的,不能过度饮水。专家介绍,出现“水中毒”主要是因为补水过量,即机体所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排出水量,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痉挛、昏迷,进而危及生命。每天喝多少水才合适?喝水讲究适可而止,而不是无限制地饮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日常要做到足量饮水,少量多次。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需喝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毫升。夏天或大量出汗时,补水要遵循先快后慢、分次补充、量出为入三个原则。专家介绍,可根据气温高低,每天喝1.5升—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合理控制饮水量。喝什么水简单的就是最好的。白开水是最好的水,经济实用,安全卫生,补水效果好。当然,不同地区白开水的质量取决于当地自来水的质量,自来水的水质又取决于水源的水质。国家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有详细、明确的要求,至少在理论上,合格自来水是值得信赖的。值得注意的是,烧水时看到水垢,并不代表水质差,只能说明水的硬度

    标签:
    2023-01-06
  • 你知道动脉硬化吗?

    年底越来越近了,今年的体检是不是大家都检查的差不多了?很多人体检时会被医生告知“动脉硬化”,那到底什么才是动脉硬化?有什么明显特征?怎么吃可以改善动脉硬化?已经硬化的血管很难再软回去了吗?什么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小。动脉硬化是随着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心血管疾病也日益年轻化 。由国家心脑血管病联盟发布的《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20岁~29岁患病或高风险人群占比已经达到15.3%,且患病或高风险的中青年治疗状况并不理想,64.4%的人并未接受过医学治疗。白皮书还对职场人工作压力、焦虑情况、疲倦、睡眠情况等多重因素进行了剖析。年轻人经常食用高脂肪、高热量、高糖的食物,特别是常食洋快餐,动脉硬化年轻化与此有极大关系。这些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所产生的脂类物质极易在血管内沉积或附着在血管壁上,使管壁出现溃烂并硬化,血流缓慢或血管局部阻塞,导致心脑供血不足。因此,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和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的年轻人,应该尽快检查是否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该病一般不易引起重视,但经过合理治疗是可以完全或部分消退的。当身体出现这些表现,小心血管变硬了走的急了胸口疼,扭头的时候头晕,突然几分钟意识不清楚,腿脚凉、麻、痛,这些都可能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动脉血管用的时间长了,在种种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可能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有时候也简称为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最多见的一种形式)。

    标签:
    2023-01-06
  • 晒太阳好处多,但你真的会晒吗?

    我们在骨质疏松缺钙问题去看医生时,有没有经常被医生叮嘱:“别只顾着补钙,还要每天多晒晒太阳!”冬阳一寸值千金!那冬天怎么晒太阳大家知道吗?怎么样安全、有效的晒太阳?怎样晒太阳才补钙呢?小言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冬天晒太阳的小知识。 为什么晒太阳可以补钙?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作用于人体皮肤,使7-脱氢胆转化为维生素D3,被吸收入血并先后经过肝、肾代谢即变成活性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可以在肠道、肾脏及骨等多个组织器官发挥生物学效应,既可促进钙、磷吸收,又能直接调整骨代谢,从而达到“补钙”的功效。 除了补钙,冬天晒太阳还有哪些好处?1、维护心血管健康在阳光中红外线的作用下,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快。更重要的是,晒太阳可通过抑制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来调节血压,防止其过高或过低。2、增强肌肉力量维生素D可调节钙的代谢,促使钙在肌肉的收缩和神经冲动的传递中发挥作用,使肌肉力量增强。行走时常感腿脚发酸、肌肉无力,也许就与缺乏维生素D有关。3、调节血糖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晒太阳可使血液中维生素D含量增高,发挥其调节血糖的作用。4、预防感冒阳光中的紫外线是种“天然消毒剂”,有助杀死导致多种传染病的病毒、细菌。冬天勤晒太阳,不仅能杀灭病菌,还能调节免疫功能,预防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5、强健骨骼晒太阳有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3,促进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使骨组织正常钙化,维持骨骼健康。多晒太阳对防治小儿佝偻病、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也大有裨益。6、远离“冬季忧郁”冬天昼短夜长,日照减少,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增多,抑制两种唤起细胞活跃激素分泌,特别是对季节更替敏感的人,容易出现季节性情绪失调,表现为情绪低落

    标签:
    2022-12-14
  • 【小知识】改掉这几个坏习惯,和肚腩说拜拜~

    在我们的减肥之路上,提到最难减的肉肉,肚子是不是其中之一?感觉都那么努力减肥了,怎么大肚腩还不见小啊?我国成年男性、女性的腰围应控制在85CM和80CM之内,你达标了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不少胖肚子的坏习惯看看你中招了几个? 1、精制主食吃太多精白米面做成的主食、点心带来大量碳水化合物让血糖迅速上升,胰岛素努力向细胞推销使用糖但细胞实在用不掉了 2、生活太苦了,需要加点糖奶茶、饮料和甜味零食为了口味好会添加很多糖,其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果糖。果糖对胰岛素不太敏感,一般需要肝脏来处理成葡萄糖和脂质再进行利用。肝脏利用果糖生产出的脂质更容易堆积在腹部,形成内脏脂肪。 3、焦虑内耗压力大精神压力之下,身体分泌更多皮质醇。它会让新生的脂肪改变分布。过多的皮质醇不断促进脂肪搬到内脏附近肚子又悄悄大了一点。 4、酒精摄入过多酒精对于人体来说是没有用的,甚至有毒的废物需要肝脏额外加班,尽快处理掉酒精会让肝脏对脂肪的代谢发生错误。使更多脂肪堆积在肝脏中不但容易形成脂肪肝,还会让内脏脂肪加速积累,对于身体来说,每一滴酒,都不是无辜的。 5、忽视反式脂肪反式脂肪和正常脂肪不同,反式脂肪不太受身体的欢迎。一旦进入身体,往往会通过对代谢的影响导致内脏脂肪增加……起酥点心、爆米花、薯片、蛋糕、油炸食品等都含反式脂肪。要想减掉难看的大肚腩,先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哦~小肚子上的不是一天涨上去的,也不是一天能减下去的,坚持最重要。另外要注意,不要长时间久坐。吃完饭不要做坐着不动或者立马躺平,可以稍微适量运动一下,哪怕站起来走走路都是好的。我们一起和大肚腩说拜拜~

    标签:
    2022-12-09
  • @所有人,今后流行抗原自测?这些问题你了解吗?

    近期,随着防疫政策的不断调整。不少小区群里,朋友圈里都刮起了一股抗原试剂团购风,抗原试剂作为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的方式,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在疫情防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全国多地也都表示将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核酸检测策略,并鼓励家庭自备抗原试剂盒。 到底什么是新冠病毒抗原检测? 抗原自测操作时有哪些步骤? 需要特别注意什么呢? 和小言一起来了解下吧!Q:什么是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有啥区别?A:抗原就像是病毒外面穿的“衣服”,核酸则是病毒里面的基因。抗原检测就是从抗体出发去测“衣服”的部分,让病毒显示出来。抗原检测更方便、快捷,但敏感性稍差。核酸检测更复杂,获取结果时间长,但敏感性更高。 抗原自测步骤注意: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应将使用后的拭子、采样管、 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后作为干垃圾处理;如果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使用过的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应装入密封袋,后续交由管理人员处理。隔离观察人员不论结果阴性还是阳性,使用后的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均装入密封袋,由管理人员处理。 抗原与核酸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都属于直接检测病毒的方法,但前者是靠“抓取”病毒内部的遗传物质得出结果,后者则是靠识别病毒的“外衣”——N蛋白,来间接反映是否感染新冠。两种检测方式各有优势,不能互相替代。抗原检测大家自己就能操作,非常方便,15分钟左右就能得到结果,因此十分适合快速筛查。尤其是当出现了新冠相关症状后,通过抗原检测,马上就能对自己有一个初步判断。相比之下,由于核酸检测的标本必须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检测,流程繁琐,因此通常需要4-6小时才能得出结果。因此,普通家庭可适当储备一些抗原检测试剂,冬季本来就是呼吸道相

    标签:
    2022-12-08
  • 防疫政策更新后 你准备好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了吗?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多地接连取消了常规化核酸检测今后,每个人都要本着对自身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配合各项防控措施,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如何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跟阿显一下来学习吧~1、不麻痹、不大意、勤消毒坚持做好个人健康防护,不麻痹、不松懈、不大意,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室内环境以清洁为主,对于手机、钥匙、遥控器、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品,可定期进行喷酒或擦拭消毒。2、坚持戴口罩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对于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预防作用,既有利于保护个人,又有益于公众健康。3、打喷嚏时遮口鼻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常常携带病毒,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病毒传播。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臂肘完全遮挡口鼻,用过的纸巾及时丢入垃圾桶,及时洗手。4、勤洗手勤洗手、讲卫生是保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方法。饭前便后、接触外界物品后,触摸口眼鼻之前,请务必认真清洗双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搓揉至少20 秒。5、在外与人保持1米距离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保持社交距离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毒感染。在公共场所时刻注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出行勿拥挤。保持安全距离,于人于己都有益。6、不去人多场所 不聚集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大,聚餐、聚会易导致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因此人多场所不要去,拥挤场所要回避。少出门、不扎堆。7、增强自身免疫力饮食营养均衡、适度运动锻炼,坚持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态,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8、接种疫苗响应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政策,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种疫苗,做到“应接尽接”,保护个人健康,为构建免疫屏障接尽接”贡献一臂

    标签:
    2022-12-05
  •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您的家庭常备小药箱“更新”了吗!

    连日来,全国多地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涉及核酸检测、出行、就医等诸多方面,全国各地公共场所也开始不再查验健康码核酸天数。在大众面对“这样放宽是否等于躺平”、“彻底放开”的疑惑时,官方给出明确回应:“未来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整个国内外疫情形势变化,我们也不排除再对我国隔离措施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在此背景下,遇到病痛问题时可能不便外出就医,所以家中常备一些药物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家中的小药箱应该放哪些常备药?防疫消毒类个人防护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防疫一定要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少聚集”!建议家中常备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酒精、消毒液、洗手凝胶等消杀防护用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做好全面消杀工作。家中除了常备温度计外,还可准备新冠抗原自测试剂,在家就可以自测,方便快捷,还能降低聚集感染风险。家中常备类为解决不时之需,特别建议家庭小药箱里常备一些药物,包括:止痛药:如应对牙痛、感冒、痛经等引起疼痛的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等;外伤用品:如帮助创口消毒的碘伏、止血的创可贴、棉签、纱布等;过敏用药:普通过敏可常备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过敏性鼻炎患者建议多备一支鼻喷剂;消化用药:如蒙脱石散(止泻)、开塞露(促排便)、吗丁啉片(助胃动力)等;感冒用药:藿香正气软胶囊、清开灵软胶囊、利咽解毒颗粒等。儿童感冒用药:小儿清肺化痰颗粒、小儿氨酚那敏颗粒、小儿布洛芬口服液等这些基础常用药建议各储备一份以应对常见疾病。另外,居家时自己做饭频率较高时,可以再备一点烫伤药膏。慢病常备类如果家中有需长期服药的慢病患者,一定要备齐足量药物(建议备足1个月至2个月的量)。处方药最好先和

    标签:
    2022-12-05
  • 冰箱的正确打开方式,你get到了吗?

    我们日常食物的保鲜少不了冰箱,但如果使用不正确,也会给细菌繁殖创造更多机会,从而引起疾病。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适宜放进冰箱冷藏储存。一些热带水果如香蕉、芒果、火龙果等,低温冷藏会出现“冻伤”的情况;黄瓜冷藏超过三天,表皮会呈水浸状并且失去原有风味,面包等焙烤食品在冰箱内冷藏放置易变硬、变陈,失去水分,影响口感和风味。因此这些食物建议一次少量购买,尽量现买现吃。那我们平常使用冰箱保存食物有什么小技巧呢?今天圆月教大家一些冰箱储存食物的正确方法。冰箱不是保险箱储存食物要得当一般家用冰箱冷藏温度为4~8℃,冷冻温度为-23~-12℃,低温环境可以减缓细菌生长繁殖速度,但仍会缓慢生长,并且有些微生物如单增李斯特氏菌在冷冻温度条件下也可以存活繁殖。冰箱存储小炒招l 冰箱储存食物时,应关注食物的生产/加工日期、保质期,并保证食品在保质期内尽快食用。l 注意生熟分开,熟食储存在加盖密封容器内,放置时熟食在上,生食在下。l 剩饭菜在冰箱中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应尽快吃完,再次食用前彻底加热,并且重复加热不超过一次。l 不要将冰箱塞得太满,以免冷空气缺少足够的循环空间而达不到理想的制冷效果导致食物腐败变质。l 定期检查冰箱,发现腐败变质的食物及时擦洗冰箱内壁与角落,保持清洁卫生。

    标签:
    2022-11-15
  • 世界糖尿病日| 认识糖尿病,不做小“糖”人

    今天是【世界糖尿病日】。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也因此,不少人出现糖尿病的困扰。糖尿病也已经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都说糖尿病是无声的杀手,最初血糖升高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程延长会对机体造成多种危害,严重可危及生命。我们如果控制不好“血糖”,除了会引起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等,严重可能还面临截肢、失明等危险。世界卫生组织有说过:90%的糖尿病可以预防的。今天,借助“世界糖尿病日”,小言跟大家聊聊如何摆脱甜蜜负担的那些事儿! 哪些人属于易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妊娠糖尿病史、心血管疾病、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人群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需要每年进行糖尿病筛查,当空腹血糖值≥5.6mmol/L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哪些情况最容易引发糖尿病?因为糖尿病中有个“糖”字,所以很多人都以为是吃糖太多导致的……其实并不准确,我们平常少吃糖或不吃糖不一定能避免糖尿病。糖尿病主要还是跟以下因素有关:1、吃得太好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大鱼大肉、煎炸熏烤一样都不少。虽然吃得好,但是不代表吃得健康。同时,现在的人们都吃得太精细,总选择精米细面也不好。因为精米细面在谷物加工过程中,流失了大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并使得粮食的升糖速度大大加快。因此,我们平时可以多选择一些粗粮,作为我们的主食!2、久坐不运动糖尿病与运动量和久坐时间脱不了关系!如果我们运动量很小,又吃得很多,就会转化成脂肪和糖原存在体内,让人变胖,从而更容易有糖尿病。我们都知道现代人都有“懒癌”,白天总想窝在床上、沙

    标签:
    2022-11-14
  • 寒潮来袭~你好好对待你的鼻子了吗?

    现在这个天气真是冷热交替早上出门冷飕飕的中午吃完饭出门遛个弯竟然还热到有点出汗在冷热交替,早晚温差大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打喷嚏流鼻涕还会鼻塞不通气秋冬时节我们一定要注意鼻子的养护这个季节一些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除了流感等常见病一些空气中的小灰尘也是让鼻炎患者脑壳痛 什么是鼻炎?鼻炎是一种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炎症。炎症导致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病理改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年轻人发病率较高。 鼻炎的症状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头痛、头昏、流鼻血、眼痒、耳鸣、嗅觉减退、记忆力下降等。鼻炎的发病诱因?1、病毒感染:鼻病毒、流感病毒。2、遗传因素:家族有哮喘、荨麻疹、药物过敏史的人群。3、抗原物质:吸入性变应原,例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食入性变应原,例如:牛奶、鱼、虾、某些水果蔬菜。接触性变应原,例如:化妆品、胶水。4、季节变化:寒冷空气刺激。 爱护鼻子的两要两不要 要牢记两要要戴口罩虽然鼻腔有清洁功能(鼻毛、黏液毯、纤毛等),能防止灰尘病菌入侵,但病毒小到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唾液飞沫、咳嗽,甚至喘气呼吸进行播散,靠鼻腔自身功能无法抵御病毒入侵。因此,坚持戴好口罩,是防止呼吸道传染的有力举措。要清洗鼻腔我们鼻腔内与生俱来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内环境,随意用清水或者不正确方法洗鼻都是徒劳,甚至是有害的。所以日常我们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能够保持鼻腔清洁。两不要不要随意使用滴鼻药有些人感到鼻塞时,会随意用药。网购一些滴鼻药。但却不知有的滴鼻药含有血管收缩剂,滴药后可能会有短暂的通气,但常用这些药可能会造成鼻腔内纤毛不可逆倒伏,

    标签:
    2022-11-08
  • 戒糖一年变年轻,真的这么厉害吗?

    上周一条女子戒糖戒奶茶1年后变白变年轻的消息冲上热搜。据媒体报道,一女子在一年时间内,不吃添加糖加工过的食品,拒绝糖分过高的水果,代糖也不碰。对比一年前的照片皮肤暗沉、冒痘的情况都有明显改善,皮肤也光亮了不少。以往想要变美变年轻,得在美容院里做不少项目,又花钱又受罪,闹了半天原来戒糖就能做到。不过也有人质疑,“我平时也很少吃糖啊,照样长痘啊”。那么戒糖真的能变年轻吗?变年轻究竟有什么秘诀? 戒糖真的那么神吗?理论上糖化的确会加速衰老的过程。“糖化”是在酶的控制下,蛋白质或脂质分子上附加糖类分子的过程。这类糖蛋白有重要免疫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抵抗病菌,还有凝血、修复创伤等功能。还有一种“糖化”就没那么善良了,它不经过酶的作用,过量的糖分直接与蛋白质结合。随着年龄增长,过量的糖分堆积确实会给皮肤带来不可逆的影响,导致皮肤松弛、黯淡发黄、长痘粗糙、出现皱纹等。过量的糖不仅对皮肤产生影响,还会诱发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全身疾病。 OK,戒糖还不简单,我不吃糖就好了这里的“糖”不仅是超市里的糖果,或者不吃甜食。很多健身人士常说的碳水,还有部分水果,吃进身体后有一部分就可以转化为“糖”,例如米饭、馒头。你要戒糖难道连这些也要戒掉吗?糖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正常量的糖分摄取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一刀切地不摄入任何糖分,则会减少酶促糖蛋白的合成,造成低血糖、贫血、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我们要戒掉的“糖”,应该的过量的糖分,可以把“戒糖”转化为“抗糖”,比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下午茶零食点心、每周奖励自己一个甜品......市面上还有很多打着“抗糖”旗号的护肤产品,不能说完全没有用,但是不要过分迷信,更不

    标签:
    2022-11-08
  • 家里的常用药备全了吗?来查漏!

    现在的家庭中,每家都应该准备一个家庭药箱,备一些常用药。尤其是对于有孩子和老人的家庭,家庭药箱尤为重要。毕竟感冒发热发烧、胃疼、过敏、腹泻、便秘等等都是经常发生的事。哪些药要“家中常备”?这几类常备药品家里药箱是否都“安排上了”?除了药品种类,家庭备药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点?今天阿显给大家送来一份家庭备药指南,一起来看看……一般家庭药箱常备的物资主要包括应急药品物料、日常疾病用药。应急药品物料可以选择一些用于跌打损伤、简单外伤处理的药品物料。例如云南白药气雾剂、伤筋膏药、消炎药、创可贴、消毒碘伏以及消毒棉签纱布等。需要注意的是像酒精碘伏等需要避光保存,开封后不宜久置。所以建议选购小瓶装。对于日常疾病的药品,例如感冒药、止泻药、助消化药物、抗过敏药等。另外,家中有老年人的在药箱中也要为急救药例如甘油片留出地方。在家庭药箱的准备和使用中,大家应该注意药品需要分区、分层进行摆放,成人与儿童的药品、内服和外用药等要区分开来,急救药品可以放在显眼位置,与常规药品分开进行放置。药箱要放在小朋友够不到的地方,避免误食哦~阿显提示:家庭常用药品是为了使一些小病患能得到及时治疗、尽早控制,或至少能在去医院前做些临时处理。所以我们准备一个家庭药箱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还要定期检查我们药品的有效期,药品过期或变质时应及时处理并进行补充替换。

    标签:
    2022-11-01
  • 【小知识】“秋燥”来袭,该如何缓解?

    现在已经进入了秋冬季节,天气越来越干燥。由于缺少水分滋润,大家是不是经常会感觉口干舌燥的,连鼻子和皮肤都觉得干干的?很多人觉得这种时候只要多喝点水,或者涂点润肤乳就能缓解“秋燥”了,可是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哦!常说“秋燥”,是因为秋季以干燥为其主要气候特点。“秋燥”又可以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尚热,有夏热余气之时,后者见于深秋已凉,有近冬寒气之时。燥为干涩之病邪,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而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燥邪伤人,必从口鼻而入,因此最易伤肺,导致肺津耗伤。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咳,甚则痰中带血。 喝水能缓解 “秋燥”吗?适当地增加饮水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适温、适量,以温白开水为宜,过凉或过热都不适合。此外,多久喝一次水,每次喝多少,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出汗量、运动量等很多情况来定,不能机械地要求自己一定要喝“八杯水”,特别是脾胃虚弱的朋友,饮水更要以少量、多次为宜。 滋阴润燥能吃些啥?想要缓解“秋燥”,我们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吃些百合、银耳、枸杞、雪梨、蜂蜜等滋阴润燥清肺之品来缓解“秋燥”。

    标签:
    2022-10-18
  • 首页
  • 上一页
  • 3
  • 4
  • 5
  • 6
  • 7
  • 8
  • 9
  • 下一页
  • 尾页
推荐文章
栏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