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警惕这些疣,小心HPV感染

    有这么一个话题一度冲上了热搜 #身上5种疣可能是HPV感染#,高达1.8亿的阅读量。“可能”这个词有点吓人了,其实无论大人孩子皮肤上都有可能产生一些病变,但并不一定非得是HPV感染。但当身上出现这几种疣就要小心是不是有HPV感染了。HPV一般指人瘤病毒。 人瘤病毒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症状表现为寻常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5种疣跟HPV感染有关HPV是一个大家族,包括200多个不同的亚型,其中低危型感染占多数,一般仅会导致“疣”的产生;由于人体感染病毒的亚型不同、感染发病的部位不同,疣的形态也各不相同。高危型HPV有十几种,目前发现HPV16型、18型与70%的宫颈癌有关。由于人体感染病毒的亚型不同、感染发病的部位不同,疣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治疗方式也有一定区别。寻常疣:易受伤部位俗称“刺瘊”或“瘊”,常与1、2、4、7型HPV感染有关。好发位置:易受外伤的部位,比如手指、肘部、膝盖和面部,可扩散至身体任何部位。特征:疣体是灰褐色、棕色或皮色丘疹,表面粗糙,可单个出现,也可因刮擦导致疣的“自身接种”,呈线状排列。治疗方法:通常没有自觉症状,在2~4年内自行消退。丝状疣:头颈部最常见它是寻常疣的一种特殊亚型。好发位置:眼睑、口周及颈部。特征:疣体呈丝状或细长状结构,根部狭窄,表面为指状的突起。治疗方法:包括切除、剪除、刮除和液氮冷冻,也可通过抗病物或维A酸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液氮冷冻时,肤色深的患者治疗后可能留下持久的色素减退斑,需谨慎选用。跖疣:足部体积大的会产生痛感好发位置:足底特征:皮损最初是细小发亮的丘疹,慢慢长成黄豆大小或更大,有类似蚁丘的中心凹陷,表现为单发或多发“马赛克”样皮损,体积较

    标签:
    2023-05-11
  • 【5.20母乳喂养宣传日】母乳喂养使用手册,建议收藏!

    母乳是母亲赐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是宝宝最好的营养来源。关于母乳喂养,很多妈妈都会在刚生育后很励志地给自己立个flag。比如,至少坚持喂母乳到宝宝1岁;再比如,争取喂养到宝宝自然离乳……然而,只有亲身经历过母乳喂养的妈妈,才会深刻体会到其中的艰辛。要么陷入奶水不足,追奶,再追奶的痛苦循环;要么就在缺觉,涨奶,以及乳腺炎的折磨中来回横跳。既然这么痛苦,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妈妈执着于母乳喂养?还不是因为母乳喂养确实有着非常神奇的力量!母乳是满足宝宝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天然食物对宝宝的健康生长发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和重要的微量元素。钙磷比例合适,易于消化吸收。随着母乳喂养观念的提倡,越来越多新妈妈开始认识到母乳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新手妈妈却不知道母乳喂养的正确方式。母乳喂养作为宝宝健康的保护伞,在喂养中妈妈们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免疫活性物质和水分,能够满足0-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全部营养,任何配方奶、牛羊奶等无法替代;母乳喂养经济、方便、省时、卫生,有助于婴儿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态;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婴儿患感冒、腹泻、肺炎等疾病的风险,减少成年后肥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促进大脑发育,增进亲子关系;母乳喂养还可减少母亲产后出血、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风险。母乳的成分初乳产后7日以内的乳汁,质稠而发黄,蛋白含量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及免疫物质。过渡乳产后7~14日,蛋白质和矿物质逐渐减少,脂肪含量最高。成熟乳产后14日后,产量高,质较稳定,含各项营养成分。母乳喂养的有效方法做到“三早”,即早接

    标签:
    2023-05-06
  • 你认为的这些“健康习惯” 越做越伤身

    人人都想要健康,都希望自己健康。但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却在对健康产生伤害,尤其是一下这些我们平时认为的“健康习惯”,要当心可能越做越不健康!不服老有些老人觉得自己身体没啥病,老当益壮,就进行高强度的爬山、游泳、跑步、打球等体育锻炼,这样容易造成肌肉损伤、骨折等。还有些老人退而不休,拼命工作,这样容易因工作疲惫引发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发生诸多退行性变化,肌肉、骨骼及器官功能都在减弱。老年人要理性地认识这一点,锻炼要量力而行,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退休之后发挥余热本是好事,但如果患有慢性病,工作应适可而止,以不感到疲倦为宜。太“会过”很多老年人剩菜、剩饭甚至发霉的食物都舍不得扔掉,认为剩饭菜只要不馊,发霉的食物去掉发霉的部分,统统可以吃。剩饭剩菜容易滋生细菌,吃进去易导致肠胃炎;有些反复加热的隔夜蔬菜里含有较多的亚盐,经常吃有致癌风险。发霉的花生、玉米、黄豆、坚果等食物,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食用后可能使人急性中毒甚至死亡,长期低剂量食用也会增加癌症风险。水洗和烹调加热也不能将其破坏,即便去掉发霉的地方,也不能避免霉菌的危害,所以发霉的食物不能吃。吃补品延年益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老年人为了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会不惜高价购买诸如人参、鹿茸、灵芝等滋补品,将它们视为延年益寿的法宝,大量食用。随着年纪增大,身体的各功能逐渐减弱,适当进补可减缓生理功能下降,推迟衰老进程。但进补要视身体情况而定,如果不分体质和症状乱吃补品,反而会引发某些疾病。想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应请专业医生辨清个体体质和症状,有的放矢来进补。一般来说,平衡的膳食足以满足身体的营养

    标签:
    2023-04-24
  • 【24节气】你一定要知道的立夏养生知识!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立夏”代表天气转暖温度升高,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雨水渐多,天气湿热会越来越明显。立夏养生的重点,在于养阳、养心饮食上多吃嫩姜等升发阳气的食物,晚饭宜常食粥以养胃生津;适量食些牛奶和豆类等;多吃时令新鲜蔬菜、水果;适当搭配粗粮。立夏三候第一候:蝼蝈鸣蝼蝈,蝼蛄也,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随着蝼蛄的鸣叫,夏天的味道浓了。第二侯:蚯蚓出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了,出来凑凑热闹。第三侯:王瓜生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更会结红色的果实。立夏食俗立夏节气,全国各地的传统食俗各有不同,最经典的要数“立夏蛋”了。俗话说:“立夏吃了蛋,夏天不疰夏。”就是说立夏吃蛋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一般用茶叶或胡桃壳煮,即现在的“茶叶蛋”。最常食用的鸡蛋,性平,有安神养心的功能,鸡蛋不伤脾胃,一般人都适合,但不宜多吃,每天1~2 个比较合适。立夏养生重点睡好子午觉睡好子午觉进入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中午时分可以适当打个盹,睡好子午觉。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但不宜过长,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13时至14时是午睡的最佳时间。运动调养运动防大汗,安稳过立夏。立夏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出汗。“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不

    标签:
    2023-04-21
  • 想越来越年轻吗?多吃这些!

    人人都想青春常驻,永不衰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多朋友把目光和大量金钱投向保健品或者药物。殊不知,更为便宜和安全的膳食作用更加强大。饮食习惯对人们外貌衰老的速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吃对食物不仅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塑造完美身形,还有助于延缓衰老。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抵御衰老和一些慢性病面前,膳食的作用要优于药物。番茄西红柿具有生津止渴、开胃消食的效果,西红柿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茄红素以及谷胱甘肽,不仅可以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脂和血胆,还可有效抗氧化,起到对抗衰老的作用。蓝莓蓝莓、桑葚、草莓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其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有助于清除身体中的自由基,对抗衰老能起到一定的效果。核桃核桃首先富含的维生素E,其次,核桃是Omega-3脂肪酸重要来源之一。哈佛大学研究团队证实每周食用140克(约3两)核桃,能同时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和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风险,并增加1.3年预期寿命。苹果苹果具有补脑养血、宁神安眠的作用,苹果中含有多酚、黄酮类等天然抗氧化物质,还含有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非常好地对抗机体衰老,同时含有的槲皮素还可有效预防记忆退化。大豆大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不仅能破坏自由基的化学活性、抑制皮肤衰老,还能防止色素沉着。其次,大豆中含有的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性雌激素,能延迟女性细胞衰老,使皮肤保持弹性。柑橙类胶原蛋白是维持肌肤年轻活力的重要元素之一,但人体自25岁开始就会逐步流失。而胶原蛋白合成需要维生素C参加,维生素缺乏时,胶原蛋白不能合成,导致细胞连接功能障碍,皮肤松弛没有弹性。维生素C的最好来源是柑橙类水果,包括橙子、柠檬和柚子等。胡萝卜胡萝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可清除导致人体衰老

    标签:
    2023-04-20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各位家长请注意!你的孩子该打预防针了!!

    为让大众了解接种疫苗对于预防疾病的重要意义,号召全社会关注和参与预防接种工作,自1986年起我国将每年的4月25日确定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2023年已经是第37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疫苗,被公认为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极其重要、有效的工具。婴儿出生后,虽可以从母亲体内获得一定的抵抗传染病的抗体。但随着孩子月龄增长,其体内的母体抗体效力会逐渐减弱、消失,绝大多数儿童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后,儿童群体可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预防接种是最有效、最经济、最便捷的保护儿童健康的手段。疫苗是孩子的保护伞、防护盾,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接种疫苗俗称“打预防针”,这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为了让孩子免受疾病之苦,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起,家长就应该为孩子提供完善的免疫保护计划,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为免疫规划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据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儿童接种第一类疫苗免费,疫苗以及接种费用由政府承担,外来儿童和本地儿童享有同样的接种权利,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该及时给孩子接种。如:卡介苗、脊灰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等。第二类疫苗为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由受种者或其他监护人承担费用。自费疫苗和免费疫苗科学上没有区别,只是管理上不同,无论是自费还是免费,都能够预防相应的疾病,能够获得对更多疾病的防护,同样值得接种。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接种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接种前l 接种当天,给宝宝换上宽松、柔软的衣物;l 保证宝宝饮食和正常休息,带上《预防

    标签:
    2023-04-12
  • 春季“特产”来袭 注意防范

    四月,很多地方都开始四月“飞雪”。飞絮,大概是人们最讨厌的“春季特产”,看起来轻飘飘的柳絮其实隐藏着很多安全隐患,我们要注意防范。大家所看到的飞絮其实是杨柳树的种子传播和繁育后代的一种生物现象。飞絮是杨柳树雌株的种子和衍生物,杨柳雌株花絮授粉后生成一个个的小硕果里面包裹着白色絮状绒毛,绒毛里夹藏着芝麻粒大小的籽粒,籽粒成熟后果皮逐渐裂开,为了繁衍后代扩大家族,白色絮状的绒毛携带种子随风飘撒,就形成了“杨柳飞絮”现象。飞絮有哪些危害?影响健康1.带起地上的脏物、灰尘,影响空气质量。2.本身无毒无害,却是很大的过敏源。3.引起皮肤过敏、瘙痒。4.引起眼睛红肿。5.引起鼻痒流涕。7.引发咳嗽。8.引起呼吸道水肿。飞絮过敏的反应症状:接触式过敏会导致皮肤红肿瘙痒、丘疹、紫癜等。吸入过敏原容易引起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临床表现为连续性的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喘等。暗藏火灾隐患飘在空中的飞絮非常干燥,加上其蓬松的絮状结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遇到明火会“轰燃”,且蔓延速度极快。消防部门曾做过实验检验柳絮的燃烧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柳絮燃烧非常快,有“爆燃”的效果,如果柳絮扎堆,还会持续燃烧容易引着附近的易燃物,从而引发火情。如何做好防护?躲一般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是飞絮的高发时段,过敏体质尽量避免这个时间段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尽可能选择杨柳絮比较少的早晨、晚上,或是雨后。洗有过敏性鼻炎或者对花粉、杨柳絮敏感的人群,每天最好清洗鼻腔2-3次。皮肤沾上杨柳絮后,也要及时清除,最好用温水清洗,有助预防过敏或减轻过敏症状。如果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症状严重,要及时就医。吃在飞絮季,容易敏感的人群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以吃

    标签:
    2023-04-10
  • 十大健康食品公布,大蒜第九 西蓝花第七,看看第一名是啥!

    十大健康食品公布,大蒜第九 西蓝花第七,看看第一名是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药补不如食补。”可见食物对人们的重要性。随着人们对健康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健康养生已成为人们保健之日常。小言今天带大家来认识下已公布的十大健康食品。多吃这十种食物不仅对你的健康有益,而且还能让你长寿。一起来看看!10、醋日本是世界排名前三的长寿国家,此前日本电视台公布了由300位名医推荐投票选出的“健康长寿十大食物”其中就有醋。醋可以抑制血糖升高和血压,消除疲劳,并提高新陈代谢。更神奇的是,醋还可以与鸡蛋搭配吃,效果奇佳,含钙量高让你的骨头更坚硬!因此多喝醋也有利于骨头的生长。9、大蒜大蒜是有名的健康食物,常吃它对身体有很大好处。常吃大蒜的第一个好处,就是不容易得一些感染性疾病。大蒜当中含硫物质,是非常好的天然抗生素,对很多致病菌和病毒能够产生很好的抑制作用。第二个好处,大蒜还低血压和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血管扩张,有降血压,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另外大蒜当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比如锌和硒,这样的矿物质进入到体内之后,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清除自由基,进而能够发挥出抵御衰老和促进身体康复的作用。大蒜是药食同源的食物,经常食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但注意大蒜素在高温下易被破坏,失去杀菌作用。8、番茄番茄中含有番茄红素,也是能预防动脉硬化和预防脑梗塞,重点是怎么烹饪才能让它的好处真正进入到我们体内。正确的答案是加热吃,这比常温冷吃的营养高出3倍以上,营养更容易吸收。7、西兰花西兰花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因为西兰花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够很好的促进众多免疫物质的生成。西兰花中的营养成分,不仅含量高,而且还全面

    标签:
    2023-04-06
  • 抓住春季长高黄金期!做好几件事,孩子身高蹭蹭长

    每到春季,家长们都会特别关注孩子长高的问题,想趁着这个时期让孩子的身高再窜一窜。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证实: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其中春季(3-5月)长得最快。身高的生长速度是秋天的2~2.5倍!为什么春季是长高的最佳季节?1.春天补钙易吸收想要长个子,首先得补钙。但其实,人体在膳食中对钙的吸收还不到10%。而想要促进钙的吸收,必须要有维生素D的协助。晒太阳、接受紫外线的“洗礼”,是获取维生素D最简单而又最重要的方法。紫外线的照射转化成维生素D3,被人体吸收,从而促进胃肠道对钙的吸收,使骨骼长得更好、更快。在一年四季中,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是最高的,所以人在春天补钙更容易吸收,因而也更容易长高。2.春季生长激素分泌旺盛传统医学理论强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也不例外。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呼吸功能、消化功能都有明显的加强,人体内分泌激素尤其是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为身高增长创造了“黄金条件”。如何抓住春季黄金长高期?关键看这几点:1、阳光阳光是人体生长的必须要素。人体皮肤中有一种叫做7-脱氢胆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能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同时能促进牙齿发育健康。如果忽略了“晒太阳”,孩子很可能缺乏维生素D,而难以长高。因此,要注意适当带孩子晒太阳。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皮肤娇嫩容易晒伤,晒太阳时,注意不要直射,尽量选择在树荫下晒太阳,或者选择戴帽子和用遮阳伞。晒太阳的最佳时期,春秋二季以10~11点为宜,夏季以9~10点为宜。2、睡眠生长激素在夜间的分泌水平最高,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甚至更高。因此,孩子充足的睡眠是良好生长发育的保证。家长

    标签:
    2023-04-04
  • 四月好风光 养生重点要注意

    进入四月份后气温开始有明显的升高了,终于可以脱掉厚重的棉衣,换上漂亮的春装了。虽然春季阳光灿烂,但是,这个时候的紫外线其实还是非常强烈的,所以我们出门的时候,要注意做好防晒工作。另外,春季也是各种花粉过敏的高发时期,对于过敏人群而言,最好是出门戴上口罩等预防措施,以降低过敏的几率。另外,春季还是传染性疾病高发的时候,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等,所以尽量不要到人流太多的地方。四月养生重点?重在养肝传统的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肝脏有密切关系。所以,春季的养生保健方法应以养肝为主。如果肝功能正常,人的气机就会通畅,气血就会和谐,各个脏腑的功能也能维持正常。具体方法有多种,如以肝养肝、以味养肝、以血养肝和以菜养肝等。注意病从口入多变的天气容易使身体比较弱的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注意“病从口入”。悲伤莫要过度春季是多种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抑郁,诱发精神疾病。因此大家要注意及时排遣不良的情绪,不要过于悲伤,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舒畅的心情。预防花粉过敏春季是各种花粉、柳絮开始传播的时候,很多人会发生过敏的现象,所以出门最好是戴上口罩,远离过敏原,另外可以多吃一些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减轻过敏的症状。饮食注意事项1、春季气候干燥,应该少吃辛辣、油腻、大寒之物,如辣椒、肥肉、海鱼、海虾等。2、春季是慢性疾病发作的高发季节,不要吃容易使旧病复发的“发物”。3、春季紫外线强

    标签:
    2023-03-31
  • 天天犯困,赶走“春困”给你支一招!

    不少小伙伴到了春天,总是困得眼皮直打架只能将一切归给“春困秋乏”。有没有朋友和阿显一样一到春天,都成了特“困”生。每天都感觉睡不醒!俗话说“春困不是病,困起来要命。”那我们为什么会春困,又如何更好地应对春困呢?春天为什么容易1、湿气重从中医角度而言,春季雨水多湿气重,特别是南方地区更是经常湿雾笼罩,俗称回南天,此时湿气萦绕,胶着难散,人体气机运行不畅,人们常感体倦疲乏,头重昏朦,食欲欠佳等症状。2、和大脑缺血缺氧相关:比如老年人自身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会出现春困;3、和甲状腺功能较差相关:如果甲状腺功能比较差,代谢会比较慢,也容易导致气血供应不上,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做事提不起兴趣的情况,出现春困;4、和电解质紊乱相关:有的电解质的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如果出现乏力的感觉,并且出现了腹泻、呕吐等情况,也可能出现春困的现象;5、和肝病相关:春困也有可能是肝病导致的,肝病所出现的困倦,一般在睡眠之后往往不能解乏,是持续性的。摆脱春困春季运动很重要1、快走在春意初露的日子里,用快走唤醒心肺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平常缺少锻炼的人来说,刚开始就练跑步不太科学,容易对膝关节造成冲击。而用快走的方法在空气新鲜的郊外逛逛,既呼吸了新鲜空气,又达到了运动耗脂的效果。2、登山登山也是春天一项极佳的有氧运动,山中的空气新鲜,对于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处,同时还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山间道路坎坷不平,有益于改善人体的平衡功能,增强四肢的协调能力,尤其是行走在没有经过人为修饰的非台阶路段,可使人体肌纤维增粗、肌肉发达,增强肢体灵活度。3、放风筝放风筝可以唤醒人们的视觉。放风筝时,双眼望着蓝

    标签:
    2023-03-31
  • 出现这些症状,警惕双向情感障碍症

    有一些人,他们一段时间会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兴趣减退或缺乏,愁眉苦脸,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动作缓慢,不愿跟往回避社会等等。等过了一段时间又会变得情绪高涨,乐观热情,兴奋话多,讲话滔滔不绝,活动增多,整天忙忙碌碌等。这两种情况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这种类型的变化如此之快的情绪症状,有一个病理名称叫做双相情感障碍。也叫双向情感障碍、躁狂抑郁症,简称:双相、双向、躁郁症。以上名称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只是叫法不同而已。为了提升公众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传递科学的疾病知识及治疗理念、同时提高双相情感障碍的诊疗水平,自2015 年起,世界双相障碍协会和国际双相情感障碍基金会联合发起将每年的3月30日设立为“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3月30日是著名画家梵高的生日,梵高的一生充满了传彩。他离世后,医学界推断他很有可能了双相情感障碍疾病。他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双相障碍患者,这也是世界双相障碍日定在这一天的原因。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精神疾病。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会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一段时间,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由于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多变,极易导致误诊或漏诊。双相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高共病率、低龄化和慢性化等特点。双相情感障碍是自伤自杀、冲动暴力风险极高的精神疾病,属于我国需要接受社区随访管理服务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一。双相情感障碍常见症状有哪些?抑郁发作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终日郁郁,兴趣减退、精力减退、快感缺失,思维迟缓、反应迟钝、注意力下降、

    标签:
    2023-03-21
  • 谁还不会吃饭了??那可不一定!

    早上太困了起不来,有吃早饭的时间再多睡会儿吧;减肥呢,晚餐不吃了;周末睡个懒觉早饭午饭两顿合在一起吃吧……这可能就是不少人的常态。其实一日三餐什么时间吃、吃什么、吃多少,对我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早、午、晚餐进食时间表一般来说,胃肠排空通常需要4~5小时,一日三餐是最符合胰岛工作节律以及胃肠排空时间的就餐频率。两餐间隔以5~6小时为宜,且用餐的时间最好不少于20分钟。1、早餐,7点左右这时你可能还起床,可实际上你的体温已经开始上升、脉搏开始加快、交感神经变得逐渐活跃,消化功能也已经开始运转,胃肠道处于苏醒状态,能最高效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是早餐的最佳时间。2、上午加餐,10点半左右学生、上班族等用脑一族,这个时候可能会感到饥饿,可以吃一个黄瓜或西红柿,或吃两三块豆腐干、一小把坚果,喝半杯牛奶、一小瓶酸奶等。加餐后,午饭要根据胃口酌情减量。3、午餐,12点半左右这个时间是你的身体能量需求最大的时候,也是吃午餐的最佳时间。此时你体内胃肠道的消化积极性已经远不如早餐的时候,午餐时间虽然比较短,但仍要细嚼慢咽,最好不要边工作边吃饭。不仅容易发胖,营养也无法吸收。4、不少人有下午茶的习惯,时间在3点半左右为宜午饭和晚饭的间隔时间较长,到了下午16点,体内葡萄糖含量已经降低。提前吃点下午茶,可避免思维变缓,防止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5、晚餐,晚上6点~7点间晚餐如果吃得太晚,食物消化不完就睡,不仅睡眠质量不佳,还会增加胃肠负担,也容易诱发肥胖,导致多种慢性病。一日三餐不仅要按时吃,还要营养均衡的吃,养成健康好习惯~在食材丰富的前提下,建议做好以下几件事:1、粗细搭配主食不只米白面,可将五谷杂粮和薯类纳入主食,如将

    标签:
    2023-03-17
  • 【家长警惕 】6种春季儿童常见传染病!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等等。特别是小孩子,非常容易感染。小编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做好预防工作。 一、流感: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季节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主要症状: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重症病例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防控建议:1、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必要时进行消毒;2、使用流水勤洗手;3、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5、接种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 二、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传播途径: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主要症状: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防控建议:1、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多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接种EV71 疫苗可以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适用于6月龄~5岁的儿童,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对于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多数已通过自然感染获得免疫,一般不再推荐接种EV71疫苗;2、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接种的同时也可在人群中形成免疫屏障,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3、在流行季节和地区,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儿接触。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勤开窗通

    标签:
    2023-03-16
  • 【健康小知识】这些水果要少吃,或对健康无益

    这几种水果,日常生活中要是见到了尽量躲开它们“绕弯”走,这些对健康无益的水果,看看那有你吃过的吗?一、没有熟透的香蕉香蕉是生活中常吃的水果,熟透了的香蕉,吃起来甜甜糯糯,口感非常好,熟透的香蕉对于便秘、胃溃疡等症状,都有不错的改善作用。但是我们买香蕉的时,会发现有些香蕉看起来发绿,而且皮特别硬,剥开香蕉吃的时候还有一种涩涩的感觉比较硬,这种香蕉是没有熟透的。为了运输方便,香蕉没有熟的时候就被摘下来送往全国各地,很多商贩拿的香蕉,一开始都是比较绿,这样存放时间比较久。为了有一个好的卖相,就会用一种二氧化硫物质进行催熟,香蕉变黄变好看,但是香蕉却没有完全成熟。推荐阅读:它是洗肠草,又名“肠道推粪机”,便秘不妨多吃,屡试不爽产生一种鞣酸物质含量非常高,吃进人体之后会抑制胃肠液的分泌,影响肠胃蠕动,导致便秘的症状发生,不利于健康。二、槟榔不知从何时起槟榔成了和口香糖一样的快消品,尤其是男性对于槟榔的喜欢更为突出,经常发现有些男性朋友会咀嚼槟榔,开车时也会习惯性咀嚼槟榔。甚至有些人每天咀嚼几颗槟榔才会觉得特别舒服,但是咀嚼槟榔并不是一种健康的行为。槟榔的质地非常坚硬,会对牙龈造成损害,可能会发生牙龈炎,因为槟榔颜色比较深,长时间吃就会导致牙齿变黑。槟榔中的汁液,长时间存在于口腔,容易形成结石,无论从哪方面讲口腔是槟榔危害最严重的部位,甚至有很多人会导致脸型变丑,也会增加患口腔癌的风险。三、腐烂的水果现在年轻人的健康观念越来越强烈,不吃剩菜剩饭,不吃腐烂的水果,因为这些腐烂的食物都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健康非常不利。但是对于中老年人群一直抱着节俭的心态,对于发霉或者是腐烂的食物都舍不得丢掉,

    标签:
    2023-03-16
  • 了解“唐宝宝”,预防最重要!

    拥有一个健康的天使宝宝是每个父母的愿望,但是命运有时却与愿望相左,新生儿的到来带给家庭的或许不是喜悦,而是悲伤。“唐氏宝宝”就是这类特殊的新生儿之一。全世界,每20分钟就有一个唐氏儿出生。2011年,联合国大会正式将3月21日命名为“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唐氏综合症在医学上是个难题,它考验着家人对于他们的耐心,也考验着周围的人对这个群体的爱心与包容。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如何避免生育“唐宝宝”,提高大家对唐氏综合征的认识,更好的守护每一位准妈妈和宝宝的健康~什么是唐氏综合征?正常人的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每对包含2条染色体,共计46条染色体。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有47条染色体,是人类最常见的,也是人类第一个被确认的染色体病。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有典型的面部特征,故又称先天愚型。他们的智力、体能发育就比一般人迟缓,平均寿命为30~40年。“唐宝宝”主要特征性表现?1.特殊面容眼距宽,眼裂小,鼻根低平,舌胖,常伸出口外,流涎多。身材矮小,四肢短,由于韧带松弛,关节可过度活动,手指粗短,常见通贯掌纹、草鞋足,拇趾球部约半数患儿呈弓形皮纹。2.智力障碍其智能低下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明显。3.性发育延迟男孩长大后不会有生育能力;女孩长大后有月经,有可能生育。4.其他畸形或结构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低下,易获得各种感染。哪些人会生出“唐宝宝”?唐氏综合征在新生儿中发生率为1/600-1/1000,发生率随孕妇年龄的增高而升高,研究表明,当母亲年龄为35岁时,生出“唐宝宝”的几率大约是1/380,而超过40岁这一几率就上升到1/100。也许,你会自信地认为,自己绝不会生下“唐宝宝”,因为在你的家族中没有这样的先例然而,事实上

    标签:
    2023-03-14
  • 【全国爱肝日】来了解一些“肝”货!

    你的肝健康吗?也许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又不喝酒,肝也不会有事”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不良习惯都容易诱发肝病3月18日是第23个全国爱肝日和小编一起好好了解一下肝知识全国爱肝日(National protect liver day,NPLD),是在我国乙肝、丙肝、酒精肝等肝炎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人民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情景下,为集中各种社会力量,发动群众,广泛开展预防肝炎肝病科普知识宣传,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而设立的。肝脏,位于右上腹,重约1-2.5kg,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血容量占人体总量14%,每分钟接受1500-2000毫升血流量,相当于全部心脏泵血量的四分之一。它是人体全年无休的“生化工厂”,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是人体的“解毒器”,别看肝脏体积大,却性情憨厚,活都不知道累,因为肝脏是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所以无论它累成怎么样,它也从不叫苦,也不会喊痛,这也是人们经常忽略它健康状况的根本原因。人体的很多脏器都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只要一部分脏器就能发挥功能,肝脏也是这样,健康的肝脏大约只需要1/4就可以让人体正常工作。所以肝脏疾病一经发现,大多都是中晚期了。肝脏容易受病毒、药物、酒精的损害而发生肝炎,尤其是病毒性肝炎。我国约有10%左右的人群患有病毒性肝炎,更多人则有被感染的风险。大多数患有慢性乙肝或丙肝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一直是肝炎病毒的携带者或肝炎患者。因此,肝炎在这部分人身上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等严重慢性肝脏疾病的风险极高,而且他们也可在不知不觉中向其他人传播病毒。病毒性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五兄弟,他们各有特点,引起的症状略有差别。1、甲肝和戊肝比较类似,都是急性肝脏炎症,经消化道传播,它们病程较急骤,但预后良好。2、 乙、丙、丁三

    标签:
    2023-03-09
  • 血压高了别只吃药,这几个减压方法要学会!

    大家都知道,一旦临床确诊为高血压,很可能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或者终身依赖药物治疗。很多朋友也会抱着一丝侥幸:单纯血压高能不能不吃药?有什么办法能控制血压吗?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冲击血管壁所引起的压力。当心脏收缩送出血液,血管所承受最大的压力,称为收缩压,俗称“高压”;当心脏放松时,血液因血管本身具有的弹性仍可继续向前流动,此时血管所承受最低的压力,称为舒张压,俗称“低压”。那什么是高血压呢?就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以及由其引起的人体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目前,临床上认为“高压”超过140mmHg,“低压”超过90mmHg时,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早期的状态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只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疼、视物模糊,这是由于早期高血压可以导致脑血管出现轻度的动脉硬化而引起轻微脑供血不足。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问题来了,血压多高才能称为高血压。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测量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则为判定血压高,再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一旦确诊高血压,要立刻吃药吗?如下这两种情况可以暂时不用吃药。第一,血压升高处于暂时状态。有些朋友容易紧张,一到医院血压就蹭蹭往上窜。为了进一步确诊,医生会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如果监测数据全天平均小于130/80 mmHg,白天平均小于135/85 mmHg,夜间平均血压小于 120/70 mmHg或家庭血压(小于135/85 mmHg)未达到高血压标准,就别紧张了,该干嘛干嘛。第二,经过医生诊断,处于中/低危的患者。高血压也分等级。初次诊断,中/低危的患者可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经过多次动态血压监测等方式,看看血压是否恢复到正常

    标签:
    2023-03-08
  • 注重"黄金时间点",益处多多,提升生活幸福感!

    俗话说,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健康生活也是一样,不论是吃饭、喝水还是洗澡、锻炼等日常行为很多人都开始纠结该什么时间段做效果更好?没有什么是绝对一成不变的。所以也没有固定的什么时间就必须要做什么事。但有些事情却真的有“黄金时间点”希望你把握住让自己受益更多~吃早饭的“理想时间”胃会越“养”越好黄金时间点:7点到9点。早上7点到9点是胃经当令的时刻,是养胃的好时机!这个时间段,气血流经胃经,此时养胃的最好办法就是按时吃早餐。只是在日常生活中,辰时即早上七点到九点之间,是人们赶着上学、工作的忙碌时间,所以为了赶时间早餐都被大家忽略不计了,却不知不管有多忙,都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把早餐吃好。因为一方面,这个时辰胃肠的活动最强烈,而食物对器官有濡养的作用,食物的濡养会让胃肠经脉得到气血的补偿。另一方面,在这个时间段太阳升起,天地之间的阳气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体也是一样的,人在此时间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喝水的两个黄金时间人之所以能在陆地上成长,也是因为身体内有一整套完善的储水系统。这个系统在人体内储备了大量的水,约占体重的75%。水的分配中,大脑处于绝对优先的地位。大脑占人体重量的 1/50,却接收了全部血液回圈的18%~20%,水的比例也与之相同。喝水不在于多,而在于会不会喝。1.早上起床后人体经过了一宿的代谢,体内的垃圾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外作用帮助排泄,所以,早上喝一杯没有任何糖分和营养物质的温白开是最好的。2.睡觉前少量补水养成睡前一杯水的习惯,可以预防容易发生在凌晨的,像心绞痛、心肌梗塞这样的疾病,还可以减小血液的粘稠度,减少心脏病突发的危险。当然,要注意量,不能喝太多!这个点吃苹果更有利

    标签:
    2023-03-07
  •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丨【健康】也要“打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打假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就要到了,这一天各行各业都在“打假”。除了常见的“消费陷阱”,日常我们接收到的健康知识中也有不少“陷阱”。今天小编就带您来一场健康打假!饭后喝酸奶能消食真相:不能消食,还会增加热量。事实上,吃饱之后再喝酸奶助消化作用不大。酸奶本身是饱腹感较强的食物,饭后喝会觉得更饱。并且,酸奶所含的蛋白质等成分同样需要在胃中初步消化,会增加胃肠负担,还会增加额外热量。蛋黄胆高,血脂高不能吃真相:适量吃不会导致高胆。蛋黄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也是有利降胆的磷脂的极好来源,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同时还有胆碱(辅助降低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很多人担心蛋黄中胆含量太高引起高脂血症,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在我国成年人中,适量的鸡蛋摄入(平均每天约1个鸡蛋)与缺血性心脏病、主要冠状动脉事件、出血性脑卒中等的风险降低有关。喝粥养胃真相:养胃学问大,且胃功能“用进废退”。也许是因为白粥看着清淡,且常被煮成软烂好消化的样子,所以它被贴上了“养胃”的标签。但胃不好和养胃是两个很宽泛的概念,里面涉及到的细枝末节也错综复杂。因此,喝粥到底养不养胃,并没有确定的唯一的答案。如果你说的胃不舒服,是指胃动力不足、胃酸分泌少引起的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这种胃部不适,那么喝点白粥有助于胃酸分泌,又容易消化。但如果是指胃酸过多或反流引起的胃痛、反酸等胃部不适,那总喝白粥反而会雪上加霜。此外,胃功能有“用进废退”的特点,长期吃易消化的食物,胃的消化能力就会退化变差。睡前喝酒可助眠真相:会扰乱整个睡眠状态。酒精表面上似乎对睡眠有益,实际上却可能干扰睡眠,扰乱整个睡眠状态。酒精最初有可能会缩短入睡

    标签:
    2023-03-06
  • 首页
  • 上一页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下一页
  • 尾页
推荐文章
栏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