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很重要!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历史渊源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怎称为霜降呢?其实“霜降”这个名字只是用来比喻这时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饮食养生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的说法,“霜降”节气,冬天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天气将由凉转冷,应注意防燥、防寒、防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霜降三防”要做好一防秋燥、二防秋寒、三防秋郁防秋燥霜降时节,秋燥明显,燥易伤津,人体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避免秋燥最重要的就是饮食,深秋季节的饮食宜清淡,应多选择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葡萄、柑橘、柿子、百合、山药、银耳、蜂蜜等。少吃过油、过辣、过咸的食物,多吃粗粮以及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食物。口舌干燥时可以通过多饮水、茶,多食含汁水丰富的瓜果蔬菜来解决。此外,秋天皮肤易干燥、脱屑,贴身衣物应定期换洗,并涂抹润肤乳予以缓解。防寒霜降不仅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人体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这个时间节点后不再适合“秋冻”,而要开始注意防寒保暖。人体的肩膀、颈部、腹部、膝盖、脚五个部位是保暖的重点。抵抗力差的人,尤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寒邪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