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即“出暑”,但离真正的秋高气爽还有一段距离。
处暑时节,三伏天气已过或已接近尾声,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故民间有“处暑寒来”的谚语。但是,处暑节气期间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晴朗之日的午后仍可感到十分炎热,故民间有“秋老虎,毒如虎”之说。真正开始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处暑养生
处暑后,早晚气候变化大,身体需要适应调整,容易产生“秋乏”。化解“秋乏”, 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饮食清淡,宜多吃蔬菜水果。
处暑后天气越来越干燥,要主动多次少量饮水。处暑之后,天气转凉,不过早增添衣服能够增强人体的御寒能力。但是“秋冻”也要有度。一旦温度骤降或者早晚气温低的时候,还是要及时、适当地增加衣服来保暖。
处暑时节,白天气温虽然仍会很高,但早晚温度低,温差较大,人们应预防感冒。
处暑饮食
清热安神
处暑虽然代表着夏天已经结束了,但是这个时候的气温还不是那么低,偶尔还是会有炎热的感觉。另外,秋天刚刚开始,会有一种燥热的感觉,因此吃点清热安神的食物是很好的。比如说绿豆、莲子、糯米以及芝麻等,大家记得要经常吃。
少吃辛辣
辛辣的食物不宜多吃,在这个时候如果吃太多的刺激食物,可能会造成上火的情况,秋燥进一步的加重,导致健康受到危害。所以说辣椒、咖喱、葱以及花椒等食物,大家应该少吃。可以吃点高蛋白的食物,对健康会比较有益处。
健脾祛湿
夏天终于过去了,夏季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有脾胃不好的问题,在处暑之后,大家可以好好的进行调理了。建议后期的饮食都要做到清淡,这样可以帮助健脾。另外还应该注意祛湿,吃点红豆和薏米、茯苓都是不错的,太凉的食物就不要吃了。
补充维生素
在秋天,可多吃些含有维他命的食物,比如西红柿、茄子、土豆等,这些食物能补充人体营养从而避免遭到燥邪的伤害。同时,还需要多摄取些碱性食物,比如苹果、海带等,这类食物同时还含有丰富的水分,也是秋天必不可少的食物。
标签:
上一篇:七夕不止要浪漫,还要有健康相伴!
下一篇:【健康小科普】夏末初秋防感冒
随着甲流等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咳嗽成为许多患者最为困扰的症状之一。中医药在治疗咳嗽、咳痰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优势,而连花清咳片作为一款创
急性心梗,因起病急、发病快、致死率高的特点被称为“健康头号杀手”。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突发急性心梗的人数约为100万,其中每3名患
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急重症死亡率高,长期占据全球疾病负担首位。然而,这类疾病并非“不可战胜”——通过科学认知心血管事件链的演变规律,并在关键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很多人可能还沉浸在节日的余韵中,但熬夜、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却已经悄悄地对我们的身体,尤其是心脏健康造成了影响。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