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告诉你慢性筋骨病怎么防治
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里,每个人都有着“千奇百怪”的不良姿势,或是久坐、久站,或是二郎腿、葛优瘫,各种不良姿势正在逐渐威胁着我们的筋骨健康,很多人都发现自己身体的一些部位开始变得僵硬、麻木、酸痛不适,就像是一个“木头人”,对此,我们需要重视筋骨问题了,下面中医告诉你慢性筋骨病怎么防治?慢性筋骨病属于中医“骨枯”“骨痹”“颈肩痛”或“腰背痛”等疾病范畴。是由于机体自然退变加之创伤、劳损、感受外邪等,加速其退变而形成的全身或局部(脊柱、四肢关节等部位)生理与病理相交杂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人体局部疼痛、肿胀、麻木、活动受限、畏冷、乏力,更有甚者会出现炎性病变、骨质增生、关节变形等症状和体征。慢性筋骨病发病机理主要是“不荣则痛”,由于气血不足或消耗过度而引起经络失去濡养,引发各种疼痛,与肝肾亏损,阳气虚衰密切相关。因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中滋养骨骼,髓生血养筋,因此肾气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充养坚韧有力不易折,耐久立而强劳作,筋有所养而柔韧。因此筋骨强劲离不开气血的温煦濡养,需要肝血充盈,肾精肾阳充足;《黄帝内经》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内经·灵枢》:“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阳气不足,筋骨就容易出问题。慢性筋骨病怎么防治?综上所述,慢性筋骨病的治疗应扶助肾阳,达到濡养筋骨,缓解筋骨酸痛不适的目的。一般可以选择汤药、药物贴敷、针灸艾灸、推拿等多种治养手段,其中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传统针灸医学基础上应用中药于腧穴,通过经络对机体的调整作用,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不仅可以统治外症,也可内病外治。源自百年清宫御方《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