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又“抬头”,正确认识新冠抗病毒药先诺欣很重要

    据联合国新闻网,世界卫生组织日前警告,新冠病毒感染正在全球范围内激增,并且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很快得到改善。据媒体报道,世卫组织流行病和大流行病防范与预防部门代理主任玛丽亚·范克尔克霍夫8月6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来自世卫组织遍布84个国家的哨点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百分比在过去几周里一直在上升。”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本月8日发布的7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重症病例203例、死亡病例2例。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从第27周的8.9%持续上升至第30周的18.7%。7月,全国共报送7042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流行株为JN.1系列变异株和XDV系列变异株。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都晒出了自己的“二条杠”,称“二阳”“三阳”甚至“四阳”了。临床专家指出,尽管大家对新冠已不再恐慌,但不少人在新冠治疗上存在一些误区,这也提高了重症、长新冠等风险的发生率。误区一:发烧不检测,仅当感冒治“现在不少人感染新冠后,症状和感冒很像,因为怕麻烦等诸多原因,也不去医院查,直接当成感冒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从7月下旬至今,很多医院呼吸道疾病中新冠占比超过20%,一些地方甚至已到30%,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患者有症状就做检测,明确是否为新冠感染。“尤其对于老年人、有免疫缺陷、有基础病等人群,尤其应该尽快明确诊断。否则,如果感染新冠,但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演变成重症甚至危重症。”李侗曾表示。此外,现在经常出现同一时期多种病毒叠加流行的情况,除了新冠外,还有甲乙流、肺炎支原体等,这些疾病同样需要对症治疗。“

  • 警惕新变异株XDV:新冠病毒防控新挑战

    随着社交媒体上关于“又阳了”的讨论增多,新冠病毒的新变异株XDV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解析XDV变异株的特点,探讨其对公共卫生的潜在影响,并提供有效的防范措施。 一、XDV变异株的出现与特点XDV变异株是新冠病毒JN.1变异株的一个亚分支。自2023年底以来,JN.1变异株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优势毒株,而XDV作为其亚分支之一,也逐渐受到科学界的关注。根据中疾控的最新数据,XDV变异株在流感样病例中的占比有所上升。目前研究结果显示,与JN.1变异株相比,XDV变异株在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上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这意味着,尽管XDV变异株的占比在上升,但其对公共卫生的威胁并未显著增加。二、XDV变异株的传播与影响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气溶胶等途径传播。XDV变异株作为新冠病毒的一个新成员,其传播方式并未改变。从临床观察来看,XDV变异株感染者的症状普遍较轻,但值得注意的是,高龄老人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仍是感染及进展为重症的高风险人群。三、如何有效防范XDV变异株面对XDV变异株的抬头趋势,公众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有效防范:加强个人防护:外出时佩戴口罩,特别是在人流量密集的地方、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不随意揉眼睛和鼻腔,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换气,减少病毒在密闭空间内的传播。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空气流通性差的场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关注疫情动态:密切关注中疾控等权威机构发布的疫情信息,了解最新的疫情动态和防控政策。一旦出现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具体药物的选择,可以参考此前国家新冠官方诊疗

  • 新冠又出新变异株,免疫力靠得住吗?连花清瘟怎么用?

    近期,一种携带大量突变的新冠变异株BA.2.86在多个国家被检测到。它的传播性和免疫逃逸能力到底如何?此前“二阳”或“三阳”过的人群,面对新变异株,身体免疫能力能否起到作用?针对网友近日发出的疑问,一些最新研究结果和专家论述给出了初步答案。针对目前新冠感染的主要症状,常备中成药连花清瘟依旧能够提供居家治疗的有力保障。新变异株携带更多突变,早期研究显示其传染性有限眼下,新冠病毒变异毒株EG.5已成为主要流行毒株,世卫组织研判认为,EG.5变异株显示出传播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强的特点,但未发现其致病力明显变化的证据,也未造成全球公共卫生风险明显增加。基于现有证据,EG.5变异株的全球风险等级被评估为低风险。国家疾控局也发文表示,我国今年4—6月份经历了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的流行,已建立的人群免疫力对同属于奥密克戎XBB亚分支的EG.5变异株仍具有免疫保护作用。与此同时,在8月下旬,一个叫做BA.2.86的变异株被世卫组织列入“监测中的变异株”(VUMs)名单,和此前被列入“需要留意的变异株”(VOIs)名单的EG.5、XBB.1.5和XBB.1.16相比,BA.2.86变异株目前只在海外部分国家发现零星确诊病例,但世卫组织表示,由于其携带大量(超过30个)刺突基因突变,正在对其进行仔细评估。不过近期来自全球多个实验室的早期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了接种新冠疫苗和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的抗体后发现,这些预存的抗体能够识别并抵抗包括高度突变的BA.2.86在内的新冠新变异株。对于6个月内感染过奥密克戎XBB变异株的人,这种免疫保护作用更好。针对外感病症候群,连花清瘟可作居家治疗常备药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有着独特优势。去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其中列出几十种中成药,为患者

  • 新冠毒株持续变异,保持预防措施仍是关键

    近日,新冠病毒变异受到全球关注,EG.5变异株感染引发的“三阳”才过热搜,又有媒体报道,加拿大检测到首例感染高度突变新冠病毒变异株BA.2.86的病例,并已经在包括美国、英国、南非等在内的多个国家。随着9月开学,人群聚集流动加大,加之前期转凉,早晚温差加大,部分家长仍担心是否会引发新的流行。变异株BA.2.86并不是意外,实际上病毒一直在不断变异。不过研究人员认为,该变异株不大可能引发新一波严重疫情,而且该病毒引发感染症状较轻,国外未有住院治疗相关报道。从国内看,该病毒目前还没有报道,目前门诊方面相关急性发热患者并没有明显增加,家长无需过分担心。对于新冠变异株感染者,专家表示,大部分年轻患者病情较轻,只需在门诊进行治疗;个别因感染新冠病毒而住院的患者,多是高龄老年人或有糖尿病、肾功不全、肿瘤等基础疾病的人。从患者的病情表现来看,并没有加重的迹象。实际上,面对新冠病毒仍潜藏于生活之中这一现实,我们不必过于焦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每个人要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为了应对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可在家中适当备一些治疗的常用药。经历了“首阳”和“二阳”我们不难发现,轻症的患者症状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也就是发热、咳嗽、咽干、咽痛及全身乏力等症状,且“二阳”情况较第一次感染轻一些。因此在备药方面可以适当备些,如布洛芬、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对症处理,如果体温持续不退,或者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一定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处理。在近三年的疫情防控中,对中医药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国人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对症治疗手段,也为守护大众呼吸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前,为有效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

  • 新冠病毒变异,儿童感染率上升,家长如何科学应对

    “家里孩子得了新冠,能不能用连花清瘟?”这是不少家长在网上咨询医生经常问的问题。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性植物医学期刊Phytomedicine(影响因子:6.65)上的研究为这个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为儿童新冠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新冠病毒儿童感染率不断攀升,但防治手段相对匮乏。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早期,儿童的感染率较低,但随着主流毒株德尔塔、奥密克戎的出现,其传播性更强,儿童感染新冠的风险在增加,本轮疫情的相关数据还未完全披露,但从各地家长为孩子求医问药的新闻中不难看出,儿童新冠感染者并不少。美国儿科学会2022年就做过统计,儿童占总病例数的18.4%。然而无论是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虽然作用机制不同,但适用年龄都是3岁以上,3岁以下婴幼儿不能接种新冠疫苗。治疗药物同样如此,目前全球获批的几款抗新冠病物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奈玛特韦片与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都是适用于12岁以上、体重超过40公斤、有发展成重症风险的人群。12岁以下的新冠患儿,尤其是0到3岁这个年龄段,治疗手段比较匮乏。该研究明确了连花清瘟治疗儿童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性。去年4月,上海爆发大规模奥密克戎感染,超过12000名儿童被感染。症状不重的患儿安排住到了方舱医院,研究团队通过对这些孩子中服用连花清瘟与没有使用连花清瘟的孩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连花清瘟能够加快这些奥密克戎“小患者”的临床恢复速度,而且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该项研究对2022年4月1日到6月1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移动方舱医院接受治疗的2808名无症状或轻症新冠病毒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98名患儿接受基础治疗;410名患儿在基础治疗之外,还服用了不少于3天的连花清瘟,每组各选346人

    标签:连花清瘟
    2023-01-18
  • 最新研究结果证实:连花清瘟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近日,由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吴以岭院士团队贾振华教授主持的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防治新冠肺炎系列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诱导的细胞病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达到抗新冠病毒的作用。从武汉疫情发生开始,围绕连花清瘟抗新型冠状病毒开展了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形成了连花清瘟治疗新冠肺炎从“细胞-动物-临床”效果可靠的证据链。基础研究发现,连花清瘟对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具有稳定的体外抗病毒作用,显著改善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病变,并能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体外实验显示了良好效果,针对奥密克戎的动物实验正在进行中,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也已在多个国家开展。由23家新冠肺炎收治医院共同参与的“中药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可有效治疗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改善发热、乏力、咳嗽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提高肺部CT好转比例、临床治愈率,降低转重症率方面显示出良好趋势。前不久,在国际学术期刊《循证补充和替代医学》刊发的“连花清瘟胶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表明,连花清瘟胶囊可显著降低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降低核酸检测阳性患者症状发生率,尤其是发热的发生率,为新冠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提供了新的防治方案。正是因为具有确切的科学研究证据,2020年连花清瘟胶囊获批增加适应症用于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2021年“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今年3月14日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最新发布的《新型冠

    标签:连花清瘟
    2022-03-21
  •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科研证实:连花清瘟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近日,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开展的连花清瘟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体外实验结果发布。研究发现,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诱导的细胞病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达到抗新冠病毒的作用。连花清瘟胶囊是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吴以岭院士团队主持研发的创新专利中药,围绕这一药物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其中“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流行性感冒研究”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新冠疫情暴发开始,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对连花清瘟抗新冠病毒及新冠变异株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2020年该团队研究发现,连花清瘟明显改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引起的细胞病变,并能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后继的体外研究发现连花清瘟对英国突变株、南非突变株以及德尔塔变异株均具有稳定的抗病毒作用。这些研究充分证明了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的拮抗作用。连花清瘟防治新冠肺炎同时获得了确切的临床研究证据。发表在欧洲权威杂志《植物医学》的“中药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连花清瘟胶囊口服14天可显著提高新冠肺炎发热、乏力、咳嗽等临床症状的消失率,缩短症状持续时间,CT影像学显示改善肺部炎症,提高临床治愈率,在降低转重型率方面显示出良好趋势。刊发于国际学术期刊《循证补充和替代医学》的“连花清瘟胶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隔离医学观察期间(14天)连花清瘟治疗组核酸检测阳性率为0.27%,对照组为1.14%;二次密切接触者中,连花清瘟治疗组核酸检测阳性率为0.09%,对照组为0.71%。服用连花清瘟治疗组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医学隔离观察期

    2022-03-21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