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心跳慢了
  • 心跳慢了,也有好药可医

    人的心脏一生约跳动25亿-30亿次,即使人们处于休息状态,心脏也在尽职尽责的工作。每一次心跳都是生命音符的延续,这其中的频率和节律也反映着身体的健康状态。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率在60-100次/分钟之间波动,平均为75次/分钟,并受到性别、年龄、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女性较男性的心率偏快一些,老年人心率较慢;同一个人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心率偏慢,运动、饮酒后心率会变快。一旦不按照节拍奏乐,过快或者过慢,都将给人体带来重大影响。通常心跳低于60次/分钟被称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常同时伴有或不伴有心律不齐,心电图常见表现有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一般会有胸闷、心悸、头晕、无力的感觉,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晕厥的情况。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我们的心脏工作需要有“电路系统”来供电,这个“电路系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传导系统”。这个电路的总司令部称为窦房结,窦房结发出最高指令,规律地释放出起搏电流,心脏有电活动后才能起跳。如果窦房结出现问题,发布命令缓慢,可造成心动过缓;窦房结指令正常,传导系统中发生障碍,也可造成心动过缓。简单来说,缓慢性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的传导功能异常引起的。传统药物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困境目前临床上可供选择的几类抗心律失常西药,都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大多抑制心脏的传导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导致心动过缓和其他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尚无有效西药治疗。许多病人病情严重了,需要安装起搏器,安装起搏器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因干扰,心脏跳乱了更加麻烦;并且起搏器还需要定期更换,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不便。所以临床上急需可以有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且无副作用的“对症

    2023-09-05
  • 心跳过快过慢都可能是心律失常,“阳康”后该如何养心护心?

    近日,“新冠发烧后感觉心率过快,怎么办”登上今日头条热搜榜,很多人在发烧之后感觉心跳频率非常快,心慌腿软没力气,引起大众广泛关注。据海报新闻报道,30岁的刘女士“阳康”后感觉心悸心慌,但并未在意,直到突感眼前一黑,紧急送往医院后被诊断为心律失常。最近,有关心肌炎讨论话题越来越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出现心跳加快、心悸,以及“眼前一黑”等症状,也有可能是心律失常,同样不容小觑。因为心律失常轻则引起呼吸困难,重则导致心脏衰竭,甚至可能猝死。眼前一黑,有可能是心律失常心脏最大的功能,是向全身泵血。如果心脏出现了心律失常,泵血的功能不能很好地完成,就会在躯体上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心律失常发病早期,患者所表现出的典型症状有心悸、出汗、乏力、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此时,若心率恢复正常则上述症状便会消失;如果没有恢复正常,就会导致身体各大器官出现相对应的伴随症状,比如会出现突然眼前一黑的症状,医学上叫黑朦。反过来讲,黑朦也可能是恶性心律失常的征兆,极有可能会危及生命,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房颤、传导阻滞等。而按照心律失常发生时心率的快慢,又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心率在60-100次/分钟,如果心率大于100次/分钟,便是快速性心律失常。但如果低于60次/每分钟,便是缓慢性心律失常;低于45次/分钟,则认为是严重的心动过缓。所以无论心跳过快或过慢,都需要警惕心律失常。应对心律失常,《问答》提供用药建议在心律失常患者药物管理上,精准化、个体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尤为重要。在中医药领域,一些

    2023-01-17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