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和冬病夏治的贴膏科学用法
中医外治法是历经数千年经久不衰的疾病防治和养生保健手段,穴位贴敷疗法则是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之一,在解除病痛同时亦能消除治疗带来的痛苦与伤害。冬病夏治则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对一些在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治疗,而在特定穴位贴敷膏药成为防治一些冬季易发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从中医外治到冬病夏治,我们都能看到膏药的影子,而膏药由于其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应用较为安全等特点,深受大家的喜爱。只是膏药贴敷虽然操作简单,但也是有讲究的。使用贴膏剂,贴的时候要选准所贴的位置,不能估摸着贴,否则会导致位置不准,影响疗效。一般来说,应选择最痛点或相关的穴位。其中,“哪里痛就贴在哪里”是大部分人长期以来的习惯性做法,但中医认为,按照穴位贴膏药能发挥更大的药效作用。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见部位疼痛的贴敷穴位:1、颈肩部疼痛肩井穴:在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头低下最高处一般来说就是第七颈椎的棘突。2、腰部疼痛命门: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腰阳关: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腰眼:在腰区,横平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约3.5寸凹陷中。3、膝盖疼痛内、外膝眼(外膝眼即犊鼻穴):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即为犊鼻穴。内侧凹陷即为内膝眼。鹤顶:在膝前区,髌底中点的上方凹陷处。外用贴膏使用注意事项一款优质的膏药,也并非人人都适合,以意事项,可要铭记在心。1、贴膏药后,如果10分钟左右感到被贴部位的皮肤出现发痒、灼热、刺痛感时,要赶紧揭掉。2、如果出现丘疹、水泡,自觉瘙痒剧烈,说明对此膏药过敏,应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