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万红提示:警惕“湿冷陷阱”防冻伤
中央气象局提示,新一轮的冷空气又双叒叕来了,好消息是这股冷空气不会造成大范围的寒潮,更多的是会在中东地区、南方地区造成大范围的大风降温、降雨天气,形成“中部寒冷、南部湿冷”的气温环境。但即便如此,冷空气南下依旧给大家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小的“冲击”,烧伤科、皮肤科因冻伤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高于往日。冻伤,不止“冷冻”,还有“湿冻”很多人以为冻伤只会发生在干燥寒冷的天气下,其实不然。冻伤的机制是人体受低温影响,体温下降、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和供应减少,导致皮肤组织出现的冻结或者坏死。当空气中湿度较高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加速热量传导,导致人体体温下降速度更快。同时,相比于干燥寒冷的天气,人们更容易忽视湿冷天气下的穿衣御寒。所以,湿冷天气冻伤发生的频率更高一些。疗伤,“冷冻”回温,“湿冻”除湿在干燥寒冷环境中遭遇冻伤,回温是第一要素,可以用温水帮助伤者恢复体温,水温温度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较为适宜。若是湿冷环境中遭遇冻伤,除了回温之外,还要注意“除湿”,要将伤者转移至干燥、温暖的环境中,并除去患者寒冷、潮湿的衣物,让其皮肤保持干燥。不管是“冷冻”还是“湿冻”,受冻的皮肤最初会有麻木、发白、冰冷等表现,之后会出现如皮肤红斑、脱屑、水泡等症状,此时可以在冻伤的皮肤处涂抹京万红软膏等治疗冻伤的药物。京万红软膏是《冻伤中医诊疗指南》的推荐药物,对于冻伤治疗有确切疗效。该药由黄芩、黄连、紫草、当归、金银花、地榆、冰片等33种中药组成,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的功效,可用于冻伤、烫伤、烧伤等皮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的治疗。如果发现皮肤冻伤部位变为黑褐色甚至出现血泡等,说明冻伤的程度较为严重,要及时至医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