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中医药抗衰成为学术热点

    据白俄罗斯全国电视台(ONT)、土耳其《民族报》等媒体报道,11月26日世界中医药大会期间举办了国际抗衰老高峰论坛,来自中国、白俄罗斯、土耳其、南非、哈萨克斯坦等国的专家学者齐聚线上,参与中医抗衰老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分享,揭示延缓现代人衰老的新方法,交流抗衰研究经验。“论坛汇集了能够有效干预衰老的策略和药物,吸引众多专业人士参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桑滨生在致辞时表示,中医药在抗衰老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络病理论研究为中医药在抗衰老领域发挥独特作用“树立了典范”。参会专家还分享了中医药抗衰老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中国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侯云龙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一种名为“八子补肾胶囊”的中成药可通过调节DNMT1影响基因组甲基化水平,从而上调Sirt3-FOXO1,DNA修复相关通路基因表达,发挥抗衰老作用,为抗衰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张东伟教授则指出,在动物实验中,八子补肾胶囊通过调节SIRT6的表达、发挥抗氧化应激、改善端粒酶的表达、改善氧化诱导端粒酶的活性等途径,延缓衰老小鼠的认知和记忆功能减退,减弱小鼠的免疫衰老。白俄罗斯卫生部首席中医专家Sivakov Alexander接受白俄罗斯全国电视台(ONT)采访白俄罗斯卫生部首席中医专家Sivakov Alexander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他受邀线上参加这场抗衰学术会议的情况。他表示,自己被邀请成为世界中联抗衰老专业委员会的成员,有机会和同仁直接探讨延缓衰老的技术和方法,“医学和技术在不断发展,中医理论和实践在几十个世纪以来都被人们用于摆脱各种疾病,我国(白俄罗斯)始终看好。”南非抗衰老研究专家Moloi Jabulani Ernest指出,中医药抗衰效果令人期待,“据我所知它有很多优势,副作用小,我对中国

    2022-12-01
  • 中医药抗疫研究又有新进展:无症状感染者用连花清瘟核酸转阴时间可缩短7天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全程深度介入救治过程,在“防、治、康”各个阶段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成为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大量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也证明了中医药对新冠肺炎防治的有效性。近日,一项关于中药连花清瘟的最新研究表明,使用中药连花清瘟可缩短无症状感染者核酸转阴时间7天,出现症状的比例下降47.5%,转为轻型、普通型的比例下降51.4%,这为近期疫情出现无症状感染者人数骤增的情况下,为疫情防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治疗手段,让中医药在更广泛领域为守护大众健康发挥积极作用。抗疫有“方”,中医药防治瘟疫已积累重要经验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曾经爆发大规模的瘟疫有300多次,中医药防治瘟疫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的理论一直润渍至今。中医讲究“治未病”,《黄帝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本草纲目》中提出具体措施:凡疫气流传,可于房内用艾叶、白芷、丁香和等焚烧以进行空气消毒辟秽。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更是创立了六经辨证,明代吴又可《瘟疫论》专门论述了瘟疫防治“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清代叶天士提出了外感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医药和病毒的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为构建现代有中医特色的疫病防控体系提供了历史依据,为现代传染病的理论认知提供了学术依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派出多批中医专家团队驰援武汉。中医药工作者们奋战在救治患者、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积极运用中医药系统理论与实践经验认识疾病、总结规律,及时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案,为疫情防控提供中医策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公开数据显示:在武汉疫情最

    标签:连花清瘟
    2022-11-14
  • 最新研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用连花清瘟核酸转阴时间可缩短7天

    日前,一篇题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有效性:一项随机、对照多中心试验》在《综合与补充医学杂志》(JOURNAL OF INTEGR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刊发,该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连花清瘟治疗组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相对对照组缩短近一半时间(7天),出现症状的比例下降47.5%,转为轻型、普通型的比例下降51.4%,揭示出连花清瘟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有益作用。从国内每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和新增确诊病例人数来看,无症状感染患者占比高达80%以上。而无症状容易在防治工作中被忽视,其实无症状患者和有症状患者的病毒载量相似,感染性一样,还可发展为有症状和病情加重。中医药在我国新冠肺炎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国家卫健委正式推荐的治疗新冠肺炎的专利中成药,连花清瘟已证实对轻症、普通型的新冠感染患者有效,并且有临床研究显示密切接触人群使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核酸阳性检出率76%。目前,该药已在国内广泛应用,先后被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至九版)及20余个省市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现在应用的国家第九版方案中,推荐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用于医学观察期人群、临床治疗期轻型及普通型新冠肺炎的防治。为评估连花清瘟对无症状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疗效,该课题组科研人员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观察连花清瘟治疗无症状COVID-19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隔离观察组,不采取治疗手段)和治疗组(连花清瘟,4粒,每日3次),疗程14天。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14天的隔离观察期间核酸转阴率较对照组提高81.21%(48.33%vs.26.67%,p=0.0142),患者核酸转阴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接近一半(7.5天 vs. 14.5天,p=0.018),治

    2022-11-12
  • 直播预告:眼睛干涩难忍,如何恢复“兹润”

    当你想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时候,你的眼睛说“不行,我怕光”……当你想眼波流转顾盼生辉的时候,你的眼睛说“不行,我干涩”……当你想眼冒星光追爱豆的时候,你的眼睛说“不行,我刺痒”……不仅如此,你还觉得眼睛总是又累又红、时不时还有点疼,不停眨眼但还是觉得干涩难忍,总觉得眼里有异物、迎风流眼泪,有时还会发现眼角黏着丝状物……你以为这是单纯的用眼过度么?错!这是眼表疾病——干眼!《2021眼健康及干眼科普报告》数据表明,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约在21%-30%,学生族、老年人、更年期女性、职场打工人、手机党、熬夜党、美瞳控等等都是干眼的高发人群。做个小问卷,看看你有没有干眼干眼可以简单理解为“眼泪告急”,是因多种原因引起的泪液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而出现的眼表疾病,和现代人长期使用电子产品、用眼过度、长期熬夜和情绪焦虑有很大关系。干眼如不及早进行治疗和干预,会造成患者视物模糊,不仅会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更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躁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干眼伴随炎症,严重时可能会诱发眼角膜穿孔,致使患者视力丧失。当今社会,手机不离身已成为常态,因而干眼的预防极为重要,像有意识地多眨眼、和终端屏幕保持适当的距离,在适宜光线下使用各类电子设备,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保持合理的室内温度湿度等,都可以有效预防干眼。可如果已经干眼,那又该怎么办呢?别着急,2022年11月10日19:00—20:00,来阿里健康官健康疗养院,听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郑钦象教授直播讲解有关干眼那些事,任何关于干眼的疑问,郑教授都会随时解答,并会就目前干眼治疗方面临床上比较推荐、滴眼液(Ⅱ)的适应症和使用注意事项做详细解读。动动手指,快来加入直播,解开心

    标签:
    2022-11-09
  •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衰老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

    健康长寿是自古以来人类追求的目标,那怎么能算作健康长寿呢?其实《黄帝内经》就已经给出了答案:上古之人,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且动作不衰。《老子》提出“人生大期,以百二十为限”,《尚书》亦言“一曰寿,百二十岁也”。这里所说的“天年”“大期”就是人的自然寿命,为120岁。这跟现代科学根据细胞分裂次数计算出来的人类正常寿命为120岁是一致的。但是,当前人类离健康长寿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衰老是疾病的开始近10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人均预期寿命排名前10位的国家平均寿命约80.9~82.85岁,即便是排名第一的日本,10年间的人均寿命也在83~84.3岁徘徊不前。另外值得关注的是,《2019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显示,2000~2019年全球预期寿命虽从67.2岁上升到73.5岁,但全球健康预期寿命仅从58.6岁上升到63.5岁。也就是说有大约10年左右的时间,人们是在病痛中度过的,甚至有很多老人在晚年是处于失智、失能、残疾、瘫痪的状态,根本没有生活质量可言!所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加剧,衰老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上海交通大学与《科学》杂志联合发布的“全世界最受关注的125个科学问题”中“我们可以阻止自己衰老吗”“人类寿命到底可以延长多久”,位列其中。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我们现在之所以会面临这种多病寿短的状态,究其原因就是——衰老!《中国衰老与抗衰老专家共识(2019年)》指出:衰老是指生物个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出现衰退的过程。人体衰老可表现为行动迟缓、记忆功能减退、皮肤皱褶、头发花白、相关激素分泌失调、生殖功能减退以及多个系统组织器官的退行性变化等现象。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SALK)所长兼研究所遗传学实验室教授罗斯特·盖奇(Rusty Gage)在一场由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

    2022-11-07
  • 你真的还年轻吗?研究显示:现代人较以前早衰了15年!

    出门不是忘记拿手机、耳机,就是忘记拿车钥匙;明明刚刚收拾完的东西,下一秒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放在了哪里;经常想不起前两天自己干了什么……这些情况,有多少人出现过?别以为这只是因为记性不好、忘性大,背后原因可能是“早衰”所致!特别是35岁以后,出现脱发、容易疲惫、记性越来越差、爬个楼就气喘吁吁的大有人在。根据《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期刊》发表的最新研究指出,从新陈代谢的整体情况来看,当代人普遍比父辈早老了15年!也就是说,如今40岁左右的人的身体素质,可能还不如过往55岁的人。由此可见,网络上那些自嘲“老年人”、“已经老了”的90后、80后,或许身体真的已经进入了“衰老阶段”。那么,如何才能延缓身体衰老,恢复年轻态呢?首先,要意识到抗衰不是老年人的专属,年轻人也应重视起来!只有了解衰老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衰老问题。衰老是伴随人生命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活动,是机体从构成物质、组织结构到生理功能的丧失和退化过程。人体衰老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主要体现在机体组织细胞和构成物质的丧失,从而导致机体代谢率的降低,机体和器官功能减退。所以,很多人认为衰老是从皮肤、头发、骨骼等器官开始的想法是不准确的,这些都只是衰老的直观表现,而衰老的根源在于细胞衰老。上世纪6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老年学专家莱纳德·海弗里克以人类表皮细胞作为实验对象,发现人类表皮细胞自然分裂大约在50次后就会停止分裂,不再复制增殖。而当细胞停止分裂进入老化状态后,还会诱导其他细胞老化,从而引发早衰、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一系列衰老伴发疾病。因此,想要延缓衰老,改善细胞衰老势在必行。至于如何延缓细胞的衰老,科研发现,细胞类型的生理年龄与基因组DNA的甲基

    2022-11-04
  • 京新药业吉易克、索普乐、唯他停入选家庭常备药榜单

    9月19日,由家庭医生在线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主办的“2021-2022年度中国家庭常备健康产品上榜品牌”评选结果盛大揭晓。历经数月的渠道申报、资格审核、专家多维评审、人气好评等多维度严苛选拔,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京新®吉易克、京新®索普乐、京新®唯他停3款产品凭借着硬核实力与良好口碑荣耀登榜。此次评选活动中,京新药业以优秀产品诠释了企业的强劲研发实力,赢得业内外的一致高度认可,向外界呈现出了蓬勃的企业生命力与品牌影响力。守正创新标本兼治,打造差异化优势京新药业秉承“精心守护健康”的使命,在药品研发中守正创新、不断突破,以诚挚匠心为患者人群打造出吉易克、索普乐和唯他停,获得了市场上的广泛好评。严守药品质量,构筑家庭健康防线家庭常备药是守护家庭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京新产品市场口碑持续向好,以其优越品质赢得了无数家庭的深度认可,从而得以荣登2022年“中国家庭常备药”榜单,深刻彰显了京新药业的百强企业风采。匠心研发高质量药品,助推行业良性发展“中国家庭常备药”榜单是依据市场深度调查数据,结合网络投票结果得出的一份家庭健康产品推荐指南,可以助力千家万户构筑健康防线,被业界誉为“家庭常备药品风向标”。此次登榜,不仅突显了业内对京新药业的广泛认可,也充分体现出广大患者对京新药业的深度信赖。多年以来,京新药业始终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秉承“京新药,精心造”质量理念,以一片赤诚之心打造高质量药品,这也使得京新药业的企业实力与品牌美誉度不断攀升。在未来,京新药业表示,将延续企业强大发展势能,深刻发挥行业标杆作用,助推医疗市场整体良性健康发展!

    标签:京新药业
    2022-10-26
  • 张敏州教授: “救心、治心、养心”,中西结合为急性心梗患者护航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1》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仍高居榜首,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 3.3 亿,其中冠心病 1139 万。急性心肌梗死 ( AMI ) 是冠心病中的一种,也是冠心病中严重的类型,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可能造成心脏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如何防治 AMI,提高 AMI 救治率,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报特邀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张敏州教授,围绕提高心肌梗死的救治率、降低心肌无复流发生率等主题进行访谈。现整理访谈精要内容如下,以飨读者。胸痛中心建设为生命抢救打通绿色通道当下 AMI,尤其是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STEMI ) ,治疗策略以早期再灌注治疗为主。通过介入或溶栓治疗,达到心肌再灌注的目的。目前国家胸痛中心开展的早期再灌注治疗可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以三甲医院为主,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PCI ) 。其中,用球囊、支架植入的扩张方法,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另一方面,在基层医院,由于不具备介入技术条件,国家开展了基层版的胸痛中心建设,同样以早期再灌注为目标,开展药物溶栓治疗。若能掌握好溶栓时机,在发病后的三个小时内开展溶栓,也能取得与 PCI 同等的临床疗效。对于基层医院,溶栓相对更加简单易行,所以更值得推广。在基层开展溶栓治疗后,也为患者能尽早转运到上一级医院争取了时间。" 胸痛中心的建设,也体现了抢救病人时,时间就是生命的概念。" 张敏州教授指出,目前国家在标准版和基层版胸痛中心建设方面均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均有所下降。根据《中国胸痛中心质控报告 ( 2021 ) 》,全国胸痛中心的建立显著提高了 STEMI 患者的再灌注治疗比

    标签:通心络胶囊
    2022-10-18
  • 朱章志教授:从脾论治,治疗糖尿病要追求“本真”

    一位100岁的老爷子,仍精神矍铄,您能想到他是一位有40多年糖尿病史的“糖友”吗?得了糖尿病仍可以健康活到百岁,这是朱章志教授临床诊治中的真实案例。“糖尿病患者降糖只是表面目标,更重要的是糖尿病患者的长寿、健康,这才是治疗最重要的目标。”日前,在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名誉副主委、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章志教授在接受医师报采访时,反复强调了糖尿病治疗的真正目标。治病求本 中医典籍中求真知“中医治疗糖尿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工作中遇到困惑,寻找突破口时,要遵循经典著作的指导价值,《黄帝内经》对五脏学说以及临床各科的指导价值非常重要。”朱章志教授强调。“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这段出自于《黄帝内经》的经典原文中,论述了正常人津液、能量代谢的全过程,成为后世解释消化系统生理病理的基础。在病理状态下,人的津液代谢、能量代谢的起始阶段和中间环节也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水谷精微通过胃肠等器官运化生成津液,上输于脾,通过脾的散精作用上归于肺,再经肺的气化布散全身。在病态下,能量代谢异常,就会产生各种代谢性疾病或痰饮湿浊等,现代医学所说的糖尿病、结节、息肉等皆与此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对于气血津液在人体内正常代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调理脾胃,使气血津液输布正常,人体机能才能正常运转。朱章志教授强调,脾胃功能正常也是人体长治久安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不能只看血糖、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等指标的改善,通过调理脾胃来

    标签:津力达颗粒
    2022-10-15
  •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赵家军:先省饭钱,后省药钱,血糖健康多活好多年

    《英国医学杂志》发布的由中国滕卫平教授、单忠艳教授、赵家军教授等诸多知名专家共同完成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2.8%,而糖尿病前期人群高达35.2%,糖尿病患病正呈现快速上升之势。如何防控糖尿病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日前召开的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期间,记者专访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立医院院长赵家军教授,从疾病危害到临床治疗方案等多个方面,畅谈糖尿病防控的有效策略。赵家军教授担任国际络病学大会糖尿病论坛主席作开场发言糖尿病合并症多、危害大,治疗应关注综合管理糖尿病的危害有很多。酮症酸中毒、低血糖以及高渗昏迷等急性并发症,在急性发作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而由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即大血管和微血管损伤,进而导致的慢性并发症,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肿瘤等,具有很强的致死致残性,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寿命与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从1921年加拿大医生班廷(Banting)发现胰岛素开始,学术界对糖尿病的认识与治疗药物研发急速发展,分布于糖尿病发病链条上的各种抑制剂、阻断剂相继问世,选择越来越多,人们对于糖尿病血糖达标也更有把握。但是,血糖指标正常了,糖尿病治疗就万事无忧了吗?使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后,虽然血糖达标了,但体重上升了。赵家军教授指出,中国95%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和高血脂。高血压会引发动脉硬化,高血脂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糖尿病主要导致微血管病变。“三高”协同作案,对身体伤害极大。“先省饭钱,后省药钱,血糖健康多活好多年。”这是赵家军教授为了劝患者减肥而编写的一句顺口溜。他在采访中多次强调,糖尿病是可治的

    标签:津力达颗粒
    2022-09-26
  • 2021-2022家庭常备药榜单:来康康今年是哪个宝贝上榜!

    9月19日,由家庭医生在线、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主办的“2021-2022年度中国家庭常备健康产品上榜品牌(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中国家庭常备保健食品上榜品牌)”颁奖典礼在上海成功举办。评选活动自6月28日启动以来,历经全网申报、资质审核、市场调查、人气好评、社会公示等几大阶段,最终发布“2021-2022年度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和“2021-2022年度中国家庭常备保健食品上榜品牌”两大荣誉榜单。其中,常备药共有24个类别93个产品成功入榜。来自默克的格华止®和格华止®XR强势登榜。默克将该原研药品于1995年引入中国后,帮助了众多糖尿病患者改善疾病,拥抱健康生活,同时也在积极的持续开展一系列关于二甲双胍针对中国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推动了中国糖尿病领域的发展。默克始终秉持“齐心为病患“的理念,未来将会继续探索提高疾病防护意识、预防和管理的新方法,通过高质量且可负担的药物、卓越的产品组合,惠及更多的糖尿病患者,以助力实现”到2025年改善中国4000万名患者的生命“的愿景。

  • 直播预告:早防早治,共同守护心脑健康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并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最大的一类疾病。血管也被称为“生命的通道”,血管长寿人长寿,若是心血管疾病因各种高危因素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就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一步出现心肌缺血、冠心病心绞痛等临床表现,然后逐渐发展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最终导致心衰,甚至死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病人数逐年攀升并呈现出了年轻化趋势。近年来,年轻人猝死事件频频发生,熬夜、暴饮暴食、缺乏运动……深深地伤害了心脏健康,爬楼梯气喘、熬夜后心跳加速、疲惫时心慌……这些可能都是心血管疾病发出的信号。血管疾病有多可怕?我国每15秒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22秒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致残。在这种背景下,每个人都是自己心脑血管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保护血管健康应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修课”。随着世界心脏日的到来,不少医学人士都在呼吁大众关爱心脏健康,倡导公众重视心脏健康和心理健康,并号召大众给予心血管患者更多的关爱。9月29日下午14点,西安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丁辉做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名医》直播间,在线为广大网友科普关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提醒大众早防早治心脑血管疾病,共同守护“心”脑健康。

    2022-09-23
  • 喜讯来袭!——新峰感冒灵颗粒&护肝片上榜2021-2022年度中国家庭常备药!

    荣获2021-2022年度9月19日下午,由家庭医生在线、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主办的“2021-2022年度中国家庭常备健康产品上榜品牌(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中国家庭常备保健食品上榜品牌)”颁奖典礼在上海龙之梦万丽酒店隆重举行。上榜产品展示作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新时代的中国品牌,谈及“好产品”,新峰一直遵循以下5大要点:2、极致用户体验;4、有未来;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是我们的服务理念,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新峰牢牢把握国内大循环主体,不断加强研发、创新、质量、品牌投入,积极布局全国市场,未来也将继续以安全用药为底线,筑牢健康防护墙,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塑造社会责任理念,引领新峰走向新的高度!

    2022-09-23
  • 喜报:“固力多”荣获“2021-2022中国家庭常备保健食品上榜品牌”

    由家庭医生在线、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主办的“2021-2022年度中国家庭常备健康产品上榜品牌颁奖典礼于2022年9月19日在上海隆重举行。云南欣乐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固力多氨糖骨胶原钙维生素K酪蛋白磷酸肽片成功获得2021-2022中国家庭常备保健食品上榜品牌。固力多氨糖骨胶原钙维生素K酪蛋白磷酸肽片的主要成分有:维生素(维生素K1、淀粉)、D-氨基葡萄糖钾盐、骨胶原、碳酸钙、酪蛋白磷酸肽,是五种成分协同增加骨密度的保健食品,由云南白药集团丽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标签:固力多
    2022-09-22
  • 中医药对抗衰老新发现:八子补肾胶囊可降低细胞炎症水平

    “人们都说皱纹是岁月的痕迹,可是我才刚三十五岁呀!”“以前能一口气上五层楼,现在爬三层就费劲!”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0年“六人普”到2020年“七人普”的10年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量明显高于前一个10年。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让人们对衰老愈发重视。如何解决皱纹增多、青发变白、视力下降、骨质疏松、腰酸腿疼等衰老表征问题,避免衰老相关疾病的出现,让自己由内而外年轻态,实现健康衰老成为热议话题。近日,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暨第九届中西医结合血管病学大会在广州举行。在抗衰老论坛上,暨南大学衰老与再生医学研究院院长鞠振宇教授作《衰老的共性机制研究与干预》报告时指出,端粒缩短与人体器官衰老之间存在共性机制。有理由相信共性机制对多个组织器官都能够起到干预衰老或延缓衰老的作用。靶向炎症、表观与能量代谢延缓自然衰老2013年,全球顶尖科研期刊《细胞》(CELL)刊文提出了9种细胞层级的“衰老”特征,揭开了人体衰老的真相。我们都知道,生命的过程在于细胞不断交替更迭,而衰老的内因就是细胞衰老。通常一个细胞,正常情况下大概可以分裂50次,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修复能力逐渐下降,每当细胞分裂一次,每条染色体的端粒就会逐次变短一些。当端粒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细胞就会死亡,堆积在体内,若不能及时排出,还可能释放促炎因子,破坏其他正常的细胞。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及时清除衰老细胞,降低细胞炎症水平对于保持年轻状态十分重要。暨南大学衰老与再生医学研究院院长鞠振宇教授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指出,代谢和炎症是衰老的两个共性机制,不只是细胞衰老、器官衰老,整体的衰老都是有共性机制的,了解共性机制的重要意义在干预衰老时,去靶向共性机制就能做到一石二鸟甚

    2022-09-09
  • 院士大咖:中医络病研究成果丰硕,中医药防治呼吸道疾病真正有用

    近日,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暨第九届中西医结合血管病学大会在广州成功举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黄璐琦,钟南山、姚新生、吴以岭、高天明、张运、于金明、贾伟平等众多两院院士及海内外医学专家学者通过线下线上方式参会,围绕“络病理论原创结合现代科技 践行守正创新促进中西融合”主题,展现中医络病理论科技创新转化成果、探讨中医药守正创新对推动中西医融合的重要意义。多位院士专家对于中医药在防治呼吸道疾病中的重要价值,给出高度评价。大会现场络病理论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典型代表之一,通过近40年来的努力,系统构建了“络病证治”、“脉络学说”、“气络学说”,对多种难治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其中“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连花清瘟于201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三方三药”的代表之一,连花清瘟为国内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黄璐琦通过线上方式发表致辞开幕式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黄璐琦院士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中医络病学作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吴以岭院士的带领下,在理论创新和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蕴涵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治未病辨证论治、多靶点干预的机制,形成了覆盖了预防、治疗、康复全过程的方案,为落实动态清零的方针,降低重症率和病亡旅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医药全程参与全球疫情防控,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发表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致辞表示,不管西医研究还是中医

    2022-08-29
  • 王新华:中医药预防温病大有可为

    当前,全球疫情依然严峻,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和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中,中医药全程深度介入,充分发挥治未病、辨证施治的独特优势,交出一份出色答卷,为全球抗疫开出了“中国处方”。 8月20日下午,在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呼吸疾病论坛上,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就“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全民呼吸道病毒感染防控质量”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广州医科大学教授、广州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组长王新华以连花清瘟组方为例,详细介绍了《温病病症结合模型构建及其用于温病预防的研究》,再次证明面对各种变异甚至重组的新冠病毒,中医的整体观和思维方式有着特殊的优势。 伏邪学说指导战“疫”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中医药抗疫历史有数千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明代吴又可《瘟疫论》专门论述了瘟疫防治“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清代叶天士提出了外感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医药和病毒的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王新华介绍,在中医发展的历程中,一直坚持“辨病论治”结合“辨证论治”来防治瘟疫。“辨病论治”是指在病因、病理、病位都很明确的前提下,针对“病”的共性规律采用专病专方治疗,并与“辨证论治”相互补充。 王新华还通过中医的“伏邪学说与温病病症研究”,向与会专家学者们具体介绍了“伏邪”与温病发病、温病的辨治等内容,从伏邪温病的机制探讨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治疗优势。从中医角度来看,新冠肺炎病因多为湿热疫毒,当人体正气不足无力抗邪时发病,其病机特点是湿毒伏匿、湿邪内困,导致“湿热蕴结证”,因此,新冠肺炎属于伏邪温病的一种。 伏邪(也叫“伏气”)是一种

    标签:连花清瘟
    2022-08-29
  • 钟南山:从络病角度研究和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值得深入研究

    近日,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呼吸疾病论坛在广州召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高福院士担任论坛共同主席,国内众多呼吸疾病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全民呼吸道病毒感染防控质量”主题,畅谈呼吸道病毒感染防控最新进展,分享呼吸道疾病临床诊疗经验,为呼吸专业疾病诊治注入了新力量。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院士钟南山院士在呼吸疾病论坛上表达了对中医药抗疫成果的肯定。他说,从他自身的理解出发,络病学一个是脉络,一个是气络。脉络方面从吴以岭院士开始,从理论的探讨到实践上的临床工作,特别是跟血管有关的疾病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都是有目共睹。从呼吸系统疾病角度出发,要研究气络或者肺络对人体的疾病以及产生作用的规律。他提到,自己也参加了基于络病理论开发的连花清瘟胶囊的研究。中医药可以在抗击新冠病毒这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如何从络病的角度来研究和防治呼吸系统的疾病,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院长贾振华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医络病理论与脉络学说研究,他指出,病毒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属于中医络病理论“新病入络”范畴。吴以岭院士团队40年来致力于络病理论研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创新研制的专利中药连花清瘟,先后列入国家及20余省市诊疗方案与武汉《方舱医院工作手册》推荐用药,为疫情防控和缓解发挥了重大作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院长贾振华连花清瘟之所以能成为抗疫“三药三方”代表之一,在贾振华看来,其根本优势是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治病的法则,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异病可以

    标签:连花清瘟
    2022-08-26
  • 利比里亚卫生部长:连花清瘟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连花清瘟里亚上市仪式日前在中国驻里亚大使馆举行。驻里亚大使任义生、利卫生部长贾拉、国防部长赞坎、不管部部长普伊,利相关政府部门代表,驻利使馆经商参赞李江、中国援利医疗队队长王亮、利迈喜国际医疗中心院长翟瑜、在利中资企业机构和侨团代表,利新闻媒体代表等现场出席。驻里亚大使任义生、利卫生部长贾拉、国防部长赞坎、不管部部长普伊等出席连花清瘟里亚上市仪式。(里亚迈喜国际医疗中心供图)任义生大使在致辞中表示,中医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原创医学体系。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学习中医药。任义生祝贺连花清瘟在利获批上市,介绍了中利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和“繁荣与发展亲贫议程”对接所取得丰富硕果,强调中方将继续加强与利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交流,积极探索中草药、针灸等传统中华医学走进非洲的新模式,为提升利民众健康和民生福祉作出应有贡献。里亚卫生部长贾拉在连花清瘟里亚上市仪式上致辞。(里亚迈喜国际医疗中心供图)里亚卫生部长贾拉对中国长期以来在医药卫生领域对里亚的支持表示感谢。贾拉说,连花清瘟已经在里亚正式注册并应用一段时间,很多患者都使用过。“连花清瘟来的正是时候,由于季节原因,目前很多人都在咳嗽、打喷嚏,服用连花清瘟可以使他们迅速恢复健康”,贾拉说道。里亚不管部部长普伊对于连花清瘟正式上市表示祝贺,“我代表乔治·维阿总统,代表我所有的同事,代表里亚人民,感谢中国的朋友们。我们张开双臂欢迎连花清瘟胶囊来到里亚,来帮助我们应对卫生挑战,助力患者治疗。”据了解,连花清瘟是荟萃了两千年中医药抗疫“三朝名方”,经过规范化现代研

    标签:连花清瘟
    2022-08-25
  • 500万人正在热议:胃黏膜为何是人的第二张脸?

    喜怒哀乐是人们脸部的表情,但是其实胃部也是能时时刻刻反映精神变化。胃是人类脏器中最受精神、情绪、心理影响的。在精神愉快,情绪良好、心情平静时,胃功能发挥正常,吃得香,消化好,胃口没有不适合感。很多人都出现过压力大或者精神高度紧张时突然觉得胃痛甚至拉肚子的情况,这正是自己的胃感知到了你的压抑情绪做出的反应,时间长了,还会造成胃部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值得注意的是,胃受到的损伤最开始都体现在胃黏膜。一开始胃黏膜只破了一点点,胃部并无明显不适。但随着破损越来越严重,胃逐渐有了反应,糜烂性胃炎、胃溃疡乃至胃穿孔便会接踵而来。如果胃黏膜烂掉的地方恰好将血管暴露出来,还会引起胃出血。本次好医生康复新的IP漫画《康小新的治愈之旅》中,清晰地向我们展现了胃黏膜是如何被损伤的。 胃黏膜是胃部健康的天然“屏障” 胃黏膜是附在胃部内壁的很薄、很脆弱的黏膜组织,能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大量的黏液,一方面黏液覆盖于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起润滑作用,减少粗糙食物对胃黏膜的机械损伤。另一方面黏液和碳酸氢盐共同构筑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对胃具有保护作用。 作为我们的“第二张脸”,胃黏膜时刻抵御着各种食物的磨擦、侵蚀、损伤及刺激,从而保护黏膜的完整性,所以我们把胃黏膜的这种作用,也称为是保护胃壁安全的天然“屏障”。 胃黏膜强大的防护功能 胃黏膜有一个损伤与自我修复的动态平衡机制,保护着胃部的正常运作。胃黏膜一旦受损,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胃部问题。因此,可以说90%的胃功能源于胃黏膜,一旦胃黏膜受损,90%的胃功能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假如胃黏膜的损伤一直得不到修复,胃病就会反复地出现,形成“老胃病”。

    2022-08-19
  • 首页
  • 上一页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下一页
  • 尾页
推荐文章
  • 早搏的症状是什么表现?会胸痛吗?

    早搏(也称期前收缩),这个听起来让人心头一紧的名词,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它指的是心脏在正常跳动规律中突然提前搏动,这种“抢拍”行为
  • 心脏“咚咚跳”……心脏早搏怎么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突然感觉到心脏“咚咚”地猛跳几下?这种异常的心跳感觉,其实被称为心脏早搏。早搏,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可能由多种
  • 总是心慌是怎么回事?放任不管可以吗?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心跳突然加快,强劲有力,甚至伴随着一丝不安或恐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慌”。心慌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但如果频繁出现
  • 什么是室性早搏?室性早搏怎么治疗?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心脏突然漏跳一拍,或是心跳突然加速,仿佛要跳出胸膛?这种令人不安的感觉,很可能是室性早搏在作祟。那么,究竟什么是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