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传承,20年实践,连花清瘟应对甲流等呼吸道疾病发挥重要作用

    近期,甲流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应对呼吸道疾病高发,黑龙江、北京、山东、四川、甘肃、安徽等省市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中医药防治指南/方案,创新中药连花清瘟均被列为推荐用药。此前,连花清瘟已36次列入《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等防治甲流、乙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国家级诊疗方案或指南共识,在临床广泛应用中使越来越多的患者获益。各项殊荣背后,连花清瘟有何精妙之处,能够在应对甲流等呼吸道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2000年抗疫经验集于一方,成就创新中药连花清瘟流感,属于中医“外感温病”“疫病”范畴。连花清瘟是结合2000年来中医治疗温病的经验研制而成的创新中药,提出“积极干预”治疗对策,制定“清瘟解毒,宣肺泄热”治法。连花清瘟组方融汇了三朝名医治疗疫证的用药精华,以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专治疫病的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专治疫病的银翘散化裁,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治疫证用大黄经验,还创新性加入清肺化瘀、扶补正气的红景天,芳香化湿护脾胃的广藿香。在不断变化的呼吸道疾病感染中探求疾病共性的发展规律,连花清瘟众长,融汇历代治疗瘟疫用药精华的同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整个组方结合了清热、解毒、辛温、通腑、芳化、扶正的药物,具有清而不过凉、温而不助火、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药效特点,能够有效缩短病程、促进人体康复。20年应对甲流等呼吸道疾病,连花清瘟发挥重要作用连花清瘟是2003年研发的创新中药,2004年5月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成为呼吸道疾病药物的新成员。连花清瘟上市后,一直积极开展基础与临床研究,用严谨的科研态度印证产品疗效。基础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具有广谱抗病毒的功效,针对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 “糖肾”知多少,综合调治很重要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控制糖尿病,提高幸福感”。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过高,若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引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将重点介绍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知识,帮助大家了解如何预防和控制这些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的种类与危害糖尿病可引发100多种并发症,包括心脏、血管、眼睛、肾脏和神经等部位的损害。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脏病发作、中风以及下肢截肢等严重后果。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防治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糖尿病肾病的概述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对肾脏造成的损害,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和/或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早期筛查:对于Ⅰ型糖尿病患者,应在诊断后5年内开始筛查微量白蛋白尿和蛋白尿,并至少每年进行一次。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即应开始监测,并每年进行一次。生活方式改变:建议患者选择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肉、鱼肉等,避免植物蛋白摄入,如豆腐、豆浆等。同时,戒烟戒酒,避免熬夜,减少肾损伤药物的使用。血糖控制:维持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以减少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血压控制:控制血压至<130/80毫米汞柱,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维持血糖正常:严格控制血糖,以减少微量白蛋白尿。控制血压:使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来控制血压,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蛋白尿和延缓肾功能恶化。血脂异常治疗:对于血清总胆增高为主的高脂血症,首选他汀类降脂药物。甘油三酯增高为主的患者选用纤维酸衍生物类药物

  • 十一假期人从众叕,了解新冠特效药先诺特韦片很重要

    秋分过后,秋意渐浓,昼夜温差较大,叠加十一假期即将到来,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增加,传染病传播风险加大,不少人担心新冠病毒再“抬头”之势。现如今,人们早已不再谈“疫”色变,但对于新冠病毒的认识和应对,仍存在较多误区。很多人把新冠当成一种普通感冒,认为新冠和感冒可以等同治疗,也有人因新冠后遗症,导致失眠、焦虑、长期胸闷、呼吸不畅等健康问题频出。专家建议,治疗新冠与治疗流感、感冒不能等同,要先检测明确病因,再跟进对症治疗。目前没有一种可以直接杀死病毒的药物,抗病毒的机制主要是抑制病毒的复制,抗病物在发病早期使用,可以缓解症状,也可以缩短病程时间。变异速度快,4到6个月便可能出现感染高峰近几个月,我国多地新冠疫情呈现出波动态势,多个省市的疾控中心发布提示,建议市民科学看待此次新冠疫情周期性回升。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出警告指出,来自80多个国家的数据显示,感染新冠主要病原体、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的人数近来持续增多,国际社会应关注夏季新冠感染异常增多情况。8月28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和嘉会医学研究和教育集团(J-Med)合作打造的中国医学平台《NEJM医学前沿》举办“新冠疫情下的医疗创新:抗病研发经验和未来展望”研讨会。研讨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认为,新冠和流感从流行的角度看,特征完全不同。流感呈现季节性的高峰,新冠则呈现阶段性的高峰。这主要是随着人体免疫衰减、在感染后免疫再次增强而波动。“新冠和流感之间最大的一个区别是新冠变异的速度非常快,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对它的抵抗作用很容易被反复逃逸掉。”张文宏表示,一般认为6个月可能会发生一次免疫衰退,但是现在可能会缩短到4-6个月,

  • 老人记忆力减退怎么办?这些办法很有用!

    忘记钥匙放在哪里、约好的事情转眼就忘……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可能是许多老人都会面临的困扰。面对这些老人记忆力减退的情况,我们并非束手无策,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延缓记忆力衰退的进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记忆力。那老人记忆力减退怎么办?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实用的方法,帮助老人应对记忆力减退的问题。老人记忆力减退怎么办?这些方法可以收藏下来:1、规律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瑜伽等,不仅能改善心肺功能,还能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保持大脑活力。2、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可以给老人多吃一些蓝莓、绿茶、深海鱼、亚麻籽等食物,这些食物对大脑健康有益。3、充足睡眠:保证老人每晚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帮助大脑维持健康状态。不过倪海厦大师也说过,对于国人来说,老人睡6小时左右即可,重要的是深度睡眠要好。4、保持社交联系:日常应该和老人多交流,多聊天,可以帮助老人参加一些老年团体的活动,有助于减少子女不在身边时候的孤独感,保持大脑健康。5、分享经历:可以时常询问老人过去的经历和故事,这不仅能加深情感联系,还能帮助巩固记忆。6、药物调理:可以通过中药调理身体,解决记忆力减退的问题,常用的中成药有国风健脑丸等。健脑丸是国家药典收纳品种,纯中药制剂,由酸枣仁、当归、肉苁蓉、山药、天麻等19味中药成分组成,配方严谨、组方科学。用于治疗心肾亏虚所致的记忆减退、头晕目眩,心慌失眠、腰膝酸痛、老年痴呆症等症状。健脑丸的相关实验研究,表明了健脑丸能有效增加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提高大脑携氧能力,也就是说能有效改善思维功能,同时健脑丸可以保护脑细胞,抑制脑细胞的凋亡与退化,对于大量用脑人群和熬夜人群有

  • 小孩流感咳嗽厉害怎么办?对症下药很重要

    小孩流感时,常常会咳嗽,并可能出现持续发热、乏力和身体不适、头痛和喉咙痛以及鼻塞和流涕等症状,作为家长十分担忧和关心。通常情况下,流感引起的咳嗽会呈现剧烈且持续的症状,表现为频繁、剧烈的干咳或有痰的咳嗽,甚至可能伴随呼吸困难。小孩流感咳嗽厉害怎么办?找到并去除病因,进行对症下药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孩流感咳嗽呢?众所周知,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尤其是在高发季节,通过人群聚集、飞沫传播进行大规模感染。而孩子的免疫系统往往还处于发育阶段,更容易中招感染流感病毒。病毒会攻击孩子的上呼吸道系统,引起局部的充血和红肿。同时免疫细胞也会聚集在此处与病毒“战斗”,导致分泌物增加,形成了痰液。这些因素最终引起身体的咳嗽反射,使孩子咳嗽不止。知道了病因,那么小孩流感咳嗽厉害怎么办呢?首先家长要保持镇定,细心照料的同时观察孩子的症状,适时及时对症下药。小葵花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是一款强力抗病毒的儿童专用止咳药,含有金银花、连翘、黄芩、鱼腥草、板蓝根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改善病原体引起的咳嗽、痰多、痰黄等症状;成分中的麦冬、知母,还能够滋阴润肺,防治孩子燥咳伤肺。实验证明,小葵花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可以在细胞核内抑制病毒复制、组装,也就是在源头上抑制病原体持续攻击患儿身体,发挥药物疗效,帮助患儿恢复健康。通过以上内容,家长应该已然了解小孩流感咳嗽厉害怎么办了。在对症下药的同时,还应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调节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阻止流感病毒继续蔓延,打造良好环境,守护孩子和家人的健康。

  • 【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同等重要

    联合国糖尿病日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 WDD),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自1992年起在每年的11月14日举行庆祝活动。2006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从2007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作为一种与饮食和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国内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病。由于糖尿病的致病因素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找出,而且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完全根治糖尿病的方法,所以对于糖尿病来说,预防和治疗几乎同等重要。今天,小言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预防糖尿病的小建议,一起来学习学习吧!NO.1合理膳食,科学控糖。饮食与糖尿病的发生关系重大。经常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人是糖尿病的青睐对象。为了预防糖尿病,饮食必须控制,要选择低热量、高纤维素饮食,常吃蔬菜、水果和粗粮,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NO.2保持运动对糖尿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胰岛素抵抗,就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使血糖无法正常利用,而运动恰好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运动能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抑制肥胖,减轻体重,改善脂肪代谢,促进葡萄糖的氧化运转。NO.3正确认识和对待糖尿病。知晓糖尿病的危害性,同时做到“警惕而不恐慌”。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一种疾病,做好预防工作,积极参与检测或相关治疗,才是对待它的正确方式。定期进行视网膜及肾脏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

    标签:
    2023-10-31
  • 【二十四节气养生】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很重要!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历史渊源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怎称为霜降呢?其实“霜降”这个名字只是用来比喻这时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饮食养生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的说法,“霜降”节气,冬天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天气将由凉转冷,应注意防燥、防寒、防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霜降三防”要做好一防秋燥、二防秋寒、三防秋郁防秋燥霜降时节,秋燥明显,燥易伤津,人体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避免秋燥最重要的就是饮食,深秋季节的饮食宜清淡,应多选择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葡萄、柑橘、柿子、百合、山药、银耳、蜂蜜等。少吃过油、过辣、过咸的食物,多吃粗粮以及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食物。口舌干燥时可以通过多饮水、茶,多食含汁水丰富的瓜果蔬菜来解决。此外,秋天皮肤易干燥、脱屑,贴身衣物应定期换洗,并涂抹润肤乳予以缓解。防寒霜降不仅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人体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这个时间节点后不再适合“秋冻”,而要开始注意防寒保暖。人体的肩膀、颈部、腹部、膝盖、脚五个部位是保暖的重点。抵抗力差的人,尤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寒邪入侵,

    标签:
    2023-10-10
  • 养肺是立秋之后的养生重点,为何秋季养肺如此重要?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秋季的开始。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气温变化明显,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会有所变化。此时养肺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秋季是肺经的旺季,养肺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一些常见的秋季疾病,如感冒、咳嗽等。为什么秋季养肺如此重要按中医的理论,肺主气,喜干燥,而秋季正是干燥的季节,所以肺在秋季的功能相对于其他季节更加旺盛。肺主呼吸,调节水液代谢,为人体提供气血,所以在秋季养肺,可以增加肺部的功能,以保持人体的健康。秋季养肺的方法有哪些呢1. 合理饮食饮食中要注意多吃一些滋润的食物,如梨、百合、蜂蜜等,可以润肺止咳,增加肺部的湿润度。此外,还要适量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蔬菜,可以增强肺部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2. 增加户外活动秋季的气候宜人,空气清新,适宜进行户外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呼吸量,促进肺部气血的流通,提高肺活量,增强肺的功能。可选择散步、慢跑等运动方式,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有助于呼吸系统的健康。3. 常开窗通风秋季气候干燥,人们往往封闭环境,空气质量较差。因此,应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的空气清新,可以预防细菌病毒的感染,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4. 合理穿衣秋季温差较大,早晚较凉,中午较暖,这就要求人们要合理选择衣物。早晚温差大,容易感冒,所以要注意增加穿衣的层次感,穿一件轻薄的外套,以便根据气温的变化增减衣物,保持体温的稳定。5. 注意保护喉咙秋季是咳嗽的高发季节,所以注意保护喉咙十分重要。多喝温水,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喉咙的刺激。另外,还可以进行喉咙的锻炼,如唱歌、吹气球等,有助于增强喉咙

    标签:
    2023-08-21
  • 关爱健康 “肺”常重要,警惕趁“冷”打劫

    肺炎是世界范围内多发的感染性疾病,对儿童和老年人危害尤为严重。作为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头号杀手。每年约200万儿童死于该病,其死亡率远高于艾滋病、麻疹和疟疾,其中以发展中国家尤为严峻。据大量临床数据显示,肺是人体最娇弱的器官,是人体最易失守的一道防线。肺炎若是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能会引发全身器官疾病,危害非常大。在全球因新冠肺炎肆虐的当下,肺的健康更需要被关注。所以大家应积极了解肺炎相关知识,并做好防治工作。 什么是肺炎?1、肺炎是肺组织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临床以细菌性肺炎最常见,而链球菌感染又是引起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原因。2、肺炎临床表现变化很大,肺炎发生时有咳嗽、咳痰(黄痰或血痰)、气急、胸痛、发热等症状。重症肺炎有呼吸困难、发绀、儿童有鼻翼煽动。3、肺炎传播,可通过飞沫、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传播。其中细菌性肺炎的传播主要是细菌附着在正常人鼻咽部及口腔上皮细胞内,一般不会致病,当免疫功能下降时,细菌侵入肺泡导致肺部感染。 肺炎好发人群● 从年龄角度讲,肺炎好发于2岁以下的儿童及65岁以上的老人;● 从生活环境角度讲, 肺炎好发于居住条件差, 包括拥挤、空气污浊、通风差的人;● 从生活习惯角度讲, 肺炎好发于有吸烟、酗酒、劳累等不良习惯的人;● 从人体状况角度讲,肺炎好发于免疫力低下(患免疫缺陷疾病、服用免疫抑制剂),长期卧床,使用呼吸机,以及具有呼吸系统慢性病的人。 肺炎如何预防?1.加强锻炼、膳食平衡,提高自身免疫力,强健肺功能;2.减少吸烟、室内保持通风,咳嗽、喷嚏时注意遮挡口鼻,减少病原传播;3.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染,如:人口密集区域注意戴口罩,接触患者物品前后洗手;4.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均

    标签:
    2022-12-09
  • 初冬养护,“肺”常重要!

    要说初冬哪个部位最脆弱,那一定是肺部了。肺是我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其他脏腑有覆盖保护作用,但冬燥伤肺,不过此时也是养肺的黄金时机。如果你错过了冬病夏治,如果你不想这个冬天在“咳咳咳”中度过的话,在现在这个初冬时期开始养肺润肺还不晚哦!俗话说,养肺就是养命。养肺不仅仅是中老年朋友的事情,无论男女老少,都应该好好养肺。初冬季节养肺攻略收好!1、多做深呼吸,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吸气时,最大限度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最大限度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呼吸要深长而缓慢,用鼻呼吸。2、笑口常开。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的同时,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人在开怀大笑时,可吸收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随着流畅的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3、戒烟。吸烟对肺损害很大,会将呼吸道上皮的纤毛破坏掉,这些纤毛是呼吸道的“清道夫”,一旦被破坏,保护作用会大打折扣。4、运动。初冬季节适当进行一些运动能起到强肺的作用。可根据自身的喜好和身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适当运动,能改善呼吸功能,增强心肺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5、饮食方面也是极为重要。应该常吃滋阴润肺的食物,比如银耳、百合、莲子、梨、藕、萝卜、杏仁、蜂蜜等,不仅能够在冬季给予我们肺部滋润,也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营养,常吃可以增强抵抗力,帮你在冬天远离感冒袭击。多吃些黑木耳可以帮助肺脏排毒,黑木耳中的一种植物胶质有很强的吸附力,可以润肺、清洁血液,如果经常食用,还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污染物质。 趁着这个养肺的黄金时期 和小言一起养肺

    标签:
    2022-10-26
  • 热哭了~初伏将至,如何预防中暑?学习这几点很真的重要!

    初伏将至,这意味着为期40天的“三伏天”就要开始了。三伏天可以说是一整年最热的时间段,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湿度大、风速小,而且持续时间很长。毫不夸张的说各地将进入“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在这阳气鼎盛之际,人们稍不留心就会中暑,出现头晕虚弱、反胃恶心等不适症状!所以,此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至关重要~下面一起来学习炎热夏季防暑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挺过严峻的“烤”验。 1、出行避开烈日暴晒,做好防晒工作。烈日当头,人们在外出时一定要避开高温时段,尤其在中午尽可能不要外出或者工作,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过于强,引发中暑的可能性比较大。与此同时,进入三伏天后,在穿衣方面应尽量选择浅色、透气的纯棉面料衣服,这样可以达到反射阳光,降低吸热效果,并避免因大量出汗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2、及时补充水分,适当补充电解质。进入三伏天后,炎热的天气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会感到特别热,出汗量也会非常大。如果体内水分不足,很容易就会影响身体运转,增加中暑的概率。所以为了预防中暑,人们要及时补充水分,保证体内水分充足。注意不要喝冰水,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如果是在室外烈日下工作的人,要准备好淡盐水饮用,弥补体内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帮助恢复体力。因为在阳光下工作出汗量会特别大,很容易导致体内的营养物质跟随汗液流失,从而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3、合理进食,保证营养。初伏天是高温天气,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高温而食欲不振。这样会影响营养的摄入,导致营养不良、身体虚弱等问题出现。为了缓解此种情况,大家在日常要进食清淡的食物,同时多食用有助清热消暑的食物,比如绿豆海带汤、绿豆百合粥等等。此外

    标签:
    2022-07-14
推荐文章
栏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