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颜色看健康,尿完先别冲,低头看看!
尿液是人体经过代谢以后每天需要排出的“垃圾”,尿液保持正常也是身体保持健康的重要信息。所以说尿液也是健康的“晴雨表”,尿液颜色发生了变化,预示着我们要警惕身体的各个系统是否有疾病发生。健康的尿液,应该是浅黄透亮、清晰透明的,不会有沉淀、混浊的现象。当然,喝水多、寒冷的时候,尿量多则颜色淡,尿液有可能像白水一样,是无色的;喝水少、运动、出汗多的时候,尿量少则颜色深。食用大量胡萝卜、木瓜等可使尿液呈深黄色,食用芦荟可使尿液呈红色,这几种情况都是正常的。不同的食物、药物等都会给尿液颜色带来正常的影响,但如果你的尿液出现了以下几种颜色,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排除疾病哦~1、糖浆状棕色:可能有肝脏疾病,或者严重脱水当身体处于脱水状态,可能造成尿液呈粘状,如果尿液出现糖浆状棕况,建议到医院检查,有可能患有肝脏疾病。2、红色:疾病、肿瘤、尿路感染、前列腺出现问题的征兆,甚至可能是汞中毒尿液呈现红色,是常见问题,在泌尿科接诊的病人中,有80%有尿红情况。其中,常见的尿道结石症状之一就是尿血,并多见于男性。但并不是尿液呈现红色,就一定有疾病。比如最近吃了火龙果,也会导致尿液呈现红色。3、橘黄色:喝水太少、食物色素,或者是肝脏或胆管出问题如果尿液中黄色还伴有橘色,可能是喝水太少引起,肝脏出现问题的机率更高。橘黄色是肾液浓缩的后果,建议可先观察,晚上不要喝水,白天多喝水。4、蓝色或绿色:罕见的遗传病会使尿液变成蓝色或绿色,也可能是一些特定的细菌感染尿路,还可能是食物色素,或药物反应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泌尿外科医师张尧表示,蓝色与绿色的尿液确实存在,但很少,一般是受到饮食影响,食物中的色素伴随尿液排出体外,也不排除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