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为什么体力下降,真的是老了干不动了吗
老年人体力减退,多半是年纪大了体力下降,可是有一些人四五十岁也常常感觉疲惫,不能干重活,甚至在家里打扫打扫卫生中间都要歇好几次。其实呼吸困难、体力下降、疲劳乏力这些都是心衰的典型症状,下面我们就深入探讨一下心衰患者为什么体力下降,心衰应该如何治疗。心衰患者为什么体力下降心衰体力下降主要是跟心脏的射血功能下降,全身有效的循环血量下降有关系。心衰患者,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都会受影响,这种情况下心脏射血的能力,就会下降明显,体内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就会导致外周的组织缺血,缺氧,从而会产生过多的无氧代谢的物质,会引起全身的乏力酸沉,而且活动的时候,由于外周的组织器官,不能得到有效的氧供和血供,就会进一步加重缺血的症状。心衰应该如何治疗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治疗目标为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长期预后、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并尽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将心衰归于“心痹”、“心水”、“心胀”等范畴,病位在心,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西医在治疗慢性心衰上多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方法,但其长期应用易产生耐受性,且毒副作用明显,有研究表明,中医在治疗慢性心衰上具有较好的临床,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心力衰竭在中医证候中的基本特征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气虚,常伴有阴虚、阳虚;标实为血瘀常伴有痰、饮等,常在感冒、劳累时加重。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在不同疾病阶段,治疗上也有所不同。在心衰急性加重期,治疗要求积极固护气阴或气阳以治本,并要加强利水、活血、化痰等;在心衰慢性稳定期需要益气、养阴,温阳固本,配合活血化瘀、利水化痰等治疗。循证研究表明,芪苈强心胶囊可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 N 端前体脑钠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