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的出现有哪些常见病因?
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 和(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表现为呼吸困难、运动耐力下降及不同程度的肺淤血或体循环淤血,有着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再住院率高的特点,那么,慢性心衰的出现有哪些常见病因呢?冠心病是导致慢性心衰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冠心病患者中大约有一半的人可能发生心力衰竭,这是因为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和坏死,最终导致心力衰竭。从这角度来说,我们所熟知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会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疾病,也是导致慢性心衰的出现的常见病因。除此之外,造成慢性心衰的疾病原因还有病毒导致的心脏感染,如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心肌的缺血性病变,如扩张性心肌病等;心脏结构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变等。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类疾病都与慢性心衰有着密切关系。在了解慢性心衰的出现有哪些常见病因之余,我们对慢性心衰也要有正确的认识。慢性心衰是各类心脏疾病不断发展导致的终极事件,但并非是一定会发生的绝对性事件,心脏疾病的患者是否会发展为慢性心衰取决于患者是否积极治疗原发病,而慢性心衰是否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则取决于是否对其进行了“三早”干预,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事实上,慢性心衰患者只要尽早接受规范的诊断和治疗,预后效果往往较好。慢性心衰患者有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方案,既“金三角”或“四类西药”联合应用,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气短乏力等症状。但是西药长期服用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一旦停药病情即会反复,部分药物还会存在血压降低、心率减慢等副作用,反而不利于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