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外用药对比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也是最难治的并发症。PHN的药物治疗原则是尽早、足量、足疗程及联合治疗。通常会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联合用药,多靶点镇痛,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下面对比一下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外用药,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提供一些用药参考。单一药物无法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发生机制复杂,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产生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外周敏化、中枢敏化,且外周敏化早于中枢敏化。疱疹病毒损伤感觉神经,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增强,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生理过程。所以单一药物难以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指南推荐联合用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在PHN治疗过程中,超过半数患者需要转换治疗方案,约1/3患者需要在治疗中加入其他药物,单一药物治疗,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中枢口服药物联用方案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不如人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提到,联合用药应选择不同机制、疗效相加或协同而不良反应不相加的药物。局部外用镇痛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具有疗效显著、药物相互作用小、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等优势,常用于治疗PHN等各种慢性疼痛。下面一起了解一下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外用药有哪些,有什么不同。一项Meta分析共纳入12项临床研究,研究外用药物治疗PHN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中包含6种治疗PHN的外用药物,它们分别是: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高浓度辣椒素、吲哚美辛、低浓度辣椒素、以及利多卡因,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