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答疑:二甲双胍是否有胃肠道反应
二甲双胍首次成功合成已有百年历史,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治指南中均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1]。但有些糖友在服用二甲双胍前,常常会有这样的担心:二甲双胍是否有胃肠道反应?如何解决服药过程中的胃肠道不适?今天带大家一起了解。 二甲双胍是否有胃肠道反应?二甲双胍具有高度水溶性,进入胃肠道后迅速溶解,胃肠道黏膜受到药物刺激,从而产生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腹痛、腹泻。不过,二甲双胍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多出现在治疗早期(绝大多数发生于前10周),多数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可逐渐耐受或症状消失[2]。面对二甲双胍带来的胃肠道不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缓解:1、调整剂量按照“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的原则,逐渐增加剂量,逐步提高自身对二甲双胍的耐受,胃肠道症状会有所减轻。需注意,剂量的调整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2、调整用药时间空腹容易加重胃肠道不适症状,建议餐时或餐后服用。3、调整剂型二甲双胍有不同的剂型,包括普通片、肠溶片和缓释片。普通片剂对胃肠道的影响相对较大,一般建议选择缓释片。二甲双胍缓释片是应用缓、控释技术制备出的药物剂型,在制备过程中加入溶解缓慢的材料进行药物包裹。服药后,药物在胃肠内缓慢溶出、释放,在保证有效降糖的同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目前,我国市面上的二甲双胍,从生产厂家来看有原研药及仿制药之分。那什么是二甲双胍原研药?二甲双胍原研药即二甲双胍专利药,是经严格临床试验获准上市的原创性降糖药品,凭借制剂工艺优势及上市前后严格监管,因此具有更稳定的吸收率和较少的不良反应。以原研二甲双胍缓释片为例,服用后,缓释片在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