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骨质疏松怎么回事
女人到了更年期阶段就会出现各种不适,比如潮热多汗、失眠健忘、头晕耳鸣等,这都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也有不少女性会出现骨质疏松,开始以为是缺钙导致,其实不然,这和更年期也有很大关系。那么,女性更年期骨质疏松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文章内容了解下吧。 女性更年期骨质疏松怎么回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也可导致骨质流失严重,骨骼变的越来越脆弱。处于更年期的妇女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这是因为妇女在这个年龄阶段,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随着卵巢功能的下降而急剧下降。在雌激素下降带来的各种身体变化的病症中,骨质疏松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有资料统计,女性在更年期有近三分之一患有轻重不同的骨质疏松;而75岁以上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达八成以上[1]。 肝肾阴虚易导致骨质疏松 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多从围绝经期激素水平下降、骨量减少开始,而女性在围绝经期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潮红、盗汗、心烦、失眠、经量及经期异常等绝经综合征症状,中医辨证上多属肝肾阴虚。中医认为,肾为先之本,其所藏肾精为身体各部分生长、发育的原动力,而其与骨的关系尤为密切。《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肾主骨”,《医经精义》曰:“肾藏精,精生髓,故骨者,肾之合也,髓者,精之所生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均赖肾精所化生的骨髓的滋养。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健壮有力; 反之,肾精不足,骨髓空虚,则易引起骨骼发育不良。而肝主疏泄,主藏血,是调节情志和保证月经来潮的重要器官。《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讲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其充在筋,以生血气”。肝血不足时,可导致女子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血症论·脏腑病机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