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前后注意事项是什么
女性到了绝经前后这个阶段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比如潮热汗出、失眠健忘、烦躁易怒等,这就是典型的绝经前后诸证。这些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调理,就会伴随女性多年,影响正常生活,所以提醒大家要引起重视。那么,绝经前后注意事项是什么?下面我们不妨通过文章内容来看看吧。绝经前后诸证,中医病名。是指女绝经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阵发性烘热汗出、五心烦热、烦躁易怒、情绪不稳、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面浮肢肿、或皮肤蚁走样感等症状,称为绝经前后诸证,亦称“经断前后诸证”。相当于西医学更年期综合证。这些症候往往参差出现,轻重不一,持续时间或长或短,短者仅数月,长者迁延数年。本病的发生与妇女绝经前后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之年,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二脉逐渐亏虚,月经将断而至绝经,在此生理转折时期,受身体内外环境的影响,如素体阴阳有所偏衰,素性抑郁,宿有痼疾,或家庭、社会等环境变化,易导致肾阴阳平衡失调而发病。经断前后,天癸渐竭,肾阴不足,精血衰少,髓海失养,故头晕耳鸣。腰为肾府,肾主骨,肾之亏损,故腰酸腿软;肾阴不足,阴不维阳,虚阳上越,故烘热汗出;水亏不能上制心火,心神不宁,故失眠多梦;肾阴不足,阴虚内热,津液不足,故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精亏血少,肌肤失养,血燥生风,故皮肤瘙痒;肾虚天癸渐竭,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故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少或多,色鲜红。舌红,苔少,脉细数,也为肾阴虚之征。肝肾阴液相互资生,肝阴充足,则下藏于肾,肾阴旺盛,则上滋肝木,故有“肝肾同源”之说。在病理上,肝阴虚可下及肾阴,使肾阴不足,肾阴虚不能上滋肝木,致肝阴亦虚,故两脏阴液的盈亏,往往表现盛则同盛,衰则同衰的病理特点。故治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