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压疮预防日,关注压力性损伤,京万红守护健康
压疮又称压力性损伤、褥疮,是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局部组织持续受压、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脂肪液化等所致的组织溃烂坏死。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过程中是一个普遍性难题,据相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并发症。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剧,压疮成为世界各国需要面对的严重问题。为提高民众对压疮的认识和重视,促进全球压疮预防水平的提高,自2013年起,NP UAP(美国压疮咨询小组)和EP UAP(欧洲压疮咨询小组)联合发起“世界压疮预防日”活动,并将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压疮预防日”,以唤起大众对压疮预防的重视,让更多的人了解压疮、认识压疮、预防压疮。认识压疮压疮经常发生在骨骼突出部位,也可能与医疗器械或其他器物相关。其损伤可表现为皮肤完整(或破损)或可能伴有疼痛的伤口。压疮曾经叫褥疮,最新的名字叫压力性损伤。通俗地讲,压疮就是身体某个部位长期受压,最后把皮肤压坏了。引起压力性损伤的主要有“三大元凶”: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前两个都好理解,压力会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坏死;而摩擦力会破坏皮肤屏障,让皮肤更容易被外界刺激侵袭、感染。那什么是剪切力呢?剪切力是牵拉表皮层、皮下组织和深层血管的一种压力,例如床头被抬高时,患者可以从床上滑下来,这种下滑就会造成尾骶部和脚跟部的剪切力。相比垂直方向的压力,剪切力的危害更大,会切断一大片区域的血供,让皮肤伤的更深。压疮预防大于治疗预防压力性损伤关键在于去除压力性损伤发生的诱因,做到“五勤,一加强”:一勤:勤翻身。对于卧床老人,勤翻身(至少2小时翻身一次)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压力解除法。二勤:勤擦洗。保持皮肤的清洁,避免皮肤感染,要经常为老人擦洗身体。三勤:勤锻炼。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