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积食怎么办肚子鼓鼓的
对小宝宝来说最核心的活动就是吃喝,除了丰富的主食之外,还有多样的零食给宝宝解馋,也是由于这个原因“积食”可能一触即发。而且零食吃太多、吃得太杂、摄入太油腻也会导致积食。吃多了、吃撑了,积食腹胀是最常见的情况。那么,宝宝积食怎么办肚子鼓鼓的?
宝宝积食怎么办肚子鼓鼓的
-
摩腹法:把四个手指并拢放在宝宝肚子上。然后轻轻盘旋状揉动,顺时针36次,逆时针9次。顺揉为清,逆揉为补。连续揉上30分钟即可,对宝宝的肠胃非常好。如果揉的时候宝宝的肚子咕咕叫,说明出现了肠鸣音,或者宝宝在排气,家长不用紧张,这是正常现象。
-
捏脊法:(捏脊疗法适用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先让宝宝趴在治疗床上,然后从大椎穴(正坐低头,脖子正中最高椎突处)开始,用双手食指和拇指将脊柱两旁皮肤捏起,两手不放松(即捏住皮肤不能掉),交替向前推动,一直推到宝宝臀沟的长强穴。一般沿着脊柱,由上向下推捏4遍,再由下向上推捏6-8遍。每天一次,15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5天后可以开始下一个疗程。
-
揉捏四缝穴:四缝穴每只手只有4个,因它位于掌心朝上,从食、中、无名、小指指尖朝下数,第二个关节的横纹中央,故称“四缝”。揉搓这8个穴位时,要有一定的力度。可用自己的大拇指指腹在上,食中指在下,沿着宝宝的小手指,一直揉捏到食指,每个穴位揉40次左右。
如果宝宝经常积食腹胀还要注意对脾虚的调理。中医认为的脾不仅是一个器官,而是统领整个消化系统的指挥官,我们的消化系统就像是一个营养车站,吃进来的食物进入“营养车站”后被消化,然后被“营养列车”运走吸收。“脾”可以看成是营养车站的站长,负责指挥调度“营养列车”,让“营养车站”顺利运转。
健康的脾站长能高效工作,食物能顺利进站,“营养列车”能有效运到全身,这样宝宝才会吃饭香,消化好。如果脾虚,虚弱的脾站长,没法指挥调度,“营养列车”停运,营养运不出去,食物进不来,宝宝自然就会经常积食,肚胀了。
调理脾虚可以给宝宝吃薏芽健脾凝胶,它由7种药食同源成分精制而成,其中山药、大枣、薏苡仁、白扁豆是经典的根源健脾成分;山楂、麦芽、莱菔子(白萝卜籽)是健胃消食成分,组方搭配治标治本,从根源健脾,更有效地帮助宝宝消化吸收。
而且薏芽健脾凝胶口味酸甜,是独特的果泥口感,吃起来完全不像药,宝宝很容易接受,可以将凝胶涂在面包上、夹在饼干里、拌入牛奶中,多种吃法任你选择。值得一提的是,薏芽健脾凝胶和丁桂儿脐贴都是丁桂品牌,是国内独立儿童药成立时间最久的品牌,品质更有保证。
关于宝宝积食怎么办肚子鼓鼓的调理方法已经为大家介绍完了,最后提醒家长们,注意调整喂养方式,减少摄入量或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很多宝宝不知饥饱,当遇到自己喜欢的食物时会控制不住饮食量,导致积食腹胀,因此家长们要严格控制宝宝的适量,避免加重脾胃负担。
标签:宝宝积食怎么办肚子鼓鼓的
上一篇:孩子积食加轻微着凉怎么办
下一篇:怎么能解决孩子的积食问题
相关资讯
-
心肌缺血心律不齐需要长期吃药吗?
心脏是人体最勤劳的器官,每天跳动约10万次。当冠状动脉因斑块堵塞导致心肌缺血,或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引发心律不齐时,这颗"发动机"的运转节奏就会被打
标签: 心肌缺血心律不齐需要长期吃药吗
-
心绞痛作为冠心病的典型表现,其治疗往往需要长期管理。很多患者关心中药治疗的疗程问题,这需要从疾病本质和个体差异两个维度来理解。那么今天就来和
-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本质是心肌供血不足引发的胸痛症状。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那么,心绞痛病人怎样调理有效呢?心绞痛病
-
心脏是人体最勤劳的器官,每天跳动约10万次。当冠状动脉因斑块堵塞导致心肌缺血,或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引发心律不齐时,这颗"发动机"的运转节奏就会被打
-
心肌缺血是许多现代人面临的健康困扰,稍一活动就胸闷气短,生活质量大受影响。不良生活方式往往是重要诱因,比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等。那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