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州教授: “救心、治心、养心”,中西结合为急性心梗患者护航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1》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仍高居榜首,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 3.3 亿,其中冠心病 1139 万。急性心肌梗死 ( AMI ) 是冠心病中的一种,也是冠心病中严重的类型,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可能造成心脏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如何防治 AMI,提高 AMI 救治率,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报特邀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张敏州教授,围绕提高心肌梗死的救治率、降低心肌无复流发生率等主题进行访谈。现整理访谈精要内容如下,以飨读者。胸痛中心建设为生命抢救打通绿色通道当下 AMI,尤其是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STEMI ) ,治疗策略以早期再灌注治疗为主。通过介入或溶栓治疗,达到心肌再灌注的目的。目前国家胸痛中心开展的早期再灌注治疗可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以三甲医院为主,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PCI ) 。其中,用球囊、支架植入的扩张方法,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另一方面,在基层医院,由于不具备介入技术条件,国家开展了基层版的胸痛中心建设,同样以早期再灌注为目标,开展药物溶栓治疗。若能掌握好溶栓时机,在发病后的三个小时内开展溶栓,也能取得与 PCI 同等的临床疗效。对于基层医院,溶栓相对更加简单易行,所以更值得推广。在基层开展溶栓治疗后,也为患者能尽早转运到上一级医院争取了时间。" 胸痛中心的建设,也体现了抢救病人时,时间就是生命的概念。" 张敏州教授指出,目前国家在标准版和基层版胸痛中心建设方面均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均有所下降。根据《中国胸痛中心质控报告 ( 2021 ) 》,全国胸痛中心的建立显著提高了 STEMI 患者的再灌注治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