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连花清瘟预防性用药的科学价值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郭双庚教授最近,网上不断在谈论中医药介入新冠肺炎的预防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中华民族用中药预防大疫已经积累了两千多年的经验,历代出现疫情采用中医药都得到了有效控制。这次奥密克戎病毒的传播,同样也必须让中医药发挥更大作用。目前在疫情高发区域,面向全民发放了防治中药,这是非常积极的防疫办法,究竟这些药物如何服用,适用于哪些人群,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的预防应该立足科学,正确选用具有科学证据的药物,按照临床研究和方案推荐的药量服用。中药同样可以筑起防疫屏障连花清瘟是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外感温病及瘟疫传变的规律及治疗而研发,“积极干预”的治疗对策,正是预防与治疗两种思路的研发初衷。其组方汲取2000年中医药防治瘟疫的经验,融汇了三朝名医治疗疫证的用药精华,以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专治疫病的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专治疫病的银翘散化裁,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治疫证用大黄经验,截断病势,让毒热之邪从大便排出。大凡瘟疫都是热毒,有的夹有湿邪。连花清瘟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作用,方中有一些清热解,大量科学实验表明,清热解大都具有抗病毒作用,而连花清瘟广谱抗病毒作用的发挥,恰恰是通过清瘟解毒实现的,至于个别脾胃虚寒的人服用后有胃部不适感,改为饭后服用即可消失。况且,连花清瘟的服用时间不会太长,对脾胃不会造成什么副作用。大疫当前,抗病毒紧要。服用连花清瘟一般都有咽部凉爽的感觉,这是药物中含有的薄荷脑造成的,薄荷脑外散风热,利咽解毒,可以治疗奥密克戎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喉肿痛。许多亲临治疗一线的专家发现,有些患者表现有“湿邪”,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连花清瘟组方中运用的藿香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