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症状可以用连花清瘟吗?密接可降低转阳76%

    最近的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使我们的防控更复杂,密切接触者范围和风险均有提升,如何发挥中药优势,未病先防,防治结合,降低密接者转阳性率,降低无症状感染者出现症状?近期,一篇被国际期刊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刊发的真实世界研究论文“连花清瘟胶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结果表明,连花清瘟胶囊可显著降低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该研究首次证明了连花清瘟胶囊对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触者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通过新冠肺炎隔离观察期一线试验数据证实,密接人群预防应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肺炎阳性感染率达76%。这不仅为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次密接人群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好的药物,也为临床预防用药提供了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连花清瘟预防新冠得到了方案推荐。国家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明确指出,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用于医学观察期人群、临床治疗期轻型及普通型的防治。医学观察期人群包括无症状感染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以及新冠肺炎的出院患者等四类人群。日前,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六版)》,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被应用于预防和医学观察期、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普通型、重症的治疗。国家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专家组成员、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肺病科主任张炜教授指出:研究发现,连花清瘟可用于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治疗,对新冠密接和次密接有预防作用。如果想用于新冠肺病毒的预防,可以短疗程服用。什么人群需要服用连花清瘟呢?密接、次密接人群,还有经常出入公共场所的人

    标签:连花清瘟
    2022-04-18
  • 预防脑梗复发的“关键”你知道吗?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缺血性卒中(脑梗)的救治率逐年增高,但脑梗的复发风险却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数据显示,第一次发生卒中的患者,治疗后1年内卒中复发率达17.7%,5年累积复发率在30%以上。对于患者来说,脑梗二次复发带来的必然是更高的致残和致死风险,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更是巨大的经济负担。为什么脑梗复发率如此之高?没有遵医嘱用药。脑梗之所以容易复发,主要原因在于,脑梗首次发病后虽然进行了相应治疗,但发病的根本原因难以根除,如高血压、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等依然存在。部分患者觉得自己没事了,或者害怕药物带来副作用,不遵医嘱服药,自行减药,更有甚者直接停药。这是导致我国脑梗复发率高的重要原因。未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熬夜、不爱运动、过度劳累、高盐、高胆及高热量饮食等,与脑梗的复发有着密切关系。不能控制好情绪。情绪波动大,愤怒、抑郁、焦虑、激动等会使血压波动或者血管神经调节失常,也是导致脑梗复发的重要诱因。预防脑梗复发有三大基本药物降压药、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是目前临床中脑梗二级预防的三大基石。血压要控制在120-140mmHg/70-90mmHg之间;他汀类药物可调节血脂,稳定斑块;抗血小板类药物能防止血栓的形成,延缓疾病进展。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是预防脑梗复发的关键美国神经病学专家J.David Spence教授进行的研究显示,由控制危险因素转换为强化降脂稳定斑块治疗模式后,50.1%的患者实现斑块逆转,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于是,J.David Spence教授在2010年开创性地提出动脉粥样硬化管理新理念——从治疗危险因素到管理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管理)模式的转变。通心络胶囊在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很好的和独特的优势。由著名的

    标签:通心络胶囊
    2022-04-08
  • 澳美制药奥泰灵荣登2020-2024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呵护家庭健康!

    12月23日,在历经6个多月的渠道申报、市场调查、专家评审、人气好评、榜单公示等环节后,被誉为“家庭常备药品风向标”的“2020-2021年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荣誉榜单重磅发布。28个类别109个医药产品榜上有名,它们贴合了老中青少四代人的基本健康需求,可为每个中国家庭构建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其中,由澳美制药生产的高质量药品——奥泰灵®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荣登“2020-2021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风湿骨病用药榜单。“2020-2021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由家庭医生在线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主办,旨在以综合榜单评定的形式,呈现国内市场的优质医药产品,辅助广大消费者完善家庭常备药箱,为老百姓提供购药指引,也可以推动优秀医药行业良性发展。据了解,骨关节炎是全球50岁以上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全球第四大致残性疾病。根据《以患者为中心—骨关节健康管理洞察新解》报告,我国骨关节炎患病率、患病人数、伤残、损失生命,均从时间跨度上都有明显增加。我国骨关节炎患者总人数已突破1.2亿,中国可谓是骨关节炎的“超级大国”。尽管被视为“老年病”,但关节不适等症状的早期发生集中在中年阶段。这是由于人体在35岁以后体内的氨糖就无法自我合成,体内氨糖的缺乏导致了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形成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患者自觉关节不适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首发时间集中在40-54岁,在45-49岁开始出现明显上升,45岁以下年龄段也有近两成关节不适发生率。骨关节炎的致病原因多样,除年龄、性别等因素外,职业影响和不良生活习惯也是骨关节炎的重要诱因。过度或不足的运动、久站或久坐的工作习惯,都易诱发骨关节炎。因此体力劳动者、运动员及运动爱好者、办公室人员、

  • 取号、交钱拿药……职业陪诊员仅会跑腿就够了吗?

      医药网8月20日讯 近日,职业陪诊员走进大众视野。他们为患者取号、陪同候诊、与医生沟通、交钱拿药……老年人、异地就医的患者,甚至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对陪诊员的需求日渐增加。  专家指出,作为一个新兴职业,陪诊员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但这一工作存在着单量不稳定、从业者鱼龙混杂、缺乏行业规范等问题,建议严格审查从业者资质,明确、细化该职业目录和分类,完善行业规范与办法。  8月12日早,陪诊员张娟的手机收到一条消息推送,上面显示有一个8月13日上午的陪诊服务订单。在了解陪诊时间和就诊内容后,张娟点击了申请。  近日,一则90后“职业陪诊员”的视频在社交媒体走红,引发人们对于这一新兴职业的关注和讨论。老年人、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异地就医等群体对陪诊服务的需求日渐增加,吸引了不少相关从业者参与,有7年护理经验的张娟就是其中之一。  陪人看诊,解人急难  来自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农村的张娟通过在卫校的专业学习取得了护士执业资格证,目前在北京的一家三甲医院从事外科护理工作。2019年6月,张娟在朋友的推荐下通过金牌护士平台开始接单,提供陪诊服务便是她的工作内容之一。  8月12日,确认接单后,张娟与患者李女士取得联系。经过沟通得知,李女士由于脚部骨折,行动不便,需要陪诊人员第二天上门接送,并提供全程的陪诊服务。“这名患者是独居的年轻人,因为第二天是周五,找朋友帮忙的话,对方在工作日也需要请假,不好意思麻烦别人,所以就想到了我们的陪诊服务。”张娟说。  由于必须保证8点半能接到患者,且不能错过医院的取号时间,住在北京大兴区的张娟8月13日早上不到6点就出门了。8点20分,张娟抵达李女士家中,并将李女士搀扶下楼,一

    标签:陪诊员
    2021-11-03
  • 医生编制能保住吗?国家卫健委回应

      医药网3月16日讯 近日,国家卫健委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优化医疗卫生发展环境提高医护人员待遇的建议》进行了回复。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为:“关于增加医务人员编制”。  国家卫健委在回复中明确表示:“公立医院编制是稳定和吸引医务人员、保障公立医院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国家满足人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制度保证。公立医院编制资源必不可少,公立医院编制非但不能弱化,还需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  既然国家卫健委明确表态不弱化编制,那“取消公立医院编制”的说法到底是哪里来的?这其中又有什么玄机?  取消公立医院编制是“乌龙新闻”吗?  “基层卫生健康”在网上搜索与“取消公立医院编制”相关新闻时发现,贵州省安顺市人民政府于2020年1月17日发布的一条新闻《2020年底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部实现》被广泛引用。  文中确实出现了“2020年底取消事业编制”的字样,但仔细查看全文会发现,被取消事业编制的单位名单中,根本没有公立医院这一项,这是媒体闹乌龙了吗?  事实可能比大家预想的复杂一点。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办发[2011]37号)正式发布,对事业单位进行了明确分类,其中承担“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的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基层医疗机构为此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的属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大城市公立医院为此类)。文件明确:“对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继续实行机构编制审批制,完善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切实管住管好。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制定和完善相关编制标准的前提下,逐步实行机构编制备案制,建立并规范备案程序。可先在中央

    标签:医生
    2021-11-03
  •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后,看病会涨价吗?国家医保局详解

      医药网9月6日讯 近日,国家医保局等八部门印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明确将确定5个试点城市,有序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医疗服务价格是医疗机构对患者服务的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包括门诊、住院、各项检查、治疗、检验、手术项目等,涉及14亿人民群众、787万医务人员和5万多医疗机构。  改革改什么?看病会涨价吗?针对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和相关专家接受了记者采访。  看病负担不会增加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不是单纯的定价调价问题,不是用单边涨价来代替改革。”被问到是否会增加就医负担时,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直言。  对于服务价格的调整,上述负责人透露:要有保有压、有升有降,不搞大水漫灌;建立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让价格变化的节奏受到启动条件和约束条件的控制,不能想涨就涨、一涨再涨;要让价格经得起监测考核评估的检验,该降的价格要及时降下去。  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科研办副主任陈秋霖认为,此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控制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这是一次结构性调整,并不是总量改革,患者看病负担总体是稳定的。   “改革整体不会增加患者负担。”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廖藏宜表示认同,“改革涉及具体的医疗服务类型,过程中,每个人对于价格调整的感知度有所不同,可能有人觉得看病便宜了,有人觉得看病贵了,大家不用担心,有关部门会通过医保报销范围和方式等方面予以保障。”   “甚至,人们可能短时间内感受不到看病价格的变化。”陈秋霖认为,医保是医疗服务的支付方,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为的是腾出更多医保费用空间,最终进行的是

    2021-11-03
  • 盐酸林可霉素胶囊等46个药品注册证书被注销

      医药网9月1日讯 8月27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注销盐酸林可霉素胶囊等46个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2021年第104号)。  原文如下:  国家药监局关于注销盐酸林可霉素胶囊等46个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2021年第104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注销盐酸林可霉素胶囊等46个药品注册证书。  特此公告。  附件:注销药品注册证书目录  国家药监局  2021年8月25日

    2021-11-03
  • 首页
  • 上一页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推荐文章
  • 房颤中医能治好吗?一文带你了解真相

    房颤,这个听起来让人有些担忧的医学术语,其实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它会扰乱心脏的正常跳动节奏,导致患者出现心悸、心慌气短、乏力等不适症状。那么,
  • 早搏的症状是什么表现?会胸痛吗?

    早搏(也称期前收缩),这个听起来让人心头一紧的名词,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它指的是心脏在正常跳动规律中突然提前搏动,这种“抢拍”行为
  • 心脏“咚咚跳”……心脏早搏怎么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突然感觉到心脏“咚咚”地猛跳几下?这种异常的心跳感觉,其实被称为心脏早搏。早搏,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可能由多种
  • 总是心慌是怎么回事?放任不管可以吗?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心跳突然加快,强劲有力,甚至伴随着一丝不安或恐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慌”。心慌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但如果频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