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认证药店来了,院外药房怎么办?
医药网6月28日讯 近期,各地不断传出“取消院内药房”“解散院内药房”“严房托管”的声音。随着部分医院解散院内的自费药房,院外零售市场热潮又起。 远程问诊持续升温 关于处方外流,争论颇大,但不少试运营版本广为流传。由于各地情况差异,通用规则很难一致。目前最普遍认同的是,以医疗机构(医院)处方通过第三方专业平台导入外部社会化药房以及互联网药房,诸如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花都区人民医院等均按此方式完成处方流转。 这种方式类似于河南医药界人士曾提出的医院认证药店,以连锁医保药店为主,具备互联网交易资格证等条件,按照医院设定的规则遴选。医院定规则和监督管理以及专业指导服务,其实与院内药房大同小异,只是外部循环。 “医药分开”的标志之一是处方外流。事实上,处方外流很多地方都在开口子,但是除了白条,真正的处方没怎么外流。即使外流出来,医保报销又是一个问题。众多做药的企业,在院内没空间,院外又做不大,都在期待着处方外流早日放开,以找到院外市场的大代理商。 随着“互联网+医疗+医药”不断推进,互联网医院的热度持续升温。在我国,远程问诊处方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尤其远程可以对接一些大型医院的名医,以最小成本获得名医服务而产生的药品处方。第二种是自带药品消费需求的购买者,出于合规的要求,不得不接通远程问诊,以获得在线处方进而购买处方药。这两种处方均以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主,尤其以县乡级基层市场多见,远程问诊缺乏深度沟通,以常用普药为主,处方金额不高,毛利自然也低。 容纳多元消费需求 最多见的院外处方集中地主要是三种类型的院边零售店。一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