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发病率上升,可联用中药治疗
近日,我国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有所上升,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尤其在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明显。01支原体肺炎发病突增抗支原体药物需求上升专家指出,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约3至7年会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近年来,随着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广泛应用,儿童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据专家介绍,今年和往年相比,我国的支原体肺炎出现低龄化的特点,一些3岁以下的儿童也有发病。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一般咳嗽比较剧烈,而且在体温恢复正常后,咳嗽还可能继续1-2周。此外,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还可引起肺外并发症,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随着支原体肺炎发病率的上升,大环内酯类药物需求增加。多地疾控部门陆续发文,提醒市民若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勿盲目用药。02大环内酯类药物是首选药物耐药性、不良反应需关注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如果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出现耐药,有两类替代物。一类是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对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有确切疗效。由于可能导致牙齿发黄和牙釉质发育不良,仅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8岁以下儿童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另一类替代药物为喹诺酮类药物,常用的为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由于存在骨骼肌腱方面的潜在风险,我国18岁以下人群使用属超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