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抑制过度炎症反应 ——西维来司他钠或成“白肺”克星
前不久《自然》杂志(Nature)公布了2022年度科学影响十大人物,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副研究员、北京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曹云龙作为“新冠预测者”入选,他介绍,每年或现多个感染高峰。疫情的骤然放开,大规模的感染也随之接踵而来,相比于12月上旬,现在更明显的是急诊重症比例的增加,一些地区的局部医疗挤兑已然发生。为应对当下重症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紧张形势,床位不断扩容,截至12月25日,全国ICU床位总数达18.1万张,相当于12.8张/10万人,尽管半个月内床位得到了极大调整,但对于各地整体趋势来说仍然是“一床难求”,急诊、重症、呼吸等主流科室局势依然焦灼。近日,“白肺”一词被各大媒体网络争相报道,一时间热度不减,虽然临床占比不高,但不可否认的是重症白肺患者的死亡率高达40%以上。12月27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国防联控会议上介绍,并不是只要肺部出现了炎症就叫白肺,白肺应该是比较严重的肺炎表现。一般来讲,肺部的炎症比较重,渗出比较多的时候,也就是白色影像区域面积达到了70%-80%,在临床上大家口语化称为白肺。这个阶段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尤其在现在的这一波疫情当中,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白肺”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一种典型影像学表现,一般是指重症肺炎在X光或CT检查下肺部显影呈大片白色状而得名,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不畅,是新冠肺炎( COVID-19 )最常见最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之一。临床研究数据发现,在417例COVID-19的阳性患者中,ARDS患者占比21%[1]。另一项来自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研究结果显示,26.1%的阳性患者因并发症转入ICU,其中61.1%的患者发生ARDS[2]。COVID-19中合并中重度ARDS的患者死亡率高达81.3%[3],另有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