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卒中危险因素,重视“未病先防”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在大众的认知里中风患者多为老年人,虽然老年人确实是中风的高发人群,但绝不是中风的“专属人群”。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首次评估了全球25岁以上人群中风的终生累积风险,结果显示全球25岁以上的人群中,1/4(24.9%)有中风风险,而中国人群风险最高,高达39.3%!这意味着,每5个中国人中,就有2个人在25岁后及其一生中会发生中风。我国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征?脑卒中有哪些危险因素?如何预防脑卒中?近日,由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主办的“健康中国,赋能县域”—全科医师系列培训课程第30期,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王丹丹教授担任会议讲者,就脑卒中危险因素管理进行了解读与分享,以进一步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对脑卒中的诊疗水平。我国卒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我国卒中的流行病学具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年龄特征、地域差异、性别差异、城乡差异、类型差异等。详见下表。脑卒中的发病率与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王丹丹教授表示,对卒中宣传教育的依从性较差,欠缺急性卒中识别常识,对卒中的重视程度低,这些因素导致了农村卒中的发病率较城市更高。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可干预的因素和不可干预的因素。其中,不可干预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可干预性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饮酒、不当饮食、超重、体力活动少等。对于脑卒中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王丹丹教授表示,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空气污染、心理疾病等因素也与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关系。全球范围内,90.5%的卒中负担归因于可控危险因素。其中,74.2%归因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