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头加入!外卖刷医保扩面

      医药网7月9日讯 日前,辽宁沈阳首批62家试点定点零售药店正式在外卖平台上开通医保支付购药服务。  据悉,这是东北首个“互联网%20”医保数字化应用场景,该场景由沈阳市医保局、医保中心与美团买药共同打造,包括成大方圆连锁药店、海王星辰健康药房、国大药房等连锁均参加了相关试点。  多地展开相关探索  去年以来,中央、国务院、国家医保局等先后发布了14项政策,支持互联网%20医疗、互联网%20医保、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网售处方药等事业发展,由此看来,此次沈阳的尝试无疑是其中一项落地。  从流程上看,外卖刷医保并不复杂,有网购经验的人都可以操作。沈阳市参保人员登录美团App或美团外卖App进入美团买药频道,选择带有医保支付标识的定点零售药店,绑定和验证医保身份后提交订单,即可通过个人医保账户结算购药费用,并享受即时配送到家的便民服务。  在开通24小时服务的试点定点药店,外卖平台还专门设立了客服热线绿色通道,全天候解答用户在线购药的相关问题。相关负责人表示,外卖平台买药刷医保还将在沈阳市医保部门的指导下,继续增加布点。  据了解,在总结先试先行经验基础上,沈阳医保将继续探索更加丰富的“互联网%20” 医保服务应用场景和创新举措,大力推动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向纵深发展,不断拓展沈阳数字医保建设。  除了沈阳之外,早在今年3月,浙江便开启了“网订店送”医保结算启动试点,参保人只需在支付宝上激活并绑定本人的医保电子凭证,就可在线医保购药,或者在相关网购和外卖平台上标有“医保支付”的定点药店购药,也可实现在线医保购药。  有分析认为,当前浙江金华、东阳以及辽宁沈阳的探索可以看作是互联网%20医保摸索阶段,国家

    标签:药店
    2021-11-03
  • DTP药房先发优势,布局输注中心!

      医药网7月2日讯 购买特药的患者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需要到医院进行药品输注,到医院输注需要排队挂号、住院申请、排队缴费,仅仅需要几个小时的输液,还要加上排队、等候时间,搞不好还需要住院输液,给患者及患者家属带来不便。另外,除了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免疫系统脆弱的肿瘤患者还会增加院内交叉感染等新风险,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更加重了对风险的担忧。  如何为患者提供好的药品输注解决方案,成为DTP药房吸引并留住特药患者的一种差异化竞争手段。  输注中心机会 DTP差异化竞争新“抓手”  各方需求、各取所需、多方共赢  输注中心建设起源于美国。在美国,特药患者可以选择到医师诊所或者输注中心进行药物输注。根据美国知名连锁CVS公布的数据,选择这些更经济的特药输注地点,可将整体用药支出降低10%~20%。输注中心正是特药患者药品输注的良好解决方案。  随着21世纪初我国DTP药房开始发展,输注中心的概念也随之引入中国。2016年5月,在罗氏制药、南通肿瘤医院和国控南通的共同推动下,在南通肿瘤医院建立了全国第一家日间病房输注中心,为患者提供一个区别于医院病房、普通输液室的肿瘤特药输注服务形态。在日间输注中心,患者无需办理住院手续就能在输注中心获得医院的专业输注服务。通过日间输注中心,患者输注不再需要住院,晚上还可以回家休息。  对于医院来说,日间输注中心能够缓解日益紧张的医院病床床位的压力,提升患者体验,减少医患纠纷。  对于DTP药房来说,联动输注中心为患者提供差异化服务可成为吸引患者的重要抓手,这也是国控南通参与背后的动因。国控拥有我国数量最多的DTP药房,还可以通过为医院与DTP药房提供特药配送而获取更多盈利。  进一步从医保层

    标签:DTP药房
    2021-11-03
  • 药店融入“三医”大平台,五项工作须重视!

      医药网6月30日讯 前段时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文),此文件的出台,是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在这个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文件中,特别提到了药品零售领域。文件明确:要“建立药品追溯制度,探索公立医院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  笔者发现,近年来,国家不断重视药品零售在国家医药卫生体制中的作用,药店开始融入“三医”大平台,一些主论疾病治疗、公共卫生、医院发展、健康保障的文件,也有了更多药品零售和药品生产、药品流通的内容。  比如最近由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的《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医保发【2021】28号文),就有一段超越“双通道”要求、推动处方流转的表述:“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部署处方流转中心,连通医保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保证电子处方顺畅流转。”  上述28号文医保信息平台的规定,和18号文医院处方信息与药店消费信息互联互通的规定相互呼应、互为补充。它们之间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信息平台和信息联通的关系。这意味着,国家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政策的全面综合、深入完善方面,已经开始在更高统筹层面的考虑,继续推动三医之间的联合行动和有效合作,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检验、预防、治疗、康复用的药品消费,是医疗卫生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医院药房和社会药店是药品消费的两大重要终端,重视零售药店,正

    标签:药店
    2021-11-03
  • 国采进入第五批,一线代理商选品五大变化!

      医药网6月28日讯 6月23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第五批62个国采品种竞标的拟中选结果:拟中选品种共61个涉及148家企业,平均降价幅度56%。其中,齐鲁制药的利伐沙班(10mg)以98%的降价成功击败原研药厂拜耳,成为本轮国采品种的最高降幅。  集采背景下,许多厂家感叹:“招代理商越来越难了。”近年来,“两票制”“零差率”、带量集采、DRGs付费改革等医改政策频频出招,品种越来越难做,一线代理商选择产品的关注重点也变为产品的临床价值、市场价值、准入资格,以及厂家的返款和推广策略。  01  疗效和安全第一  当前,产品的临床价值是代理商关注的首要因素。药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其价值最终通过临床使用这个终端环节体现。具体而言,药品的临床价值主要表现为:疗效如何、是治疗物还是辅助物、安全性如何、副作用大不大、是新药还是普药。  2019年,卫健委公布了20个重点关注的辅助用药目录。10年前,这些产品都是代理商争抢的品种,但现在这类缺少临床价值或者临床价值不高的产品,没有代理商抢了。药品必须回归治病救人这一本质,疗效不好或不确切,经不起市场检验,就得不到患者的认可。所以,代理商选择产品,首先考虑产品疗效,辅助物空间再好,也不会是优选项。  除了疗效,副作用也是关注重点。有些产品疗效不错,但副作用大,安全性不高,医生不会使用,患者也害怕使用,代理商自然也不会选择。  02  既有价又有量  产品的市场价值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销量,临床使用是否广泛。有些产品临床疗效很好,但适应症窄,不起量。这样的品种,医院开发、上量成本很大,销量太少,代理商收回成本的时间就会延长,甚至可能收不回成本。  二是价格必须适中。价

    标签:国采
    2021-11-03
  • 首页
  • 上一页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