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承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协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本届学术会议的主题为“传承岐黄、数据互联、中西合璧、共创未来”,聚焦“风湿与消化”,以推动我国中医风湿病事业发展,促进学术交流,提高诊治水平。大会邀请风湿病领域中西医大咖,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海峡两岸中医药风湿病团体,共同参与这场风湿病学术盛宴,此外还有29.83万人次观看了线上会议,在“类风湿关节炎外治疗法的现状及进展”TOP论坛上,“罗浮山风湿膏药RCT临床研究试验成果”隆重发布。
TOP论坛由姜泉教授主持,黄清春教授主讲。黄清春教授围绕“类风湿关节炎外治疗法的现状及进展”,从外治法分类、中医外治法、医院科室开展的特色疗法及医院承担的临床试验做了分享。
会上黄清春教授重点介绍了“罗浮山风湿膏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成果。该试验历经三年,共计收录150例受试者,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市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共同承担完成。试验结果显示罗浮山风湿膏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可明显改善相关中医证候,有效改善关节肿胀、疼痛程度,明显缓解滑膜增生、滑膜炎、腱鞘炎病症,且试验数据提示治疗周期越长、疗效越好。
姜泉教授对中医外治法在治疗风湿病领域的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是对症治疗风湿病的一大特色,可快速有效地缓解疼痛症状。同时对罗浮山风湿膏药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姜泉教授表示,罗浮山风湿膏药来自于人杰地灵的广东罗浮山,一脉传承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制作技艺,含41味药材成分,以名贵药材金钱白花蛇为君药,药物配伍具有岭南地方特色,是极具特色的传统黑膏药。姜泉教授还强调,在设计罗浮山风湿膏药上市再评价试验的方案中,除了观察能否改善疼痛症状的同时,还专门设置了对滑膜增生、滑膜炎、腱鞘炎方面严格的超声观察,结果显示罗浮山风湿膏药可快速缓解疼痛,有效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滑膜增生、滑膜炎、腱鞘炎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且治疗的周期越长,疗效越好,适合长期使用。同时姜泉教授也倡议更多的企业与学会共同努力,对传统的有临床价值的中成药给予更多关注。
据了解,罗浮山风湿膏药源自于具有1600多年炼丹文化的罗浮山,为传统黑膏药,一脉传承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制作技艺,目前罗浮山风湿膏药制作技艺已入选省级非遗名录,并由该遗产的传承保护单位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产品批量化生产。
发布会上介绍,罗浮山风湿膏药由金钱白花蛇、七叶莲、过岗龙、威灵仙、三七、松节油等41味药材组成,具有驱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外伤肿痛,长久以来在为人民群众解除风湿病困扰,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上发挥重大作用,本次RCT临床研究成果为罗浮山风湿膏药治疗风湿病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为风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产品生产单位也表示,将继续守正创新,在加大对罗浮山风湿膏药制作技艺及岭南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挖掘产品更多的治疗价值,让传统中医药造福更多的百姓。
标签:罗浮山风湿膏药
冬天到来,气温日渐寒冷,“冰雪游”又成为了很多人的心头好。近年来,打雪仗、滑雪、滑冰车、趣味滑冰等冰雪项目也层出不穷,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游玩兴
随着冬季的到来,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原因导致的冻伤,出现皮肤红肿、疼痛、发痒等症状。冻伤不仅会给我们带来疼痛和不适,还可能会留下疤痕
在寒冷的冬季,尤其是一些高寒地区,冻伤是一种常见的生活问题。当冻伤严重时,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冻伤处起水泡、鼓肿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严重冻伤一
随着季节的更迭,特别是进入秋冬季节,很多人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困扰——手干裂脱皮。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手部的外观,还可能伴随着疼痛和不适,影响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