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要早用药
  • 立秋养生好日子,这“五调”要知道

    自上周迎来了立秋之后,明显可感觉到天气开始由热转凉,日常温度开始逐渐下降,早上和夜晚的时候还会感觉到丝丝凉意。其实从立秋之后,就开始步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时期,而我们大多数人在刚刚经历了炎热的夏季之后,免不了损耗过多,但立秋之后,天气转凉,湿度降低,因此“秋燥”便很容易出现。这时人们往往就会出现口干舌燥、烦躁不安、目赤牙痛、皮肤干裂的情况,并且秋燥还易犯肺,损伤津液。所以秋季要防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便是立秋之后的养生原则。大家可按照以下这“五调”来进行做好立秋养生防燥。 饮食调养,养阴清热秋季饮食应该以养阴清热为主,因为秋燥易犯肺伤、损伤津液,所以根据燥则润质的原则,秋天的饮食结构应该以养阴清热,润燥止咳,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所以可以多吃一些芝麻,蜂蜜,银耳,乳制品等滋润食物,少吃姜、葱等辛味之物,不吃生冷。 运动调养,增强体质立秋后,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可以做一些适当的锻炼,增强体质,对身体也有着很大的益处。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运动,比如慢跑、跳绳、爬山等。这都能起到好的效果。 精神调养,平心静气秋季要顺应“秋主收,冬主藏”的季节特点。以“收”为要,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以免秋季肃杀之气影响自身。秋季可外出秋游,登高望远,以平常心看待季节变换,平心静气也可防燥。 起居调养,合理睡眠“春困秋乏”这是常说的一句古话,立秋后,入秋后,因未能及时补偿夏天的损耗,所以这时人体经常精神不佳、身体乏力,睡意绵绵。因此在起居方而要合理安排睡眠时间。 进补调养,适宜平补立秋一至,气候开始清爽,阴阳相对平衡,所以秋季进补也有必要。但进补不可乱补,要讲究平补,主要是食用一些寒热之性均衡的滋补药

    标签:
    2022-08-11
  • 世界肝炎日,要保护好你的心“肝”宝贝呦

    肝脏是我们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几乎所有来自外界或者是身体产生的毒素都要靠肝脏来完成生物转化,并通过汗液、大小便等渠道然后排出体外。这么看来,肝脏健康可以说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了。但是,肝脏有时候也很脆弱,平时因为一些药物或者是酗酒就会损伤我们的肝脏,从而引起肝炎。今天就是世界肝炎日,而为什么是7月28日呢?因为这天是已故乙肝病毒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了纪念他,也为了让更多的人重视肝炎,201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2011年开始将之前每年的5月19日世界肝炎日变更为7月28日。 关于肝炎的那些事 提到肝炎很多人以为自己离肝炎很远,只有酗酒的人才容易患有肝炎,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酗酒是导致肝炎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平时生活中很多习惯都会导致肝炎,只是你不知道。比如平时比较喜欢户外运动跑步的人,你以为这种锻炼就是健康的吗?适量的锻炼能够给身体带来一些益处,但是经常进行长时间剧烈的运动就要小心了,这可能会伤到你的“小心肝”。在运动的时候血液基本上都是在四肢部位,而回流到肝脏的血液其实是比较少的,肝脏处于一种缺血、缺氧状态,长时间下来就很容易引起肝功能异常。另外经常熬夜也很伤肝,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丰富的夜生活、手机上各种新鲜的资讯都诱惑着人们晚睡。但是大家却忽略了一个重点,肝脏是排毒器官,而大部分都是在后半夜进行排毒解毒工作,所以经常熬夜的人就会打乱肝脏的正常工作,导致毒素排泄减慢、毒素堆积,所以容易诱发肝炎。没想到吧,自己以为平平无奇的一些小习惯竟然对肝脏有这么大的影响。看到这里,是不是想马上扔掉手机赶紧睡觉,平时炫耀一天跑10公里的人也开始放慢了脚步?别急,虽然肝炎离我们很近,但是也

    标签:
    2022-07-28
  • 长达40天的三伏天在即,莫要错过冬病夏治的黄金期!

    阴气为阳气所压制称为“伏”,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俗称“三伏”。今年的三伏天从本月的16日开始,到次月的24日止,共计40天之久。彼时尽管三伏天未到,但全国多地已提前开启了“蒸烤”模式,目前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突破40℃,让人不得不感叹,这还没到三伏天就已经这么热了,入伏后的日子如果不是在燥热中憋闷,就是在酷暑中窒息。说到三伏天,离不开另一个词,那就是“冬病夏治”。 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中医的特色疗法,其以《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长夏胜冬”的理论为基础,也是中医学“治未病”的充分体现。冬病夏治简单理解就是,利用夏季,太阳升腾,阳气旺盛,人体阳气达到高峰的特点,尤其是三伏时节,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此时通过对人群体质进行辨证施治,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以减缓乃至控制一些冬天的宿疾。 “冬病”为什么要“夏治”呢?冬病夏治的显著优势是“治本”。对于冬病患者来讲,若人体阳气不足,也就是若本身体质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季寒冷气候的影响,两寒夹击之下,解冻便很困难,所以入冬就很容易发病。盛夏的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人体气血相对流畅、汗毛孔开放,此时患者体内的积寒容易积聚在后背膀胱经、关节等部位,此时是驱散体内风、寒、湿、邪的最佳时间,更容易将病症赶出来。 什么人适合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更适用于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人群,比如冬季容易发作的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以及体质虚弱者。 适应症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变异性咳嗽、肺气肿、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

    标签:
    2022-07-13
  • 小暑已到,防暑工作要做好~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超好用的避暑小贴士送给你第一:做好防晒是关键,进入小暑气温升高,出门在外防晒是不能少的,像戴遮阳帽、打遮阳伞、穿防晒衣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要提醒大家,尽量避免高温时段“11时至16时”进行强体力活动,以免中暑哦。第二:防脱水可不能忽视,进入小暑阶段气温升高,外出活动很容易导致脱水,引发不适。在这里提醒大家每天固定饮水量要达到,另外不要渴了才猛喝,要喝温开水或淡盐水。第三:常备防中暑药物是关键,进入暑热天气难免因为一些原因导致出现中暑症状,这个时候服用仁丹、藿香正气水等都是防暑解暑的选择。不过要提醒大家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呦。

    标签:
    2022-07-11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推荐文章
栏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