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肺是立秋之后的养生重点,为何秋季养肺如此重要?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秋季的开始。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气温变化明显,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会有所变化。此时养肺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秋季是肺经的旺季,养肺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一些常见的秋季疾病,如感冒、咳嗽等。为什么秋季养肺如此重要按中医的理论,肺主气,喜干燥,而秋季正是干燥的季节,所以肺在秋季的功能相对于其他季节更加旺盛。肺主呼吸,调节水液代谢,为人体提供气血,所以在秋季养肺,可以增加肺部的功能,以保持人体的健康。秋季养肺的方法有哪些呢1. 合理饮食饮食中要注意多吃一些滋润的食物,如梨、百合、蜂蜜等,可以润肺止咳,增加肺部的湿润度。此外,还要适量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蔬菜,可以增强肺部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2. 增加户外活动秋季的气候宜人,空气清新,适宜进行户外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呼吸量,促进肺部气血的流通,提高肺活量,增强肺的功能。可选择散步、慢跑等运动方式,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有助于呼吸系统的健康。3. 常开窗通风秋季气候干燥,人们往往封闭环境,空气质量较差。因此,应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的空气清新,可以预防细菌病毒的感染,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4. 合理穿衣秋季温差较大,早晚较凉,中午较暖,这就要求人们要合理选择衣物。早晚温差大,容易感冒,所以要注意增加穿衣的层次感,穿一件轻薄的外套,以便根据气温的变化增减衣物,保持体温的稳定。5. 注意保护喉咙秋季是咳嗽的高发季节,所以注意保护喉咙十分重要。多喝温水,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喉咙的刺激。另外,还可以进行喉咙的锻炼,如唱歌、吹气球等,有助于增强喉咙

    标签:
    2023-08-21
  • 老年人便秘别轻视,防治结合是关键!

    可以影响各个年龄段,年纪越大,便秘情况越严重,而且女性多于男性。曾有人做过统计,超过1/3的老年人长期受到便秘困扰,甚至拖累健康。长期便秘的人可出现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失眠,诱发结肠癌;老年便秘者排便时间较长,站起时可能会发生晕厥。因此,老年便秘应当受到格外重视。老年人便秘主要表现有哪些?老年人便秘的主要表现是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困难。许多便秘患者的排便次数每周少于2次,严重者长达2~4周时间才排便1次;排便困难则表现为每次排便时间可长达半小时以上,或每天如厕多次,但排不出大便;同时,粪便硬结如羊粪状,且数量很少。此外,老年人便秘还有腹胀、纳食减少以及服用泻药不当引起排便前腹痛等症状。对于老年人来说,便秘是一种比较严重且十分痛苦的病症,需要重视对其进行防治。老年便秘有器质性便秘、功能性便秘以及药物性便秘。很多因素可以引起老年人便秘。器质性便秘导致老年人器质性便秘的原因主要是疾病,常见的有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电解质紊乱、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心脏疾病等。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往往是由于肠道动力不足导致的,大便在结肠里待久了,水分就会被吸干,造成大便的干硬。还有就是直肠排便反射迟钝,大便来到直肠口了,人也没有便意,或者解大便的时候盆底肌肉力量不够。药物性便秘老年人服用的一些药物也会导致便秘,如三环类抗抑郁药、抗胆碱能药物、抗震颤麻痹药、非甾体抗炎药、含碳酸钙或氢氧化铝的抗酸剂、铋剂、铁剂、利尿剂及某些抗菌药物等。其他因素如液体摄入减少,饮食中纤维素摄入减少,活动量减少。防止便秘,最重要的是老年人要有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养成排便的生物钟。建议在早上起床后或者早餐后尝试排便,排便时需要集中注意

    标签:
    2023-08-15
  • 【世界蚊子日】秋天的蚊子猛如虎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蚊子还有自己的纪念日呢!当然了,这个纪念日的设立绝不是为了纪念它的诞生,而是为了提醒大家时刻注意这种生物带来的疾病。很少有人知道,蚊子其实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生物,数据显示每年约72.5万人因被蚊虫叮咬而丧命!8月20日是为了提高公众对疟疾以及其他蚊子传播疾病的意识而建立的“世界蚊子日”。1897年8月20日,英国微生物学家、医生罗纳德·罗斯在实验室里发现蚊子是传播疟疾的媒介。他在1902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中的生理及医学奖。虽然一直到现在,人类还是未能找到很好的疟疾疫苗,但罗纳德的研究至少指出了一条避免感染疟疾的好方法:远离蚊子的叮咬。因此,人们便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世界蚊子日。虽说已立秋,但依然是蚊虫最活跃的季节。特别是沿海地区每年七八月份,都会遭受台风的袭击。台风过后,又高温炎热,更有利于蚊虫滋生。蚊子总在你耳边“嗡嗡嗡”。特别是当你在睡眠之中。被一只蚊子在耳边“嗡”醒,那时候的愤怒值直接拉满,想马上消灭掉它!秋天的蚊子猛如虎中国自古就有“秋后蚊子猛于虎”的说法,但是北京的蚊虫高峰期是6、7、8三个月,入秋后,9月的蚊虫密度一般比8月份降低约30%-40%,为什么蚊虫叮咬人现象依然较多呢?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一、进入秋季后,昼夜温差大,入夜后温度较低,蚊虫需要进入温度相对较高的室内以保持正常体温,从而造成居民在家中被蚊虫叮咬的机会较多。二、北方居住环境常见的蚊虫,一种是淡色库蚊,另一种是白纹伊蚊,即老百姓说的“花蚊子”。淡色库蚊可以以成虫形态越冬,白纹伊蚊则以卵的形式越冬,前者需要在越冬前积累足够的营养保证安全越冬,后者则需要足够的营养以满足产卵的要求,这就导致了在此阶段蚊虫必须增加其吸血的频率与吸血量,这也

    标签:
    2023-08-08
  • 【中国医师节】致敬我们的健康守护者

    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通过了卫计委关于“设立中国医师节”的申请,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为“中国医师节”。今年的8月19日是我们国第6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贡献、大爱无疆。无影灯下他们沉着冷静一次次与病魔殊死搏斗给患者带来希望他们不分昼夜24小时待命争分夺秒参与应急救援致力于救死扶伤当疫情来势汹汹他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用青春捍卫人民的健康用时光诠释生命的重量勇敢并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在心怀恐惧时仍然选择向前这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一身白衣,守护人民健康一生信念,点亮患者希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医务工作者”向他们致敬,你们辛苦了!

    标签:
    2023-08-07
  • 喝茶的人不易患这4种病!但这几类人不能多喝

    喝茶是现在生活中常见的养生方式,淡淡的清香,微微的苦涩,入口却回甘良久……尤其是在冬天坐在窗边来一杯暖茶。别提多惬意了。作为中国人最爱的饮品之一,茶是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饮料。那你知道每天喝茶,对身体会有哪些好处吗?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凡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许多有益成分,茶叶中大多都具备。因此,常饮茶的人,更不容易生以下四种病——1、2型糖尿病茶叶中的茶多糖进入人体后,对糖代谢的影响与胰岛素类似,能促进糖的合成代谢来辅助降低血糖。2、高血压一项对中国7.6万成人的研究显示,喝茶可降低高血压风险,即使不是每天都喝,或是每次喝的都很少,只要坚持下去,都会从中受益。其中,喝绿茶可使高血压风险降低6%,喝红茶能使高血压风险降低26%。3、心血管疾病茶叶中富含黄酮类物质,尤其绿茶中含量较高。它有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的作用,能辅助保护心血管。4、癌症茶叶中有一种名叫EGCG的儿茶素,是茶多酚中最有效的活性成分。有研究表明,EGCG能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和抑制血管增生。喝茶的好处1、对抗紫外线茶水中含有茶多酚,这种水溶性物质可以帮助清除面部过多的油脂,还可以帮助收敛毛孔,起到消毒霉菌抵抗皮肤老化的效果。除此之外喝茶可以减轻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伤害。适当多喝茶相当于给自己的肌肤涂抹了一层天然防晒霜。2、对抗辐射茶叶当中的茶多酚还有一些其他的氧化物可以帮助吸收对身体有害的放射性物质,也可以帮助保护细胞阻止辐射对细胞的伤害。针对受损的细胞甚至可以起到修复的效果。茶叶的一些提取物可以让肿瘤症患者减轻放射病造成的痛苦,对于因为辐射出现的白血球减少也有很好的效果。3、增强记忆力适当多喝茶可以提高人体记忆力,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对

    标签:
    2023-07-28
  • 【男人节】关注男性健康,让“男”题不再是难题

    大家都知道3月8日是妇女节,但其实和妇女节对应8月3日也有一个节日,就是男人节(将3.8对调)。随着8月3日男人节逐渐被越来越多人知道,这个来源于网络上的节日开始悄悄流行。体现了男人需要减压,并且同样需要关怀的主题。事实上,越来越快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使得现代男人疲惫不堪,承受着工作与精神的双重压力,还要受到不育症、勃起功能障碍、早泄、前列腺炎(20-50岁的男性发病率高达20%-40%以上)、前列腺增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脱发等一系列健康问题的危害。其中,前列腺疾病是男性疾病的最大“男”题,是每一个男人都必须面对的疾病。有统计认为,60岁以上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率可以达到60%以上,80岁以后可以达到83%,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会越来越高。今天小言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下前列腺疾病及其危害。前列腺疾病常被称为影响男性健康的“难言之隐”,但其实前列腺疾病非常普遍,我国60岁以上男性超过一半受到前列腺疾病困扰,80岁以上患病者达到83%,这样的高发病率,好多人对前列腺疾病的认识却还是一片空白,羞于就医,以至于出现尿潴留、前列腺增生相关并发症后才进行就诊,最终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对男人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由前列腺组织和肌组织构成。它位于膀胱与尿道之间,与直肠是“邻居”,正常的前列腺大小宽4cm,厚3cm,前后径2cm,重量不超过20g。它的外观像一个栗子,上连着膀胱,下连着泌尿生殖隔。它产生的前列腺液,也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还有营养精子、促使卵子受精的作用。前列腺疾病主要包括三方面:炎症、増生和肿瘤。炎症就是前列腺炎,它在中青年男性中中发病率很高,严重影响男性的生活质量量。增生指的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它是50岁以后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病

    标签:
    2023-07-24
  • 夏天空调怎么开?

    每年一到了这时候,酷暑难耐。晚上在空调房一觉睡到天亮是最快乐的事。但如果温度设置不对,低了半夜起来找厚被子盖,高了又被热醒!总之是各种睡不好,还会感到疲惫,四肢无力、头疼等等,甚至还有被吹生病的风险。而且,空调作为费电大户。晚上开一夜,总归是有点心疼。空调开多少度合适夏天开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宜大于7℃。如果温差过大,进出门时经受气温骤变,容易感冒。另外,日间开空调温度最低不宜低于22℃,夜间空调不宜低于24℃。根据往常的说法,空调在白天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是26℃。如果长期在低于20℃以下的室内工作和生活,很容易引发多种不适症,比如四肢乏力、发冷、头痛、咽喉痛、腹痛、腰酸、四肢神经痛等。夜晚睡眠温度多少度适合人在清醒时,23℃是相对舒服的温度,但睡眠时则会感觉到冷;26℃ 在清醒时被认为有点热,但在睡眠时则会感觉到冷;而30℃无论是清醒还是睡眠的时候都会感觉过热,所以, 26℃一28℃ 是比较适合睡眠的温度。而且,人体在夜晚的温度是会不断变化的,越到后半夜体温越低,所以,在你睡前设定的舒适空调温度,可能在凌晨就会觉得很冷。因此,巧用空调的睡眠模式,会让你的睡眠更加舒适。身体弱,早晚别开空调有关节炎、风湿病的老人,发育不完全的小孩以及孕妇等身体免疫功能较差的人,最好少用空调。尤其每天清晨和黄昏室外气温较低时,应多到户外做些运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对于很多家长顾虑是否该给孩子使用空调的问题,专家表示,孩子房间可以开空调,但温度要保持在26℃左右。小言提醒大家,一定不要对着头部猛吹空调,出汗、醉酒、洗头后也不宜立即吹空调。如何避免空调病1、不要让通风口的冷风直接吹在身上,尤其是大汗淋漓时最好不要直接吹冷风

    标签:
    2023-07-19
  • 夏天炎热,三伏天什么不能做?怎么解暑?

    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而三伏天则是夏季最热的时期。在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燥热难耐,而且容易中暑。在三伏天,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这些事项是不能做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缓解炎热,让自己更加舒适。在三伏天,由于天气异常炎热,我们要避免在室外长时间暴晒。在炎热的阳光下暴晒,会让我们感到烦躁和疲倦,还容易导致中暑。因此,尽量减少室外活动的时间,尽量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段出去办事或锻炼,避免在正午时分暴露在阳光下。三伏天还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由于气温高,运动会增加体内热量的产生,容易导致体温过高。而且在高温天气下运动,会让我们出汗更多,这样就会造成水分和电解质的大量流失,对身体健康会有不良影响。如果非常想要运动的话,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低强度的锻炼,例如瑜伽或者室内健身操。此外,三伏天还需要避免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辛辣刺激的食物会让人口干舌燥,而油腻的食物会造成胃部不适和消化不良。因此,我们应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白肉和豆制品等,以补充身体的营养。夏天炎热的三伏天,应该如何解暑?小编整理了一些解暑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炎热,让自己更加舒适。1、多喝水。补充体内的水分,在高温下,人体容易出汗,导致水分流失过快。因此,我们应该多喝水来补充体内缺失的水分。此外,可以选择喝一些富含电解质的饮料,如椰子水和运动饮料,以更好地满足身体的需求。2、选择穿透气和宽松的衣物来降低体温。夏天炎热,穿着过多或质地不透气的衣物,容易导致出汗过多和不适感。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宽松的棉质衣物,可以使汗液更容易蒸发,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感到更加舒适。3、选择在室内进行活动。以避免暴露在炎热的阳

    标签:
    2023-07-19
  • 做饭时焯水也大有讲究 这么“简单”的工序你会吗?

    日常做饭时有一道工序会经常出现——焯水!日常烹饪中最常用的一道工序,你都做对了吗?焯水,除了可以提升食材的口感,还能保证食品安全。那么,你知道哪些食材需要焯水吗?这5类菜,最好先焯水1、草酸高的菜过多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铁等营养素的吸收,甚至增加结石风险;对于肠胃不太好的人,还可能刺激胃黏膜,引发不适。而这些蔬菜焯水后草酸可降低30%~87%。常见:菠菜、苋菜、马齿苋、鲜笋 、茭白、苦瓜和其它口感苦涩的菜。2、亚盐高的菜亚盐可能在胃中形成致癌物,摄入过多会增加癌症风险,所以最好吃之前都焯烫1分钟。另外,这类蔬菜最好不要存放过久,放得越久,亚盐越多,记得吃新鲜的。常见:香椿。3、担心农药残留的菜农药在沸水中的溶解性高,焯水可以去除一部分蔬菜上喷洒的有机磷农药,同时沸水也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和一些寄生虫,吃得更放心。包括:菜花、西兰花等不易清洗,可能会有灰尘、寄生虫、农药残留物质的蔬菜。4、绝不可生吃的菜豆类含皂素和植物血凝素,在没有熟透的情况下,误食后可引发呕吐、恶心、头晕心慌等中毒现象。建议烹饪豆角前先焯水,且注意豆角两头、茎部含有的有毒物质最多,所以处理时最好都去掉。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经过肠胃吸收后可能形成有毒的二秋水仙碱,吃多了也易中毒。因此最好选择干黄花菜食用,若想吃新鲜黄花菜,吃前将黄花菜的花蕊摘掉,再焯水十几秒,然后放入冷水中浸泡1小时以上,则可降低毒性。包括:豆角、鲜黄花菜、四季豆、扁豆等。5、有异味的食物很多蔬菜自身都有特殊的气味,如苦瓜的苦味、蘑菇的土腥味、笋的酸涩味,而这一类蔬菜经过焯水,可以有效减轻这些特殊气味;另外像肉类焯水后,不仅能去除血污,也能减少腥膻的气味,口感更好。除了

    标签:
    2023-07-04
  •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对身体的危害有多大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吸烟已经成为了一个不道德的行为。虽然吸烟者每天都清楚吸烟对身体的危害,但很多人仍然无法戒烟。中的有害物质对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本文将概述中的有害物质对身体的危害。在中主要含有尼古丁、氢氰酸、、甲醛、石油芳香烃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的尼古丁是主要成分,是一种强烈的上瘾药物,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产生烟瘾。而氢氰酸则是一种剧毒的气体,经由吸烟进入人体后,可以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缺氧和窒息,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同时,、甲醛、石油芳香烃等化学物质含量也很高,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觑。首先,吸烟会对呼吸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在中,一口烟中含有数种三环芳香烃、多环芳香烃和其他的卡路里等燃料成分,号称可以“让你口福比烧肉还香美”;但这些燃料成分会烘出一氧化碳,因此吸烟者会因一氧化碳导致的缺氧和窒息而感到疲乏和胸闷。另外,长期吸烟还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吸烟性肺炎等疾病的发生,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引发肺癌等致命疾病。其次,吸烟还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的危害。吸烟会导致人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堆积,容易形成血栓,从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加速血管老化,导致高血压、血管狭窄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长期吸烟还会导致冠状动脉病、脑血管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吸烟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其中吸烟者的心脏病和中风的死亡率比非吸烟者高2-4倍。此外,吸烟还会影响消化系统。吸烟会导致胃酸分泌不足,容易引发胃下垂、胃溃疡、胃癌等疾病。研究表明,吸烟者的胃癌患病率比非吸烟者要高3-6倍。其中,女性吸烟者更容易患上乳腺癌、宫颈癌等女性特有的癌症。最后,吸烟还会影响人的生殖

    标签:
    2023-06-20
  • 什么是发炎,哪些炎症不能轻视,快来看看!

    平时,出现了嗓子疼、咳嗽等症状,有的人常常会自动找到原因——发炎了,吃点消炎药吧!然后,药店买一瓶头孢,吃下去,万事大吉。那么究竟什么是发炎呢,发炎了又该怎么办呢?炎症,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发炎”,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简单来说,炎症是我们身体受到损伤时的一种防御反应。它的发生能够促使伤口上有害的东西被及时清除,最后细胞增生,从而修复我们受损伤的部位,尽快恢复健康。或许在咱们身体好、抵抗力强时,一些身体中出现的炎症拖一拖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是并非所有炎症都是可以拖的,一些情况甚至会拖出大问题。1、肝炎世界上约有80%的肝癌是乙肝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是肝癌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由于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会使肝脏出现慢性损伤,时间长了以后,容易导致肝硬化,而不及时治疗的肝硬化又可能会发展为肝癌。2.萎缩性胃炎柳叶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80%的非贲门胃癌、60%的贲门胃癌可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在胃黏膜组织中寄生容易造成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容易使胃黏膜反复出现炎症,就可能会引发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一种癌前病变。3、胰腺炎在胰腺癌患者中大约80%的人有胰腺炎的病史,慢性胰腺炎是重要的癌前病变,尤其是慢性钙化性胰腺炎和慢性家族性胰腺炎,会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4、胆囊炎由于胆囊黏膜受到炎症的长期刺激,可能会从炎性增生发展为不典型增生,进而发生癌变,也就是“化生-异型增生-癌变”。5.HPV感染的宫颈炎宫颈炎的种类比较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宫颈炎都会发展到癌症。但是如果感染的是HPV引起的宫颈炎,尤其是高危型,不及时治疗的话,就会有发展成癌症的可能性。6、其他男性的前列腺炎

    标签:
    2023-06-15
  • 藏在端午节习俗里的健康知识,你知道吗?

    一岁一安康,粽香飘满城。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许多沿袭千年的习俗,如在家门口悬挂艾叶菖蒲、佩香囊、洒雄黄酒、赛龙舟等。但你知道吗?其实这些习俗背后浓缩了古人遵从自然律令、趋吉避害的生活智慧,处处暗藏着健康养生的“小心机”。一、粽子有人喜欢把粽子当零食、甜点食用,这是不对的。尤其是以下几种情况:1、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选择蜜枣粽、豆沙粽等甜粽,可以选择杂粮占主要成分的杂粮粽。2、肥胖及心血管病患者尽量不要选择肉粽,可以适量食用更健康的杂粮粽,而且注意要控制进食量。3、胃肠道疾病患者也推荐选择杂粮粽,尽量不要食用肉粽、蛋黄粽等脂肪含量高的粽子。吃粽子时尽量充分加热,吃后不能立刻喝冷水,避免因糯米遇冷易凝结导致消化不良和腹胀。4、老人和儿童尽量选择小粽子,吃时用勺子分成小块,细嚼慢咽。尤其是甜粽,儿童可能会贪吃,需要严格控制摄入量。粽子热量比较高,不易消化,健康人群一次吃太多也会引起不适。建议大家在吃粽子的时候可以适量减少部分主食,避免热量超标。同时可以搭配一些爽口的蔬菜和水果,配上解腻的茶水,这样可以帮助吞咽和消化,缓解肠胃不适。二、雄黄酒按照传统习俗,有人在端午节饮雄黄酒,这是有健康隐患的。专家提醒,作为一味中药,雄黄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饮用雄黄酒有中毒的风险。雄黄一般不能内服,只能外用,比如涂抹一点雄黄酒在蚊虫叮咬的部位,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三、艾草民间普遍认为艾草、菖蒲可以退蛇虫、灭病菌、驱毒避邪,有人过端午节习惯用艾草煮水洗澡或在房间里熏艾。但是,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不适合在房间内熏艾叶,否则可能加重病情。端午小知识:端午节挂“五端”,是哪“五端”?

    标签:
    2023-06-12
  • 【世界渐冻人日】比癌症还可怕的渐冻症,您了解吗?

    世界渐冻人日首先在1997年由“渐冻人”协会国际联盟选定日期,后在2000年丹麦举行的国际病友大会上正式确定6月21日为“世界渐冻人日”。 在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举行各类认识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相关活动。2014年,美国棒球运动员皮特·弗雷茨发起“冰桶挑战”,旨在为“渐冻人症”筹集研究经费,并提高对此种疾病的认识,这一活动风靡全球,让“渐冻人”进入大众视野。什么是渐冻症渐冻症,世界五大绝症之一渐冻症,即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四肢和躯干肌肉进行性加重的肌肉无力和萎缩,逐渐失去运动功能,像被“冻住”一般。该病进展迅速,可使患者逐渐瘫痪直至死亡,多数患者死于呼吸肌无力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平均预期寿命约2~5年。据估计,ALS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二。ALS病因至今不明,5%~10%的病例与遗传有关,另外可能涉及基因缺陷和环境等因素。该病与癌症、艾滋病、白血病、类风湿被世卫组织列为“世界五大绝症”。我们熟知的物理学家霍金、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京东副总裁蔡磊都是渐冻症患者。“渐冻症”的五个时期1、症状开始期:罹病初期,可能手无法握筷,或走路会无缘无故跌倒;有的由声音沙哑开始,无任何明显症状。2、工作困难期:已明显肢体无力,甚至萎缩,生活尚能自理,但在职场上则已出现障碍。3、生活困难期:病程进入中期,手或脚,或手脚同时已有严重障碍,生活无法自理,可能也无法行走、穿衣、拿筷,且口齿不清。4、吞咽困难期:进入中末期,四肢几乎完全无力,说话严重障碍,进食时容易呛到,有些需管灌喂食,否则易导致吸入性肺炎。5、呼吸困难期:呼吸肌已受影响,呼吸困难,患者可能卧床,需使用呼吸器,有些患者会住进呼吸治疗中心或选择

    标签:
    2023-06-08
  • 早点睡,能解决80%以上的人生难题

    早睡是一种很好的习惯,早睡可以保养我们的身心、减轻压力、提高记忆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疾病发生等,可以说早睡是治愈良方。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充足的睡眠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根据研究,早睡能够解决80%以上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提高身体功能,还能增强大脑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会睡觉是最好的养生早睡早起占人体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态、饮食、及时调理各占百分之十,我们就可以知道早睡早起的重要性。简直早睡早起的好处↓↓↓1、精神状态会变好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研究发现,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早起者的情绪更积极,自我健康感更好。在天气好的时候,早起者沐浴晨光也是心情舒畅的一大原因。很多人周末都有体会,埋头睡到中午,起来心情反而不好。2、皮肤变好黑眼圈变淡长期早睡早起,首先新陈代谢顺畅,皮肤会变得更好,长期坚持黑眼圈也会变淡。比起那些晚睡熬夜,白天不起的人,即使同样每天睡7小时,看看那些晚睡晚起的人,苍老写在了脸上。3、患上抑郁症的风险小“白天”的时间被拉长了,感觉比别人多了2个小时,不是时间在追赶你,而是你在指挥时间,马上就不焦虑了。同样,按时休息,早早起床的人患上抑郁的风险也更小。4、不容易长胖身材好我们都有体会,如果一个人经常熬夜那么他多半会发胖。没错,熬夜也是发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熬夜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同样,如果按时休息,早早起床外加适当锻炼,不仅不会发胖,还可以保持苗条身材。5、不易生病提升免疫力多项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出现患病率增加的危险。早睡早起可增强免疫力,有益抗击感冒等病毒侵入。不仅如此,早睡早起还可以大大降低心脏病、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中风等慢性病风险。即使生病,康复也

    标签:
    2023-06-01
  • 夏天身体最怕的事,要避免!

    天气越来越热了,理想中的夏天是凉风、西瓜、泳池,但现实中的夏天却是高温、燥热和煎熬,还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夏季贪凉或防暑不当,都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夏天身体最怕这及件事,看看你占了几件。1、喝水太快由于气温高、出汗多,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如果缺水后迅速饮用大量的水,会导致短期内血量猛增,增加心脏泵血负担。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迅速饮用大量水后,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不要让自己太渴,要少量多次,每次饮水量控制在100—150ml是对身体最有益的。2、大汗后立刻冲凉夏季大量出汗后立即冲凉或对着空调风口乘凉,会导致皮肤温度迅速降低,体表血管收缩。此时大量血液涌向心脏,会增加心脏工作负担、加大心梗风险。另外,在冷水浴时由于体表温度和水温差距太大,容易引发肌肉痉挛而导致小腿抽筋等症状。大量出汗后应擦干汗液,再行温水浴避免身体遭受寒冷刺激而诱发以上问题。3、空调直吹如果空调对着颈椎和关节吹,周围的软组织容易产生病变,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关节酸痛等后果。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以不低于26度为宜,在吹空调时避免直面风口,可以用颈托、披肩等给颈部、腰部保暖。4、吃东西贪凉夏天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细菌、病毒、不洁食物等都是引发胃肠疾病的原因。例如未经彻底煮熟的虾、蟹等海鲜,还有人们喜欢吃的凉菜、水果如果没洗干净也会引起急性肠胃炎。再加上高温环境下,食物储存不当会迅速变质,如不慎食用,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少吃太凉的东西,如冰镇饮料,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天热虽然会出现胃口不佳,但千万别“不想吃”就不吃,或者突然“想吃”就去吃,空腹或饮食不规律都会损伤胃黏膜;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可以暖胃、杀菌。5、太

    标签:
    2023-05-30
  • 【爱眼护眼】家有小孩,必须收藏的饮食护眼指南

    眼睛是人体最辛苦的器官之一,身体正在生长发育,眼睛也是。眼睛疲劳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常见的事。眼睛也需要通过食物补充营养,孩子们正处于大量用眼的阶段,一不留神就可能近视。这时候,家长们就得特别注意营养均衡,帮助促进视力的整体发育。孩子们接触电子产品的年龄越来越小,前几年也一直在上网课。儿童近视率居高不下,如何帮助孩子保护视力呢?除了我们熟知的保证户外运动的时间,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之外,还要让更多对视力有益的食物和营养素进入孩子的日常饮食清单。维生素对视力的好处某些维生素缺乏会对我们的视力产生影响。我们的眼部健康取决于许多营养素的平衡,但一些关键维生素可以改善视力。维生素A|维生素A是眼睛的基本营养素,视黄醇就是来自动物食品的维生素A的形式。当维生素A缺乏时,孩子就可能出现夜盲问题。维生素B|叶酸、B6和B12可以降低与年龄相关的黄斑病变的风险。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人体抵御自由基。维生素E|维生素E是另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叶黄素|叶黄素是有益于视力的最佳维生素之一。叶黄素是一种与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相关的类胡萝卜素。欧米茄-3脂肪酸|如EPA和DHA对眼睛健康有益。眼睛的视网膜含有大量的DHA,有助于保持眼睛的功能。研究证明,服用omega-3补充剂,对有干眼病的人有所帮助。通过哪些食物能获得以上营养素?鱼肉|比如:鲑鱼、沙丁鱼、鲭鱼、旗鱼、金鱼、黄花鱼、秋刀鱼、鳝鱼、带鱼、花鲫鱼等。富脂海产鱼含有必需的脂肪酸,特别是omega-3。坚果|大多数坚果含有高水平的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和纤维。比如杏仁、榛子和向日葵籽,特别富含抗氧化维生素E。对于那些不吃鱼的人来说,坚果也可以作为omega-3的替代来源。柑橘类水果|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

    标签:
    2023-05-29
  • 【6.6全国爱眼日】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宣传普及眼健康科学知识,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增强群众爱眼护眼意识。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重点为着重关注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两个重点人群聚焦重点眼病大力宣传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的重要意义你认识眼睛吗?眼睛能够看到美丽的世界,其实就是光线通过眼球的屈光系统等结构,让物体像拍照片一样拍在视网膜上,换成电信号传入到我们大脑中的视觉神经。如何保护我们的双眼如何养成健康用眼习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爱眼护眼小知识↓↓↓这些用眼的坏习惯你有吗?熬夜摸黑刷手机在黑暗的地方玩手机,对眼睛损害很大,不仅会增加视疲劳,长此以往还可能诱导青光眼。边走路边玩手机手机和眼睛的距离、方位不固定,光线环境也会变化。眼睛需不停调节变动,易疲劳。用眼姿势不科学牢记正确姿势: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电脑屏幕距眼睛至少一臂距离。滥用眼药水随意频繁使用眼药水,对眼睛无益。眼干不适时要做针对性检查,推荐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未考虑眼睛防晒日积月累的紫外线照射会导致眼部损害,如增加白内障、黄斑变性的风险,可选择有效阻挡紫外线的太阳镜。长时间戴隐形眼镜每天戴隐形不宜超过8小时,接触镜片前一定要洗手,不要戴隐形眼镜过夜。缺少户外运动户外运动是最简单的预防近视方式,每天2小时、每周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使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率降低10%以上。正确用眼姿势1、选择屏幕大的设备。屏幕大、字体大,距离眼睛远便可以有效避免眼睛疲劳。在设备的选择顺序上,依次为投影仪、电视、电脑、pad、手机。2、用眼时间不宜过长。看屏幕20~40分钟便需要休息几分钟,年龄越小,用眼时

    标签:
    2023-05-26
  • 【芒种】顺时养生 播种健康的种子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也预示着盛夏大幕即将开启,繁花落尽,人间芳菲歇;换之登场的是青梅五谷,阴浓绿叶厚。芒种节气里,气温升高降水多,空气湿度增加,体内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湿热之下,人难免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此时注意以下几个要点,可以帮助你防病健体魄。1、晚睡早起 宜午休芒种到夏至节气是一年中阳气逐渐浮盛、阴气内藏的阶段,起居上要重视睡子午觉。子时是指晚上23:00~1:00,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属肝经循行之时;子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效果也最佳。午时是指中午11:00~1:00,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是气血流注心经之时;午时睡觉,有利于人体养阳,解除身体疲劳。2、衣物勤换洗芒种过后天气炎热,细菌也更加容易滋生。再加上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流汗多,此时是皮肤病的高发时期。勤换衣服,特别是内衣裤,每天换洗非常必要。同时,每次洗澡后可以在一些肌肤皱摺的地方扑上一些痱子粉,这样既可以将皮肤表面的致病性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清除,又可以使皮肤保持清洁干爽,增强皮肤的抵抗力。3、多补水芒种时节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加,人体进入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此时水分消耗较多,多种微量元素也随汗水排出体外,只有多补水,才能保持代谢良好,弥补机体需求。除了日常饮水,还可食用黄瓜、西瓜、生菜等。4、早晚避免着凉芒种时节,多降水天气,冷暖变化将比较频繁,要注意随时增减衣物。夏季空调温度调得太低,容易引起热伤风。同时,阴雨潮湿,寒湿易伤机体,也易患风湿症。另外,这个时节,要预防手足口病,还要注意预防中暑、水痘、腮腺炎等疾病的发生。5、出汗后别急着洗澡中国

    标签:
    2023-05-25
  • 【爱肤日】初夏注意防晒,手把手教你防晒霜怎么选!

    相比炎夏,刚刚踏入初夏的时节,防晒工作估计大家都还没有紧张起来!紫外线可不是996的,他们是365*24小时的!别以为只有在大白天的户外,阳光明媚的时候才会有,实际上,他们是全天候在线的超级员工!全年无休、最敬业的就非它们莫属了!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好好唠唠初夏防晒的那点事儿。了解防晒的第一步,就是了解我们究竟在“防”什么。其实防晒并≠防太阳。防晒其实主要是防紫外线(UV),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紫外线一年四季无处不在,它有着很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过云层、雨滴,而且可以穿过玻璃天窗等。许多研究表明,阴雨天紫外线辐射的程度依然是晴天时的90%以上。因此很多人认为防晒就是要避免过多的太阳直射,这样的想法虽然是正确的,但也是不全面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许多人工的紫外线光源,包括但不限于日光灯、手机蓝光等,这些设备产生的紫外线虽然弱但依然存在。当皮肤受到紫外线的伤害时会引发很多皮肤问题。比如毛孔变粗大,肤色不匀,等。长期暴露在太阳下,或者接触比较强烈的阳光也容易会让肌肤受伤,晒出光线性皮肤病。春末夏初全球臭氧层含量少,紫外线含量较高。阳光中占95%以上UVA、UVB会肆无忌惮的穿透云层照射到你的肌肤上,所以必须做好严密防晒。防晒攻略【规避性防晒】外出避开紫外线强的时段、地点【物理性防晒】打伞、戴墨镜、戴帽子【化学性防晒】使用防晒霜等防晒用品挑选适合自己的防晒霜?在买防晒霜的时候,我们通常会看到产品上标有SPF和PA。首先要知道紫外线分为UVA和UVB两种。UVB是中波,是我们暴晒后晒伤的造成因素。不仅如此,长期遭受UVB的伤害,可能会导致皮肤癌。UVA是长波,是导致皮肤变黑、衰老的杀手,穿透性很强,仙女们一定要小心。而我们常常提到的SPF值

    标签:
    2023-05-16
  • 可能会让你长寿的几个“坏习惯”,看看你有吗?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个健康的体魄,可以快乐生活、幸福到老。但人的身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怎样能让自己健康又长寿呢?有一些你以为的“坏习惯”,其实反而对健康有益。我们常听到一些所谓的“坏习惯”,比如做事很慢、脸皮厚等等,我们习惯把它们看作不好的行为。然而,一些最新研究却表明,这几个看似“坏习惯”的行为,可能会让人更长寿。小编这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起床慢有些人起床时总是需要多赖床一会儿,这种行为被认为是“懒惰”的表现。然而,研究表明,清晨人体血管的应变力最差。人醒后从熟睡状态转到活动状态时,如立即下床或动作较大,容易诱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长寿建议:醒来时不要急于起床,伸伸懒腰蹬蹬腿,赖床几分钟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再慢慢下床。给心脏一个适应过程。双腿下垂,在床沿上坐一两分钟,觉得自己反应活动正常了再慢慢下床。排便慢老年人排便用力是大忌,在马桶上发生的心梗、猝死等意外事件屡见不鲜。当老年人在马桶上用力排便时,腹部肌肉会收缩,导致腹压增高,这会使心脏排血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和心肌耗氧量增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或严重心律失常,从而引发猝死。长寿建议:排便不要太用力,平时多吃水果蔬菜等有助于排便的食物,蹲位排便相对于坐位排便所用的腹压更大,危险性也相对大,建议老年人最好选择坐便方式。另外,排尿也要尽量缓慢,不可用力过快过猛,直立位或蹲起时,要手扶支撑物。说话慢有些人讲话速度较慢,这种行为可能被认为是“迟钝”的表现。然而,平和、缓慢地说话,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很重要。中老年人大部分都患有一些慢性疾病,语速太快,易使中老年人情绪激动、紧张,促使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血管收缩,引发或加重高

    标签:
    2023-05-12
  • 首页
  • 上一页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下一页
  • 尾页
推荐文章
栏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