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只知道夏至,但你知道夏至要做什么吗?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进入夏至,意味着进入一年中白昼最长、阳气最盛的时节。俗话说“冬至阳生,夏至阴生”,尽管夏至时节阳气旺盛、天气炎热,可夏至之后,大自然阴气也已经开始逐渐生发,此时人体盛阳覆盖于外而阴气始生于内。夏至三侯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一候鹿角解。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二候蝉始鸣。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夏至三避《黄帝内经》记载:“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俗话说:冬至养生,夏至治病。夏天一定要做好这三避,使身体保持健康稳定的状态。避暑中午前后不要外出,尤其要避免暴晒;避免剧烈运动和强体力消耗,注意排汗,借助自然风、风扇、空调等降温。避湿远离潮湿环境,多吃祛湿的食物,空调也有除湿功能。避寒少吃生冷食物、饮品,睡觉时盖“肚子”。早餐可以吃点生姜,正确使用电扇和空调,别直对着头和脚吹。夏至四忌久吹空调久吹空调这种行为极易使寒邪之气进入体内,损伤阳气,因此不要一味贪凉。长时间吹空调、风扇会使寒气凝滞在身体里,使身体的气血运行受阻,很容易出现感冒、头痛、鼻塞、面瘫等病症。所以,空调的温度不要太低,并且要有一定的室外活动。大量饮水夏天出汗多,容易缺水,有些人口渴了就会大量饮水。其实,这样的喝法并不好。因为若短时间内突然大量饮水,易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进而损害心脏和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