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中医药治疗流感有四大特色优势

    据国家疾控局新闻发布会,我国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上升趋势明显,进入季节性流行期。另黑龙江省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全省流感病毒检出率同样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流感病例数量持续增加。为应对流感高发,近期《黑龙江省2024年冬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指导方案》发布,东北网采访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肺病科主任杨善军,针对流感的防治进行介绍。流感和普通感冒不同“流感与普通感冒虽然都是呼吸道疾病,但在发病特点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特点鲜明:起病急骤,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明显,而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这与普通感冒有着显著不同,普通感冒通常由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症状较轻,以局部症状为主,少有高热及全身症状。”杨善军说。 据介绍,流感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也有所不同。流感病毒传染性强,容易导致季节性的流行。相比之下,引起普通感冒的病原体相对较为稳定,传染性较弱。中医药在应对流感上有优势杨善军介绍说,在应对流感的过程中,中医药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治疗流感的一大特色优势在于其显著的退热效果,根据古方如银翘散、麻杏石甘汤等,以及现代根据老一辈名中医治疗流感经验研制的中成药,中医药在退热方面表现出快、稳、持久的特点。这些药物通过清热泄肺、解毒散瘀等方式,有效调节人体体温,减轻患者因发热带来的不适。中医药对于流感伴随的一系列症状,如咽喉疼痛、全身疼痛等,也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中医认为这些症状与风寒、风热等证候相关,通过辨证施治,针对具体证候进行治疗,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此外,中医药在治疗流感过程中,还能有效减少感冒后咳嗽症状的出现

  • 北京发布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 推荐连花清瘟等用于治疗成人流感

    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据中国流感中心最新数据,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为保障群众就医需求,科学、有效、安全、稳妥地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作用,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于12月16日发布了关于印发《2024年北京冬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连花清瘟等一系列中成药获推荐。针对今冬北京地区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情况,《方案》中提到,2024年入冬以来,北京地区天气温暖干燥,多北风,昼夜温差大,流感病例多在内热基础上感受时行疫毒而发。疾病初期可有风寒或风热或表寒里热证,部分病例可发展至热毒壅肺的重型,甚至出现毒热内陷、内闭外脱的危重型,后期常有气阴两虚表现。《方案》在成人流感治疗方案部分提到,表寒里热证和热毒壅肺证可辨证选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其中,表寒里热证主要表现为恶寒高热、头身酸痛、咽痛咽红、鼻塞流涕、口渴、舌质红苔薄等;热毒壅肺证则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咽红咽痛、目赤睑红、口渴喜饮、胸闷憋气、喘促气短、舌红苔黄等。连花清瘟作为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的中成药,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其组方在麻杏石甘汤、银翘散等经典名方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的化裁与配伍,通过加入藿香以芳香化湿护脾胃,红景天则能够固护人体正气、增强人体免疫力。整个组方结合了清热、解毒、辛温、通腑、芳化、扶正的药物,具有清而不过凉、温而不助火、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药效特点,能够有效缩短病程、促进人体康复。从现代医学来看,连花清瘟上市20年,其对于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治疗的有效性,从基础到临床形成了完整证据链。药理研究表明,连花清瘟具有广谱抗病毒、抑菌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对引起普通感冒的副流感病

  • 圆满落幕!第二届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再领全链融合、再促产业发展

    雄安,2024年12月17日——第二届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TMEC)圆满落幕。本届论坛由中康科技主办,以“全链共振 向新提质”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机构、学术界、产业界等超2万名健康产业各主体代表,共同探讨中医药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旨在促进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01开幕式盛况开幕式上,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门扬,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凯,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首届会长宏,国医大师、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张大宁以及主办方中康科技董事长吴瀚发表致辞。中国工程院陈润生院士、詹启敏院士、国医大师唐祖宣、李佃贵、丁樱、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孙、华润三九、东阿阿胶、扬子江药业集团、津药达仁堂、康恩贝股份公司、智慧国药宏济堂、广誉远、振东健康、南京同仁堂、健民集团、上药国风、马应龙药业等头部中成药企业家代表及相关协会、种植基地、产地县代表及多位行业专家共同启幕大会。在临近年底,本届会议有如此规模的聚合,可见在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全产业链融合的决心与力量。 02主论坛聚焦主办方中康科技在今年9月对外发布大会主题“全链共振 向新提质”时特别提到:中医药产业目前面临的系列问题:一是中医药产业链割裂,未能形成有效产业协同:如中药材产销信息不对称、临床与科研断层、研发与应用脱节等;二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特别是中医药多元价值在临床、在消费者缺乏足够认知,造成价值转化率低;三是国家关于中医药的顶层设计和产业政策,未能转化为有效执行。12月15日上午的主论坛聚焦“全链共振 向新提质”,呼吁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医药必须

  • 走进雄安!上药国风闪亮第二届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

    全链共振,向新提质!12月14—16日,第二届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在河北雄安盛大启幕。本次论坛致力于整合中医药全产业链资源,打造常态化产业生态平台,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医药生态大会工业G30理事会理事单位之一,上药国风党委书记、总经理孟庆敏带队参加大会,参与多场专题闭门会,并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前瞻论坛上作主题分享,与院士专家对话,为中医药发展建言献策。共商中医药产业发展大计雄安有着千年的文脉传承,设立雄安新区是中国的千年大计;中医药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与雄安一样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本届中医药生态大会在雄安召开有着特别的意义。上药国风党委书记、总经理孟庆敏出席12月15日上午的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开幕式启动仪式本届论坛涵盖1场大会、6大平行论坛、多场主题专场及相关展览等丰富形式,汇聚了政府机构、产业协会、院士、国医大师、院长、临床专家、中医药高校校长、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以及产业链各主体代表,围绕促进产学研融合、科研与学科应用融合、药材种植基地与生产企业融合以及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等四大目标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旨在构建全产业链生态融合体系,实现中医药产业从种植源头到临床应用的协同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科研成果转化,提升中医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共话中医药产业发展之道在12月15日下午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前瞻论坛上,上药国风党委书记、总经理孟庆敏作了题为《文化深耕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交流发言,从分析当前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机遇切入,提出“如何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五种资源优势,特别是深耕中医药文化资源,推动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赋予中医药人的重要发

  • 中医药传承创新前瞻论坛圆满召开,顶级智慧破局中医药发展的卡点、堵点、难点

    12月15日,作为2024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的特色论坛之一,中医药传承创新前瞻论坛在雄安圆满召开。论坛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精神指示,紧密围绕中医药发展的前瞻思考,共商中医药未来发展大计,破局中医药发展的卡点、堵点、难点。论坛汇聚了专家院士、国医泰斗、产业,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信息学家陈润生,国医大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张大宁,暨南大学教授、药学院首任院长王玉强以及中医药本土龙头品牌企业家等。图:中医药传承创新前瞻论坛现场时代命题,机遇与挑战并存会议主席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院院长胡季强指出,中医药传承创新前瞻论坛的举办,是对未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前瞻思考与勇敢开拓。图: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院院长 胡季强中康科技董事长吴瀚先生在致辞中提到,中医药事业发展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新环境:从机遇方面来看,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力度空前,各项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二是中医药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可,掀起了文化与消费热潮,三是银发中国时代的到来,以及全民健康意识高涨,中医药在慢病调养和治未病方面的优势具有巨大的发挥空间;从挑战方面来看,一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实际落地还存在不少堵点,“两头热、中间冷”现象较为突出,二是在西方自然科学居于主流地位的情况下,中医药科学如何与之结合并保持自身独立性,仍旧未有定论,三是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汹涌来袭的趋势下如何让中医药插上腾飞的翅膀。基于上述大背景,如何让中医药传承与创新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金光大道,成为每一个热爱中医药事业的企业家、科学家都必须思考的时代命题。图:中康科技

  • 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本,现代科学为用”原则,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届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在雄安盛大开幕

    在中医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之际,第二届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TMEC)于2024年12月15日在雄安盛大开幕。大会主题为“全链共振、向新提质”,旨在汇聚各方力量,促进产业的融合与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大会主办方中康科技董事长吴瀚在论坛上致辞并发表了关于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前瞻性观点。图:第二届中医药产业生态论坛现场图:中康科技董事长 吴瀚坚持以“传统中国哲学为本,现代科学为用”原则吴瀚强调,哲学是科学的指导,哲学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本源性作用。中医药理论基础植根于中国古代哲学,如阴阳五行学说、天人合一思想等,这些传统哲学观念构成了中医药学的独特宇宙观、生命观和健康观。他提出,现代科学,尤其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成为助力中医药发展的有力工具,为中医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提供更高效的手段与方法。两者的辩证关系需要定位明确,避免本末倒置。强化整体观,推动全产业链联动整体观是中医药理论的基本特点之一,吴瀚提出,要强化整体观,推动全产业链联动。这意味着从药材种植到饮片加工、成药生产、终端销售等各版块之间需建立有机联系,去除产业链条上的堵点,减少市场振荡。同时,建立产、学、研、商、政高效协同的运行机制,打通各条线之间的壁垒,提升产业效率。践行中西医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在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方面,吴瀚强调需要切实践行中西医结合。在深刻理解和尊重两者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在临床实践中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实现中医药和西医西药的融合与互补,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在慢性疾病和疑难杂症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优势,加大中医学科的建设和医保支付支持力度,提高“中治率”、“中药使用率”,为患者创造更大价值。坚持防治结

  • 同仁堂国公酒“风湿无忧”公益行再续“湘缘”,中医药魅力不容小觑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导致的骨骼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畸变的常见原因之一,我国有数百万人深受其扰,老年人、女性以及长期处于寒冷、潮湿地区的百姓更是难逃此症,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不仅无法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运动行为,甚至因此导致残疾。在漫长的求医诊疗过程中,高额的医疗费用、长期的药物负担,还会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甚至因疾病治疗而一贫如洗。由于风湿及类风湿类疾病的复杂性,患者的日常护理对于该症的缓解极为重要。然而,很多患者由于缺乏系统的护理知识和骨骼健康养护常识,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往往陷入误区,不知如何通过调整饮食、改变起居以缓解疼痛,也不清楚是否应该进行适当运动。同时,在药物及物理治疗方面,患者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困惑,不清楚哪些药物属于对症改善症状、哪些药物属于对因治疗病情,又有哪些辅助治疗方式能够促进症状缓解、提高生活质量,甚至曾因误信偏方而致使疾病进一步加重。幸而,秉持“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理念的北京同仁堂与患者“感同身受”,于去年起在湖南地区开启了同仁堂国公酒“风湿无忧”公益行活动,为许多正在遭受风湿及类风湿疾病所致关节骨痛折磨的患者送上了专属的骨骼健康康养“指南”,受到了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 2024年10月25日,第二届“风湿无忧”北京同仁堂国公酒公益行活动再续“湘缘”,先后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潭湘乡市、娄底双峰县、新化县、衡阳耒阳市、永州零陵区、郴州桂阳市、邵阳武冈市、邵东市、隆回县、洞口县开展了针对风湿及类风湿患者的健康诊疗服务。 据悉,本次公益活动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不仅有来自永州中医结合医院、长沙医学院、邵东市中医医院、武冈市中医医院

  • 热烈祝贺第十二届四美星耀未来青年论坛圆满成功

    张新婷校长、武滨会长亲切合影论坛红毯花絮刘宝昌、蓝洋、牛志林、文、武滨、张新婷、常巧飞、王荣、杨亚红、孙艳丽、刘奕彤、王仁勇、武本义汇聚行业精英,共探青年发展新征程刘媛圆、李秀、张娇、刘奕彤、张新婷、郭彩虹、牛志林、关胜男、王宇2024 年 11 月 26 日下午,第十二届四美星耀未来青年论坛暨 2024 四美未来星十强颁奖典礼盛大举行,一场汇聚行业智慧与青春力量的盛会拉开帷幕。中午嘉宾们陆续抵达现场签到,带着对这场活动的期待与热情走向红毯,为接下来的精彩环节埋下伏笔。主持人刘宝昌和李秀登场,他们以专业且富有亲和力的姿态介绍与会嘉宾,让现场观众对此次参会的各界精英有了初步了解。紧接着,四美星耀未来视频播放,通过生动的画面回顾往昔历程,展现一路走来的辉煌成就与深刻内涵。四美星耀未来校长张新婷女士致辞四美星耀未来校长张新婷女士致辞,她的话语坚定有力,既总结过去经验又展望未来蓝图,为活动奠定了积极向上的基调。嘉宾武滨、李月东相继致辞,他们从不同视角分享见解,为青年成长与行业发展提供多元思考方向。武滨会长发表致辞力东大药房李月东董事长发表致辞接下来备受瞩目的流量扩圈——第十二届四美星耀未来青年论坛启动仪式开启,武滨、张新婷、常巧飞、李月东、王文军、王元喜、李国成、谭政共同上台,他们的携手合作象征着对青年论坛未来发展的信心与支持,也标志着本次论坛正式起航。谭政、王文军、李月东 、武滨、张新婷、常巧飞、王元喜、李国成主讲嘉宾谭政带来“好健康 好睡眠”主题演讲,深入剖析健康与睡眠对青年成长及生活品质的重要性,引发台下观众的深度共鸣与思考。王荣、王元喜、常巧飞、王文军、蓝洋、孙艳丽圆桌对话“破解私域流量密码”主题圆桌论坛

  • 《柳叶刀》新发现:全球预期寿命在缩短?中药请求出战

    一个新知识:全球人口的预期寿命并没有在持续延长。国际顶刊《柳叶刀》的一项研究显示,持续了数十年的人均寿命增长趋势正在停滞。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舒马赫,分析了全球204个国家与地区的预期寿命变化数据,最终统计发现:全球人均预期寿命,缩短了1.6年。 然而,“知天命”不等于“听天由命”。虽然人均寿命增长似乎陷入停滞,但在延缓衰老,追求健康老去的征途上,科学家们从未停止努力。近年来,哈佛医学院、诺奖科学家,都在该领域陆续取得突破性成就。不久前,中国科学界也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据国际权威期刊《植物医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联合8家科研院所,共同开展了国内首个抗衰老中药临床循证医学研究,在“八子补肾胶囊”12周的干预下,受试者表现出了可喜变化。 寿命若不再增长,富豪或更焦虑《柳叶刀》的论文如在水中扔下一颗石子,引起阵阵涟漪;在财富已经登顶的富豪圈,甚至可能已是波涛汹涌。因为,从历史经验看,富豪对于抗衰的需求比普通人更强烈。人工智能界当红“炸子鸡”,ChatGPT创始人山姆·奥特曼称愿意拿出全部身家投入抗衰,扬言未来“只想要无尽的生命”。前世界首富贝索斯,斥资20亿美元投资Altos Labs,研究各路抗衰“黑科技”。硅谷富豪约翰逊,每年花200万美元,用于维持健康体态。在“八子补肾胶囊”抗衰试验结果出现在国际顶级期刊前,抗衰理念超前的发达地区就已将其引入,目前八子补肾胶囊已在8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530人试验点亮“中药抗衰”科技树据《植物医学》研究报告,科研人员将530位受试者分成2组,试验组服用八子补肾胶囊,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结果发现,八子补肾胶囊干预组在肌肉力量、皮肤毛发、步速上均有明显改善。在被《CELL》等国际学术期刊公认为“人体十二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推荐文章
栏目文章